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当前的应试教育有什么问题吗?
当前的应试教育主要的问题是与现实背离。
当今的世界,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互联网终端已经非常普及了。考试还是沿用几千前的做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还是以掌握知识的量为主,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辅。迫使学生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背题,而不是去学习新知识。
现实的成人世界,真正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根本就与“闭卷”无关。
考试的形式应当采取开卷考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不会解决的问题,可以使用手机上网查询。如果学生会独立使用工具解决问题了,他们的生存能力也就具备了,家长也就不用担心了。有研究能力的学生,可以解决别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研究了。
中国式英语应试教育有什么好处?
其实应试本身是没问题的。问题是考试的方式和内容。最可怕的是用考试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才是导致很多人学不会英语的原因。
现在的英语考试,大多都是借鉴托福或雅思的模式,基本都是舶来品。我们的传统考试没这么复杂。过去科举考试,一篇文章就OK了。
现在的英语考试,又是单选,又是阅读,又是语法填空,又是改错,七选五,还有听力作文。但这些试题本身也没问题。设计这些考试的前提是你已经学会英语了,你能听,能说,能读,能写。你通过自然的方式来学习语言,然后用考试来检验你学习的效果。
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是通过踏踏实实地精读训练获得的,是真去听,真的张开嘴读,打开书阅读,这些都练到位了,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中学阶段的教学就应该是精读教学,什么是精读教学呢,那就是把课文掰开了,揉碎了,每句话,每个词都理解,都记住,都听熟,都读熟。可惜,现在还有这样教学的吗,大多数只是让学生把课文翻译一遍,然后就不再看课文了,直接做试卷。这样教学就好像医生把一个人的胃管和直肠给连在一起,这人不死才怪呢。
其实,我们学语文也是这样学啊。老师也要求我们把课文读熟,有的文言文还要求背下来。我们自己的母语尚且需要背熟,到学习我们完全不熟悉的外语,怎么就变成直接研究人家的语法了?你还不会用那个语言,你怎么能够研究人家的语法?
如果非要说英语应试的利和弊,那么利就是公平,反正大家都没学会,全国上下一起懵。弊就是大家都学不会英语。还是全国上下一起懵。但这不是考试的错,而是教学的错,和那些铺天盖地的所谓速成英语方法的错。再有一个就大家都想投机取巧的错。只要是语言,按照其本身的规律学,都不难,违反了规律,怎么学都难。
如果改变考试的方式。初中之前只考口语,不考笔试,高中适度加一些笔试,到了大学,有了初高中的基础再以笔试为主,那样,中国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一定是其它非英语国家不能比的。
什么是叫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以应对考试为目的的教育形式。在应试教育体系中,知识传授、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成绩等,都被看作是获取高分的手段,而非事物本身的重要性。
应试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在应试教育中,教师往往重视考试结果,而将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置于次要地位。
应试教育的存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它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缺少真正的兴趣和动力,而只是在为了应对考试而苦苦挣扎。需要注意的是,应试教育并不等同于高考,而是一种倾向于考试的教育方式。
您认为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应该怎么改变?
教育的存在形式,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它只是一种称呼,他绝对不是一种标准。所以说当我们在分析英式教育的时候,觉得考试来决定孩子的前途,决定孩子的发展是不科学的,可是素质教育就没有考试吗?
每一个事情按照辩证唯物主义来看,都应当一分为二,我们不能全盘否认,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中,一旦提到应式教育这4个字,很多人就会怀有异样的眼光,仿佛应试教育是一头恶狼,能够随意吞噬青少年儿童,可是,中国几十年的发展,难道这不是教育的结果吗?难道非得用应试教育来概括吗?
在我们的历史场合中,曾经有一件事情也比较类似,就是我们中国的科举制,随着两进17师大夫阶层的瓦解,隋唐时代逐渐兴起的科举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一个主流的人才选拔方式,这一个制度,在我们中国的封建社会从随开始一直到清结束,为我们培养了无数的人才。
就是这样一个制度,到了清以后,也会被很多知识分子社会阶层进行攻击,他们却忘了如果没有这一个制度,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文明如何发展,中国隋唐宋元的,经济可能就不会那么高。
可能所有的生产关系到了后期,都不能够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么我们的教育体系,我们称之为应试教育的教育体系,也可能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革,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应试教育在我们改革开放之后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总之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变革,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教育发展。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完全对立的吗?
应试教育某一张试卷面前都是平等的。全面性表现在应试者的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识通过考试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检验。 这些 特点是目前情况下其他方式所不具备的。应试和考试是人们普遍乐于接受的一种选才方式, 也就是说它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 现在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 不管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在采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
在美国, 选拔各种各样的人才基本采用的是应试, 医学博士必须通过考试 拿到行医执照才能当医生, 法学博士必须通过考试拿到律师资格证才能当 律师, 甚至在两个人之中挑选一个人都要通过考试来竞争上岗。
“应试”本身是不是就尽善尽美呢? 不是, 任何一种考试都要不断发展、完善。 因为社会在变化, 各种新知识、新观念都在以裂变的方式出现。所以, 应试教育本身也要随之变化并加以完善起来, 比如, 对考试的内容、科目、方式等, 我 们都应该重新加以审视。特别是大力推进多元化教育的今天更应如此, 只有这样, 才会有更多的适应新形势的人才脱颖而出。
比如 我们如今学习中, 既不应该一味只强调考试, 也不应“鄙视应试教育的迂腐” , 而是该理智地思考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互补所短, 共扬所长。
同 时, 辨证地去看待问题,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必然存在着相同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方法, 其本意均是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 的人才。在当今的时代下,我们思考的是如何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而不是贸然的说“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