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吃肉吗,大熊猫为什么不吃肉?
大熊猫是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植食性动物,它们的消化系统与肉食动物不同,没有适应消化肉类的齿骨结构与酶类。
它们的食性与栖息地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在森林中的它们适应了一种植食性生活方式,逐渐演化出适合植食的肠道结构,通过不断地进食竹子来维持身体健康和能量需求。
除了这些生物学原因外,大熊猫还有着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熊猫既被誉为“国宝”,也是一种神秘的神兽。由于几千年的文化影响,大熊猫被广泛地认为是植食性动物,也成为了中国的文化象征,因此不吃肉也成为了它们的一种特征。总之,大熊猫不吃肉既是由于生物学原因,也是由于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为什么熊猫只吃竹子?
答案是;
大熊猫吃竹子不吃肉是因为需要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有科学家推测,始熊猫在远古时期,还是以肉食为生,后来经历冰川,许多动物在这个时期灭绝,导致大熊猫的食物骤减。所以熊猫不得已于将饮食从肉食向素食转变,开始以竹子为生。
大熊猫有多凶狠?
我早上回答过一个关于大熊猫的战斗力问题,可以说大熊猫现在被营销号吹得十分厉害、强大、无敌,可以让老虎闻风丧胆。但是这一切都是胡说八道,因为这种黑白食竹兽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素食动物,自然比不过老虎这种进化到顶级的强悍猛兽。
大熊猫的大种群位于秦岭,平均可达80-90千克,是世界第二小的熊。喜欢吃大箭竹、华桔竹的叶子、嫩茎、笋芽儿。偶尔也会捕捉竹鼠、小鸟、蜥蜴,也会吃鸟蛋,碰到死去的鹿、羚牛也不会放弃食腐的机会。动物园、保护区的大熊猫也会吃苹果、西瓜、香蕉、玉米、土豆、胡萝卜。可见大熊猫食性虽然也不单调,但是大部分还是竹子为主。吃肉机会很少。
由于经常啃咬竹叶,因此臼齿发达、咬合力巨大,但是犬齿和裂齿高度退化,不再适合捕杀比较大型的东西,所以说对付专门捕杀大型动物的老虎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大熊猫毕竟体型摆在那里,而华南虎野外灭绝后,对大熊猫最有威胁性的天敌也消失了,当地的最大掠食者花豹体型也比较袖珍,平均仅仅才30d千克上下,所以现在的成年大熊猫在野外是没有天敌的。尽管豺群有杀老年雌性大熊猫的事迹,但是仅仅是一个杀一头状态不好的大熊猫的个例,豺总体上也是无法威胁大熊猫的,何况豺现在的情况比大熊猫还要严峻,更需要得到人类的保护,大熊猫遇到豺的机会更少了。而花豹虽然会猎杀未成年的大熊猫,但是也仅仅是小规模的事件,遇到成年大熊猫依旧是主动选择退让的。
所以大熊猫战斗力总体上对付当地的豺、狼、豹是足以自保没问题的,但是遇到老虎的话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当然华南虎的野外灭绝以及豺的数量锐减,不仅让大熊猫野外威胁消失,也让华南虎、豺的另一种猎物——羚牛,失去了遏制他们的天敌,因此数量急剧增大从而泛滥成灾。羚牛不仅通过繁殖优势在挤压大熊猫的生态位与栖息地,甚至还发生过冲突导致羚牛杀死大熊猫。而近些年来羚牛伤人、杀人的新闻也偶有报道,这又是动保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了。
熊猫吃人么?
当然会咬人,成年大熊猫还是有一定野性的,大熊猫伤人时间也时有发生.曾经发生过工作人员被大熊猫咬伤的事故,所以去参观的时候注意不要离围栏太近
大熊猫的冷知识?
1熊猫其实是熊科动物。
2.
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大概有2000只。
3.
大熊猫的食物99%都是竹子。
4.
世界上所有的大熊猫都是咱们国家的财产。大熊猫是吃竹子的食肉动物。据研究,大熊猫的祖先吃肉,在第四纪冰期里为了生存,被迫改吃竹子。至今消化系统变化不大,也会吃肉(比如竹鼠),所以仍被划分为食肉目。
519世纪,当外国人第一次见到大熊猫,便称其为“黑白熊”,那为什么它是黑白两色呢?据研究,大熊猫不冬眠,黑白搭配让它更好地隐藏自己—不管是在密林还是雪地。
6大熊猫非常聪明。专挑新鲜的冷箭竹、缺苞箭竹等优质品种吃,而且春夏吃竹笋,秋天吃竹叶,冬天才吃竹秆,以获得更多营养和水分,也更好地避免了划伤嘴巴。7大熊猫的毛发又厚又硬,长度大约10厘米,皮肤也很厚并富有弹性。这或许就是,大熊猫会爬上那些与身材明显不匹配的小树,又不怕摔下来的根本原因。
大熊猫宝宝新生时一点都不像妈妈。粉色8皮肤长白毛,体重仅有120克,一个月左右才长出黑白相间的绒毛。大熊猫宝宝对此全然不知,因为两个月后它才睁开眼睛。
9野生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而圈养大熊猫在人类的悉心照料下,寿命得以大幅延长。10比如重庆动物园的“新星”就活了38年零4个月,这也是圈养大熊猫的最长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