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映和正片内容一样吗,电影院的点映是正片吗

天美资源网

点映和正片内容一样吗,电影院的点映是正片吗?

1.电影院点映和正片是一样的。

2.“点映”是指选择在个别地方的影院放映指定的影片,通常是预先放映还未正式上映电影。这时,相当于游戏的公测阶段,是为了能够在线上销售获取一个良好的口碑和宣传。

点映和正片内容一样吗,电影院的点映是正片吗

3.“点映”的电影一般是已经审查通过的片子,是正式商业放映的前奏,内容与正式放映的正片完全一样。

囧妈为何免费?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电影《囧妈》为什么免费播出,主要是天时地利人和几个要素都具备了!

天时:冠状肺炎让院线电影无法播出

按照计划,今年春节档是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春节档,六七部大片,有亲情片,探案片,战争片,还有主打爱国情怀的电影。这些电影在春节前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宣传,计划在春节大干一场,谁知道突然冠状肺炎传播,大规模集会称为泡影,娱乐场所基本上关门,进电影院看电影成为不可能!

《囧妈》作为春节档头部电影,同样也面临无法播出的现状所以他们主动提出了改档播出。电影院无法播出,但是除了电影院,还有一个渠道就是网络,这就是《囧妈》能在网络播出的一个先决条件。

地利:字节跳动公司需要迅速打开视频市场

除了《囧妈》无法在院线播出这个条件之外,字节跳动公司愿意花6.3亿收购《囧妈》则是另外一个核心条件。让一家公司花巨资购一部电影,确实很难。往常,爱优腾购买一部优质电影也就几千万。而且一般院线头部都不会在网络播出,那么字节跳动为什么愿意买呢?这与字节跳动公司战略有关。

字节跳动目前正在和腾讯等抢流量,他现在的流量基本上已经达到一个瓶颈,如果没有新的入口,再也无法上去。所以字节跳动一直在谋划视频内容线。如果按照常规,一部一部购买,慢慢起步,第一速度慢,第二没影响。刚好这个机会,花巨资收购《囧妈》可以达到以上两个目的!通过这次行为,字节跳动收益远远超出6.3亿的效果!

人和:《囧妈》急于脱手

大家知道,春节档电影制作成本都不低,都是几个亿的体量。《囧妈》制作成本对外宣传也是2.7亿。和其它几部电影不一样的是,《囧妈》的宣发做得最早,也做得最大,如果这次春节档不播,那么他宣发成本就会更高,等到之后播出,前期宣发基本上白干了。所以,徐峥是最着急的。另外,在春节档的几部电影里,《囧妈》口碑并不是最好的,远远比不上《唐人街探案3》,所以即使院线播出,它也是没太大底气的!

所以,当字节跳动公司找到他,只要超过它成本,扣除前期宣发,那么他肯定是愿意出手的!何况字节跳动给出的价格也不低,最少制作方赚了两三倍!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才有了今年《囧妈》在网上免费播出的情况。不过这样的事确实难得一遇!

如何评价电影头号玩家?

如果单以彩蛋数量而论,《头号玩家》若是自称第二,应该没有其他哪部影片敢号称第一。相对于小说原著海量致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文化梗,电影版做了大量修改,替换植入了大量80后、90后、乃至00后都能明白的梗,让影片更能契合时下主流观众的口味。

片中到底出现了哪些游戏、电影、电视、动漫和音乐梗?编导在原著的基础上有何改变?这些彩蛋的选择,主要是看能否获得版权方授权,还是有其特殊含义?显然,所有彩蛋选择,最后都得斯皮尔伯格点头,那他对彩蛋的使用、和剧情角色关系场景氛围构图等电影本体方面的考量,是如何权衡的?且看下文为您一一道来。

【游戏篇】

《头好玩家》的故事,是寻找游戏中的终极彩蛋。获取彩蛋的过程,也是游戏。所以,让我们先看看片中包含了哪些游戏类的彩蛋。

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最后一关和一个名叫《大冒险》(Adventure)的游戏紧密相关。电影版改动了绝大部分和游戏相关的内容,唯独保留了用《大冒险》作为最后的测试。

一方面,是因为该游戏是八十年代最畅销的游戏之一,开创了动作冒险和奇幻风格的潮流。在那个时代,如果家里拥有一台雅达利2600型游戏机(下图),差不多都会玩过这套游戏。

更重要的,是《大冒险》隐藏了目前已知的史上第一颗游戏彩蛋:玩家只要能进入一个密室,就能调出该游戏作者的名字——Warren Robinett。从此以后,隐藏彩蛋不仅成为雅达利出品游戏的常规,也基本成为其他游戏追随的一个设定。

《头号玩家》中的“绿洲”虚拟系统,堪称终结一切游戏的游戏,其终极彩蛋要通过史上第一颗游戏彩蛋来获得,初始和结束合为一体,这才是完美的设定。所以,这个梗必须在电影中得以保留,斯皮尔伯格也无法改动。

以道具而论,全片游戏相关的彩蛋中,没有比《大冒险》以及那台雅达利2600游戏机更重要的了。其他从经典游戏中借用的梗,多数是工具性质的。比如角色手中的武器。

像男主角在最后大战中“召唤”出的一款火箭筒,就是来自微软畅销游戏系列《光晕》中的SPNKR Rocket Launcher:

影片开幕Aech出场在PvP场景里大杀四方时,用的也是来自《光晕》的武器:

那是该游戏系列中很常见的一把突击步枪:

深入敌后的女主,在战斗时从自装备库变化武器,其中有一款是来自《战争机器》中最为标志性的链锯枪:

在最后一战中,男女主一度打光了子弹,其他伙伴将自己的武器扔给他们用,那些看起来也像某些游戏中的武器,可惜镜头太模糊看不清楚。

在“绿洲”系统中,玩家可自由设定自身形象(Avatar)。电影中有许多来自著名游戏的角色,他们多出现在大场面群戏当中。

比如在开场介绍“绿洲”系统的PvP场景中,最先出现的就是两拨人马对冲,一边是蝎子大军:

另一边则很奇怪的是些鸵鸟:

其实,它们分别致敬的是雅达利经典游戏《飞天蜈蚣》(Centipede):

和街机经典《鸵鸟骑士》(Joust):

后者尤其值得强调:在原著中,男主获取铜钥匙可不像电影中这般轻松,要和那一关的大Boss拼玩《鸵鸟骑士》的技能,三局两胜才能过关。

可能由于需要“与时俱进”的原因,电影版并没有将该游戏作为第一关赛制。但是,与该游戏相关的内容,在片中也多次出现。比如在Aech的工作间里,就有一台该游戏的街机,结尾“绿洲”创始人哈立德的童年卧室内,也有该游戏的海报。甚至连男主角的VR眼镜外壳上,也有改游戏的贴纸作为装饰。当然,“鸵鸟骑士”也参加了结尾大战:

上面截图中圈出来的另外两位,经典玩家们可能不太熟悉,因为他们都是相对新发游戏中的角色。大块头那位是2016年全平台发行的《天生战狂》(Battleborn)中的El Dragon:

另外那只青蛙,则来自1991年首发任天堂平台的《忍者蛙》(Battleloads):

同样在最后大战中比较显眼的游戏角色,有来自《光晕》(Halo)的精英小队:

甚至在同一镜头中出现了四位经典游戏角色,还都是女英雄:

眼尖的观众,应该很容易认出她们:《真人快打》(Mortal Kombat)中的Cassie Cage,《街头霸王》系列中的春丽,《古墓丽影》中的劳拉,和《守望先锋》(Overwatch)中的Tracer。右下角那些骷髅,不是来自游戏,在后面电影篇会提到。

在上图中从Tracer和春丽二人中间露出一个脑袋的,也不是无名之辈,她是《质量效应》中的女指挥官:

你如果好奇,《质量效应》中的男指挥官Shepard,不会也在本片中吧?

还真是,不过他是出现在早前的Distracted Globe俱乐部场景中:

像俱乐部那种人潮汹涌、灯光昏暗的场景,最适合“塞入”某些彩蛋角色了。还是在Shepard出镜的场景中,前凸后翘的劳拉站在吧台边:

而藏在人群中的,还有《街头霸王》中的野兽派格斗家布兰卡老师!遗憾的是,他居然很罕见地站直了。

除了布兰卡和春丽,同样来自《街霸》系列的帅哥隆(Ryu),在开场的赛车场景中,也有出镜:

在最后的大战中,男主单挑大Boss挑索伦托(Sorrento),在几个转身连踢的武术动作后,来了招明显偷师隆的波动拳。

在一些更昏暗的场景中,还混杂着玩家们本该很熟悉的硬角色,比如《毁灭公爵》(Duke Nukem):

可能需要放大点才能看出端倪:

看那身行头,的确是本尊无疑了:

和这些躲躲闪闪0的游戏角色相比,来自《真人快打》系列的戈洛(Goro),其待遇简直要甩同行无数条街:

谁让他被女主选用来整蛊男主呢?

片中一些游戏相关的布景或道具装饰,也很隐蔽,不仔细看会直接无视。比如在电影开场对“绿洲”的介绍中,有一个用带材质贴图的立方体建造的世界,明显是致敬沙盒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

在女主角街头赛车段落中,在她那款阿基拉战车车身上,有几款喷绘装饰:

其中有一款,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街机游戏《吃豆小姐》(Ms. Pac-Man)那颇为妖娆的造型:

就连角色的衣着,也都代表其游戏品味。比如在档案馆显示的记忆场景中,哈立德穿的那件T恤:

上面印的,就是一款经典街机游戏《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

八十年代生人的小镇青年,没准当年还可能在家乡电影院或录像厅外的游戏室玩过。

同样是街机经典的《防卫者》(Defenders):

绝大多数观众可能没在片中看到。其实,在结尾男女主角幸(Bao)福(Fu)生活的公寓内,就有一台那样的主机。等出了4K蓝光,大伙不妨瞪大眼睛求证一下。

片中的一些台词,也用上游戏的梗。比如在Aech的工作间内,初次会面的男女主角尬聊中,就问到偶像哈立德喜欢的一些游戏:

※最喜欢的射击游戏——1997年首发的任天堂64机型游戏《黄金眼》(GoldenEye),改变自同名007系列电影;

※ 最喜欢的多人游戏角色是Oddjob,也是来自007系列《金手指》中的反派角色,就是那位长了一副亚洲面孔、五短身材、爱拿礼帽当武器的家伙。不过,哈立德偏偏喜欢将该角色设定为“不用武器”(slaps only)状态下玩,可谓艺高人胆大。

※ 最喜欢的赛车游戏——世嘉(Sega)发行于1981年的《Turbo》。

这些都是死宅向的谈话,一般观众不了解也无所谓。

在片中冲击第三关的考验中,领先一步的反派手下,在猜测哈立德最喜欢的游戏。他们提到的游戏名目中,除了前文提到的《鸵鸟骑士》和《防卫者》。,还包括1979年首发的街机游戏《爆破彗星》(Asteroids)、雅达利2600经典游戏《寻剑》(Swordquest)和《陷阱》(Pitfall)。不过,这些都被否定了。最终确认,哈立德立意要人玩的,是《大冒险》。

【电影篇】

《头好玩家》小说原著中,哈立德简直相当于一部七八十年代流行文化百科全书,电影也看了不少,书中还提到了本片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一些经典之作,如《大白鲨》和《夺宝奇兵》。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据说斯导可以回避了对自己的作品的指涉。但是由于其巨大的影响力,完全不表现,似乎也说不过去。所以,有时候也得“意思意思”。比如以这样的方式:

这头霸王龙追逐的方式,让人想起斯导的《侏罗纪公园》。不过,这段街头赛车戏的亮点,还得数金刚:

尤其是这个附立大厦顶部的造型,活脱脱是1933年版《金刚》经典场景再现,连空中飞行的老式飞机都还原了。

小说原著中,并无《金刚》有关的彩蛋。可见编导只是根据电影场景的需要,来选择合理的桥段来致敬。

比如在哈立德档案馆内,女主化身《真人快打》游戏中的戈洛来调戏男主,最后更是来了一个异形爆胸的梗,将男主吓得够呛:

初看这一场景,似乎和《异形》无任何关联。但考虑到“爆胸”这个梗的恶趣味,同样是迷影客的女主,出于整蛊的目的玩一下这招,还是比较合适的。

随后的《超人》梗,也是如此:

在迷影文化圈中,超人用根本无法改变外貌的眼镜作为常人伪装,已经是一个玩笑梗,斯导在这里不过是顺势发挥罢了。

同样属于“顺手拈来”级别的电影彩蛋,还有当“钢铁巨人”(Iron Giant)最后掉进岩浆时的手势,和《终结者2:审判日》中T-800英勇自尽时的竖拇指造型一致:

这招几乎可以用在所有舍己为人、英勇赴死的机器人身上。

比以上这些用得稍微正式隆重的电影类彩蛋,就得考虑与影片情节和人物关系的融洽程度了。男女主角在Distracted Globe俱乐部跳舞那里,明显是致敬1977年的经典歌舞片《周末夜狂热》(Saturday Night Fever):

无论是角色的舞蹈动作,还是舞场地板设计,都浓缩了致敬对象最经典的一面。但这种致敬,并非照搬,而是将对象最华彩的章节——包括歌曲(片中此段的Stayin’ Alive,是来自同名电影,而非《周末夜狂热》)——按照《头号玩家》这场的需要串接到一起。原著里,也仅仅提到七十年代好莱坞银幕舞王约翰·屈伏塔(John Travolta),而没提及具体片名。斯导此般处理,可谓与原著异曲同工,同时又突出了电影媒体视听语言更为动人的力量。

当然,全片中最狂热的致敬,狂热到超出彩蛋范畴的致敬桥段,是第二关的《闪灵》(The Shining)段落。

对Overlook酒店场景的再造,苛刻到就算库布里克复生、可能也难看出差异的程度。

原著中没有这一段。小说中第二关的要求,是玩家必须全程扮演1983年的电影《战争游戏》男主角,不能说错一句台词,不能做错一个反应,才能过关。电影版将场景该为《闪灵》,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当代观众的口味,另一方面恐怕是为了斯导那点作为库布里克粉的小心思。

除开如此大张旗鼓的致敬,片中其他布景类的彩蛋,就要隐蔽得多。

比如第一关街头赛车段落中,出现的影院广告牌:

如果去出施瓦辛格的作品目录,是肯定没有那部《Jack Slater III》的。此梗出自魔鬼大帝的一部票房滑铁卢作品《最后的动作英雄》(Last Action Hero),是以片中片的形式虚构的一个电影系列。

哈立德的记忆档案馆,是片中的一个重要场景,主角们解谜攻关,都离不了。如果注意一下该馆大厅的桌椅陈设:

会发现它们很像1985年青春片《早餐俱乐部》(The Breakfast Club)中那帮差生被留校察看的大厅:

无论是颜色、用料、式样,几乎一模一样。难道是巧合?

应该不是,《早餐俱乐部》的导演约翰·休斯(John Hughes),是原著中提最多的导演之一,哈立德非常喜欢他的作品,男女主角他们也对其作品烂熟于心,包括这部《早餐俱乐部》。

同样可能处于迎合当代观众的考虑,电影版《头号玩家》中,并没有其他约翰·休斯作品彩蛋。斯导也许是通过如此巧合的布景,来表示自己并没有忘记原著的设定。

相对而言,片中一些来自其他电影的标志性道具,就好认得多。

比如《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系列中那辆DeLorean跑车:

在原著中,它只在个别场景中露面,发挥的作用远没有本片中大。小说里男主也对该车进行了改造,比如在车身上加上《捉鬼敢死队》(Ghostbusters)的标志等。电影版中,似乎只体现了一项改造:

那就是加上了经典美剧《霹雳游侠》(Knight Rider)中那辆KITT车独特的标志。

斯皮尔伯格是《回到未来》系列的监制,该系列在美国科幻影史和大众流行文化史上,都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因此,与它相关的彩蛋,在片中还有好几处。比如在Aech的工作室,女主称男主为Marty McFly,那是《回到未来》系列男主角的名字。

更为隐蔽的,是Aech的工作室还贴了这样一张海报:

那其实是《回到未来1》中黑人市长Goldie Wilson谋求连任的竞选海报。如此细微的迷影道具都有收藏,充分证明Aech不愧是与男主“臭味相投”的死党。后面还会提到,片中有更多体现Aech技宅实力超强一面的隐蔽彩蛋。

既然说到车了,片中第一关赛车段落,自然有数量来头不小的车:

在这个镜头中,和主角们以及来自《街头霸王》中帅哥隆(Ryu)的赛车停在一起的,分别是(从左至右,从上到下):

※ 经典美剧《天龙敢死队》(A-Team)中队员出勤常用的面包车;

※ 《疯狂的麦克斯2》中主角的进阶款Interceptor;

※ 日本动画《极速赛车手》(Speedracer)中主角的爱车马克5号(Mach-5);

※ 60年代美剧《蝙蝠侠》系列中的蝙蝠车。

片中,蝙蝠车明显给Aech的“大脚怪”给撞下了断桥,眼见是毁掉了。麦克斯那辆Interceptor,也难逃脱倾覆的命运:

就像群戏中号安插人物彩蛋一样,机车扎堆的场合,也适合安排可致敬的各型车辆。女主角驾驶的那辆摩托:

就是日本动画片《亚基拉》中男主的机车。

同样在该赛车场景中,也出现了1983年电影《克里斯汀魅力》(Christine)中那辆红到魅惑的普利茅斯狂怒(Plymouth Fury):

一些本身就是标志的彩蛋,只要是粉丝都会一眼瞅见。

像哈立德自拍葬礼的那段视频,画面上经典美剧《星际迷航》中的联邦标志,让人难以忽视。相对于原著中的《希德姐妹帮》(Heathers)梗,《星际迷航》显然受众更广。

男主穿着去约会的那身行头:

来自八十年代的Cult片《天生爱神》(The Adventures of Buckaroo Banzai Across the 8th Dimension)。这部异常鬼马的电影,固然是男主的心头好,也让同样古灵精怪的女主眼前一亮。而且,该片也是原著作者兼本片编剧大人的心头好,他作为职业编剧的头一个本子,就是写《天生爱神》的续集。

在俱乐部遭袭后,女主迅速调出了自己的反击武器:

原来是一款《异形2》中女英雄瑞普利用的电磁脉冲步枪M41A Pulse Rifle:

男主后来抛出的“泽米基斯魔方”(Zemeckis Cube):

其实又是一个《回到未来》梗,泽米基斯是该系列的导演,这一系列玩的又是时间梗,斯导是用这个道具跟老朋友开玩笑哩。

在最后的大战中,出现了不少经典电影道具。就枪械武器而言,有《疯狂的麦克斯》系列主角那把双筒霰弹枪:

有来自《巨蟒与圣杯》(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中搞怪大杀器“神圣手雷”(Holy Grenade):

《巨蟒与圣杯》在原著第三关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斯导的选择很聪明,恶趣味之余又合情合理。

在最后的大战中,最为标志性的道具,非男主手中高举的那台立体声收录一体机莫属:

这是向《情到深处》(Say Anything)中的经典场景致敬。举起机器“广而告之”的用意是一样的,不过一个播放的是爱,一个传播的是战斗的号召。

和游戏梗一样,《头号玩家》电影中,在数个群戏场景中,也植入了大量其他电影中的角色作为龙套。

像开场介绍“绿洲”系统时在爬珠穆朗玛峰的蝙蝠侠:

PvP场景中被Aech消灭的、来自《猛鬼街》系列的经典反派弗雷迪·克鲁格(Freddy Krueger):

《辛巴达七航妖岛》中的独眼巨人:

《机械战警》系列中的招牌主角:

以及《十三号星期五》系列的痴汉主角杰森老师:

等等,都属于纯属好玩的彩蛋植入,并不承担任何叙事或表意的功能。换成别的任一电影角色,都对本片无任何影响,完全取决于获取授权的难易。

可以说,属于这一团体的角色类电影彩蛋,是最多的。而且,他们多半在前面的场景和最后的大战中,都有出现。比如说电影版《忍者神龟》系列的四位主角,来自《魔戒》系列的甘道夫巫师等,就不一一截图了。

前文提及的该图中下方那位“骨骼”清奇的主儿:

貌似来自《鬼玩人3:魔界英豪》(Army of Darkness)中的鬼界小鲜肉。

还有人在对抗IOI的人群中,发现了《星球大战》老三部曲中赏金猎人波巴·费特(Boba Fett)大人的身影:

原著中星战人物有更多出镜,比如在Distracted Globe俱乐部担任DJ的,就是R2-D2老师。之前有传言,说斯导寻求迪士尼授权星战相关彩蛋被拒;后来斯导自己辟谣,说迪士尼其实很大方,他是考虑到目前人家正主推新的三部曲,自己太大张旗鼓吹捧老三部曲、特别是在老朋友凯瑟琳·肯尼迪(Kathleen Kennedy)现任卢卡斯影业主席的情况下,会显得不给面儿,所以才没多设置星战相关彩蛋。

在最后的大战中,来自动画片《钢铁巨人》中的机器人:

和来自经典怪兽片《哥斯拉VS机械哥斯拉》(Godzilla VS. Mechagodzilla)中的同名怪物:

可以说为正反两方做出了表率,都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原著中干掉机械哥斯拉的,是奥特曼超人。但以斯皮尔伯格之能,也没搞掂其授权。

不过,在整个最后大战中,最让个人眼前一亮的龙套彩蛋,是这个小家伙:

来自《鬼娃回魂》(Child’s Play)系列中的鬼娃查克(Chuck)。

据说,在前面俱乐部和最后一战场景中,还有更多的角色彩蛋等待探索。这里仅列部分,诸位看官可待蓝光发行后自行检测:

※ 《地狱男爵》(Hellboy)中的地狱男爵;

※《超能查派》(Chappie)中的查派;

※ 卖拷贝《变形金刚》系列中的擎天柱、大黄蜂、威震天和御天敌等;

※《阿凡达》中的纳威人;

※《捉鬼敢死队》中的棉花糖巨人;

※《环太平洋》中的“危险的吉普赛人”(Gipsy Danger);

※ 印第安纳·琼斯本尊;

※《机器人总动员》(Wall·E)中的瓦力;

※《铁甲钢拳》(Real Steel)中的Atom; ※

※《终结者2》中的T-1000;

※《加勒比海盗》系列中的杰克船长;

※《特种部队》(G.I.Joe)中的“蛇眼”和“公爵”;

※《饥饿游戏》的女主角坎特尼斯;

※ 哈利波特

……

小说原著中,主角们之间的对话,经常充满流行文化指涉的机锋,有时则是直接援引电影台词。电影版中也有一些表现。

当男主角终于通过第一关时,哈立德以其巫师形象出现,并对他说:“赛车玩得不错啊,学生!”(Nice racing, padawan!)这是一个星战梗:

是模仿尤达大师的口吻、对后辈表示亲切致意。

《头号玩家》电影中,男主在了哈立德的感情故事后,感叹Kira就是哈立德一生的“玫瑰花蕾”(Rosebud)。这是句《公民凯恩》的台词梗:

意寓神秘而贯穿始终的人生线索,本片中特指哈立德、Kira和Og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片中的搞笑角色I-R0k,在当老板索伦托面临几乎所有“绿洲”玩家的对抗时,很不合时宜地说了一句:“有朋友就不算失败!”(No man is a failure who has friends.)这句台词,来自经典暖心电影《生活多美好》(It’s a Wonderful Life)。

同样是这位I-R0k,在启动神器Orb of Osuvox时说的一长串咒语,貌似瞎编,其实来自1981年的电影《黑暗时代》(Excalibur),片中梅林为乌瑟(Uther)易容时,用的就是同一套咒语。

【音乐篇】

本片的预告片,采用了如下乐队作品,但它们并没有出现在正片中:

※ A-ha乐队的《Take on me》

※ Rush乐队的《Tom Shawyer》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说原著中,Rush是哈立德最喜欢的乐队;整个第二关,都与该乐队的作品息息相关。

电影中Aech在现实中,就穿了一件Rush最著名专辑《2112》的T恤:

斯导的用意在于告诉原著粉们,虽然他降低了Rush相关彩蛋在影片中的作用,并不表示他忽略了该乐队在角色心目中的地位。

片中其他出现的流行曲目,基本上都是八十年代的劲歌金曲。而且,从其歌名或歌词中,不难理解斯导选用的理由,是为了烘托当时场景的氛围。比如:

※ 范·海伦乐队那首《Jump》,作为影片的开场曲。除了曲子本身激昂的基调外,歌名也很应景,让观众有一种“跳入”VR世界的感觉;

※ Joan Jett一首《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出现在第一关街头赛车开始前的场景。男女主角正是在那里相遇,男主角一见倾心。可以说,这首歌提前“预示”了他们的关系。

※ 在Distracted Globe俱乐部中,在男女主角上位碰面时,播放的歌曲是Daft Punk乐队那首《Lose yourself to Dance》。其实,也是在为二人接下来个共舞热身。

※ 威猛乐队那首《Wake up before you go go》,如同原著一样,还是男主角的闹钟音乐,歌名同样很应景。

※ The Bee Gees那首《Stayin’ Alive》,如前所述,其实并不是该段所致敬的《周末夜狂热》中的歌曲,但风格更典型,而且歌名很恰当地反映了男主此时心境。

※ 在最后的大战前,当男主角举起收录机时,响起的是Twister Sister乐队那首《We’re not gonna take it》,歌名一如当时情境,将“绿洲”玩家们的众志成城渲染得越加热血。

※ 当机械哥斯拉出现、以及五人组进入《闪灵》情境时,都很应景地响起各自电影配乐的经典片段。

与这些歌曲寓意的彩蛋相比,Prince、迈克尔·杰克逊、杜兰·杜兰等作为服装梗出现的,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动漫篇】

前面说了,原著中正面对抗机械哥斯拉的,是奥特曼。因为没有得到授权,斯皮尔伯格最终采用的是来自《高达》(Mobile Suit Gundman)中的RX-78-2型机甲:

需要指出的是,片中运载高达的,是来自美剧《萤火虫》(Firefly)系列中的“宁静号”(Serenity)飞船:

女主机车上,除了前文提到的《吃豆小姐》装饰贴,还有漫画版《神奇女侠》《最伟大的美国英雄》的图标:

在Distracted Globe俱乐部的人群中,出现了DC旗下角色丧钟(Deathstroke)大人:

还有DC旗下的小丑和哈莉:

最后大战中,还有死射(Deadshot)的身影:

据说,黑寡妇、鹰眼都在俱乐部里,而夜翼(Nightwing)、死侍(Deadpool)、钢铁侠、蜘蛛侠、洛基(Loki)和灭霸,也都出现在最后一战中。不过,笔者在影院没注意到。有心人可在高清媒体出现后求证。

片中最后送大反派索伦托上西天的,似乎是不知名目的古怪玩意儿,电影游戏动漫作品中都找不到相关指涉。实际上,那是一个玩具彩蛋。送索伦托上西天的,是个疯狂球(Madball)炸弹。

疯狂球本身,是重口味橡胶玩具,弹性非常强,用力捏的话,还能爆出眼球或大脑。它不仅出现在最后一战中,在男主的高架棚屋场景中,也有出现:

【极秘篇】

除了以上彩蛋,影片在美术设计阶段,还设定了很多。可惜,因为镜头和灯光的缘故,不说在影院中,就算在高清蓝光截图中,也难以发现端倪。

这些场景,多半是片中技宅角色们的栖身之所。因而,他们所有的兴趣爱好,都能反映在场景设置中。

比如Aech的工作间内,就有如下隐藏得很深的彩蛋:

比如来自《机械战警》系列中很经典的ED-209机器人。

还有恶搞星战的《太空炮弹》(Spaceballs)中搞怪飞行车Winnebago Chieftain 33:

70年代美剧《太空堡垒》(Battlestar Galactica)中的战机Colonial Viper starfighter:

约翰·休斯经典作品《春天不是读书天》(Ferris Bueller's Day Off)中的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1961年型号的法拉利250 GT California,总共只生产了不到100辆;号称“世界之王”的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也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弄到一辆。

还有一架来自《巴克·罗杰斯在25世纪》(Buck Rogers in the 25th Century)的雷电攻击机Thunderfighter:

经典日本电视动画系列《星际牛仔》(Cowboy Behob)中的剑鱼II型飞船:

注意Aech手肘部位的桌上,似乎还有一个小的该飞船模型。

这个工作间内,还有源自电视动画《空中战警》(Exosquad)中的机甲:

最后,还能看到悬挂在空中的、源自《2001太空漫游》中的修理舱:

同样收罗、展示了成堆宝贝的,还有男主充当游戏室的烂车空间、哈立德的童年卧房,以及男女主角结尾生活的公寓。

编导之所以在这些空间安排那么密集的彩蛋,其实是用道具凸显人物性格:看他们生活的环境,爱的东西,就知道他们是什么人。

那么,了解了这么多彩蛋之后,你会对《头号玩家》电影有更深的认识么?

为什么爱情公寓被质疑抄袭那么久?

《爱情公寓5》面世后成为新剧中当之无愧的话题“王者”,然而,作为系列终结篇的《爱5》开局并不是那么顺利,甚至略有些尴尬。原本一直保持7分+口碑的它,这次仅以4.5分开画,质疑声此起彼伏。

在一众负面的评论中,更多的还是对“抄袭”的耿耿于怀,很多网友不满被这部被“锤”多次的作品还能高调出续作。

而且,在前作嫌疑未消的情况下,《爱5》再次出现疑似抄袭行为,这一次还扩展到小元素。比如,制作方与《老友记》一样选择了公寓积木作为周边,让原本便不满《爱情公寓》借鉴过《老友记》的观众反感,认为是故意为之。

第八集美嘉天马行空的绘画作品,更是与现实中的博主老番茄作品高度相似。

多个小元素的雷同,进一步激发了反对抄袭的观众怒火,批评声更甚。然而,大众对抄袭的质疑显然无法击垮《爱5》的人气,因为与争议并行的,是它持续霸占播放指数榜首的成绩。数据表明它仍旧受大批观众追捧。

造成这样的现象,表面来看是“情怀”推动而成

在面对抄袭争议时,该剧忠实粉丝常挂在嘴边回应,是“没有它,青春记忆便不完整”。很像刻意转移视线的回答,却又极具说服力,因为这部自2009年面世的作品,的确陪伴了很多人的高中、大学、工作新人生涯。

那些因《爱情公寓》笑过、哭过的观众,一方面,不希望自己喜欢的作品与抄袭挂钩,更不愿支持抄袭。但另一方面,又实在难以割舍自己的“青春记忆”,希望能在延续的故事中,获得更多美好体验,因此选择了宽容。

毕竟,青春记忆与童年情怀的魅力是一样的,这是连顶级小鲜肉都无法比拟的吸引力,是制作方聚集人气的制胜法宝。只“青春记忆”这一个理由,已经给足官方持续出品的勇气,也注定《爱5》成绩不会太差。

但,“青春记忆”其实只是《爱情公寓》持续受宠的外因,根源问题还在于国产情景剧的断层。观众的需求没有更好的作品替代,变相成就了《爱情公寓》多年的辉煌。

逐渐“没落”的国产情景剧

回顾国产剧演变史,每个时间段都有经典作品留下,70后的《渴望》、80后的《还珠格格》、90后的《流星花园》,这些经典爆剧是朝流引导者。但与爆剧同时存在的,还有那些不高调、不喧哗的优质情景剧,它们默默在观众心中扎根。

于90年代,它们迎来了题材巅峰时刻。彼时头发尚在的葛大爷呈现《编剧部的故事》精彩,还是娇俏女郎的宋丹丹成为《我爱我家》的一员,这些作品在插科打诨、家长里短中将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如今来看,仍旧处处是宝藏。

每一句台词、每一段剧情,都在戏剧中埋藏寓意,放在当下生活亦不脱节。

步入2000年后,情景剧继续在琼瑶、金庸作品翻拍潮、韩流侵袭中稳扎稳打,有老一辈喜爱的《闲人马大姐》,也有8090后的童年记忆《家有儿女》。甚至古装作品也填补空缺,带来造星无数的《武林外传》。

这些经典作品的口碑与人气,证明了情景剧的魅力,也反应了观众对短小精悍、风格轻松又有思考价值的情景剧认可度颇高。然而,到了2010年后,原本在国产剧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情景剧,却慢慢减产、消失。

简单搜索一下2010-2020年出品的国产情景剧中,制作稍微有点规模的,还是勉强能与情景剧挂得上钩的网剧《屌丝男士》。上星的作品,更唯有09年面世,10年后一直延续下来的《爱情公寓》系列。

很明显,在这个期间对情景剧有诉求的观众,只有一部《爱情公寓》可选择。《爱情公寓》的确有它的独特魅力,这一点不可否认,它的剧本虽然抄袭争议颇多但戏剧张力却很扎实,曾经的好评并不过誉。

但,若情景剧不是《爱情公寓》一只独秀的情况下,它是否还能成为观众无法割舍的“青春记记”?相信答案与现在应该不会那么雷同。

若当下情景剧仍如2010年前般多姿多彩,带着争议的《爱情公寓5》上线后,是否还能受到追捧?相信答案与当下更不会相似。

一个类型片的缺失,让观众无剧可托,对那颗仅有的独苗,又怎能轻易放手呢?

为什么国产情景剧会断层?

因为情景剧的缺失,让原本带有瑕疵的《爱情公寓》傲视群雄,这是一个尴尬的现象,也是影视圈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国产情景剧会越来越少?是观众不再青睐?还是制作成本过高?

似乎,不是。

国产剧情景剧几近消失的这些年,这一题材仍欧美市场的“王者”,从《生活大爆炸》12年的辉煌到《摩登家庭》、《破产姐妹》接连面世,乃至神作《老友记》的回归,都收获无数掌声,这些掌声里中国观众占比颇高。

而《爱情公寓5》的受宠,更表示当下国内市场仍旧青睐快节奏、适合解压的情景作品,观众从未“变心”。

之于制作成本,情景剧某种程度上算是众题材里性价比最高的存在,连80集的古装剧《武林外传》都被称为“小成本”制作,可见投入之低。它不需要多么宏大的布景、更不需要大牌明星加盟,给它合适的剧本、合适演员,便能散发光彩。

显然,制作成本与市场受众,都不是情景剧消失的关键,根源还在于影视行业追求“短平快”制作风气的遗留问题。

情景剧制作成本虽低,但布景和人物都相对“单调”的它,对剧本要求极高,它需要能够调动起观众兴趣,又经得起咀嚼的故事。正如《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在幽默中释放的温情,或如《武林外传》戏谑故事包含的生活哲理。

这样的剧本,需要考究的笔墨,需要时间的打磨,需要跟进生活的步伐。2010年《我爱我家》部分主演回归制作了一部《圆圆的故事》,便因剧本不够扎实,只拿到4.3的低分。

而对制作方来说,曾经“IP+流量”即可快速成就一部有人气基础的作品,即使剧本逻辑漏洞百出,也有粉丝愿意买单。两相对比之下,似乎后者是更划算的“买卖”,而追求“买卖”的创作者们,便习惯性放弃了需要匠心的情景剧。

于是,它慢慢在国产剧舞台缩小“体形”,甚至《爱情公寓》完结后,便会阶段性“退场”。

类型片受宠的当下,情景剧是一块隐形蛋糕

虽然国产剧曾经走偏了的制作风气让很多题材被忽略、被遗忘是很伤感的事情,但生活需要向前看,对艺术的期待也更应放眼未来。至少,在2019年悬疑、科幻、犯罪等类型片逐个被突破,让市场有了回归匠心的好征兆。

而当下市场,在观众对IP改编、言情剧审美疲劳之时,“得类型者得天下”已经成为制作方逆袭的机会。个人口碑不佳的陈思诚,能够借悬疑片成为“观影指票”,曾默默无闻的郭帆,也开启了中国科幻大门。

他们的成功,与创作者的匠心息息相关,更与他们满足了观众对类型的诉求密不可分。而在情景剧断层的当下,这一类型作品亦是制作方突破风口,若能耐心打磨好的剧本,便可以挖掘出这一份隐形蛋糕。

而当下,作为观众,只能期待有制作方,早日发现这一类型片的机遇。

如何看待有些人认为新乌龙院模仿爱情公寓下午上映一事?

一般有自信的好片,在正式上映前会做什么?

正常来说,会发布很多电影物料,比如好几个版本的预告片、演员特辑、拍摄花絮、多款海报,演员会展开全国路演(伴随点映),提前一周周末点映。

像《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片子,更是宣传卖力,在6月初就展开了全国校园巡演,虽然放的都是一个小时的校园剪辑版,但是各位主演都是尽心尽力到场见面的,我参加了川外场就见到了徐峥。

之后《我不是药神》有进行了媒体院线看片会,我算第一次完整看到了《我不是药神》这部片。

之后徐峥再次路演,又去看了一场,这在影片正式上映前已经看过三轮了。

这样的片子才是自信的,只有真正的好片才敢这么做。

再看看烂片在宣传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拿《爱情公寓》来说,预告片只有短短30秒,发布了一个主演演唱主题曲视频,没有媒体院线看片会,没有提前点映活动,没有泄露半点正片剧情,影片上映前遭到剧版《爱情公寓》版权费控告侵权,把硬盘密钥开放时间定到观影人次较多的下午2点……

这一切遮遮掩掩的非正常宣传手段,都在掩盖这不是一部《爱情公寓》而是《盗墓笔记》的事实,影片片方主打情怀,指望《爱情公寓》粉丝来买票贡献票房的。

话说学好不易,学坏简单。

作为同样主要情怀的《新乌龙院》不仅调档了3次,规避《西虹市首富》,躲开了国庆档,更是学《爱情公寓》到14点才开放密钥,就是怕观影人次少的时候,烂口碑就发酵起来,等到观影人次多的时候就没有人买票了。

这完全是能骗多少票房是多少的意思,把买票开《新乌龙院》的观众当冤大头了。

好在现在观众也不是好骗的。

头一批观影的观众在看片后异常愤怒的给这部片打了3.6分的低分,之后影片票房日日走低,估计票房会维持在1亿左右。

恭喜片方成功毁了这部经典IP,让观众再度认为情怀是个屁。

欢迎关注:影迷也疯狂。用电影,发现不美好的生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