新浪lol,的人选择了LOL手游?
自从英雄联盟手游官宣之后,对于英雄联盟手游出来后,王者荣耀的地位和玩家是否会受到冲击一事,一直是广大玩家讨论的焦点问题,双方的粉丝也是争论不休。坦率的说囧王者认为,没有必要争论,因为两个游戏的受众群完全能不一样。
因为从现在流出的游戏画面和操作方式来看,英雄联盟手游由于端游的影响,整个游戏偏向于竞技化和复杂化,而王者荣耀则是一开始就定位于手游,充分发挥了手游的碎片化时间和简单化。因此囧王者认为两款两款游戏的受众将会完全不一样。
在英雄联盟手游推出以后,新浪科技发起了一项“王者荣耀和英雄联盟你玩哪个”的投票。从玩家的投票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投票数据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截至到10月19日,王者荣耀得票6.3万,英雄联盟手游28万,都不玩3.3万票。囧王者认为,这个投票真实的反映出了现在MOBA游戏玩家的心态,英雄联盟端游在国服有着超过4000万人在玩,囧王者自身也是很早就入坑的玩家。这4000万英雄联盟端游玩家,绝对是LOL手游的忠实簇拥者。虽然英雄联盟端游玩家,有部分玩家像囧王者一样,选择了端游和王者荣耀同时进行,但是如果有英雄联盟手游的话,还会是原因尝试一下的。而且新出的游戏真香,这是个颠沛不破的真理。
但是英雄联盟手游上市时间还未定,真实还原端游也许不是一个好主意从现在的游戏圈内的消息来看,腾讯会将英雄联盟手游项目给到光子工作室去制作和运营,也许是之前光子工作室的《全民超神》太过于让人伤心。导致了有部分玩家,对于光子操盘英雄联盟手游感到悲观。其实囧王者认为大家与其担心由谁来运营,倒不如担心英雄联盟手游的操作方式,如果真的大量还原端游的话,那么对于手残玩家来说,将会是一场悲剧。例如像囧王者这样的手残玩家,从上面的投票可以看出,我投给了王者荣耀。因为我看过英雄联盟手游后,我发现自己在手游端可能无法驾驭这么复杂的操控。
不管玩家倒向哪一边,腾讯这一波绝对不亏当玩家还在因为是选择英雄联盟手游,还是王者荣耀而烦恼的时候。腾讯游戏估计内心都要笑开花了,因为不管玩家倒向哪一边,英雄联盟手游出来后,都会把腾讯MOBA手游的护城河防护得更严密,不给其他厂家一丝破局的机会。也就是说不管玩家如何选手,都是腾讯全家桶。
因此综上所述囧王者的选择是,英雄联盟手游出来后,我会下载也会注册更会好好玩一段时间。但是我更倾向于选手英雄联盟端游和王者荣耀手游这样的组合。一方面是英雄联盟端游才是原汁原味的英雄联盟,手游版和端游版又不想通,我玩了端游再玩手游,总感觉没啥区别;另外一方面,王者荣耀已经投入了四年的时间,不舍得放弃。因此我选择端游玩英雄联盟,手游玩王者荣耀,这样我就相当于玩了两个游戏,而不是一个。各位小伙伴,你会如何选择呢?LOL中国电竞身价排行榜?
谢谢邀请~
近日,《英雄联盟》中国电竞身价综合指数排行榜公布,(5月15日更新)获得众多玩家关注。该榜通过计算选手“新浪微博指数”、“头条指数”“贴吧指数”“百度指数”“身价”等的综合指数进行价值排列。
其中,iG战队两名选手包揽前二。上单The shy以751的高分位列第一,中单Rookie以482分排第二。
而RNG战队的AD选手Uzi,虽然身价大于5000万(相较The shy的2000万,rookie的3000万来的多)但综合指数为403居第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该榜排名前十的选手中,除去EDG战队的Clearlove身价3000万,综合指数256排名第六外,其余均为RNG战队和iG战队的选手;而该榜前五名选手中,除去Uzi外,其余全部是iG战队队员。
1.The shy(iG)、2.Rookie(iG)、3.Uzi(RNG)、4.Ning(iG)、5.JackeyLove(iG)、6. Clearlove(EDG)、7.Ming(RNG)、8.Xiaohu(RNG)、9.Baolan(iG)、10.Karsa(RNG)。
你对这身价综合指数排行榜怎么看?
王者荣耀代练接单的平台有哪些?
新浪网
《英雄联盟》将打击代练代打:屡次违规者将永久封号YshadowL
06月16日20:09
关注
腾讯游戏安全中心昨天发布公告,将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检测打击《英雄联盟》中的代练行为。任何被发现证实参与了代练行为的账号(包括打手和被代练者)将会受到以下的处罚:
1、首次被处罚,系统警告,账号被封停1周;
2、再次被发现代练行为的帐号将会被封禁1个月,本赛季无法获得赛季奖励;
3、屡次违规者将被将会永久封停账号。
以下是官方公告全文:
亲爱的召唤师:
公平是英雄联盟作为竞技游戏一直以来秉持的最重要的理念之一。英雄联盟官方一直致力于维护游戏公平,希望给予召唤师们更好的游戏环境,保证大家能体验游戏的乐趣。
“代练”是破坏游戏公平的行为之一,以下是关于“代练”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答。
什么是“代练”?
代练,是指代打玩家登录被代打者的游戏账号来进行排位上分的行为。尽管玩家们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提高自身段位无可厚非,但不适合自己实力的段位,对其他遵守规则的玩家是一种变相伤害,当你在用高段位帐号进行不匹配实力的操作进行游戏时,对他人即造成了损害,任何非账户拥者本人所进行的游戏行为都有可能被认为是代练,因此,可能会受到处罚。
为什么官方会认定“代练”是违规行为?
通过代练来提升段位,听起来是一种“无害”的行为,既没有使用任何第三方软件或外挂,也没有消极比赛去影响竞技公平,为什么会认定是违规行为呢?以下观点了解一下~
1. 首先,在排位系统中,官方通过排位匹配规则,经过大量的比赛进行后,最终使得大部分玩家处于合适的段位。如果一个玩家通过代练来刻意提升段位的话,那么当该名玩家在新的段位中进行排位赛时,他将会有极大概率表现得不好,无法在竞技中跟上其他更高水平的玩家,将会降低该局比赛中其他参与者的游戏体验。
2. 在英雄联盟中,玩家是需要辛勤的练习,投入时间与精力,提高自身水平,才能获得更高段位,在赛季结算中获得更好的奖励。段位代表着荣誉,是对高水平竞技玩家的肯定。而代练就好比考试中的代考,这种不公平的行为会让这些荣誉贬值。
3. 同时,代练的行为还涉及游戏账号安全!一名玩家不应该与其他任何玩家分享他们的账号信息,这不仅违反了用户协议,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许多玩家分享了账号信息给到代练平台、代练组织以期望获得更好的段位,结果账号盗取,或被用于开挂上分,最终惨遭封禁。
官方会怎么处罚代练这种行为呢?
对于“代练”行为的处罚,官方会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检测打击!任何被发现证实参与了代练行为的账号(包括打手和被代练者)将会受到以下的处罚:
首次被处罚,系统警告,账号被封停1周;
再次被发现代练行为的帐号将会被封禁1个月,本赛季无法获得赛季奖励;
屡次违规者将被将会永久封停账号!
这次合作对普通玩家会有什么影响?
关于这个,这次腾讯的入股,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育碧自己,只不过因为腾讯我们太熟悉了,所以把焦点都放在了腾讯上,那为什么说育碧是最大收益者呢?这还得先从维旺迪说起。
维旺迪维旺迪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简单的说就是有钱,买买买,涉足了非常多的行业,简单来说就是看上什么公司就直接买下来。
而在维旺迪涉及的行业当中,就包括了游戏行业。维旺迪最早收购的游戏公司,就是我们熟知的雪乐山SIERRA
上年纪一点的玩家,想必对这个logo不会陌生,当时还没有steam的G胖,就是抱着雪乐山的大腿发行的《半条命》
维旺迪收购雪乐山后,就立刻裁掉了雪乐山的研发部门,只留下了发行部门,简单说就是雪乐山做游戏的人都被裁员了,只留下了跑市场干营销的。基本上等于是搞垮了雪乐山,导致我们如今几乎是再也看不到雪乐山的logo。
而与雪乐山绑在一起被维旺迪收购的,就是我们更熟悉的暴雪了。身为暴雪的母公司,维旺迪有权对暴雪指手画脚,做什么游戏砍掉什么游戏都可以干涉。这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当时正负责《暗黑3》北方暴雪的几乎全员离职,而《暗黑3》也因此晚了将近10年与我们见面。
说了这些,大家就明白,如果育碧一直在维旺迪的掌控下,会是什么后果了吧?
腾讯入股那么说清楚了维旺迪,接下来说腾讯。腾讯入股对育碧会有啥影响么?老实说,不太会。因为腾讯只持有5%的股份,并且未来也只持有5%的股份,腾讯在育碧董事会有投票权,但因为仅持有5%的股份,所以话语权并不是特别的强,并不会像维旺迪对暴雪&雪乐山那样,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对玩家有什么影响?总得来说,只会有好的影响。因为育碧虽然是商业公司,但从高层到底层,还是有着作为游戏开发者的心的,而维旺迪是彻底的商人,只考虑赚钱,不考虑游戏和玩家。摆脱维旺迪控制的育碧,游戏制作上更加独立,至少不会出现核心人员离职,游戏搞内购的这种至少育碧自己认为很不real的事。
简单来说,没人能逼育碧去当坏人了,只要育碧自己的心没变黑,就不会做出伤害玩家的事。
会不会出现又一个CODOL这个问题,应该说也不会的。因为当初腾讯与动视合作弄出来的CODOL,是以腾讯认为的能赚钱的模式来设计的,那时候还没吃鸡,steam也还不火,腾讯不看好买断制游戏的消费方式,所以搞成了课金,充值,VIP这些东西。
而如今不同了,这两年steam国区的消费能力已经改变了游戏市场,买断制的做法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证明,腾讯自己也推出了一个wegame平台。那么和育碧的合作,正是壮大wegame的一个强心剂,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以后我们很可能会在wegame上见到《刺客信条》《彩虹六号》《细胞分裂》等等育碧的知名IP,当然,前提是能过审。并且会出现不少授权的手游吧~
总结就像一开始说的,这次入股,最大的受益者是育碧自己,虽然我们成天吐槽育碧种土豆,写bug,但还是要对摆脱维旺迪恶意收购的育碧说一声:恭喜!
我是AKA君,都读到这了,有气质的你不妨加个关注吧~
腾讯和网易各有什么特点?
新浪:曾经的第一门户,现今门户没落,微博式微,而又未有创新业务接续。在其他三大门户的新闻客户端都做得风生水起之时,新浪新闻客户端是唯一从来没有做起来的一个。当微博衰落后,人们才发现,除了门户和微博,新浪已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除了门户和微博曾经各红了一次,游戏、视频、音乐、电商,这些风口上的产业都少了新浪的身影。
腾讯:以社交为切入口,形成覆盖视频、游戏、娱乐等庞大产业,稳坐国内交椅前三。
网易:以游戏为切入口,新闻客户端、云音乐、考拉海购好评不断。作为一个老牌门户起家的互联网公司,面对新浪搜狐的式微,腾讯的一骑绝尘,低调的网易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搜狐:近些年有些衰落之势,门户式微,视频趋于“掉队”,游戏不济,搜狐看起来不太好,但是搜狗,还是很被看好的。
从2005年到2015年,有些老牌互联网企业陷入十年魔咒,日渐式微,走向没落。但也不乏一些老牌但不老化的企业,或厚积薄发后一日千里,或稳扎稳打,愈加强大。今天,决定来梳理曾经的四大门户公司,看看在互联网翻滚的浪潮中,谁被拍打在了沙滩上,谁还依然坐拥潮头。
一、新浪
新浪Q3财报还暂未发布。且看其2015年Q2财报:新浪第二季营收2.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117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净利润1660万美元下滑4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新浪应占净利润为400万美元。新浪第二季度运营亏损为680万美元。
作为曾经“四大门户”的老大,新浪这财报不用说与腾讯、网易对比,其甚至早已比不上同有点“落寞”的搜狐。时光回溯到几年前,新浪与腾讯、网易、搜狐并称四大门户,威名烜赫一时,奠定了其互联网巨头的地位。彼时,在国人心目中,新浪拥有着其他三家无以比拟的地位,平媒人每每因自己的稿件被新浪财经首页推荐而无比兴奋,而企业公关人如果不幸让自己的企业负面上到新浪首页,后果将是不堪设想。新浪那时的权重可想而知。在这种光环下,新浪人,甚至包括一名普通编辑,身上往往或多或少带着一股傲娇之气。这种傲娇之气甚至传至现在新浪日渐没落之时。
在门户逐渐被网易、腾讯赶超时,新浪适时推出了新浪微博,并因为新浪微博一跃再次成为了门户中的领军者,2010年-2011年上下,微博巅峰时期的新浪风光无限。曾经一度,“刷微博”曾是每个人睡前/早起最主要的一件事,流行程度可见一斑。然而,新浪微博并未能幸免于社交媒体昙花一现的悲剧宿命,目前的微博已是老态尽显——依然还有部分人在用,但活跃度大幅下滑。
当微博衰落后,人们才发现,除了门户和微博,新浪已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除了门户和微博曾经各红了一次,游戏、视频、音乐、电商,这些风口上的产业都少了新浪的身影。门户没落,微博式微,而又未有创新业务接续。如此“空虚”的新浪,卖给阿里或是它最好的归宿。
二、腾讯
腾讯帝国依然强大,以社交为切入口,形成覆盖视频、游戏、娱乐等庞大产业,稳坐国内交椅前三。
三、网易
若你走近这家公司,会发现这家不显山露水的公司,其实远比你想象中牛逼得多。先看这两天刚发布的网易Q3财报。11月12日,网易(NASDAQ:NTES)发布了公司截止到201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数据显示,网易2015年第三季度净营收66.72亿元(10.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4.06%,环比增长46.06%;净利润18.82亿元(2.96亿美元),同比增长62.35%,环比增长32.13%。净营收与净利润均是网易历史新高。一家发展了十八年的企业,依然能实现114%的营收增长和62%的净利增长,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再去看一下网易股价,这一年,很少抛头露面的网易股价默默大涨近60%,截至11月12日收盘,市值已接近200亿美元。而另外同一年上市的两大门户“战友”:搜狐的市值是20亿美元,新浪是32亿美元,已经被网易甩出了好几条街。事实上,可能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的是,按照市值计算,网易是中国仅次于BAT和京东的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巨头(已上市)。
跟新浪、搜狐一样,我们再来梳理下网易的产品线。看完网易的Q3财报,突然发现,网易其实在默默中已完成了“三极”产品布局。
第一极:稳健发展的传统优势业务构成了第一极。包括网易游戏(端游)、网易传媒、网易邮箱,这些都是网易发展了十年以上的业务,多年了还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实为不易。
第二极:爆发式增长的手游和跨境电商业务构成了第二极。Q3网易在线游戏净收入为52.13亿元人民币(8.20亿美元),同比增长124.5%,环比增长42.54%。其中手游营收占比53%,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网易游戏目前在国内总体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仅次于腾讯游戏。但网易手游品质口碑总体高于腾讯,最直观之处是,今年以来网易旗下《梦幻西游》手游和三季度新发布的《大话西游》手游,在苹果中国应用商店畅销榜单中长期位列前两名,腾讯游戏放出众多产品围剿也无济于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网易今年刚上线的自营跨境电商网易考拉海购业务,目前增长迅猛,成为网易又一个新增长点。但是自营电商较“重”,对网易自身运营能力也构成了新的考验。
第三极:增长潜力可观的移动产品矩阵构成了接续的第三极。网易移动产品矩阵包括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音乐、邮箱大师、网易有钱、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网易云阅读等。网易新闻客户端目前商业化效果还不错,而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和邮箱大师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拼接产品体验口碑一片大好。网易公开课是全公益性的,典型的网易情怀型产品。这些移动产品目前的营收贡献微小,但相信很快将能在各自细分领域获得突破,为网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提供接续力量。
由此可见,网易在业务链条上的布局已经相对完整,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组合得也比较健康。总体来看,网易是美国投资者乐见的一家稳健又保持可观增长的公司,因此十多年来股价一直稳步上涨,成为中概股中少有的“长牛”。
《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一篇对网易Q3财报的报道中写道:作为一个老牌门户起家的互联网公司,面对新浪搜狐的式微,腾讯的一骑绝尘,低调的网易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的门户如何突围,网易在这一年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四、搜狐
说完新浪,其实同为曾经“四大门户”之一的搜狐,境况也不是很乐观。搜狐与新浪同成立于1998年,同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堪称是最早的一批老牌互联网企业。
近日的11月3日,搜狐移动视频总经理曾雄杰宣布将离职,再加上今年视频领域有关BAT的资本动作较多,而搜狐视频又缩减了版权购买收入,业内有关搜狐视频“掉队”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
也先来看看搜狐最新的Q3财报。总收入5.22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21%,较上一季度增长6%。品牌广告收入为1.52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2%,与上一季度持平。其中,搜狐媒体平台,即不包括视频业务的其他搜狐媒体业务收入为5,100万美元,较2014年同期下降6%,较上一季度下降2%。搜狐视频广告收入为5,700万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9%,较上一季度下降4%。搜狗收入为1.62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53%,较上一季度增长10%。在线游戏收入为1.53亿美元,与2014年同期持平,较上一季度下降12%。
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搜狐其他媒体业务(主要为门户和新闻客户端)及视频广告业务有下滑之势,而游戏业务亦在下滑。不过,搜狐比新浪好些的地方在于,它还有一个搜狗这个目前增长势头和口碑都很好的业务。
关于搜狐视频。大约在2012年、2013年期间,搜狐视频曾经依靠主打美剧的定位,吸引了大批美剧的忠实拥趸。一位搜狐离职员工后来曾感叹:“我在搜狐视频的时候,那时候美剧和日漫都还没出禁播名单,搜狐视频一度垄断了(美剧和日漫)正版视频资源,确实牛的不行。”然而2014年之后,搜狐视频的版权投入缩减了,声音也越来越少了。互联网江湖另一大残酷之处还在于,如果一家互联网公司长期不发声或没有“砸钱”做什么大动作,人们就会生出这家公司“开始掉队”的猜测。不过,搜狐CEO张朝阳近日在搜狐视频2016营销共享会上接受采访时称,搜狐视频还是处在一线梯队的状态,他称搜狐视频的流量并没有下滑,反而还在增长。流量上应该还是没有下滑的,或许只是BAT跑得实在太快了,所以不进则退……
搜狐畅游,这个业务几年前似乎还不错,旗下《天龙八部》还曾经是一款现象级游戏产品。但近两年,无论是在端游还是手游上,畅游都没有再出现一款超越《天龙八部》的现象级游戏产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陷入亏损、裁员、内斗的负面新闻。在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两强争霸的游戏格局下,畅游的日子恐怕将越来越不好过。
门户式微,视频趋于“掉队”,游戏不济,搜狐看起来不太好。但是,比起新浪,张朝阳手中至少还是有搜狗和搜狐新闻客户端这两张牌可出,搜狐视频也还可以。尤其是搜狗,还是很被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