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两条丝绸之路的路线和目的?
古代丝绸之路的两条主要路线
从丝绸之路的路线来看,由敦煌出发的丝绸之路汉时有两条:一条是从敦煌西南出阳关,经鄯善(今若羌),且末(今且末),于弥(今于田),于阗(今和田),莎车(今莎车)西去。另一条是从敦煌西行至玉门关,再由玉门关向西到罗布泊西北的楼兰(西汉时楼兰国国都所在地,后改国名为鄯善并迁都于抒弥城,即今若羌附近,原地改名为屯田之地),经渠梨(今库尔勒)、轮台(今轮台)、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人中亚。
西汉末,又开辟由敦煌的玉门关北上,经伊吾(今哈密),高昌壁(在今吐鲁番盆地)至尉犁,沿上一路西行。至唐时,丝绸之路变动有二:一是开辟从伊吾向北到浦类海(今巴里坤),沿天山北麓向西,人中亚的大道;另一是废弃玉门关,经楼兰至尉犁之间的通道。
这种变动使丝绸之路的起点都在沙洲(唐时敦煌称沙洲),在沙洲西北的玉门关、河仓城也当然衰落下去。但是,道路的废弃,河仓城的衰落,二者之间的关系、原因尚需进一步探索。这一问题的解决必然联系西北地区较大范围地区的环境变化。
古楼兰位于罗布泊的西北岸不远处,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但在汉时,楼兰东联敦煌,西接疏勒,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连接点。楼兰古国西汉时因受匈奴影响,经常攻劫汉使、破坏往来交通,遂为汉兵所败,迁其都于今若羌附近。而原罗布泊西北岸之地,则为汉吏屯田之地,至隋唐时,该地区发生了极大变化。
路上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
海上丝路可分三大航线:
1、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鲜、日本。
2、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东南亚诸国。
3、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结合古丝绸之路谈一谈如何理解?
如何看待古代丝绸之路?我个人认为,丝绸之路是中国文明发达的象征,是中国工业农业展示,也是中国开创发展世界国家的进步,同时也是中国的高度发展促使带动世界国家的发展,并且能互营互利,扩大中国发展空间,使丝绸之路的国家快步发展。丝绸之路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什么是唐朝丝绸之路?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丝绸之路一般是指西汉时汉武帝派张𬸣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通往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最初的作用是输入新疆和西域朝贡道路和输出中国出产的丝绸。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是19世纪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所著《中国》一书中,把这条通道称为“丝绸之路”,而后才正式被中国和沿途各国所接受并响亮叫开的。
唐代基本上延续了汉代的路线,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开拓。
唐朝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非常活跃,特别是商业往来出现了有史以来的新高潮。外域通商的特点是陆路和海路交替发展和相继繁荣。其中陆上丝路繁荣达到汉代以来的“顶峰”。这条通道,不仅架起东西方之间的友好桥梁,也是将国内各民族紧密联结起来的重要纽带。
陆上通道:唐代以强大的武力和政治手段平定了西域的分裂势力,加强西域边疆的军事和行政管理,建立了西部和北部边疆的通道,将南北朝以来因战乱中断的部分丝绸路段进行了疏通。并开通了天山北路的一段。唐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也有平行线路)至新疆,过天山南北到中亚,一路到中东地区,另一路到欧洲。其中过天山以后还有一条线路到达印度。
海上通道: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使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但海上通道却得以兴起。随着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的航路的开通,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东南沿海有一条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路,叫作“广州通海夷道”,这条通道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输入的商品主要是香料、花草和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
与此同时,在东北开辟了一条东向海上通道,经渤海或黄海、东海到达朝鲜,再渡朝鲜海峡最终到达日本的贸易航线。另外还有一条太平洋路线,是从福建出发至菲律宾,再横渡太平洋抵达美洲的通道。
海上通道的建立,不仅抵消了陆上通道衰落的损失,另外开辟了更广阔的对外交流渠道。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也为后来的宋、明两朝海上贸易的规模发展积累了经验,铺了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可以说,唐代对中国的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发展是做出了重大贡献的。
丝绸之路传出去的有哪些?
丝绸之路传出去的有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铁器,以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西亚、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最初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称之为“丝绸之路”。随着“丝绸之路”与西亚、欧洲贸易的发展,后来除了输出中国的丝绸外,还输出了中国的瓷器、茶叶、铁器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也是由此路传过去的。所以说,丝绸之路传出去的有中国的丝绸、茶叶、铁器,以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时间跨度?
丝绸之路是公元前114年开始,时间跨越241年之久。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