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四五任行政长官简介,2012年新上任的香港首席执行官是谁?
董建华,大紫荆勋贤(Chee-hwa Tung,1937年7月7日-),1992年被香港总督彭定康任命为行政局非官守成员,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两任行政长官及於第二任期间辞职,第10届至第12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身价: 11.7 亿美元(2016 年)
怎么评价三国时期?
文:鱼包历史课(原创不易 请点右上角关注)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3-4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谢邀,姜维是不是被拔高,那首先要看参考拿一份资料了。据我来看,《三国演义》里的姜维,确实被拔高了,可是《三国志》里的姜维,着实被低估了。下面我来聊聊姜维。
先说背景,姜维是曹魏降将,甚至连他的母亲都不在蜀汉,可以说是毫无背景,他在蜀汉的所有发展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蜀汉官场的现状是,荆州集团、益州集团不断内耗,而他姜维两边都不属于,基本上没人罩着他,所以他的发展很艰难。演义上说他是诸葛亮的徒弟,这个夸张了点,但是诸葛亮很关照这个无依无靠又文武双全,懂些儒学的年轻人,这绝对是真的。
在诸葛亮引领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姜维成长的很快,诸葛亮先任命他为仓曹掾(后勤主管)。接着,诸葛亮亲自给自己最信任的二把手蒋琬写信,称姜维是凉州上士,有胆略,并让姜维统领五六千虎步军,然后姜维升任了中监军征西将军。
先说说综合评价,不用说蜀汉这边的评价,可能不客观,曹魏那边怎么说?邓艾首先承认姜维是当时冠绝一方的雄杰,钟会则认为他足以和夏侯玄、诸葛诞比肩(要不然也不会跟姜维一起谋反)。
再说为人,姜维属于彻底的理想主义者,甚至有些偏执,他家无余资,但是并无物欲,没有什么财物、美女方面的追求,他清廉为官,无暇顾及其他的方面,他对于诸葛亮的为人和事业耳濡目染,想要做一番效法,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的才智、军事、内政、为人,远不如诸葛亮,不过这毫不丢人。毕竟诸葛亮只有一个。
论军事方面,他不断北伐,有胜有败,胜都是小胜,败也没有大败。但是他的确够执着,到死的执着。
现在很多人评价他“穷兵黩武”?莫须有的罪名啊。他姜维哪里有资本来做穷兵黩武的事情啊?蒋琬、费祎一直压制着他,对他北伐的请求诸般打压,后来又冒出一个皇帝的红人,太监黄皓,继续全方面打压他。
我之前的解答里多次说到,诸葛亮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平衡荆、益两派的关系,而他姜维呢?他不但无法平衡关系,还受到两派接力一般的打压。即便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对姜维也不待见。
所以姜维,真的是做人很难啊。他的才华、德行都是无可挑剔的,面对的局面更是比诸葛亮更难的,可是得到的支持确实少之又少,他来到蜀汉的日子,每一天都是背着巨大的包袱,在向前走。
很多人说蜀汉最终亡在姜维身上?荒谬啊!即便最后魏军大军压境,姜维身在沓中,被邓艾层层包围,但他还是完美的杀过阴平,回到剑阁,守住了钟会的攻势。
魏国的这次倾巢出动的西征眼看就要夭折,但是谁曾想,邓艾给出了历史留名的传奇偷渡,一刀直插入蜀汉心脏——成都,最终刘禅投降的很干脆。可是直到这里,钟会在剑阁还是拿姜维没办法。
历史走到这一步,姜维即便投降也没什么了,毕竟姜维守护的是老刘家的事业,刘禅已经投降了,姜维也算尽力了。可是甚至蜀汉灭亡之后,姜维还是筹划着复兴大计,一刻也没有松懈。
他一步步说服了钟会,发动谋反,在给刘禅的密保里,他说道——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最后的结局大家都很清楚了,钟会、邓艾、姜维自己都死于计策泄漏。但姜维确实已经尽力。
我是学历史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实在想象不到,一个人要有多么执着,才会在漫长的狭窄的历史夹缝中,面对如此难以逆转的大势,仍然不断的冲击,这种执着,令人肃然起敬。
崖山之战之后,张世杰仍不死心,仍然找新的法子东山再起,后来他被水溺死。史书记载“舟遂覆,世杰溺焉。宋至此而亡”。
对于姜维,如果我来撰史,我也会这么写。“计败,姜维死。汉至此而亡。”
原创码字着实不易,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欢迎跟我一起读诗书,学历史。点个赞,就像是跟我击个掌。
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分别掌管什么?
九卿是指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机构。同时执金吾,大长秋,将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与九卿相同,因此把他们和九卿统称为诸卿。京北尹,右扶风,左冯翊是三辅即京师地区的地方行政长官,有资格参加朝议,具有高与一般郡国长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于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为奉常,汉朝景帝时改名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
太常机构的官吏,俸禄,印件及其掌职如下:
官名秩俸印件掌职
太常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宗庙礼仪。
太常丞,秩俸千石,铜印黑绶,掌凡祭祀及行礼之事,总署曹事,典诸陵邑。
赞飨,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赞天子。
礼官大夫,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是太常礼仪顾问。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政事。
均都长丞,主山陵上槁输入。
都水长丞,主宗庙陵园治水堤。
曲台署长,主典台殿事。
太史属官:
太史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天时,星历。
太史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辅佐太史令。
侍诏,秩俸二百石,分掌星历,龟卜,请雨事。
治历,主历法。
太常掾,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太常丞。
掌故,秩俸二百石,主故事,掌历史上国家祭祀,丧娶事。
大典星,掌星历。
望气佐,主望气。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黄绶,掌守明堂。
灵台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黄绶,掌守灵台。
灵台侍诏,分掌星,日,天象,钟律之事。
太乐属官:
太乐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之事。
太乐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太乐令助手。
员吏,秩俸百石,太乐丞手下的具体办事者。
乐人八佾舞,凡祭祀时为之乐舞。
太祝属官:
太祝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读祝词及迎送诸神。
太祝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祝小神事。
员吏,秩俸百石至斗食,协助令,丞。
祝人,祭祀时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主厨。
太宰属官:
太宰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时掌陈馔具。
太宰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宰工鼎俎馔具之物。
明堂丞,秩俸二百石,铜印黑绶,凡国祭祀掌明堂馔具。
员吏,百石至斗食,太宰丞下具体办事者。
宰人,主厨。
屠者,主屠牲。
卫士,主警卫。
太卜属官:
太卜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国有大事时主卜问。
太卜丞,秩俸三百石,铜印黄绶,助佐太卜令。
员吏,具体办事者。
太医属官:
太医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掌医药。
太医掌医药。
诸宗庙寝属官:
令,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守宗庙,掌案行扫除。
食监,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食官令号。
丞,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助令守庙。
校长,秩俸四百石,铜印黑绶,主宗庙寝兵戎盗贼事。
监丞,秩俸三百石,铜印黄绶,食监助手。
中黄门,食监助手。
寝陵园食官属官:
庙郎,主宗庙。
寝郎,主守寝。
园郎,主守园。
员吏,
卫士,主诸庙陵园警卫。
博士属官:
祭酒,秩俸六百石,铜印黑绶,主教育。
博士,秩俸比六百石,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博士弟子,
歌吹诸生。
2,光禄勋
光禄勋,由秦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
光禄勋官吏:
光禄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光禄丞,秩俸千石,
车郎将,秩俸比千石,
户郎将,秩俸比千石,
骑郎将,秩俸比千石,此三郎将统称郎中三将,主宿卫护从。
做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此三郎将统称中郎将,主宿卫护从。
虎贲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将,秩俸比二千石,此二将统称为虎贲羽林,主宿卫护从。
光禄大夫,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秩俸六百石,
谏议大夫,秩俸六百石,此四大夫掌故问应对,为皇帝谋事。
议郎,秩俸六百石,为皇帝谋事。
仆射,秩俸比千石,主宾赞受事。
谒者,秩俸比六百石,主宾赞受事。
常侍谒者,秩俸六百石,主宾赞受事。
给事谒者,秩俸四百石,主宾赞受事。
主事,
员吏,
掾。
3,卫尉
卫尉,秦时官名,西汉景帝初更名为中大夫令,有元年复为卫尉。
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西汉兵制在京师有南北两军,北军由执金吾领,掌京师的徼巡,南军由卫尉统领,掌官门内屯兵。
卫尉官吏:
卫尉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卫尉丞,秩俸千石,卫尉卿助手。
公车司令,秩俸六百石,掌殿司马门,夜缴宫中。
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南宫卫士丞,
南宫卫士员吏,
南宫卫士,
北宫卫士令,秩俸六百石
北宫卫士丞,
北宫卫士员吏,
北宫卫士,
卫尉员吏,
卫尉卫士,
左都侯,秩俸六百石,掌剑戟,缴巡宫。
右都侯,秩俸六百石,
宫殿掖门司马,秩俸比千石。
4,太仆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及牲畜事务。
太仆官吏:
太仆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车马,天子每出,负责安排前后的礼仪队伍。
太仆丞,
太厩令,
太厩丞,
太厩尉;
未央令,
未央丞,
未央尉;
家马令,
家马丞,
家马尉;
边郡六牧师苑令,
边郡六牧师苑丞;
考工令,秩俸六百石,制作兵器,弓弩刀铠。
考工左丞,协助考工令。
考工右丞,协助考工令。
5,廷尉
廷尉主管刑法和监狱以及审判案件。
廷尉官吏:
廷尉,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廷尉丞,
廷尉左监,
廷尉右监,
廷尉左平,
廷尉右平,
廷尉正。
6,大鸿胪
大鸿胪,原称为典客,景帝中六年更名为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
大鸿胪分管边区少数民族事务和诸王列侯朝聘事务。
大鸿胪官吏:
大鸿胪,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鸿胪文学,
大行治礼丞,
大行卒史,
行人,
翻译,
主客。
7,宗正
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务,皇帝,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亲嫡庶等关系都由宗正来记录。
宗正官吏:
宗正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宗正丞,秩俸比千石,
宗正员吏,
公主家令,
公主丞。
8,大司农
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大司农官吏:
大司农,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
大司农丞,秩俸千石,掌财政收支的统计财会事。
大司农部丞,共有是三人,负责十三州事务。
治粟都尉,
太仓令,
太仓丞;
均输令,
均输丞;
平淮令,
平淮丞;
都内令,
都内丞;
籍田令,
籍田丞;
斡官令,
斡官丞;
盐市令,
盐市丞;
郡国盐铁官,
常平仓官,
大司农史,
稻田使者,
郡国农官,
榷沽官。
9,少府
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以及山海池泽之税。
少府机构官吏:
官名俸禄职掌
少府卿,秩俸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山河池泽之税,以供皇室之用。
少府丞,秩俸比一千石,辅佐少府卿治事。
符节令,秩俸六百石,率符节台,主符节事。
兰台属官:
御史中丞,秩俸一千石,领殿中兰台,掌图书秘籍,受公卿奏事,纠举不法。
侍御史,秩俸六百石,分五曹办事。
御史员,秩俸六百石,留台治百官。
尚书属官:
尚书令,秩俸一千石,掌皇上的奏章及出纳。
尚书仆射,秩俸六百石,主章奏文书,尚书令不在时,可代行时。
尚书丞,秩俸四百石,佐尚书仆射。
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
二千石曹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
户曹尚书,主吏民上书事。
客曹尚书,主外国四夷事。
三公尚书,主断狱事。
太医令,秩俸六百石,掌诸医。
协律都尉,掌校正乐律。
供皇帝服御诸令丞属官:
织室令,主织。
东园匠令,做陵内器物,有十六丞。
钩盾令,主近苑囿。
尚方令,主作器物。
尚书待治,尚书令的属官。
御府令,主天子衣服。
采珍宝金玉令,主才珠宝金玉。
太官令,主膳食,属官有尚食,尚席,食监三丞。
汤官令,主饼饵。
导官令,主择米。
若卢令,主藏兵器。
水衡都尉,掌上林苑,有五丞。
水衡都尉丞,协助水衡都尉。
上林令,主上林,有八丞,十二尉。
均输令,有四丞。
均输丞,协助均输令。
御羞令,
禁圃令,
辑濯令,
钟官令,主铸钱。
技巧令,
六厩令,掌天子六厩。
辩铜令,主分辨铜之种类。
黄门令丞属官:
黄门令,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中黄门,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黄门驸马,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中谒者,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黄门署长,掌侍左右,通报内外。
如果连长问你为什么来当兵?
我是岭南通途,我来回答!
出进新兵连,如果连长问你为什么来当兵?要怎么回答?现在春季征兵已经进入了后面的冲刺阶段,很多地区已经完成了政审和走访调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下一阶段的役前训练工作,很多有志青年马上就要到部队建功立业了!
也有很多青年有可能遇到这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到单位后,连长指导员问自己为啥来当兵,该怎么回答呢?其实我认为这个就按照自己内心的实际想法回答就行了!因为连长指导员也是为了掌握实际情况,了解大家的想法而已!
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有想法都可以说出来,不会有什么影响的,但是自己的想法不说出来,别人也很难知道,反而不太利于后期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一起交流一下!
一、如果自己想参加考学,一定要早点主动汇报自己的想法一个新兵刚刚到单位的时候,连长,指导员问他为什么想要来部队当兵,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去部队当兵都是抱着去部队参加考学的目标的,如果自己确实是抱着考学的目标去部队当兵的,那么如实向连长指导员汇报,对你后面参加考学非常有帮助。
我在前面的很多文章和问答当中始终都说,在部队当兵,第二年和第三年考学的机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这相当于比别人多了两次参加高考的机会。
如果你能够在考学当中顺利考上军校,那么以后在部队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如果自己有想考学的想法,那么一定要及早地向连长指导员汇报,因为连长指导员如果知道你的想法,会根据你的想法给你制定一定的措施,因为连队也是很希望自己的单位出一些人才的,尤其是能够考上军校的人才,这个也是属于连队的一起的荣誉。
比如说连长,指导员可以把你安排在个人时间多一点的岗位,比如说连部的岗位,连部的岗位能够有一定的自己的空间,并且平时的个人时间也更多一些,有利于自己备考。
提前跟连长,指导员汇报自己想要参加考学的想法,如果上级有通知报名了,那么连长指导员也会第一时间告诉你,避免你错过报名参加考学的时间。
很多年轻的青年内心总是有这种顾虑,好像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别人会怎么样,其实在部队里面是非常重视大家的想法的,如果自己确实有想法有目标,部队是非常支持你去实践你的想法的,比如说像考学这种事情部队是非常鼓励的,只要你自己符合条件。
二、如果自己想留队长干,要如实汇报出来一个新兵刚刚到连队的时候,如果连长指导员找你谈心,问你为什么来部队当兵,如果自己是想要在部队长干的,那么也要如实地向连长指导员汇报。
去部队当兵锻炼两年,还是想在部队长干,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关键的,因为这直接决定了连长,指导员对你栽培的侧重力度不同。
如果你自己确实想要在部队长干的,跟连长,指导员汇报以后,他们也会比较重点的关注你,他们会给你更多的机会锻炼一下,确保你在当兵两年期间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充分的锻炼。
两个人进行对比,一个是当兵两年就回去了,另外一个是想要在部队里面长干,那么在连长,指导员心里面肯定是希望给更多的机会那个想要在部队长干的人,因为这个是未来连队的种子,也是连对未来的骨干,把他培养好了,未来的连队才会更好。
如果自己确实想在部队长干,那么如实向连长,指导员汇报,这样的话能够得到更多的培养的机会。
尤其是在新兵下连以后,一般情况都会派到外面学习三个月或者是更长的时间。
这个时候派你去学习什么样的专业其实是非常有讲究的,因为有一些专业是非常适合长期留队的,如果你自己确实想要长期留队,并且自己表现也不错,那么连长指导员就会安排你去学习这样的专业,这对你以后个人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三、如果自己想当兵两年退伍,其实也是很正常的现在很多青年去部队当兵,其实都是抱着去部队当兵两年锻炼一下自己,然后退伍回来继续找工作,或者是继续读书的,这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大学在校生或者是高校新生。
对于这一部分大学在校生或者高校新生来说,他们在部队当兵两年以后退伍回去继续读书,能够享受非常多的优惠政策。
关于这一部分优惠政策,我在前面的很多文章和问答当中都进行过了非常详细,非常专业的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出来看一看,我相信会对你非常有帮助。
如果自己确实想在部队当兵锻炼两年,那么其实也可以向连长,指导员有时会报,因为很多人在部队当兵锻炼两年也是想得到更多的锻炼,同时也是想得到更多的机会,同时也是想得到更多的成长,那么跟连长指导员说清楚了,自己确实想在部队得到一定的锻炼,那么在后面有相当适合的任务的时候,他们也会安排你去参加这样的任务。
当然我个人认为一开始也没必要说的那么死,说是自己两年以后就一定会退伍,说不定两年以后你会选择留队,这个也很难说的。
尤其是对于相当一部分大专生来说,很多人在当兵两年以后是不太愿意回到学校读书的,因为是他原来所读的学校意义也不是很大,一看在部队留一期士官每个月那么高的工资,他可能就不愿意退伍了。
四、如果自己想大学生士兵提干,连长指导员可以给你更多建议如果自己属于本科毕业生入伍或者说去部队以后想要获得优秀士兵保送入学的资格,那么在连长,指导员找你谈心的时候,一定要如实的汇报,因为想要获得这些资格,或者说想要能够顺利的通过大学生士兵提干的道路,连长,指导员可以给你更多的建议。
关于大学生士兵提干和优秀士兵保送入学的基本条件还有该怎么做?
我在前面也发表过专门的文章和问答进行分析,有兴趣的朋友一样可以翻看一下我前面的记录,我相信对这一部分人来说,看了这些文章和问答以后会对你非常有帮助。
关于大学生士兵提干其实最主要的条件有这么两个,第一个是全日制本科毕业,第二个是成为预备党员或者是正式党员,第三个是获得团以上的表彰,我认为这几个条件都是比较容易达到的。
关于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其中最大的一个难度,我个人认为是立功,一般情况想要在符合年龄条件以前立两个三等功,或者是一个二等功,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的,尤其是对于新兵来说,自己军事能力并不是特别突出,当然也有一些军事素质非常强的去参加比武竞赛,获得立功受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自己确实手想通过这两种方式成为一名军官的,及时的把自己的想法向连长,指导员汇报,那么他们可以给你更多的指导,他们也能够给你更多的帮助。
五、有想法说出来,关键还在于自己努力奋斗去争取部队里面是非常重视大家的想法的,也是非常重视大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己内心如果遇到了什么情况,或者说自己内心有什么想法,及时的跟自己的连长,指导员汇报,这是一件好事,并没有什么扭扭捏捏的地方,或者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尤其是自己如果遇到了一些什么困难或者问题,一定要及时向组织靠拢,一定要及时的向组织寻求帮助。
很多年轻人可能自己脸皮比较薄,遇到了什么事都是自己扛着,都是闷在自己心里面,也不敢跟别人说,也不敢向组织寻求帮助,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可取的。
在部队里面谈心谈话活动是非常经常的,作为连长,指导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找大家谈心,自己在这段时间里面遇到了什么困惑,遇到了什么问题都可以向连长,指导员汇报,他们能够给你想到一些解决的方法。
如果自己确实有我前面所说的考学的目标,或者是提干了目标,那么有想法跟主官汇报完以后,还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如说好好复习备考,争取考上军校,或者是好好在部队里面表现能够获得立功受奖的机会等等这些,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获得的,并不是说汇报了就能够得到的。
在我的主页当中发表了很多关于当兵的小知识和科普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主页当中翻看一下,看完以后我相信会对你有非常大的帮助。
以上是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
如果大家有想问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问题进行专门发文回答。
请问二战时期日本陆军各战区长官的名字?
关注南城骑士,带你了解外卖行业的各种资讯和内幕。
日本陆军各方面军序列
(1)日本陆军第一方面军(1942年7月编制成军,隶属于关东军。)
历代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喜多诚一中将
(2)日本陆军第二方面军(1942年7月编制成军,编入关东军。1943年10月30日转到澳大利亚北部方面布署,并直属大本营。)
历代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饭村穣中将
(3)日本陆军第三方面军(1943年10月编制成军,担当满州南部治安维持之任务。)
历代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后宫淳中将
(4)日本陆军第五方面军(1944年编制成军,由北方军改编成。)
历代司令官:樋口季一郎中将
(5)日本陆军第六方面军(太平洋战争末期包括华中方面之各军而编成之方面军。1944年8月25日军部下令编入后支那派遣军的作战序列。)
历代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冈部直三郎大将
(6)日本陆军第七方面军(1944年3月19日编制成军。)
历代司令官:土肥原贤二大将、板垣征四郎大将
(7)日本陆军第八方面军(1942年11月16日编制成军。)
历代司令官:今村均中将
(8)日本陆军缅甸方面军(南方军隶下之方面军即如其名所称,担当缅甸方面之作战防卫任务,驻守缅甸直至终战。)
历代司令官:河边正三中将、木村兵太郎中将、本多政材中将
(9)日本陆军华北方面军(前身为中国驻屯军,日军称之为北支那方面军。)
历代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杉山元大将、多田骏中将、冈村宁次大将、冈部直三郎大将、下村定中将、根本博中将
(10)日本陆军中支那方面军(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一支军队。)
历代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
(11)日本陆军南支那方面军(1940年2月9日编制成军,编入支那派遣军作战序列, 7月23日起成为大本营直辖军,1941年6月28日废军。)
历代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后宫淳中将
(12)日本陆军第十二方面军(1945年2月编制成军,担当日本之防卫任务。)
历代司令官:藤江恵辅大将、田中静壱大将、土肥原贤二大将
(13)日本陆军第十四方面军(1941年11月在南方军隶下设置第14军,作战地域配置在菲律宾方面。1944年7月改编升格成第14方面军。)
历代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田中静壱中将、黒田重德中将、山下奉文大将
(14)日本陆军第十七方面军(1945年2月6日朝鲜军废止后创设。)
历代司令官:上月良夫中将
(15)日本陆军第十八方面军(最初编制为泰国驻屯军,1944年12月改编第39军,1945年7月改编升格第18方面军。)
历代司令官:中村明人中将
侵华日军主要作战序列
一、台湾地区日军曾任总督的有桦日资纪、桂太郎、乃木希典、儿玉源太郎、佐久间左马太、安东贞美、明石元二郎、长谷川清、安藤利吉等。1945年10月25日,日本台湾军司令官率部在台北向中国接收台湾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将军投降。
二、东北地区日军日本关东军的历任司令官有:立花小一郎中将、河合操中将、尾野实信中将、白川义则中将、村冈长太郎中将、烟英太郎中将、菱刈隆中将、本庄繁中将、武藤信义大将、檀田谦吉大将、梅津美治郎大将、山田乙三大将。1945年9月5日,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率部向苏联红军投降,日本关东军从此彻底消亡。
三、华北地区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历任司令官为寺内寿一大将、杉山元大将、多田骏中将、冈村宁次大将、冈部直三郎大将、下村定大将和根本博中将。1945年10月10日,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及部分兵员共12.7万人在北平向中国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投降,该方面军在绥远、山西、河南、山东的部队也分别向中国第十二战区、第二战区、第一战区等部投降。
四、华中地区日军华中地区日军战区名称更换频繁,经历了上海派遣军、华中方面军、华中派遣军、中国派遣军和第六方面军。日军第六方面军只有两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和冈部直三郎大将。1945年9月18日,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在武汉向中国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投降。
五、华南地区日军1945年9月16日,日军第二十三军司令官田中久一中将率其在中国广州、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地区的日军共8.3万人,在广州向中国陆军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张发奎投降。
六、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日军中国派遣军历次司令官为西尾寿造大将、烟俊六大将、冈村宁次大将。1945年9月9日上午10时,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将代表日军中国派遣军等部队在南京向中国政府投降。
七、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历任舰队司令官为长谷川清中将、古贺峰一中将、福田良三中将。1945年9月,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共3.9万余名官兵向中国政府缴械投降。
特意翻找了一些资料,也借鉴了一些网友的回答,综合整理了一番。对于这些侵略中国的刽子手,我们应该牢牢记住,不能轻易忘记,努力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