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得虎子的上一句,什么动物的住所叫穴

天美资源网

焉得虎子的上一句,什么动物的住所叫穴?

在动物中,不同的动物的住所有不同的叫法,其中住所叫穴的动物有老虎,因为有句话叫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另外,蚂蚁的住所既叫蚁巢,也叫蚁穴。

焉得虎子上一句是什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焉得虎子的上一句,什么动物的住所叫穴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焉得虎子前面是什么?

不入虎穴。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译为:进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

得的多音字组词有哪些?

得[ dé ]组词:心得、得力、得到、取得、值得。

得[ de ]组词:记得、所得、舍得、显得、觉得。

得[ děi ]组词:总得、得亏、非得。

得[ dé ] 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

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

3.适合:得用。得体。

4.得意:自得。

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

得[ de ]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

得[ děi ] 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 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

3.助动词。

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

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不少人行文?

问题:不少人行文"的"、"地"、"得"不分,一"的"到底,怎么看?前言

前几天有朋友在我的评论里留言,说老街你明白“的得地”的区别吗?我知道是对我文章中这三个字的使用提出了批评。

因为我基本每天写一篇文章,而且利用的都是业余时间,所以工作太忙比较劳累时就懒于检查,"的"、"地"、"得"打字时未免会有错用 。

不过,在诗词创作时,这三个字是绝对不能错的,因为古今的含义不同。

一、名词的伙伴:的

最简单地区分办法,就是看的地得后面跟的词,是什么词性。

如果是名词,基本用“的”。例如我的书包,我的朋友。有些是动词作名词使用,例如我们的这次“行动”;王大夫的治疗。

在古诗词中,”的“和现代文章中的“的”不一样。

1、例如晏殊的《蝶恋花·玉碗冰寒消暑气》

玉碗冰寒消暑气。碧簟纱厨,向午朦胧睡。莺舌惺松如会意。无端画扇惊飞起。雨後初凉生水际。人面荷花,【的的】遥相似。眼看红芳犹抱蕊。丛中已结新莲子。

【的的】连用,表示光亮、鲜明貌。

2、又如唐朝韩偓《夜坐》诗中:

“格是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

的的,是象声词。

3、又如辛弃疾《水调歌头·岁岁有黄菊》:

岁岁有黄菊,千载一东篱。悠然政须两字,长笑退之诗。自古此山元有,何事当时才见,此意有谁知。君起更斟酒,我醉不须辞。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重来楼上,一句【端的】与君期。都把轩窗写遍,更使儿童诵得,归去来兮辞。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

【端的】常常表示果真、确实、果然、的确、究竟等意思。

4、又宋许应龙《赠林粹》诗云:[

元是清都紫府仙,出为名世应半千。发矢两科俱中的,英名煊赫斗横天。

中的,中靶之意,引申为中举。

5、清朝贾凫西有《木皮散人鼓词》其中有句:

从古来争名夺利的不干净,教俺这江湖老子白眼看。

这种口语化的歌词,“的”的用法,和今天一样,省略了一个“人”字。

二、动词的伙伴:地

也很好分辨,后面跟动词,就用“地”。例如:

高兴地走了;伤心地哭了、树叶慢慢地落了。

还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花儿渐渐地红了。红,其实是变红、长红的意思。

在古诗词中,没有地(de)这种用法,只有地(地),表示地面、土地、位置等。

1、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地,地面上

2、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地】,此处,这里,这个地方,这个位置。

三、形容词的伙伴:得

得,后面一般跟形容词,“得”后边的词语用来修饰前面的词语,例如:

这个人跑得飞快;这个人坏得很;这个人傻得可爱;她美丽得像朵花。

得,在古诗词中的用法,也和现代文不同。

1、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了【得】,了却、完结,有难以收拾之意。

2、 温庭筠《过分水岭》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得,获得机会。

又《玉蝴蝶》: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得知,获知,知晓。也有得到获得的意思。

3、苏轼《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相得,相互适应,相互欣赏,互相投合。

结束语

古诗词中里,“的地得”用法和含义很多,而且与现代文章用法不同,不可马虎。当然今天写文章时,也需要仔细认真,不要混用。

在不同的位置,与不同的词语组合, 的、得、地会有不同。简单用一句话来区分,例如:

这个长【得】很高【的】人飞快【地】跑了。

@老街味道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