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观音菩萨的来历?
关于观音菩萨的出身来历在中国民间是流传最广泛的,其中就有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公主救父而成正果的故事。
妙庄王突然身染恶疾,百般医治无效,她截、挖自己手、目和药,才救得父亲性命。妙善公主因种种修行功德,所以,最后被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
佛教有哪些菩萨?
凡是称为菩萨的都是佛教的
道教称仙与神,佛教才称佛和菩萨,菩萨[pú sà]是“菩提萨埵”之略称,梵语bodhi-sattva,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
所以,光看字面意思,我们也很容易理解,菩萨肯定是外来词,但现实中,大众很容易将神、仙、佛、菩萨都混为一谈,要么都叫神、要么都称为菩萨,但其实,寺和庙都是不同的,更别说里面的诸多的仙佛菩萨了,这里选择几个常见的科普一下:
一、菩萨
按照佛经的说法,菩萨是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的,一般人根本没办法都认全,就不例举了,我们常见的菩萨有:观音菩萨(拿净瓶,插杨柳者)、文殊菩萨(骑狮子的)、普贤菩萨(骑大象的)、地藏王菩萨(拿着锡杖,带唐僧一样帽子的),这四位是佛教里面的四大菩萨,其中,观音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文殊道场在山西五台山、普贤道场在四川峨眉山、地藏道场在安徽九华山,对应的就是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
观音菩萨另外有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一起作为阿弥陀佛的侍者)、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药师佛的两位侍从)、韦陀菩萨(佛寺山门背面拿降魔杵的那位将军)。
而我们常常说的佛祖,通常是指释迦摩尼佛,其他比较知名的佛有:燃灯古佛、弥勒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佛等,这些严格意义上都称为佛,并非菩萨。
佛和菩萨以及罗汉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作“寺”,如少林寺、白马寺、灵隐寺等
中国第一古寺——白马寺二、神
我们常见的神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财神、文曲星君、武曲星君、真武大帝(武当山那位)、关圣帝君、城隍、土地、灶王爷等,这些都是道教的神祇,不是菩萨,一般神祇居住的场所,叫做庙,如玉皇庙、城隍庙、龙王庙、土地庙等。
最受欢迎的神——财神另外神之外,还有仙,仙也是道教的称呼,著名的有赤脚大仙、太乙真人、八仙等,神和仙也很好区分,仙一般没有特定的职务,云游四海,过着半隐居生活,而神则有固定的差事,如龙王要负责下雨,文曲星君掌管文运、灶王负责告状等。
最后,在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不管是神是仙、佛或菩萨都统称为菩萨或神了!
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来历和故事?
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中最负盛名的一位大菩萨。在中国民间受到最普遍、最广泛的信仰。关于观音菩萨的出身来历,在佛经中有多种说法,但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泛的,还是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公主救父而成正果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一个北阙国,国王妙庄王,姓婆名伽,王后为伯牙氏。妙庄王性格暴躁,经常依仗武力与邻国争战。在国内,大臣们见了他也总是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触犯了他而招来杀生之祸。
妙庄王在位多年,膝下并无子嗣,唯有三个女儿,长曰妙清,次曰妙音,最小的一个叫做妙善。那妙善公主,自幼生来即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诞生时唯闻异香满室,宫中的宫娥彩女,人人都能闻到那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同时有满天霞光,遍布宫中。妙善公主自幼聪颖明慧,具有超于常人之见识。
据说有一天,姐妹三人同在花园游玩,长姊妙清曰:“我等姊妹托庇于父王余荫,生活幸福安乐,并常得在此游玩,但不知今后能否常得如此?”二姊妙音则说:“大姐啊,人们常说没有不散的筵席,且我们身为女子,将来一旦出嫁,则跟随夫婿东西,怎可能常得如此相聚?”小姊妹正在热烈议论,唯小妹妙善公主在一旁笑而不言。两位姐姐见她不作声,便追问她有何看法,妙善对曰:“人生富贵荣华,有如过眼云烟。平生唯愿得一名山净地,以为修行之处,将来一旦修得正果,再度人间众生,解救众生之苦厄。”
时间飞快,转眼三女相继长成,妙庄王准备为三位公主招赘东床快婿。谁知三公主妙善死活不肯,她一再对父母表示:“孩儿平生,唯愿静心修行,其他一切荣华富贵,非所愿也。望父王能体恤孩儿一片诚心。”妙庄王一听,心下大为不悦,即命王后等加以劝慰。不久,大公主妙清和二公主妙音先后招了驸马,妙庄王心想:两个姐姐都已出嫁,妙善也当回心转意了吧。于是即商量着要为妙善选择佳婿。然而三公主妙善仍是坚持不愿成姻,一再苦苦哀求,并表示自己立志修道的坚定不移之信念。这一下,惹得妙庄王大怒:“朕为一国之主,哪有国王之女出家修道的!如果不听话,就将你幽禁于后花园中,直到你改过听话止之!”然妙善公主并未在威胁下屈服,于是就被禁入后园。
妙善公主被禁于后花园后,并未由于失去父王的宠爱和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感到委屈,相反倒乘这个机会开始了认真的修行生活。再说那妙庄王虽然一怒之下将妙善禁闭于后花园,但毕竟是亲生女儿,心中总有些不忍,加上夫人时常在一边劝解,时间一长,也把那气恼之心渐渐平息。有时允许别人前去探望,有时甚至自己亲自前去劝慰,希望能劝得她回心转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妙善的修行日益精进,信念也越来越坚定。妙庄王看着如此情景,觉得越来越失望了。
这一天,妙善向父王提出,后园终非长久修行之地,闻得汝州龙树县有白雀寺,寺中多有尼僧,正好是出家修行的所在。妙庄王听得她要去白雀寺出家修行,心下当然不悦,但因妙善坚持要去,故而心想:既然她坚持要去,现在暂时也劝不转她,倒不如暂时满足她的愿望,让她先去白雀寺。一则寺院生活清苦,她如受不了那种清苦生活,自然就会回头。二则我可暗中令寺中僧众及主持僧慢慢劝解,说不定还能劝得她回心转意。于是就同意了妙善的请求。
且说白雀寺主持尼僧名叫夷优,因得妙庄王旨意,要劝得妙善公主回心转意,心想,她一个王室公主,金枝玉叶,无论如何是过不惯寺院的清苦生活的。现在要来寺院出家,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已,相信她不久就会知难而退。因此,当妙善公主来到寺院后,即对妙善言道:“公主啊,你不要以为出家生活清闲自在,一旦出家,佛法之中,四姓平等,无有高下贵贱之分。管你是帝王之女,金枝玉叶,来到这儿,就要受我差遣。诸等杂事,该当你做的还要你去做,这些你都要考虑清楚了。”
妙善答道:“既然一心出家修道,当然绝无反悔。寺院生活虽然清苦,但我唯求静心修行。至于各种杂役,甘心受任何差遣,绝无怨言。”
“既然如此,”夷优言道:“从明天开始你先到厨下干活。每天早起,烧火担水,供寺中诸众一应用水,不得稍有所缺。如有差迟,必加责刑,绝不宽容!望你好自为之。”
这样,妙善在白雀寺中烧火砍柴,担水扫地,诸等杂役,无所不干。可怜一个千金之体,如何担负得如此重活。但妙善女绝无一句怨言,每天忍受着,尽量把活干好,如一有空,就静心打坐,抓紧修行。
妙善一点诚心,终于感动了诸天神众。于是八部天龙、护寺伽蓝、东海龙王、六丁六甲等纷纷前来,甚至连飞禽走兽也前来相助。它们扫地的扫地,担水的担水,捡柴的捡柴,送菜的送菜,甚至连上香、送茶等活也帮助干了,以便妙善能腾出更多时间修行。寺主夷优一看如此,也想不到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一时也没了主意,只得如实向妙庄王报告。
妙庄王得到报告,眼见女儿回头无望,心中不禁大怒。即刻令人点起五城兵马包围白雀寺,要将此寺焚毁。寺中众尼僧得知此事,吓得魂飞魄散。妙善女见众人这样,心中也有些不忍,毕竟是自己连累她们,众人何辜,要遭此荼毒。于是她向灵山世尊叩求祝祷,并以齿啮玉指,向天喷血。须臾只见乌云四起,刹时红雨从天而降,连天大火顿时烟消云散,一场弥天大祸即时化解。
妙庄王见焚火不成,怒气未息,即下令将妙善捆绑入法场,要以不孝忤逆之罪论处,但想想毕竟是自己亲生女儿,如此责罚于她,只是想劝她回心转意,并非真要将其处死。因此一边下令捆入法场,一边又让其母出面相劝。谁知那妙善女意志坚定,不改初衷,妙庄王只得下令将其囚入冷宫,并不时派人前去劝谕。然而妙善并不屈服于父王的淫威,反对众人说:“要杀便杀,何必搞这些名堂来威胁,我的志愿是绝对不会改变的。”妙庄王听得此言,顿时怒气冲冲,下令立刻处死妙善。
妙善被押赴刑场,刽子手正待候旨行刑,一道红光罩住妙善之身,于是刀砍刀断,枪刺枪折。见此情形,妙庄王又下令以红绫将其绞死。正在此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忽然跳出一只斑斓猛虎,诸军士惊得丧魂落魄,谁也不敢上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猛虎背起妙善公主,往黑松林跳去。
那妙善被猛虎背入黑松林后,过不一会儿,慢慢苏醒过来,只见自己身卧一大松树下,不禁深思道:“不知这是什么所在?记得我被父王赐死,已经魂游地狱,怎么会来到这个地方?正在沉吟间,只见一人驾着祥云,缓缓而来,到了妙善面前,落下云头,即施以礼。妙善一见慌忙答礼。那人对妙善说道:“吾非别人,乃释迦是也。特来为你指引一条道路。”妙善一听佛祖到来,连忙稽首称谢。佛接着对妙善言道:“越国南海中,有一普陀岩,那儿是你修道的去处。吾将唤龙王为你化一莲台,助你渡洋而过。”于是妙善来到南海普陀岩,在那儿修行九载而得功成。
过了几年,那妙庄王突然身染恶疾,百般医治无效。这时已经修行得道的妙善公主,已经知道父王有此一难。虽然他曾逼迫自己,但他毕竟是自己的父亲。且妙善修行本身就是以大慈大悲为怀,看在父女骨肉的情份,故而得到这一消息后,即化为一仙人前去为父治疗。她截、挖自己手、目和药,才救得父亲性命。妙庄王想想过去曾经那么逼迫妙善,甚至下令将其处死,现在多亏妙善救了自己,不禁感到十分羞愧。妙善则乘此机会为父讲说修行之道,最后度化其父共登天界。妙善公主因种种修行功德,最后被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
悟净是谁的法号?
悟净是沙僧的法号
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玉皇大帝,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后被唐僧师徒收服,一路主要负责牵马。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沙僧个性憨厚,忠心耿耿。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贪恋女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最终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属于菩萨位,不是罗汉位。
南无观世音读音?
南nan二声,无wu二声,观guan四声,世shi四声,音yin一声,读du二声,音yin一声。普通话朗读中两个四声要变调,后面变轻音。nan,wu,guan,shi(轻音),yin,du,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