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迷信一词起源于何时

天美资源网

迷信,迷信一词起源于何时?

谁让“迷信”一词变得如此可怕?原来我们误解那么深

迷信这个词原本是个中性词,就是执着地相信,没有现在的那个内涵,也就是现代,西学东渐,人民接受西方科学,而西方科学和东方某些文化是不相融的,传统的文化中好的,糟粕的,凡是不能理解了的,人们都叫作封建迷信。

迷信,迷信一词起源于何时

1949年之后,“迷信”被“污名化”的传统的代名词。

在今天的中国,“迷信”已经成了愚昧、疯狂的代名词。种种政治运动中也每每举起“反封建、反迷信”的大旗,对不同的群体进行运动式的攻击。“迷信”一词为何变得如此可怕?它原本的意义是什么呢?

传入中国的“迷信”一词

其实,“迷信”一词传入中国,是清末的事。成书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皇朝经世文新编》中收录有日本佚名作者介绍欧洲的文章,其中出现“迷信”一词,与宗教合用,指与理性相对的信仰状态,词性中立,并无褒贬之意。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的多篇文章中使用“迷信”一词,基本沿用日语“迷信”的含义,即,若信念出于理性之外,则可称之为迷信。

另外金观涛、刘青峰的《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观念史研究》一书中亦有对“迷信”一词的追溯。他们发现“迷信”一词最早出现于1897年的《时务报》,其中提到的“迷信”是作为动词使用的,其含义也与后来使用的具有批判意味的否定性名词的“迷信”大不相同。总而言之,“迷信”一词在1900年之前即使已经出现,也并没有获得广泛的使用。

1900至1915年间,“迷信”一词的使用逐渐增多,其含义亦由信仰鬼神而至信仰宗教,继而扩展至信仰儒家伦理,虽然这一时期,“迷信”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否定性名词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然而笔者注意到这一时期人们在使用它时,大多是用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优劣、对抗、融合等问题的,也就是说“迷信”在这时并没有成为一个社会公认的反面靶的,而备受挞伐,人们只是借用这个名词来讨论问题。

“迷信”词意的拓展

新文化运动以后,其含义再一次扩展,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也就是这个时候“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被高高举起,而作为对立面的“迷信”与“专制”亦在同一时间成为讨伐的对象。当时,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社会,一批仁人志士开始思考中国可能的未来,在“德先生(Democracy)”与“赛先生(Science)”的影响下,激进的文化先锋们开始鼓吹与旧有的道德伦理与风俗习惯决裂,提倡文明、理性的新生活。在崇尚科学与理性,救亡图存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背景之下,原来仅仅用于表示与理性思维相对的信仰方式的“迷信”一词,逐渐成为旧式生活的表征,甚至成为被“污名化”的传统的代名词,藉以和“现代文明”划清界限。至此,“迷信”一词,在逐渐普及的同时,也确立了词语本身的主观价值与意识形态根基。

“正是随着‘科学’一词的大量使用,‘迷信’作为其对立面而同时被提及。”当然这二者虽然都是同时对举着出现,它们的命运却是截然相反,“科学”一词在近代中国声名日隆,而与之相对的凡是被划入迷信范畴里的事物日益感受到的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1949年之后,迷信一词基本保留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含义,并在现代化进程中成为国家话语批判的对象,如“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等。然而,一味地与过去决裂,而不注重历史的延续,文明也会走向歧途,在数次过激的运动中,迷信的范畴被无限地扩大,甚至上纲上线,凡与旧有思想、文化、传统有关的事项,多被视为迷信,批斗之风,甚嚣尘上。

伪科学和迷信有什么区别?

伪科学理论的特征很好判断,首先是万能,什么都能解释、什么问题都有办法无条件解决,只要有“科学”二字就足以结果正确,和宗教一般,而真正的科学理论恰恰不行,各种理论方法条件很多,根本不存在万能的无条件适用的方法;伪科学的另一个特征是过程独立,和现有的科学理论关系不大或者根本没关系,凭空掉下来个结论,没依据没前因但结论震撼人心;伪科学还有一个特征是臆断自然现象、并用科学方法解释,如“鬼是一种能量存在”,能量确实有不同存在形式,但科学真的没成功研究过鬼是什么。同样的情况还有舍利子,从来没有机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过舍利子成分,所以任何舍利子成分的“科学”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什么是迷信?

迷信:入迷了不返,信者而爱之不舍。

一般指对事或物入迷不知返而失志。

再有指不应该,不正常,不正确思想行为习惯。

迷信相爱于入迷:于科学研究或技术或有益一切社会和人类之行为作风…为健康之作。

入迷而信不返:于无益公或私之…则为无利无功…不适合健康之作。

迷信有:科学之迷信和愚蠢之迷信之别。

各位评论讨论,谢谢了。

迷信是什么意思?

迷信是一种不理性或不科学的信仰或行为。它可能涉及神话、灵魂、超自然力量等领域,往往不能被逻辑或实验证据所证实。

迷信还可能是基于传说、陈规定型、迷信常识或历史事件而形成的,而不是基于科学事实。迷信在某些文化中非常普遍,其中包括草根文化、传统习惯、宗教信仰等。

虽然迷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带来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力,但如果过分依赖迷信,可能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以理性和科学精神为指导,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避免迷信的影响。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妈也是迷信的人,老实说像这种人特别顽固,很难沟通。但我觉得他们是否寻求一种精神寄托,还有就是当儿女的我们要时刻留意不要让他们做出太出格的事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