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禩,康熙儿子名字正确读音?
雍正(yonzheng)
康熙八阿哥的人生结局是什么?
被幽禁至死。
八阿哥就是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
康熙皇帝的儿子允礽的结局是什么呢?
康熙皇帝有24个儿子.
皇长子允禔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生。母惠妃纳拉氏。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允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岁,被封为直郡王。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允礽
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康熙十四年,在他还是个一岁多的婴儿时,就被立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废,受禁锢;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
皇三子允祉
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母荣妃马佳氏。允祉博学多才,成为乃父学术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尔丹时,允祉领镶红旗大营。21岁,被封为诚郡王;次年,降为贝勒;32岁,晋诚亲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护父亲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夺爵、囚禁。十年,去世。
皇四子胤禛
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胤禛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20岁,被封为贝勒,31岁,晋雍亲王。康熙驾崩,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皇五子允祺
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认为此子心性甚善,为人敦厚。康熙征葛尔丹时,允祺奉命领正黄旗大营。19岁,被封为贝勒,30岁,晋恒亲王。雍正十年死,谥号温。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允佑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举止和蔼可亲。”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命允佑领镶黄旗大营。18岁,被封为贝勒;29岁,晋淳郡王。八年,卒。
皇八子原封廉亲王允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允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允礽获释,允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
皇九子允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宜妃郭络罗氏。26岁,被封为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后以其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皇十子允礻我。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四十八年,封敦郡王。雍正二年四月,削爵、禁锢。乾隆二年,封辅国公。六年卒。
皇十一子胤禌
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母宜妃郭洛罗氏,12岁夭折。
皇十二子允祹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定妃万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曾署内务府总管事务,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康熙御极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雍正即位,进封履郡王。乾隆即位,进封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卒。
皇十三子允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为怡亲王,命总理户部三库。雍正元年,总理户部。为人“敬谨廉洁”,雍正照例赐钱粮、官物,均辞而不受;对雍正“克尽臣弟之道”,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为雍正所赏识。三年,从优议叙,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后总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树。又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
皇十四子允禵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母孝恭仁皇后。与雍正、允祚同母。但党附允禩,与雍正对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五十七年,任抚远大将军,征讨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师驻甘州,进次吐鲁番。雍正元年,晋为郡王。三年,被降为贝子。四年,革爵禁锢。乾隆即位时,命释放,封辅国公。乾隆十二年,晋贝勒。十三年,晋恂郡王。二十年,卒,谥号勤。
皇十五子允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贝勒。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谥号恪。
皇十六子允禄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因庄亲王死后无嗣,雍正命他袭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谥号恪。
皇十七子允礼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母纯裕勤妃陈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六年,晋亲王。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胤衸
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胤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允袆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生。母襄嫔高氏。雍正四年,封贝子,八年,晋贝勒。乾隆即位后,复封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允禧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熙嫔陈氏生。。雍正八年,封贝子,晋贝勒。乾隆即位,晋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允估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母谨嫔色赫图氏。雍正八年,封贝子;十二年,晋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允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生。静嫔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镇国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晋贝勒,后降镇国公。乾隆45年,复封贝子,两年后,晋贝勒。49年加郡王衔。50年死。
皇二十四子允秘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生。母穆嫔陈氏。雍正十一年,封缄亲王。乾隆38年死。
大阿哥爱新觉罗?
康熙皇帝的皇长子胤褆,其生母是惠妃那拉氏,在“惠宜德荣”这康熙后宫“四妃”中排在首位,其堂外公是朝堂上地位极为显赫的权臣明珠,而胤褆本人也是相貌英俊,才华横溢,并且他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功勋和荣誉。
按理说,凭借如此背景和履历,大阿哥胤褆应该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同时他也应该是皇位强有力的争夺者。可最终的结果却是,胤褆不仅没有能够染指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宝座,更是第一位从“九子夺嫡”中出局的康熙皇子,并且他被康熙下旨圈禁前后长达26年的时间,直至去世,也没有重获自由。
而胤褆之所以会以如此结局收场,并不是因为受到了他人的设计与陷害,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不仅如此,包括与他同一阵营的八阿哥胤禩等人也是深受其害,真可谓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起初,大阿哥胤褆也是康熙非常宠爱的皇子。胤褆生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他本是康熙的第五个儿子,但是由于康熙前四个儿子皆是早殇,使得胤褆也成为了康熙所有进入齿序的皇子中,年龄最长的一位。
幼年时期的胤禵便深得康熙的宠爱,康熙除了经常对其进行培养和教育外,更是在其大婚之后,没有按照祖制将其搬出宫外居住,而是让其继续住在宫中,纵观整个康熙朝时期,也就只有大阿哥胤褆和十四阿哥胤禵享受过如此“待遇”。
对于此,法国传教士白晋曾有记载
“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
而也正是因为年长的缘故,胤褆获得了比其他皇子更多的表现机会。
史料中记载,他曾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和巡视,并且都被委以了重任。
第一次是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年仅18岁的胤禔奉命跟随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征讨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任副将军,参与了“乌兰布通之战”;第二次是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他与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第三次是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他随同康熙巡视永定河河堤,担任总管,还奉命祭奠华山。
在这期间,胤褆的表现可圈可点,因而也赢得了康熙的赞誉,并且还被晋封为直郡王。
然而在这之后,胤褆的种种缺点也很快暴露在了康熙面前。
一来,胤褆性情鲁莽、处事急躁、不服管教,早在“乌兰布通之战”期间,他就因为听信谗言而与主将福全不相和谐,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此后这一问题更是愈演愈烈。
二来,胤褆在待人接物上非常的随意,毫无礼数可言,尤其是他有一次竟当着康熙皇帝的面要剪掉一位外国传教士的胡子,让场面极为尴尬。
对于此,不仅是康熙深感厌恶,多次评价其是“气质暴戾”,就连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对其也是失望透顶,以至于她曾向康熙皇帝哭诉:
“不孝,请置之于法。”
而胤褆在这一时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为他最终从“九子夺嫡”中首先出局,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一废皇太子”期间,大阿哥胤褆可谓是“昏招频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热河秋闱期间,以“太子不孝、所行不善”为由,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康熙如此做法让大阿哥胤褆看到了自己夺取储君之位的机会,而这个时候康熙还委以其看管胤礽的职责,更是让胤褆有了一种“备受重用”的错觉。
于是,“鬼迷心窍”的胤褆主动找到了康熙,准备要将胤礽置于死地,以绝后患:
“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今父皇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这样的想法让康熙先是感到了极度的震惊,随后又是极大的愤怒。要知道,胤礽之所以被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胤礽在面对病重的十八阿哥胤衸时表现出了“毫无骨肉兄弟情谊”,故而引发了康熙的极大不满,而现在胤褆又想着将胤礽置于死地,康熙心中的悲痛与愤恨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康熙并没有立即表态,他先是稳住胤褆,同时秘密安排人手保护胤礽,等到事情稍微平复的时候,马上当着所有皇子和大臣的面,强烈谴责胤褆,并且同时宣布胤褆彻底失去了角逐嫡位的资格。
而在自己失去了皇位继承资格后,大阿哥胤褆并没有就此罢手,于是他开始全力支持八阿哥胤禩。
不同于《雍正王朝》中胤褆和胤禩的敌对关系,历史上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的要好。原因就在于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出身卑贱,他是由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抚养长大的,而在此之前,胤禩本人以及与其交好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和十四阿哥胤禵等人,都在力挺大阿哥胤褆。
于是胤褆主动找到康熙,并且向其劝谏应该立胤禩为“新太子”,而这便引出了当时著名的“江湖术士张明德案”。
张明德原本只是一名求签问卦、算命占卜的江湖术士,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多罗顺承郡王布穆巴,随后又被引荐了胤禔。
胤禔在向其询问有关太子废立事情的时候,张明德说道:
“皇太子暴戾,若遇我,当刺杀之,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
胤禔先将这番话告诉了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禔等人,然后又告诉了八阿哥胤禩,张明德也就这样被胤禩接到了自己的府上,期间与胤褆等人也与之进行了多次密谋。
在此之前,康熙已经下旨,明令禁止“擅言废立之举”。
“朕已有旨、诸阿哥中、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容。”
可胤褆却选择了顶风作案,主动向康熙举荐了八阿哥胤禩,而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他竟然将张明德的话,即“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当成是自己的推荐理由,与此同时,胤褆还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所有知情人员的信息合盘向康熙拖出,使得整个“八爷党集团”瞬间暴露在了康熙的视角之下。
康熙得知此事之后是勃然大怒,因为这已经从皇子争位的问题,延伸出了“妖言误国”以及“结党营私”,彻底威胁到了康熙的皇权统治根基。于是,康熙下令将张明德押赴菜市口处斩,布穆巴被革去爵位,其余参与者和知情者也受到了康熙严厉的处罚,整个“八爷党”在朝中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更为致命的是,康熙当着所有皇子和朝臣的面,对胤禩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同时也告诉所有人,自己将永远不会考虑胤禩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胤禩的“储君之梦”也就此断送在了胤褆手中,实实在在的被胤褆给“坑”惨了。
“魇镇”之事败露,胤褆被康熙圈禁终身。大阿哥胤褆、八阿哥胤禩等人构陷太子胤礽,并且妄图置之于死地的行为,引发了三阿哥胤祉的强烈不满,而他也决定在这个时候,拉自己的哥哥胤礽一把。当然,除了胤祉的正义感让其无法忍受胤褆等人的所作所为外,他与胤礽同为荣妃马佳氏抚养长大,自幼便关系亲密,也是胤祉选择支持并帮助胤礽的一个重要原因。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胤祉终于找到了胤褆用“魇镇”诅咒太子胤礽的确凿证据。
所谓“魇镇”,是巫术的一种,源自于早期满洲人信奉萨满教的传统,是非常恶毒的诅咒行为。胤禔正是制作了一个写有太子胤礽生辰八字的小人,在其身上扎针,并且经常性的进行咒骂,以此来诅咒胤礽。
而在将“魇镇之物”交给康熙的同时,胤祉还主动劝谏胤礽要向康熙诚恳的自己的错误,并且他还多次在康熙面前为胤礽进行辩解,称没有受到“魇镇”诅咒的胤礽,其神志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就此将太子胤礽之前的所有罪责全部推卸到了胤褆身上。
拿到了大阿哥胤褆“魇镇”太子胤礽的证据,再看看逐渐恢复“理智”的胤礽,康熙皇帝的怒火中烧,这不仅仅是对胤褆如此大逆不道,毫无人伦的行为的巨大不满,同时这也是让康熙找到了为胤礽开脱,进而重新复立其皇太子之位的理由。
于是,盛怒之下的康熙当即下旨,将胤禔削宗夺爵,圈禁终身。
至此,胤禔的政治生涯彻底宣告终结,并且还失去了人身自由,开始了他长达26载的高墙岁月。
总结下来,大阿哥胤褆之所以会首先从“九子夺嫡”中出局,并被康熙圈禁终身,其原因就在于他急功近利的性格缺陷上。
年轻时候的他,太过于鲁莽和急躁,不断犯一些“很低级别”的错误,从而失去了康熙原本对他的宠爱,转而成为了厌恶。而在“一废皇太子”后,胤褆急于“上位”,竟想要将胤礽置于死地,反而彻底失去了继位资格。在这之后,他又是昏招频出,不仅将“八爷党”的实力全部予以了暴露,引发了康熙的巨大不满,甚至还将他想要力保的八阿哥胤禩狠狠的“坑”了一把,使其也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可谓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害人又害己。最终,伴随着“魇镇太子胤礽事件”的勘破,胤褆也就此告别了康熙朝晚年的政治舞台,只落得一个削宗夺爵、圈禁终身的下场。
然而,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雍正登基后,随即对那些参与了“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们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更是被雍正夺爵圈禁、折磨致死,就连名字也被改为了极富羞辱性质的“阿其那”和“塞思黑”,其他皇子的下场也都十分凄惨。
反观大阿哥胤褆,虽然就此失去了自由,但是康熙和雍正都没有在生活上对其进行为难,使得其能够安稳度日,再加上没有外界的干扰,于是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被康熙圈禁,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去世,在这26年的圈禁时光中,胤褆与他的11位妻妾,共生育了29个孩子,其中包括15个儿子和14个女儿,也算是享尽了天伦之乐了,得以善终了。
雍正王朝邬思道与四阿哥为何合谋举荐老十四为大将军王?
导读:这一步是《雍正王朝》整部剧中九龙夺嫡的核心步骤,也就是通过这一步四阿哥胤禛在获得十四弟、母亲德妃和父亲康熙的亲情和赞赏之余最终获得了康熙的最后考验。雍亲王胤禛获得了最后的康熙全面考核后的最终认可,简在帝心成为大清王朝的继承人。立储这个棋盘上的套路是康熙布置的,而邬先生最终认清皇上套路。邬先生和雍亲王胤禛条分缕析破除迷雾合谋在这个关键时刻公开抛出老十四接任大将军王的胜负手一锤定音。历史背景分析
剧中在康熙五十六年,朝廷派往西北平叛的六万大军全军覆没。朝廷急需选择新的阿哥带兵人选。康熙在听戏的过程中得到奏报紧急召见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密议。注意这里康熙召见的这两个人选大有深意,首先胤禛是皇上打算立储的人选;胤禵是八阿哥集团的代表,也是康熙打算选择的大将军王的人选。康熙这是在挖坑了,不但是考验老四也在考验八爷党内部的打算。就这一下就让向来安稳著称的四阿哥和八阿哥胤禩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一下子就慌乱起来。
老八走来走去,当老十四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急不可待劈头就问“怎么样,派谁定了没有”。一定要注意的是在问这句之前老八来回踱步并有语气词“嗯嗯”,可见面对夺取帝位最关键的兵权谁也不淡定。
再看老四胤禛第一时间去了宗人府看望被圈禁的十三阿哥,很明显胤禛也想让自己的小弟出头帮自己揽下这兵权为自己夺嫡增加砝码。但是康熙早就防备着这招了,就是在这敏感时刻任何人都不能私下见老十三。为的就是敲打老四,看他到底是否明白父皇的苦心从全局出发为国为民推荐出最合适的带兵人选。
八爷党在内部智囊建议下推出了自己的人选先看老八小集团内部的会议场景:老八上来就试探老十四,当老九说这个大将军王咱们一定要争的时候老八说“那得看十四弟的了”。老十四心里明白着呢,自己相当就是不上套就当没听明白八哥的话说:“我当然会说话,但是还得八哥拿个主意”。老八一看老十四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把话挑明了,那就是谁做大将军王就是未来的皇储。
老四心里这火腾一下就起来了“八哥,我是不是上个折子保你做大将军王啊”,语气的重音在“你”字上。显然老十四认为自己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八阿哥集团应该推举自己才对。笑面虎老八也觉得不好意思,假仁假义的说“不不不,这个位子我争不过你还是你来做大将军王吧”。
老十四虽然心里不服,但是毕竟还是有些城府的当下表态打算歃血为盟以铭心志不参与大将军王的人选。老八要的就是他这句话,然后其他人赶紧递话把老十四砸瓷实了:“十四爷这话诚恳,咱们这些人八爷是首脑,九爷十爷十四爷都是心腹。咱们自己不能先乱了次序”。逼得老十四给自己找折,诉说八阿哥的优势:说皇上明知咱们是一党却让我管了兵部圈禁了老十三,即使重用了我也是给你立一个擎天保驾之臣。
至此八爷党由老九得出最后的人选排名,优先推荐老八如果皇上不准就推荐老十四,总之不能让大将军王落到老四手里。所以老十四也落了个备用的人选,这位以后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铺平了道路。
四阿哥和乌思道的谋划老四这次确实是当局者迷了,面对这最有可能到来的皇储之位也有点不淡定了。在去宗人府找老十三未果的情况下居然想自己出去带兵出任大将军王,但是自己不是那块料。弯弓搭箭都射不到靶子的红心,这让老四很灰心。看到这一幕的邬先生明白了老四的心意,老四最后肯定还是打算举荐老十三来带兵出任大将军王。
当老四向邬先生表示愿以全府上下百余口性命力保老十三胤祥出任大将军王时,邬先生表示如果是这样四爷你这全家性命都要保不住了。然后邬先生才跟四阿哥分析西北用兵获胜的关键,并指出这次传尔丹兵败西北就是管理兵部的老十四和老八为了拿到兵权故意做的局。这下四阿哥才明白了即使老十三去带兵也必然会失败。
邬先生接着指出皇上早就默定了大将军的人选了,那就是十四阿哥。只有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八爷党才不会掣肘拖后腿。邬先生指出皇上不会直接下旨意任命老十四,通过做局观望老八和老四看谁能以朝廷大局为重主动举荐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其实就是在为最后的储君人选做考察。
老四还是担心将来大将军王老十四手里的十万大军。但是再次经过邬先生的叙述终于明白了制约西北大军后勤粮草的关键位置-陕甘总督。
老四一箭三雕以大局为重举荐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定了下计谋后如何实现这段可是非常的精彩,老四胤禛的表现堪称影帝级别。当母亲德妃大寿在即,借着年羹尧的寿礼开始给上门求助的老十四下套以达大将军王和成年羹尧这个陕甘总督的位置交换的目的。
老十四看到奇珍异宝没话找话问“这么多奇珍异宝哪来的?”借着这个口风,老四开始下套了,说这些礼物都是年羹尧暗中替咱们办好的;这些奇珍异宝本来就有你一份。珍贵的屏风、玉石寿桃等等都有老十四一半,老十四随口就说“难得年羹尧还挂念着我,找机会我的赏他点什么”?老四顺杆儿爬说“有机会你提拔他一下就受用不尽了”。
此时老十四还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还以为自己管着兵部抽空赏他就是了。其实老十四也是来四哥这里碰碰运气,看看怎么找机会来让四哥支持自己出任大将军王,但是欲言又止。本来二人不是一个集团的,也怕四哥绝了自己的面子。当到达德妃处的时候,老四开始影帝级别的表演了:
直接说:我打算举荐十四弟出任大将军王;十四弟深通兵略,又管理者兵部。只有他出任大将军才能平定西北叛乱为皇阿玛分忧。再说他也不想让这件大功劳让别人夺了去。这下让十分疼爱幼子的德妃开心的不得了,老十四也没想到还是四哥支持自己颇有一副打虎还是亲兄弟的感觉。老四一箭三雕:既让皇额娘高兴又让老十四产生了错觉为交换年羹尧的陕甘总督埋下了伏笔,更重要的是成功离间了老十四和老八。
在返程的路上老十四大发感慨并提出让负责户部的四哥支持自己的后援粮草。在老四的刻意的引导之下指出陕甘才是后援粮草的关键,老十四也怕老八捣乱于是主动提出让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
到大朝康熙询问诸位阿哥大将军人选的时候,八爷党推举的人选让康熙很失望。接着询问老四胤禛的人选,老四不负众望的以大局为重举荐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康熙非常开心自己默定的储君人选能以大局为重,考验过关。老四胤禛的皇位继位人也大局已定。
一家之言,希望大家喜欢。如有异议,大家一起讨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