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降级,银行风险管理部门是否应该被追责?
银行业作为特殊行业,事关国计民生和金融秩序稳定,在我国乃至全球历来会都受到强监管。银行不能一家独大,除了银行还有监督管理银行的银行,即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420亿贷款被骗,所涉及银行相关当事人不被追责是不可能的。只是根据案件最后损失大小及社会影响程度,来决定其处罚的轻重,即是行政处罚?还是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
本案属于金融诈骗之贷款诈骗犯罪类型。对于贷款链条上银行相关责任人的追责,先不说银行内部设置制定的考核处罚制度,就外部监管就有两大法律法规,即人民银行《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以及《刑法》
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处罚的对象就是涉嫌违规违纪的银行工作人员,主要侧重纪律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留用察看和开除等七个等级。各家银行的内部处罚制度,也以此为基础。商业银行处不处罚,以及处罚是否准确必须报人民银行审核批准。没有做出处罚的,人民银行有权责令处罚。其中,受到开除处分的银行工作人员,终身不得再从事金融工作,人民银行会通告各金融机构不得录用;受到撤职处分的高管,由人民银行决定,在一定期限直到终身不得在任何金融机构担任高管或原职务相当的职务,并通告各金融机构。
对于因贷款损失较大以上,社会影响较大以上的金融诈骗罪案发银行主要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是必然的。
刑法第167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3……5年有期徒刑。
第180条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担保贷款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等贷款条件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20万。
向关系人以外发放贷款,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以5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20万罚金。
第187条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其他保函、票据等,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
广西中美天元骗取贷款并行贿一案,标的高达420亿,涉案人员众多,牵涉数家银行,实在令人触目惊心,叹为观止。由于金融犯罪案件一般具有较高复杂性和隐蔽性,决定了案件审理和判决需要较长时间。如今一审结果出炉,意味着案情和量刑已基本坐实,只等终审。所以,从程序上讲,对于银行违纪工作人员的行政处罚早该有了。对于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追究会根据案件进展决定,也许媒体没有过多报道而已。
恒大在这时候出现是走了好运还是霉运?
谢谢您的邀请!我认为是好运!很多人批评足协领导,说是不专业、乱放炮,中国足球之所以水平低,与有这样的领导有直接关系,甚至有人认为是恒大莫明其妙当了“背锅侠”,等等。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
12月25日,足协召开中超投资人会议,公布了新赛季外援、限薪等政策。据某媒体人“西北望看台”透露,会上有足协领导谈到恒大时说:“你们恒大拿那么多冠军有什么用?9连冠10连冠中国足球也上不去啊!”报道一出,舆论一片哗然,纷纷将炮口指向该领导、指向足协。其实,领导这话不应该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而必须从多方面来解读。
第一、坐帐中军、发号施令、指东打西,彰显领导地位
当过小兵、参与过重要会议的同学,都可以设想到当时的会议场景:领导环顾四周,对各路诸侯逐一点评。先是上港、国安、鲁能之类ABCD、甲乙丙丁的精准点评一番。然后,挪一下屁股,扭过头来,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恒大的参会代表,边继续点评,边用食指有节奏地轻敲桌面:“你们恒大呀,拿那么多冠军,又有啥用呢……”周围,各种诸侯低着头拼命去做着笔记。诺大的会议室,只有领导铿锵有力的声音,以及笔记的沙沙响。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目光交叉、对撞之后迸发出来的量子的味道。
回想一下本单位开会,不也这样么?不管是一个科、一个局、一个县、一个公社,乃至一个村、一个生产队,均大同小异。小一级的官儿,从上一级会议上学到的腔,照样画葫芦一样搬回到本公社或者本村、本科或者本股,然后从容淡定、来回环视四周,再略带微笑或者严肃地盯着其中某一个点,最后是用食指轻扣桌子,几乎是一字一顿地继续作着重要的讲话。与会者,除了一边小鸡啄米一般拼命点着头、让领导看见自己装出来的认真劲儿,一边拼命地沙沙沙地做着笔记,或者在会议下发的材料上郑重地用笔划着杠儿。
这有点像《三国演义》第5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之袁绍和曹操,指着袁术、孙坚、马腾、公孙瓒等十八路诸侯,共商讨董、肃复朝纲,意气风发、慷慨激昂,那是何等的气派!这时候的袁绍和曹操,是极有威严的。哥俩坐在居中的位置,桌面温着酒、热气腾腾、酒香四溢。
第二、实事求是,精准把脉,一语道破中国足球落后之历史根源
领导说恒大拿那么多冠军,“9连冠10连冠中国足球也上不去啊”的时候,脸上是洋溢着高瞻远瞩、看破天机、成竹在胸之后的自信的。
虽然领导用的是夸张手法——恒大并没有9连冠更没有10连冠,甚至8连冠都没有,7连冠之后上赛季就中断了,本赛季夺冠后只是“8冠王”。但这个夸张手法用得非常好、非常到位,甚至可以说是精准把脉。
平时媒体记者、球迷网友不是总说,只有俱乐部成绩上去了、联赛搞好了,中国足球才能进步、才能提高么?可你恒大确实拿了8个联赛冠军,另外还有2个亚冠冠军。但中国足球呢?事实上还是原地踏步,甚至还略有退步——至少同比,或者环比,国足在亚足联的排名由第7、第8位下降到了第9位,是退步了的。
其实,这位领导可能一激动,还遗漏了一点极重要的素材——这只能怪秘书水平有限、没有帮领导写好讲稿——咱是说,领导还可以更进一步再举例,说几天前某国际著名足球数据网站给出的世界足坛教练排名,咱们鲁能主帅李霄鹏排名第29位,比齐达内还高。至于卡纳瓦罗、佩雷拉更是高达13、第18位。然后顺着这个思路,领导进一步拓展发言的空间、继续“敲打”中超教练,从而可以把会议的内容构建得更充实、丰富一些、会议的时间拉得更长一些,这个会就更有规模、宏大了,也比较符合会议的主旨。
扯得稍远一点了,扯回来先。
为啥说恒大9连冠10连冠而中国足球上不去,是一语道破了中国足球落后的历史根源呢?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关系,理解透了,能够体会到领导“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
这其实并不是太复杂,稍稍有点劲儿想一想就明了。你恒大当初升上中超后,立马开始招兵买马,将郑智、郜林、冯潇霆、荣昊、黄博文、李学鹏、曾诚、赵旭日、秦升、李健宾、姜宁、张林芃、郑龙、邹正、刘健、张成林、张文钊、韦世豪、张修维、何超、刘奕鸣、高准翼、吴少聪、唐诗、邓涵文、杨立瑜等等各个时期各种各样的国脚几乎是一网打尽、尽招门下,其间经历数届足协、多任领导。但是,除了恒大自身不断地拿着各种各样的冠军之外,于中国足球,特别是于国足确实毫无帮助。以恒大为班底的国家队,别说没进世界杯,就是亚洲杯冠军也一次没拿过。今年初的阿联酋亚洲杯8强赛中,还被伊朗灌了个3-0!这次40强赛,0-0被菲律宾逼平、1-2输给叙利亚,现在连12强赛恐怕都进不了!
明白领导如数家珍般数这些玩意儿的意思么?这不是批评你恒大——虽然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批评恒大——实际上,说这话的领导,心中充满着一种自信、一种自豪:以前的,统统不行。现在嘛,嘿嘿……嘿嘿!你懂的。
第三、正谐加交、语意双关,领导语重心长、激励恒大
领导讲话的内容,都有一种格式、一种套路。前面先指出存在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接着是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最后是发出号召。其中第一个“问题”后面,又有若干个章节,就像上述甲乙丙丁、ABCD之类。
其中,上述“你们恒大拿那么多冠军有什么用?9连冠10连冠中国足球也上不去啊”,只是“指出存在问题”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聪明的领导,在指出问题——也就是批评的同义词——的同时,会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激励。
这是一门领导艺术,一般人是不懂的——领导一般也不会告诉别人——当然是害怕别人学会了,抢自己的饭碗。但聪明的领导会说出来,因为被批评者从开始到结尾都受批评,那肯定心情不好受对不?聪明的领导就会在批评之后紧接着给予一些鼓励和肯定——即使非常讨厌、非常不愿意,也必须违着心来做。这叫啥知道不?打一巴掌、给一颗枣子。或一本正经,或灰谐,各种语法交叉使用,且运用自如、词汇非常丰富。
领导这个时候当着这么多诸侯的面批评你恒大,那是对你的一种激励。事实上,这其中还有一门艺术,叫说话的艺术。因为这批评之中,蕴含着表扬。别人拿不了这么多冠军,但你恒大拿了,别的国安、上港、鲁能、苏宁什么的,哪里有这么多冠军?这种批评,别说恒大,就是普通观众、听众,比如咱球迷、网友等,也是十分受用。受用之余,又生发出对领导的无限感激,恨不得迅速表达出自己的感激涕零!您说,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到了这般田地,哪能不打心底里佩服领导啊!
第四、不懂装懂,外行管理内行,正是中国足球“上不去”的根本原因
咱得首先声明,这个观点是别人说的,不是俺说的。
俺浏览了某网站的相关评论,发现“好评如潮”。在此做一下“文抄公”,精选如下——
网友熊猫和我拍彩照:能讲出这样的话,足以说明足协里面的人都是些什么货色。
网友雪上巡警:曼联、利物浦有啥用,拿那么多冠军,英格兰六十多年没进过世界杯决赛。
网友雨后初阳:中国足球上不去,难道不是你们足协的责任?关别人俱乐部什么事?论踢皮球你们真的是全世界第一。
网友罗纳尔多-7619:上不去也不能拿冠军了?是人说的话吗?
网友斌008:你们足协换了一波又一波有什么用?中国足球也没上去啊!
网友而我已不觉得:可笑,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成绩,抵不上领导一句话。你有本事你也拿冠军啊,不然怎样?别踢了,领导洗个脚拍脑袋决定下个冠军谁来当?
网友雨中漫步:恒大:为了中国足球,我试着再也不拿冠军了?
网友困困的:说得恒大没来之前国足很牛-逼的样子,德甲拜仁、法甲巴黎笑而不语。国足成绩差怪俱乐部,这样的足协怪不得国足成绩越来越差(中间各种表情)。
……
虽然有很多抄录了可能不会得到发表的评论被俺忽略了,但俺在这里还是要批评一下网友们,怎么能这么说领导、说足协呢。虽然人家批评了一下恒大,但不见得就全是“怪”恒大。
个人认为,“西北望看台”很可能是断章取义、误会领导的原意了。以本人当过领导的经历来看,一般来说,领导不会这么“弱智”。打个比方,您今天考试又考了个100分,晚上回到家却被老爹一顿数落:次次都考100分,又有什么用啊?家里还不是顿顿啃窝窝头。您老爹这话不一定是说让您别读书了、赶紧去广东打工。您老爹可能是怪他的老爹当年没用、是您老爹的老爹让您老爹今天顿顿啃窝窝头。其实,您老爹心内里,是希望您拿更多的100分、早日金榜题名,然后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呢!
不过,话说回来,恒大比别人多拿了这么多冠军,而中国足球确实还是“上不去”,其中的关系一定要捋清楚,要群策群力找出原因、齐心协力想办法解决。只有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否则,总是你恒大一家独大、一家独“好”,那中国足球还是“上不去”。
而这个“群策群力”,正是足协这次召开中超投资人会议、公布各种“新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个“新政”是正确的,中国足球就不再是“你们恒大拿那么多冠军有什么用?9连冠10连冠中国足球也上不去啊”了,而是春满花开、万紫千红,整个中国足球全面提升、全面发展了。
从这个方面来看,确实是恒大的“好运”。
(今日头条悟空独稿,未经许可禁止今日头条之外转载!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大熊猫属于几级保护动物?
一级。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熊科、大熊猫属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咖啡饮品的行业前景怎么样呢?
2020年4月1日,瑞幸咖啡承认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虚增22亿元销售额,自2月浑水研究质疑瑞幸咖啡营收造假开始,到4月7日瑞幸宣布停牌,瑞幸咖啡市值距最高点已跌去近八成。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持续发酵,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同日浑水研究和狼群研究联合发布针对爱奇艺的做空报告,好未来亦“自曝家丑”,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正面临“集体危机”。
针对瑞幸事件,目前已有多家媒体发布相关报道谈及瑞幸造假事件始末、背后隐情以及对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影响。
此次亿欧专访到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将对瑞幸事件发生后的市场反应,瑞幸自身价值,未来行业格局及投融资行业的影响进行相关讨论,从投资人的视角再次解读瑞幸造假事件。
一、瑞幸的问题出在哪里?
问:瑞幸的22亿假账从哪里来?
李论:首先声明,我们认为创业公司数据造假是非常恶劣的行为。瑞幸的数据造假不仅给自己,也给中国的创业公司未来到海外上市,以及现在的中概股公司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透支了中国公司的信誉和商誉。
瑞幸刚出来的时候,其实质疑声也很大。通常一个新的事物在诞生之初都会受到质疑,这是比较正常的。这次造假事件刚爆发出来的时候,我看到多数声音都停留在情绪宣泄的层面,还是缺少深入的商业讨论。把商业模式本身和数据造假行为混在一起讨论,有点一边倒的倾向。所以我希望大家有更多理性的思考。
对于虚增的22亿假账,我们也试图分析和计算过假账的数字是怎么来的。
一种可能是提前确认收入,把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收益直接确认了收入。由于每一家公司对于收入确认的标准和方式不一样,比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只要商品放入购物车就算GMV,但这也不是确认收入,只是交易额。
传统的线下教育培训公司比如新东方,他曾经的线下培训收入的确认方式是,学生交完报名费后开班两小时上课后就可以确认该笔收入。
对于瑞幸这样的消费公司来说,我们有考虑会不会瑞幸把用户咖啡钱包中未兑换的券算成了收入,但对照他的招股书,他们官方表明收入确认的标准是咖啡等商品交到客人手里那一刻确认收入。这意味着用户手中未兑换的券都不算收入,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推算不出22亿假账从提前确认收入的方式来。
随后,我们换了个角度,从瑞幸已经披露的财务数字中试图推算。
从瑞幸2019年第一季度报来看,有两个关键数字:单杯咖啡售价9.2元,每一家门店每天卖244件商品(196杯咖啡,48件其他商品)。
我们假设了一个前提:2019年全年日均单杯价格9.2元,日均单店杯数196杯一直保持,咖啡收入占整体收入比75.5%保持不变。在这个前提下推算,当瑞幸的店铺从第一季度的2370家增长到第四季度的4509家时,瑞幸的全年收益算出来是26.49亿,而瑞幸披露的数字是51亿左右,中间的差是24.5亿元。
结合一些业内流露出的信息,我们猜测,如果2019年第三、第四季度开设的新店因为首单免费的单量比较多,位于偏僻位置单店的日单量低于196杯,一些店面的复购率比较差等等因素,致使瑞幸IPO后店面数在近乎翻倍,但单店订单量、咖啡收入没法保持和店面增长一样的增速。瑞幸的相关人员为了在账面或者报告资料上维持同等增速,虚报了22个亿。
因为官方也没有解释虚增的22亿如何而来,我们姑且这样推算。
问:瑞幸走到目前,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
李论: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的咖啡市场是以年化30%的速度在增长,市场增长的最大红利获益者一定是与用户触达最多的人,瑞幸在通过高密度的店面布局后,有4500家店,比星巴克店面数还多,或许能够在30%的年化增长里拿到比星巴克更多的红利,某种程度上来看做店面布局的策略是对的。
星巴克的成本结构其实跟瑞幸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房租支出比瑞幸还要更多一点。因为有星巴克的价格参考,有足够的毛利空间后,刨除营销成本等运营成本,依然可以保有一定的毛利水平。前端又有咖啡机等终端设备来做生产标准化,相对于其他品类来说,具有一定优势的。
但是,瑞幸毕竟是一个零售企业,有很多消费企业的规律还是要遵循,没法走捷径。
基于上面我们对瑞幸的长期观察和上面的推算,我的理解还是瑞幸发展太快了。一方面,也许是太着急想成为中国第一的咖啡,所以一直在高速扩张店面,希望超越星巴克;
另一方面,也许太着急去容错性低的二级市场融资,发展策略比较激进,比如新店的增长没有那么理想,老店可能没有新增,也许也没有形成有效复购等,高速扩张没有达到增长预期,导致后续增长不再是优质增长。
二、瑞幸的价值在哪里?
问:您现在对瑞幸的商业模型的看法是什么?
李论:把瑞幸剖开来看,至少可以看三个层面。
第一层是瑞幸底层的商业逻辑,这是最核心的。尽管数据出现造假,我们依然看好瑞幸出现的这个时点,消费领域出现的连锁化、规模化的新零售业态,这是代表未来趋势的。
连锁化的本质是怎么去实现规模效应,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规模化复制。这是要通过产品工业化、服务和管理的标准化来解决的。分开来说,
首先说产品的标准化。咖啡领域,原来传统玩家比如星巴克和Costa虽然有工业化的部分,但更多的是手工加工的形态,瑞幸更多的是追求工业化、产品标准化。
其次是管理和运营的标准化。瑞幸等业态实际上将传统消费里面的“人、货、场”三件事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升级。通过数据中台的推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在数据库中流转,以达到标准化输出。同时叠加线上线下的融合,对于C端用户的捕捉手段、转化手段、营销手段等,包括定价策略方面,都值得借鉴。
为什么不希望说一边倒的给瑞幸“判死刑”,是从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价值。
拿数据中台来说,用户消费已经由现金迁往移动支付,消费的可追溯性大大增强,门店端的造假已经很难实现,加之引入IT审计等技术手段,使得门店端直接虚报营业额等财务造假方式越来越难。这和没有数据中台之前餐饮企业难以确认真实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大大不同。
所以,产品工业化、数据中台驱动的管理和运营标准化、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连锁业态的商业逻辑是先进的,未来可以复制到消费的其他品类。
第二层是咖啡本身的品类。过往业内认为咖啡有三档,35元、15-20元、10元以下。瑞幸是15元左右的中间档。我们在做了大量研究后,倾向于咖啡品类有可能不存在中间态,而是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非常大的场景化需求和空间需求,比如Costa、星巴克、太平洋咖啡等,定价35元以上,这些咖啡店把人群对空间的使用费用,叠加到咖啡里面去;另一种是15元以下,对空间需求不大,咖啡是快消标准品。
可以想象,一旦咖啡变成快速消费品之后,会遇到来自便利店的挤压。从习惯相似的日本、台湾市场来看,大量的早餐消费是被便利店吃掉,或许有一种可能,咖啡会跟早餐一样进入便利店市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之前判断瑞幸更倾向于走平台的路,瑞幸用咖啡来切入市场,当交付、物流、门店体系搭建起来之后,瑞幸可以变成一种新型便利店或是零售终端这种业态
第三层是瑞幸这家公司本身。这家公司的确跑得太快导致出现假账这样的大问题。
但理性来看,在假账问题爆出后,瑞幸咖啡门店依然在正常运营,员工正常到岗。有咖啡挤兑的情况出现,但门店运转整体正常。换做其他企业,不一定能如此淡定的正常运营。从这点来看,瑞幸有它的业务基础扎实的一面。
问:瑞幸咖啡是否还是中国的茶饮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改变?
李论:瑞幸出现之后,将公众对于高客单的咖啡消费做了一次系统性的降级。
以前星巴克这种空间型需求的咖啡没有替代的时候,大家觉得喝35块一杯的星巴克很正常,但是有了瑞幸之后,人们会发现为什么要喝35块的星巴克,其实喝12块的瑞幸或者喝10块的全家便利店的咖啡,差异性也没那么大,这是对于整个行业的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宏观来讲,我认为中国的咖啡市场按人均消费杯数来说是有机会做到和日韩一样大的市场。咖啡的上瘾性还是比较强的,而且业态多样,只是说增长速度到底斜率有多高的问题。
咖啡和茶饮还是有些差别。
做餐饮很大程度上还是会担忧品牌的持续性能有多好,就茶饮来说,因为它的受众人群忠诚度低,奶茶、代奶茶因为高糖高热量,相对年轻人有更多的吸引力。
所以,对比茶饮来说,如何做到穿越生命周期,是品牌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如何实现自我迭代,咖啡可能会相对好一点。因为咖啡的创新需求相对不多,50年喝下来还是卡布奇诺、美式、拿铁,但是茶饮要靠不断创新,比如口味、IP、品牌、调性等都需要持续创新。
比如,茶叶的1.0版本是冲的粉质,现在的喜茶它们已经将茶饮做到了3.0版本,配料都是现成的,原料成本都很高。鲜果的使用对于供应链将带来一个全新的挑战。所以我之前认为,瑞幸不该尝试茶饮(小鹿茶)这样的非标品。把自己的基因里面标准化这件事情丢掉,去到了一个非标的市场里面去太难了。
问:您认为瑞幸还有转圜的余地吗?
李论:我们看到因为瑞幸爆出的财务问题,最初有一些挤兑,但这段时间从我们的观察来看,门店已经恢复了正常,产品层面上也没有太多影响。
退一万步说,人的习惯不会因为一家公司的关门而改变。至于是否可能会选择其他咖啡品牌,我觉得这个事情见仁见智,茶饮、咖啡市场还是在增长,基本面没有太大的变化。
我认为瑞幸目前作为一个咖啡品牌,还是被消费者接受了的,有相当的用户对瑞幸是有购买习惯的,所以从消费品的品牌角度来说,瑞幸有它的价值。
瑞幸所产生的问题,并不是品牌作假,或者说商品伪劣,而是管理层和商业策略的问题导致的。未来或许有一些可能,比如有其他的资本方或者主体进来,把商业基础和管理这两者做剥离和替换。也许是通过并购等方式,甚至替换管理层等,都是有可能的。
就瑞幸本身来说,也许瑞幸会考虑关掉一些表现不好的店,或者跟海澜之家一样引入加盟商,瑞幸公司做运营管理,而加盟商享受一个年化的收益分成——这些都是有讨论空间的。
三、瑞幸事件对IPO及投融资的影响
问:瑞幸事件,包括近期接连的自爆事件,对于中国企业后续赴美IPO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李论:这些事件对于中国公司去美国IPO会有阶段性的影响,甚至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才能消化。资本是最希望全球化的,但是华尔街代表的资本方受伤,对中国跟美国全球化道路可能会有更多障碍,这对中国影响很大。因为美国市场有阻力,可能未来一年大量的公司又会像2016年那样考虑拆红筹,因为中国内地的科创板、创业板和香港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退出机会。
当然,我希望这些事件对于中概股在美国IPO的负面影响比之前一波更快的消化掉。
问:瑞幸这件事对创业项目融资会有哪些后续影响?
李论:从长远角度来说,整体会导致消费项目融资不容易,尤其是线下业务为主的项目本身融资就不容易,再加上该事件的影响,对于高投入通过股权融资投入来做连锁扩张的模式会产生挑战。
我们也在思考,如果连锁企业如果只依靠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扩张,怎么衡量增长是不是良性的非常困难。未来的消费连锁企业,除了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来做扩张,在扩张过程里面,也是否可以考虑设计更科学的融资方法跟债权融资形式,甚至发行ABS等是不是有可能。
(来源:亿欧网 李万凌霄 王鑫)
熊猫现存数量濒危等级?
虽然大熊猫濒危等级宣布降级,但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全球现存的野外大熊猫数量1590多只,主要栖息在群山环抱的四川盆地四周。近年来,四川大熊猫的栖息地面积扩大了三成多,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达到35个。
2019年的最新数据,这一年,大熊猫共繁殖了37胎60仔,存活57仔,全球圈养数量达到了600只。同比2018年,净增52只,增长率为 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