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质量,一个质子的质量和一个中子质量差值?
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是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二者质量近似,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质子质量=1.6726231×10的负二十七次方千克,中子质量=1.6749286×10的负二十七次方千克,质子质量比中子质量小2.3055×10的负三十次方千克,二者相对质量差约为千分之1.375
质子或中子的质量是其中的夸克质量之和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又是一个在物理领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性研究课题。
目前为止,解答粒子质量来源的有两个(机制)。一个是希格斯机制,另一个是质能方程。希格斯机制解释了粒子质量的形成过程,但质能方程没有回答能量是如何转变成质量的,仅提出质量与能量等价。
从题主的提问可以看出,若仅依靠希格斯机制来解释质子(中子)的静质量数值,那么就会发现其与组成成份(夸克,胶子)的静质量之和间有巨大差值,即质子的静质量值远大于组成成份的静质量之和。这一静质量之差值,希格斯机制无法解释,不得不依靠质能方程来弥补解释。这无疑是对讲究统一性与逻辑一致性的科学要求的讽刺!换言之,希格斯机制是有缺陷的,是有误导性的,甚至是错误的,应当明确抛弃之(即使其已获诺奖)。
综观各类答案,均借用了希格斯机制与质能方程的组合来解释质子(中子)的质量来源,这是科学认识局限性的无奈。
对此,本人提出了《负空间论》。认为,之所以质量粒子会具有质量,关键在于质量粒子中含有《负空间论》中提出的一种负空间性质的粒子,即化子。依靠化子的作用,可以将纯能量(粒子)转化成质量粒子,即使质能方程成立。由此,质子(中子)因含有化子粒子,使得质子中所有能量均可转化成为质量,由此解决了质量差的矛盾。
此外,因质子(中子)中含有化子,若因某些原因(如引力加大),可使化子叠加产生叠加效应,巨量化子粒子的叠加组合将形成巨大的负空间性质的陷势场,从而形成黑洞及其奇点。
以上是根据本人的《负空间论》作出的解释,供朋友们参考。
中子和电子有没有质量?
都是有质量的,原子中有质子中子电子。质子中子质量接近,电子质量比他们小的多。很多时候计算上相对质子中子忽略不计!
质子和氘核哪个质量大?
氘的质量大。可通过电荷分辨。
氘是氢的同位素,氘原子包含一个质子、和一个质子还有一个电子。所以氘原子比质子多一个中子还多一个电子,是质子质量的两倍还多多一个电子。
氘原子显电中性,因为核内质子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综合。而质子带正电。如果要分辨可以使两种粒子通过一个电场,产生偏转的就是质子。
质子和α粒子的质量之比?
质子和粒子的质量为1:4,电量之比为1:2,那么质子和粒子由静止开始经过相同的加速电压加速后,速度之比为 在垂直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后飞出电场,他们的横向偏移量之比为 通过偏转电场时所用的时间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