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宫砂,古代用守宫砂检验女性贞洁?
有吧,头一回谁不一身汗。就掉了呗。一礼拜点一回肯定管用
李莫愁到死之时都还有守宫砂?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大家都知道,《神雕侠侣》中的赤练仙子李莫愁被陆展元甩了,从此心理扭曲,变成了心狠手辣、杀人如麻的女恶魔。她从陆展元、何沅君的婚宴上出来,便手刃何老拳师一家二十余口男女老幼,只因何老拳师姓了个何字,其实与何沅君毫无关系。她还曾在沅江之上连毁六十三家货栈船行,只因他们招牌上带了个“沅”字。
《神雕侠侣》中说,陆展元十余年前曾去大理,认识了李莫愁。她与陆展元情投意合,当年李莫愁赠给陆展元一块红花绿叶锦帕,作为定情信物。
红花是大理国最著名的曼陀罗花,李莫愁比作自己,“绿”“陆”音同,绿叶就是比作她心爱的陆郎了,取义于“红花绿叶,相偎相倚”。(《神雕侠侣》三联版第二章)李莫愁还时常与陆展元共奏乐曲,他俩一个吹笛,一个吹笙,常常吹奏情意绵绵的曲子“流波”。
后来经过许多纠葛变故,陆展元最终与何沅君成婚。在婚礼上,李莫愁出现,想与这对新婚夫妇为难。孰料宴席上有位天龙寺高僧,出手镇住了李莫愁,让她发誓十年内不得向陆展元、何沅君寻仇。李莫愁从宴席上出来,出手便杀了何老拳师满门老幼,其手段之狠毒,令人心惊。
为什么李莫愁如此心狠手辣呢?居士我认为这与李莫愁的本性有关。虽然武三娘子曾说:
那魔头赤练仙子李莫愁现下武林中人闻名丧胆,可是十多年前却是个美貌温柔的好女子。(《神雕侠侣》三联版第一章)但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武三娘子只看到了李莫愁的表面,李莫愁的师父却很清楚,她并不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当年在终南山上,丘处机曾向郭靖说了李莫愁的一段往事。李莫愁早年曾拜入古墓派,跟着林朝英的侍女学习武艺。但林朝英侍女教了她几年武艺后,便瞧出她本性不善,就说她学艺已成,令她下山。
李莫愁的师父与她朝夕相处几年,看人必是极准的,所以可以肯定李莫愁本性不善,也许陆展元也看出了这一点,才与李莫愁分手的。
李莫愁虽与陆展元恋爱,但她的守宫砂一直都在,也就是说她和陆展元之间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关系,陆展元对李莫愁谈不上“始乱终弃”。然而李莫愁却因此滥杀无辜,甚至十年后还回到陆家庄报仇,不得不说李莫愁本来性格就很偏激,这件事完全不能让陆展元背锅。
试问,世上分手的情侣那么多,有几个人变成连环杀手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
所谓的女子守宫砂是怎样一回事?
那是个传说的东西。据说是用蜥蜴还有什么矿物砸碎搅拌的东西。滴在女性皮肤上验证处女膜是不是还在,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多见于武侠玄幻小说。
古代真的有守宫砂吗?
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说,壁虎药性咸,寒。其水溶液对人体肝癌细胞的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富含维生素F,F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主治祛风,活络,散结,抗癌。而丹砂药性甘凉,主治安神,定惊,明目,解毒。综合来看,两种药物从功能主治上来说,都属于寒凉类,主治诸班内毒。据小熊分析,古人之所以以两种药物配伍使用,其一,是取其寒凉之性,置于玉臂,使之延手三阳经遍行络脉,涵养心神,去欲女心火。
其二,从现代医学角度,主要是一种心理暗示疗法,使女性潜意识里,产生敬畏廉耻之心,不敢越过道德的底线。据张华《博物志》说“守宫砂”的制法和用法是:传说,东方朔曾经告诉汉武帝守宫砂是检验女子贞否的验方。另外,还有两张不同方子的记述,主要的药物,都是用于守宫,但和入的药物,却各不相同,制法也大有出入。在中国古代甚至还有守宫涂脐,妇人“无子”的说法,这都见《淮南.万毕术》载:守宫饰女臂,有文章。取守宫新舍阴阳者各一,藏之瓮中,阴干百日,以饰女臂,则生文章,与男子合阴阳,辄灭去。这药方,只需守宫各一头,毋须别的药物和入,似乎不能称之曰“守宫砂”。同书还有一节云:取七月七日守宫,阴干之,治以井花水和,涂女人身,有文章,则以丹涂之,不去者不淫,去者有奸。按,此方也略有不同,除主药守宫外,尚须“井花水”和“丹”。“丹”或和“朱砂”是同作用的东西,所不同者,是前者以“朱砂”食守宫,后者以“丹”涂女身,不过三者用以试验女人贞淫的效用是一致的;可是后二者,虽同出于《淮南》,作法和药物,也大有不同。在药物学上,西药怕用不到守宫,不过它在中药里,则主治:小儿脐风,久年惊痫,小儿撮口,心虚惊痫,瘫痪走痛,历节风痛,破伤中风,疠风成癞,漯疬初起,小儿疳疾,蝎伤,反胃膈气,痈疮大痛等疾病。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守宫”释名之下的签注,也有讲到守宫试贞的话。梁朝的名医陶宏景说:守宫喜缘篱壁间,以朱饲之,满三斤,杀干末以涂女人身,有交接事,便脱;不尔,如赤志,故名守宫。重订唐本草的右监门长史苏恭也曾说:守宫又名蝎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亦名壁宫。饲朱点妇人,谬说也。苏恭的见解,不单定名上的解释,和张华陶宏景说的称“守宫”的命义,相违隔;他又认定饲朱点妇人没有这回事,只是“谬说”而已。可是曾收罗百氏、访采四方的明代李时珍,他却认为《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彭乘《墨客挥犀》中说的大抵不真,恐怕别有术而不传了。他是笼统的假定,用失传两个字作一活动的论断,再看他编成的《本草纲目》中,也没有附上悬疑的守宫饲朱点女的药方。守宫入药的效用,和历代医家论断试贞的概说,大只如上述。 宫砂与贞操没有关系。在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点一颗鲜艳的红痣,以验证女人们的贞操,在古代是常见的,叫“守宫砂”。不明就理的人,以为“守宫”就是守住那神圣的一方妙处。实际上“守宫”是晰蝎的一种,躯体略扁,脊部颜色灰暗,有粟粒状的突起,腹面白黄色,口大,舌肥厚,四足各有五趾,趾内多皱褶,善吸附他物、能游行在直上的墙壁上,就是大家常见的“壁虎”……古老相传,用瓦罐一类的东西把壁虎养起来,天天喂给它丹砂,大概吃到七斤丹砂的时候,就把它捣烂,用来点在女人的肢体上,殷红一点,只要没有发生性关系就终身不灭,一有性生活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只能用在未结婚的女子身上,已婚妇女是绝对不灵验,这种办法是在宋代随理学的兴起而得到推广的。在宋代由于刚刚使用,经验不足,闹出了许多笑话,弄出了许多是非,其中有名的一个冤案出现在四川晋朝《博物志》中记载:如果用朱砂喂养壁虎,壁虎全身会变赤。吃满七斤朱砂后,把壁虎捣烂并千锤万杵,然后用其点女人的肢体,颜色不会褪。只有在发生房事后,其颜色才会变淡消褪,是以称其为“守宫砂”。有了这种传说中绝妙且简单的能代表女子“贞操”的方法,也不管其是否真实,一些朝代便把选进宫的女子点上“守宫砂”,作为其是否有了犯淫、犯戒的标志。流传开来,以讹传讹,便有了以后众多的武侠小说作者借用“守宫砂”来做的文章。既然“守宫砂”是人为加上去的,而非女子天生的,在未婚女性身上寻找所谓的“守宫砂”,只能说明其人的无聊与无知。同样道理,有无“守宫砂”与贞操也毫无关系。现代人如果将传统的谬传当宝贝,那么愚昧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古代的守宫砂为什么只在女子身上?
你们还真信“守宫砂”啊?
守宫砂的说法来自东晋张华的《博物志》,里面说把壁虎抓住养起来,喂它吃朱砂,要吃够7斤。之后就把壁虎碾碎,涂到女子的肢体上,只有房事之后才会消失。
且不说效果如何,这说法对壁虎十分不公平!
壁虎又称“守宫”,大概是因为它们喜欢在人们的住所出现,所以有了这个称呼。壁虎这种动物,喜欢吃蚊虫,而且一般都是吃活的,嘴比较挑。现在也有人养壁虎当宠物,应该深有体会吧。
朱砂是什么呢?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以前方士炼丹经常使用,实际上是有毒的。让人捏着鼻子吃下去不算难,你让壁虎吃试试?还吃够7斤(约等于现在的三斤半),谁现在养壁虎呢,试一试呗,看人家壁虎吃不吃……
所以,这东西太玄乎,一般人喂不出来啊!
那《博物志》怎么有记载?难道是忽悠人呢?大家要是看看《博物志》就知道了,这是一本神话志怪小说集,里面全是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就相当于你现在看了一本修仙小说,就屁颠屁颠的去修炼了?
这事儿不仅咱们不该相信,古人也不信啊!重订《唐本草》的苏恭就说了:“饲朱点妇人,谬说也。 ”《本草纲目》里也说:“点臂之说……皆有其法,大抵不真。”
你看,人家也不信。
这意味着什么?就算是古代,大多数人也只是在志怪小说上看到守宫砂的说法,根本没亲眼见过。原因很简单,守宫砂根本就不存在,大家都是以讹传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