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共和国地图,南联盟塞尔维亚不能继承南斯拉夫在联合国的席位

天美资源网

车臣共和国地图,南联盟塞尔维亚不能继承南斯拉夫在联合国的席位?

(联合国总部)

苏联和南联盟早已经不在了,而他们“血脉”的延续,俄罗斯和塞尔维亚还活跃在国际舞台。

车臣共和国地图,南联盟塞尔维亚不能继承南斯拉夫在联合国的席位

这两国家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塞尔维亚被称为“中国在欧洲的巴铁”,而俄罗斯,就是我们的“俄铁”,“俄铁”美中不足的是,成色稍微有些不稳定。

有人好奇问道,俄罗斯能继承苏联在联合国的席位,为什么塞尔维亚不能继承南斯拉夫的席位呢?

看到这个问题,我不厚道地笑了。

为了说清楚,我们分两块来说。

实际情况:南斯拉夫和苏联完全不同,苏联是个“贵族”,南斯拉夫就是个“穷光蛋”

如果说,联合国的席位是有价值的的,那么,“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就是个黄金席位,这个“黄金席位”只有5个,这是终身制的,只要这5个国家主体存在,这席位就跑不掉。这个不是靠努力就能取得的,印度等国家努力了半天,还是没有取得。

五个常任理事国之后,是联合国安理会10个理事国,这不是世袭,是靠选举来的。可以说,这10个席位,是白银宝座,两年一换,如果运气够好,可以连续坐。

最后一个,是联合国会员国席位,这就是个“木头板凳”,只要承认这个国家主权独立,就可以坐。

以前的苏联,贵为五常之一,他的席位是有价值的,可以传承的。

而南斯拉夫就是个联合国会员国,就是个“穷光蛋”,他那把木头板凳,塞尔维亚继承不继承无所谓,因为塞尔维亚进了联合国大门,木头板凳也是配了一把的,因为人家也是联合国会员国。

假如:苏联和南斯拉夫都是五常,俄罗斯能继承席位,而塞尔维亚不行

假如,苏联和南斯拉夫都是常任理事国,是“六常之一”,那么,这两家倒了后,俄罗斯能继承席位,塞尔维亚是不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2个原因

1、俄罗斯是苏联的主体,是“血脉核心”,塞尔维亚不是。

苏联是个大联邦,而这个联邦的核心是俄罗斯,其它都是加盟共和国,对整个苏联影响最大的是俄罗斯。

苏联解体的时候,加盟共和国都“树倒猢狲散”了,只留下核心主干俄罗斯。从面积看,苏联有着2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俄罗斯有着1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苏联绝对的主体。

南斯拉夫情况比较复杂,看似也是联邦。

在1918年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国,塞尔维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绝对的核心。

1946年,在铁托的强势整合下,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等6个共和国共同组成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有点“小苏联”的意思。

(南斯拉夫地图)

在铁托的带领下,南斯拉夫小日子过得不错,一度非常富裕。但是,铁托生长于克罗地亚,因此,塞尔维亚根本不受重视。

另外,塞尔维亚的面积只有8.83万平方公里,南斯拉夫有25.58万平方公里,看得出来,塞尔维亚土地也只有南斯拉夫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

无论从影响力来说,还是从土地面积来说,塞尔维亚都不是南斯拉夫绝对的主体,那怎么继承南斯拉夫的席位?

如果塞尔维亚继承,那么,南斯拉夫早期的主要国家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又怎么会愿意?

2、俄罗斯是核大国,影响力非常大,继承无可厚非。

俄罗斯是基本继承了苏联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遗产,这就是苏联的“长子”,人家接了“皇位”,其他“王爷”选边自治了。

苏联解体,俄罗斯仍然是世界最大面积国家,也是世界唯一可以和美国抗衡的核大国。从世界影响力,地区安全,以及长远的历史沉淀,数百年来大国的地位来看,俄罗斯都有资格继承苏联的席位,有实力进入五常国家。

而塞尔维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太小了,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甚至,从GDP、人均GDP来看,还不如克罗地亚呢。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假如,南斯拉夫曾经也有“黄金席位”,假如是所谓的“六常之一”,那么,在南斯拉夫倒了之后,很有可能让印度等国补缺,也不会让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等国互争后补位。

毕竟,南斯拉夫解体后,一众分裂后的国家,影响力实在太小太小,让他们进入常任理事国,仿佛放了一只鸡进入了鹤群。

(塞尔维亚景点)

因此,可以说,就算南斯拉夫是常任理事国,塞尔维亚也很难继承“黄金席位”。

有人可能会想,为什么国民政府不在了,我们却进入了五常?一个国家换了个政府,换了个名字,土地还是那些土地,民众还是那些民众,怎么不可以呢?

dayz生存攻略?

DayZ

独立版是一款自由的游戏,非官方中文译名僵尸末日。由BohemiaInteractive(波希米亚互动工作室)研发,其中DayZ是DayZMod(DayZ模组)的正式版。

游戏玩家需要在俄罗斯的Chernarus(又译作车臣尼亚)进行生存,而背景是一个由未知病毒感染全部人口并成为丧尸的大型大陆,作为一个幸存者,玩家必须通过获取食物、饮用水、武器以及医疗物资进行生存,游戏特点地图比较大,但是玩家必须避开或者和僵尸作战来生存,但充满丧尸的世界,最可怕的却不是丧尸,而是和你一样幸存下来的——人类。

德涅斯特河左岸会不会被俄罗斯正式吞并?

德涅斯特河左岸是怎样一个地区呢?这里其实和乌克兰内战中取得事实上独立地位但未被国际社会认可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情况颇为类似:目前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已取得事实上的独立地位,但国际上并不承认这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如今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史绝大多数国家绘制的世界地图中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都被绘制在摩尔多瓦的版图之内。德涅斯特河左岸与格鲁吉亚境内的阿布哈兹、南奥塞梯以及阿塞拜疆境内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并称前苏联四大飞地,这四个地区都属于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事实上独立的政治实体。尽管这四个地区的独立地位均未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但这四个地区彼此之间互相承认各自具有国家主权。那么德涅斯特河左岸地区(简称德左)这种事实上的独立而不为国际社会承认的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还得从苏联解体说起。

苏联解体后几乎所有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处理国内俄罗斯族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苏联解体后几乎在各加盟共和国都留下了大量俄罗斯族人口。如今的乌克兰危机除了身处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地缘博弈的焦点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独立后的乌克兰未能处理好国内乌克兰族和俄罗斯族的关系问题。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曾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摩尔多瓦:摩尔多瓦独立时境内同样生活着相当数量的俄罗斯族裔,这些人在心理认同上更倾向于俄罗斯而非摩尔多瓦。早在1989年还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摩尔多瓦决定将摩尔多瓦语作为官方语言,由此引起了摩尔多瓦境内的俄罗斯族裔的强烈反对。1990年9月2日生活着德涅斯特河东岸的俄罗斯族人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东岸苏维埃共和国“。1992年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同摩尔多瓦政府军爆发战争并导致大约1500人丧生。战后至今尽管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属于摩尔多瓦领土,可实际上摩尔多瓦对此地只有名义上的管辖权,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实际上已成为像乌克兰内战中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一样事实上独立的政治实体。不过德左地区之于摩尔多瓦又不同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之于乌克兰:乌克兰独立后曾长期控制着顿涅茨克矿、卢甘斯克等地,只是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这两地才逐渐脱离了乌克兰的控制;相比之下德左地区的情况则更为复杂: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12月25日,而德左地区早在1990年9月2日就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东岸苏维埃共和国“。历史上德左地区的确属于摩尔多瓦,然而那时摩尔多瓦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非独立的主权国家,在摩尔多瓦正式成为独立国家之前德左地区事实上就已脱离了摩尔多瓦,也就是说独立后的摩尔多瓦尽管被国际社会公认享有对德左地区的主权,可实际上却从未真正对德左地区行使过一天主权。德左这种事实上的独立状态已持续了近30年。

德左的面积只有4400多平方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国首都北京的面16410.54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德左的面积相当于北京的四分之一略多,德左的人口在50万左右。就是这么一个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且不享有国家社会正式认可的国家身份的地区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却一度被誉为“军火之国”:在上世纪军火交易频繁的年代国际市场上和黑市上售卖的武器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产自德左。早在苏联时代德左就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主要的武器生产储备基地。不过如今德左武器的生产销售能力已越来越差,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其实就在于一个穷字。苏联解体后连俄罗斯都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对武器装备进行维修保养而不得不自废武功:苏联时代服役于海军的基辅号、明斯克号两艘航母最终都不得不提前退役,最终俄罗斯海军只保留了库兹涅佐夫号这一艘航母。既然连身为前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都不得不自废武功,那么作为弹丸之地的德左就更不用说了。同时由于德左不被国际社会认可为独立国家,因此在外交上处于孤立封闭的状态,难以正常参与国际贸易。如今的德左是全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随着兵工企业的设备老化和技术人员外流已是德左的军工体系遭到了沉重打击,而在失去对外军火贸易这一最后的救命稻草之后德左的经济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德左地区的苏联情怀非常浓厚:如今德左的国旗、国徽仍沿用着苏联时期的镰刀、锤头,经济上仍沿用苏联的公有制经济体制,货币也继续沿用苏联时代的货币,最高会议仍被称为苏维埃,十月革命节仍是最重要的法定节假日,列宁的塑像仍随处可见。在1992年德左和摩尔多瓦政府军的冲突结束后这里驻有一支1510人的维和部队——这支部队由500名俄罗斯人、10名乌克兰人以及500名摩尔多瓦人、500名德左当局的人组成。如今名义上拥有德左主权的摩尔多瓦在当地的实际影响力其实还不如俄罗斯。2006年该共和国举行的全民公投结果显示:当时97%以上全民公投参与者赞成独立并让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下一步加入俄罗斯。2014年04月17日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最高委员会议员一致请求俄罗斯领导层承认其独立。

那么在德左有较强影响力的俄罗斯是否可能像对待克里米亚一样直接将德左合并到俄罗斯的版图之内呢?从2006年德左的公投结果来看:德左地区绝大部分人都是支持加入俄罗斯的。不过颇为匪夷所思的是德左地区并不是像克里米亚那样的俄罗斯族占据绝对人口比例优势的地区。德左地区事实上的独立状态的确是当地俄罗斯族居民和摩尔多瓦政府之间的矛盾造成的,然而德左的确的民族结构其实是极为复杂的:在德左地区的人口中摩尔多瓦族约占32.1%、俄罗斯族约占30.4%、乌克兰族约占28.8%、保加利亚族约占2.5%。实际上摩尔多瓦、俄罗斯、乌克兰三大族裔在德左几乎呈三足鼎立之势,这和克里米亚俄罗斯族占据人口绝对多数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按说即使会有一部分摩尔多瓦族和乌克兰族支持德左加入俄罗斯,可再怎么着也不应该出现高达97%的赞成率。也就是说2006年的德左公投显得和当地的民族结构不符。其实这样的公投结果并不难理解:毕竟俄罗斯一直在当地维持着军事存在,另一方面德左作为全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几乎完全依赖于俄罗斯的经济援助才得以维持。包括欧安组织在内的诸多国际组织质疑这次公投的真实性并拒绝承认公投结果。当然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也遭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阻力,可俄罗斯最终并没在克里米亚问题上让步,那么在德左问题上俄罗斯是否会复制克里米亚模式呢?应该说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克里米亚在并入俄罗斯之前乌克兰是曾对其进行长期控制的,因此当俄罗斯发觉乌克兰有倒向西方的潜在可能时就以吞并克里米亚作为牵制;然而名义上归属于摩尔多瓦的德左地区却从未真正处于摩尔多瓦的控制下,事实上俄罗斯一直在这里保持着军事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又何必再冒着巨大的外交风险去吞并德左呢?克里米亚问题已使俄罗斯在外交上处于相对较为被动的局面,那么又何必再多生事端呢?况且俄罗斯即使拿下了德左,那么得到的也是一块隔着乌克兰领土的飞地,而飞地的治理成本无疑是非常高的。也许有人会说美国不是有阿拉斯加吗?俄罗斯不也有加里宁格勒吗?那么再多一块飞地似乎也未尝不可。事实上加里宁格勒这块飞地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早在苏联时代加里宁格勒就并没划归邻近的立陶宛而是划归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如今俄罗斯的地缘外交环境并不理想:北约东扩的势力已延伸到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由于克里米亚问题导致乌克兰和俄罗斯关系紧张,在高加索地区存在格鲁吉亚和车臣问题,在叙利亚俄罗斯也必须维持自己的军事存在,在远东则存在与日本的岛屿争端。

既然俄罗斯需要在如此之多的战略方向上发展,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德左保持自己的军事存在呢?事实上俄罗斯在德左保持军事存在并非是想占领这块弹丸之地,俄罗斯真正的意图并不在于德左而在于摩尔多瓦,说得直白些就是俄罗斯绝不可能为了德左这块弹丸之地放弃自己在整个摩尔多瓦的战略利益。这么说也许令人费解:俄罗斯和摩尔多瓦的唯一关系似乎就是曾同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然而摩尔多瓦早已成为独立国家,况且俄罗斯和摩尔多瓦都不接壤,这样一个远离自己的弹丸小国会对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有何影响呢?其实摩尔多瓦和乌克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样都处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战略博弈的焦点地带。摩尔多瓦和自己的邻国罗马尼亚同宗同源——罗马尼亚人的祖先曾建立过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摩尔多瓦3个国家。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特兰西瓦尼亚被并入奥匈帝国,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则被并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如今的罗马尼亚国家是由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合并后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独立而成,一战后罗马尼亚从匈牙利手中收复了特兰西瓦尼亚、从俄国手中收复了原属摩尔多瓦的比萨拉比亚地区。二战后苏联重新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地区并将其设置成为自己的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后将其改为摩尔多瓦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摩尔多瓦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也就是说如今的摩尔多瓦正是由苏联的摩尔多瓦加盟共和国发展而来。在历史上摩尔多瓦曾是罗马尼亚的一部分,事实上摩尔多瓦语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视为罗马尼亚语的一种方言的。独立后的摩尔多瓦几乎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全国55%的人口处于欧洲贫困线以下。相比之下罗马尼亚尽管在富国扎堆的欧洲也属于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国家,但和摩尔多瓦比起来就好得多了:罗马尼亚的人均GDP接近于摩尔多瓦的4倍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摩尔多瓦希望和自己同宗同源的罗马尼亚合并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罗马尼亚也一直有恢复历史上所有罗马尼亚人领土的“大罗马尼亚”梦想。然而摩尔多瓦这种希望和罗马尼亚合并的念头恰恰对俄罗斯的战略利益构成了影响。

俄罗斯一直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视为自己的战略空间和市场范围,而北约和欧盟的持续东扩已然使俄罗斯感觉自己传统的战略空间和市场范围受到了威胁。事实上俄罗斯近年来同格鲁吉亚、乌克兰的冲突正是在俄罗斯与北约、欧盟博弈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摩尔多瓦尽管不和俄罗斯接壤,却紧邻乌克兰。要知道眼下乌克兰正是俄罗斯同北约、欧盟博弈的焦点所在:俄罗斯为避免乌克兰倒向西方国家后引起自己战略空间的进一步缩水而介入了克里米亚问题和乌东内战。罗马尼亚在冷战时期也曾是苏联阵营的国家,然而自从1989年罗马尼亚政坛剧变以来就开始致力于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2004年3月29日罗马尼亚加入了北约。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又加入了欧盟。如今的罗马尼亚早就是北约和欧盟的成员国之一了。如今摩尔多瓦的存在相当于在身为北约和欧盟成员国的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之间构筑了一个缓冲地带,而一旦摩尔多瓦同罗马尼亚合并就意味着北约和欧盟的势力进一步东扩——这道理其实很简单:摩尔多瓦同罗马尼亚的合并其实只有一种结果就是领土面积更大、人口更多、经济更发达的罗马尼亚吞并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之前与北约、欧盟达成的一切协议都同样适用于摩尔多瓦地区。一旦摩尔多瓦被纳入北约和欧盟的势力范围,那么北约、欧盟势力同乌克兰之间就再无任何缓冲区了,同时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摩尔多瓦被纳入北约、欧盟势力范围将对乌克兰造成极强的心理暗示。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本就已很紧张,乌克兰已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向西方靠拢的迹象,一旦摩尔多瓦被纳入北约、欧盟的势力范围之内无疑会进一步刺激乌克兰加入北约、欧盟的积极性,而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欧盟就意味着对俄罗斯战略空间的进一步挤压——届时北约、欧盟的势力真要全面推进到俄罗斯的家门口了。

目前德左地区实际上处于俄罗斯的高度控制之下。一旦摩尔多瓦同罗马尼亚合并,那就意味着至少在名义上德左地区也将成为罗马尼亚名义上的领土。届时在作为北约、欧盟成员的罗马尼亚境内存在这么一块事实上的俄罗斯飞地无异于在北约势力的背后插入了一枚钉子,德左将成为俄罗斯制衡北约东扩的一大有力武器。事实上维持这么一块处于俄罗斯高度控制下的缓冲地带远比延伸国土对俄罗斯更为有利。如果俄罗斯吞并德左能得到什么呢?德左地盘不大、人口不多、经济落后,俄罗斯还需要为维持对这块飞地的统治而支付巨额开支。况且德左尽管处于俄罗斯的高度控制之下,但俄罗斯目前在这里还远没发展到可以掌控全局的地步。德左地区紧邻北约成员国罗马尼亚,当地的主要民族摩尔多瓦族正如上文所说实际上本身就可以视为罗马尼亚族的分支,可以说当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心向罗马尼亚的。这意味着一旦在此地采取军事行动可能会引发与罗马尼亚的摩擦。俄罗斯当然无惧罗马尼亚,问题在于罗马尼亚是北约成员国,这和不是北约成员国的乌克兰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如果俄罗斯强行吞并德左可能诱发和北约的冲突。在目前的现实格局下维持现状其实对俄罗斯最为有利:俄罗斯在德左维持着军事力量的存在,从而有效遏制了北约军事力量向摩尔多尔的渗透;另一方面俄罗斯又并非对德左实行全面控制,至少德左的内部事务是由德左当局自行处理,这就使俄罗斯得以不必负担当地的行政事务开支。对俄罗斯来而言:在自己面临来自多个方向的战略压力的情况下没必要再开一个口子,因此将俄罗斯在当地维持军事存在的现状无限期维持下去其实就是最佳策略。事实上不只是俄罗斯,对摩尔多瓦而言:拖字诀也是最佳策略——摩尔多瓦根本无力解决俄罗斯在德左地区的军事存在问题,只能选择耐心等待俄罗斯国内政局有变之时再设法解决这一问题。其实如今的德左当局采取的也是拖字诀:如果强行宣布独立或加入俄罗斯不仅会使自己遭受国际制裁,而且也会加深与境内的摩尔多瓦、乌克兰等族裔的隔阂,尽管俄罗斯族掌握了德左地区的政权,可他们并不占当地人口的多数,宣布独立或加入俄罗斯未必不会遭到抵抗。这样一来维持现状也就成为一种务实的选择,对德左当局而言:反正目前这种状态已拖了将近30年左右,也不介意再继续拖下去。

车臣舞蹈什么意思?

车臣舞蹈的意思是指当地的特色歌舞。

车臣在地图上的北高加索山区。车臣共和国占据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连接着俄罗斯同南高加索三个共和国的石油管道和铁路干线。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为什么即使超级大国美国也无法彻底肢解俄罗斯?

我也不知道谁说过:俄罗斯是不可能分裂的,但是这肯定不是事实。一般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特别容易裂变的,核心原因就是:民族太多、地盘太大、内部凝聚力又不太够。当然了,这跟大部分地盘都是后来扩张得来的也是有点关系的。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现如今的俄罗斯就是经过了二次裂变得来的。第一次分裂是在一战末期,沙俄变成了苏联的过程中;第二次当然就是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了。

沙俄时期的俄国达到了历史上领土的最巅峰状态:沙俄帝国(1721~1917年)国土全盛时期领土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公里,最东曾拥有阿拉斯加(后卖给美国)。

1917年之后,沙俄变成苏联以后面积有所减少,但是也有2240万平方公里。可是如今的俄罗斯版图只有1709万平方公里。

这个数据的变化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全盛时期的沙俄到如今的俄罗斯经过两次裂变以后,领土面积减少了将近800万平方公里了。

我们先来看看:沙俄帝国到如今的俄罗斯,失去了哪些领土呢?

公园13世纪末期的时候,莫斯科公国正式成立了。不过这个公国的地盘很小,只有几百平方公里的面积。到了1547年的时候,莫斯科公国正式改名为沙皇俄国,从此开启了他们的疯狂扩张史。

其实我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为啥俄国人对领土就那么执着呢?这也许就是俄国人的本质特点吧!

沙俄一开始的扩张其实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战略,总体上那边好打、那边好占领土地就往那边去。一开始先把西伯利亚领土上的蒙古鞑靼部落给兼并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楚科齐半岛和鄂霍次克海域。

这样一来,东边也就到头了,然后沙俄开始积极往南下扩张了。当时南边有几个很强悍的国家,例如:清朝、准噶尔汗国、哈萨克汗国、奥斯曼帝国等等。

往后发生的雅克萨之战,以及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大家应该都知道,其实这就是沙俄南下的结果。后来沙俄又跟奥斯曼土耳其打了两次俄、土战争,第二次俄土战争期间,俄军吃了大亏,彼得大帝意识到不变革不行了。

往后在1697年的时候,沙俄进行了西化变革,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当实力差不多的时候,沙俄的领土扩张的脚步再次走起了。

一直到19世纪初期的时候,沙俄已经变成横跨欧亚的一个大帝国了。不过俄国人还是没有满足,清朝自鸦片战争以后彻底地衰落了,然后又开始对我们进行扩张和侵占了起来。这个历史大家都知道,就不用细说了——黄俄罗斯计划。

沙俄帝国的巅峰时期,领土面积达到了2500万平方公里,比苏联还要大。

沙俄首先失去的一块地盘就是阿拉斯加了,1867年的时候,沙俄内部穷得叮当响,外加上阿拉斯加实在是太偏远了。

于是,沙俄就以720万美元的价格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这块土地面积多达171万平方公里,估计俄国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往后到了1917年的时候,沙俄内部发生了两件大事情……

一是,内部发生了十月革命;二是,外部直接退出了一战。当时刚刚成立的苏维埃很难立足,所以必须先要结束外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必须要妥协。

后来双方签订了著名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如果按照这个和约执行的话,苏俄一下子将失去32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以及赔偿德国人60亿马克。

当然了,后来德国人在一战之中被打败了,这个条约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条约虽然没有被执行,但是苏俄的实力却是大不如前了。

于是乎,一些以前占领的地盘开始纷纷独立出去了。

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这5个“斯坦”国。这些国家跟沙俄本来就没啥关系,那是后期扩张的结果,现在看苏俄不行了,立马就独立出去了,面积达到了400万平方公里。

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一看苏俄不行了,立马也宣布独立了,这面积达到了50多万平方公里;往后的白俄、乌克兰、波兰的一部分也宣布脱离苏俄管辖了,这加起来也有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总之从1917年开始,沙俄周边的地区开始纷纷独立起来。芬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高加索地区、中亚地区都纷纷独立。

按照这个速度的趋势搞下去的话,估计苏俄的领土也就只剩下现在的俄罗斯了。

苏俄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以后,在1922年,俄罗斯领导们想出了建立苏联的办法。这个所谓苏联也就是苏维埃联盟。

这意思很简单,靠强权已经很难再把周围那些小国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了,那就搞一个联盟的形式,继续掌握在自己手里好了。

于是乎,苏联建立以后领土面积也有2240.22万平方公里。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一个事实:苏联这种模式是典型的合同制,意思就是——咱们好聚好散、现在临时凑合着过就得了。

当时加入苏联的共和国一共有15个,除掉俄罗斯以外还有14个。大家没有看错:这十四个入苏联的共和国基本上就是1917年以后独立出去的那些国家了。

往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苏联在1991年底的时候解体了。其实这也是属于正常情况,当时说好的——好聚好散,既然现在苏联不行了,那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

最后的俄罗斯的地盘也就跟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的苏俄时候差不多了,还剩下170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也就说:如今的俄罗斯比巅峰时期的沙俄少了将近8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了。

那么现如今的俄罗斯有没有被美国人彻底肢解的可能性呢?

俄罗斯的内部还是比较复杂的,很多地区都是后期扩张而来,目前一共有194个民族。俄罗斯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地方,采取了很多办法。我们来简单地说一下,主要有4个办法:

1、俄罗斯根据自身情况,在内部设置了85个联邦,这些联邦设置一方面节省了政府管理成本,而且中央将税务、军队、外交控制、人事控制在自己手中,从而确保中央政府在当地有足够话语权。

2、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俄罗斯在很多地方上设置了:总统特别代表、监督员。这样一来,基本上能保证对地方上进行有效的监督,也能为中央直接传递消息。

3、俄罗斯人比较喜欢干的一件事情就是把俄罗斯族的人移民到一些地方去。这样在文化上、语言上、归属感上就会得到直接加强的,例如:在车臣、克里米亚都是这么做的。

最后也是最直接的一个办法了,对于那些敢于分裂的、敢于直接挑战俄联邦的地区,那就没啥好说了——直接用武力解决。最典型的就是:俄罗斯打的两次车臣战争了,当年的车臣就是要独立的。

那么俄罗斯在西方和美国的威逼之下到底有没有可能被肢解呢?目前来看的话,可能性是有的,关键还是要看俄罗斯自己的表现了。

俄罗斯的领土大概分为三个地区:西伯利亚地区、远东地区,另外就是欧洲部分了。

不得不说的是: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都是比较安全的,周围的国家一般对俄的领土没有什么兴趣。另外这里属于人烟稀少、经济严重不发达,估计也没有多少国家会来抢地的。

目前在远东地区唯一存在领土争议的就是:北方四岛了。俄罗斯与日本人关于这块地已经扯了几十年了,目前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结果,俄罗斯目前还是稳稳地控制着北方四岛。

俄罗斯在欧洲地区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最大的压力当然来自于北约东扩了。如今俄乌冲突还在继续之中,不过从目前的局面来看的话,对俄还是极度不利的,例如:战事焦灼、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等等。

这一地区主要的争议就三个地方:车臣、南奥塞梯以及克里米亚。车臣目前已经被老普基本搞定了,不过未来怎么样还犹未可知。

南奥塞梯和克里米亚属于争议地区,争议的国家分别是:俄、格与俄、乌之间。不过目前来看的话,也不太容易改变现状了,毕竟吃进去的谁又会吐出来呢?何况是俄罗斯这样的国家。

总体上来看的话,我只能说目前俄罗斯被美国和西方肢解的可能性不太大,毕竟军事实力在那里、内部也还没有到四分五裂的状态,另外还有核武器这个保底的东东在。

不过我对所谓的:永远无法彻底的肢解俄罗斯这个观点是不太赞同的。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都是后来并入的、内部矛盾也有很多、经济上也存在困难、外加上外部制裁等等。

大家一定要知道一个事情:天下大势分分合合是属于正常的,过去俄国人能够扩张领土,往后也就有可能被肢解的。我还是那句话,凡事无绝对、当俄罗斯真的衰弱到无力维护其庞大的领土面积之时,那么也是俄被彻底肢解之日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