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导入真核生物细胞内的质粒如何表达?
导入真核生物细胞内的质粒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瞬时表达。这种瞬时表达是由一些强启动子控制,使目的基因在真核细胞内瞬时强行表达,表达的过程无非还是转录翻译。
另一种叫稳定表达,这种一般是腺病毒载体或其他稳定转染载体,他们是以线性方式整合到真核细胞基因当中,和真核基因一样的表达,并拥有自己的启动子。
sirna和质粒的区别?
siRNA(全写:SmallinterferingRNA)是一种小RNA分子(~21-25核苷酸),由Dicer(RNAaseⅢ家族中对双链RNA具有特异性的酶)加工而成。SiRNA是siRISC的主要成员,激发与之互补的目标mRNA的沉默。 质粒是真核细胞细胞核外或原核生物拟核区外能够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包括真核生物的细胞器(主要指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和细菌细胞拟核区以外的环状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现在习惯上用来专指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生物中细胞核或拟核中的DNA以外的DNA分子
把质粒转入细胞的方法步骤是什么啊请教一下?
要看你是什么细胞,是想过表达还是knock down一个基因,稳转还是瞬转。
细胞转染是指将外源分子如DNA,RNA等导入真核细胞的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转染已经成为研究和控制真核细胞基因功能的常规工具。在研究基因功能、调控基因表达、突变分析和蛋白质生产等生物学试验中,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方法
脂质体转染法
阳离子脂质体表面带正电荷,能与核酸的磷酸根通过静电作用,将DNA分子包裹入内,形成DNA脂复合物,也能被表面带负电的细胞膜吸附,再通过融合或细胞内吞进入细胞。脂质体转染适用于把DNA转染入悬浮或贴壁培养细胞中,是目前实验室最方便的转染方法之一,其转染率较高,优于磷酸钙法。由于脂质体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所以转染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常用细胞类型:cos-7 、BHK、NIH3T3 、Hela等。
电穿孔转染法
电流能够可逆地击穿细胞膜形成瞬时的水通路或膜上小孔促使DNA分子进入胞内,这种方法就是电穿孔。当遇到某些脂质体转染效率很低或儿乎无法转入时建议用电穿孔法转染。一般情况下,高电场强度会杀死50%-70% 的细胞。现在针对细胞死亡开发出了一种电转保护剂,可以大大的降低细胞的死亡率,同时提高电穿孔转染效率。
病毒感染
对于脂质体转染与电穿孔转染都无法成功转染的细胞系建议用病毒感染,此法可以快速100%感染,检测成功率高。
常用步骤
1. 转染试剂的准备
① 将400ul去核酸酶水加入管中,震荡10秒钟,溶解脂状物。
② 震荡后将试剂放在-20摄氏度保存,使用前还需震荡。
2. 选择合适的混合比例(1:1-1:2/脂质体[1] 体积:DNA质量)来转染细胞。在一个转染管中加入合适体积的无血清培养基。加入合适质量的MyoD或者EGFP的DNA,震荡后在加入合适体积的转染试剂,再次震荡。
3. 将混合液在室温放置10―15分钟。
4. 吸去培养板中的培养基,用PBS或者无血清培养基清洗一次。
5. 加入混合液,将细胞放回培养箱中培养一个小时。
6. 到时后,根据细胞种类决定是否移除混合液,之后加入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24-48小时。
质粒小抽中抽大抽有什么区别?
zh主要的区别就是抽提量啊,你做大量的对比试验的话,用大抽比较经济实惠,做少量定型的抽取检查时,就用小的就可以了
基因工程中的质粒来源于什么?
基因工程中的质粒来源于细菌。是环状DNA。
从细菌体内提取出来后还要经过加工才能使用天然的质粒不大容易符合基因工程所需的全部条件。
质粒是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生物中染色体(或拟核)以外的DNA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但酵母除外,酵母的2 μm质粒存在于细胞核中),具有自主复制能力,使其在子代细胞中也能保持恒定的拷贝数,并表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