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孙女,为什么爷爷没有带过孩子?
都说孩子谁带的多,谁哄他,孩子就会和他亲,但有时候也有令人纳闷的情形,明明没见过几次孩子,可孩子见了没有一点陌生感,非常亲昵!我儿子今年6岁,孩子出生的时候他爷爷来看了一眼,之后几乎就没在没见面了,因为我们在城里,老人一直在农村家里。这天老爷子60大寿,我们一家人肯定是要回去的,本以为孩子回到老家会不适应,可没想到儿子见到爷爷之后高兴的不得了,一个劲儿的叫爷爷,把老人喊的是那叫一个高兴。看到这个情况,我很纳闷,爷孙俩面都没见一次,为什么最后孩子会不带他的爷爷亲昵?回到家后我就问了老公,老公给我解释了这个原因,听完他说的理由我竟然无法反驳!
1、血浓于水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了,孩子知道,他跟爷爷有解不开的血缘关系,跟爷爷有非常亲密的关系,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没办法割舍的,这个是最有说服力的。
2、爷爷对孩子很慈爱,能给孩子安全感爷爷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都是很慈眉善目的,爷爷看孙子时,那是从心底发出的由衷的喜爱,爷孙之间自然就会产生亲切感,这种感觉能让孩子更加的有安全感。你觉得这些理由说的对吗?
爷爷奶奶与孙女的关系是什么?
是祖孙关系。爷爷奶奶是父亲的父母,爷爷奶奶的书面用语叫做祖父祖母。祖父母所对应的晚辈是孙子孙女,所以他们之间是祖孙关系。祖父母是给予父亲生命的人,祖父母及孙女都是孙女父亲的直系血亲。孙女的父亲是祖父母生命的延续,孙女是父亲生命的延续。
爷爷和孙女有血缘关系吗?
亲,这个还是和你有一定的血缘关系的哦,这个你也可以问下你爸爸妈妈。一般他们都会比较清楚的哦,如果是说想在一起一定要搞清楚才可以的哦。
哪个组合的相同遗传物质更多一些?
x1y1+x2x2为爷爷和奶奶,
x2y1下一代为爸爸+妈妈x3x3
x2x3为孙女,y1x3为孙子
可以看出来,y1为爷爷的遗传基因,所以爷爷和孙子组合的相同遗传物质更多一些!
做爷爷奶奶的如何带好孙子孙女呀?
当一个好爷爷奶奶可是不容易,别说优秀了就是做个及格的爷爷奶奶也需要十八般才艺,爷爷奶奶自己的能力过硬了,才有可能带好孙子孙女。
首先是学习点幼儿心理学的知识,要懂孩子。小孩子的心理一定和大人不一样,幼儿需要怎样的呵护,需要怎样的交流等等,就需要爷爷奶奶们恶补一下,不能拿成年人的心理衡量幼儿的想法。那些和幼儿相处得极好的爷爷奶奶就是懂幼儿心理的人。
其次,爷爷奶奶要懂得教育学的知识,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孙辈。想把孙子孙女管养的有礼貌、能和小朋友们快乐玩耍不打架、还能诗词歌赋的都会一些,就需要爷爷奶奶们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比如,出门见人打招呼,遇到帮助多说“谢谢”,和小朋友一起玩要互相谦让和合作,空闲时间让孙子孙女背诵儿歌,朗诵唐诗宋词等。
打铁还需自身硬,爷爷奶奶如果唐诗宋词倒背如流,一旦是孙辈的好榜样,那个经常出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儿童王恒屹,他的奶奶对他的教育非常让我们刮目相看,我相信他奶奶一定也是一个诗词爱好者。
第三,爷爷奶奶要有好的厨艺,懂得一些营养学的知识,让孩子吃好。爷爷奶奶看孩子可不是仅仅照看,只要家里没有保姆做饭,还需要爷爷或奶奶给小孩子做饭,孩子幼儿时期,在6个月之后大多需要加辅食了,肯定要单独做他吃的食物,5岁以后大多孩子就随大人一起吃饭了。
幼儿的饭菜,一日三餐做什么,怎么烹饪,真的需要爷爷奶奶们研究学习,既要好吃可口,又要有营养,还要符合年龄阶段,没有一定厨艺的人真是很头痛。
所以,建议爷爷奶奶们恶补一下营养学的知识,或者买一本幼儿营养书籍阅读学习,同时把厨艺提高,有耐心有爱心地给孙子孙女做饭吃。
第四,爷爷奶奶们还要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处理好和儿子儿媳的关系,和睦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孙辈们心理健康成长。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老人来儿子家带孙子孙女,特别是住在儿子家的老人,需要有好的心态和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俗话说,勺子难免碰锅沿,老人和儿子一家一起生活,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老人就不要计较,难得糊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方能让一家人和睦相处。
幼儿生活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之中,有利于培养他爱家人、互助善良、开朗、乐观、豁达等优良品质。孩子的性格真的是从小养成的,要想培养一个可爱优秀的孙子孙女,爷爷奶奶就先做好榜样吧!
爷爷奶奶带孩子真的比上班都累,但是,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孙子孙女也是累并快乐的事。
朋友们,你觉得怎样做一个好爷爷奶奶呢?欢迎阅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