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所在地,籍贯有哪些?
一般区域: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县/县级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省级和县级、镇级行政区划中间不写地级区划(地级市)名称。把如今的行政划分地对照 祖辈的长久居住地。
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区:自治区/省/直辖市+自治县/县/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旗/自治旗(县级)/县/市辖区/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韩国:道/广域市/汉城(首尔)/济州+邑,区,面/洞,邑,面/区/洞,邑,面
朝鲜:道/平壤,罗先,南浦市/新义州特区+ 邑,区,面,里,劳动者区/区域,郡/ 洞,里、郡、劳动者区
日本:县,大阪府、京都府/道/东京都+市,町,村,郡,区/支厅/特别区
越南:坊(或乡)、郡(或县)、市、省
蒙古:盟(省)/乌兰巴托市+苏木/区,小区。
一般以某人的太祖父(或高祖父或曾祖父)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 或太祖母(或高祖母或曾祖母)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
或外太祖父(或外高祖父或外曾祖父)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或外太祖母(或外高祖母或外曾祖母)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
祖父的长期居住地,大多数与祖父的出生地、户籍地是一致的。如果祖父出生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也最好填写长期居住地一致的出生地或者户籍地作为籍贯。
还是无法确认的,可以综合祖父往上直系亲属的籍贯、祖父的出生地与户籍地、祖父的长期居住地的具体情况,向管理使用该资料的单位或部门咨询,一经确认,非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改动,以免因档案资料的矛盾冲突带来新的困扰。
籍贯是写哪里?
籍贯通常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祖籍地、常住地或家族祖先所在的地方。在常见的个人信息中,籍贯通常需要填写,例如在个人履历表、户籍、身份证等相关资料中都需要填写。
通常在填写个人信息时,需要填写自己的籍贯,可以填写详细到省份、市区、县乡、村屯等级别。在写简历时,建议写入自己的籍贯,以便面试官等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求职者的背景信息。总之,个人的籍贯是一个人的重要身份标识和基本信息,需要认真填写和保管。
住址和籍贯有什么区别?
区别①住址是指你现在居住的地址(户籍所在地)。籍贯是指你祖父出生的地方(地址)。
②住址要详细填写,注明你现在居住在哪个省哪个市(或县),具体到那个区(乡镇)村,街道及门牌号。籍贯填写时不用特别的详细,一般填写到哪个省、市(县)、区(乡镇)就可以了。
户口本上的籍贯是什么含义?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历史由来在谈户口本上的籍贯前,我先谈谈籍贯的由来。
在古代,籍是指一个人的家庭对朝廷负担的徭役种类,就是指其所从事的行当,北魏诗歌《木兰诗》花木兰家就是军户,同一种户役的家家户户都编入一份户籍册子。
昨日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如“乡贯”、“里贯”。籍贯合在一起,指一个人的出生地(贯)和家庭徭役种类(籍)的登记文件。
《魏书·宦官列传》:石荣籍贯兵伍,……说明他的籍编于军队。
《魏书·食货志》: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
从魏晋时期开始,国家对籍贯加强掌控,以避免徭役和赋税的流失。
《隋书·经籍志》: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户口本籍贯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见下图。
由上面可知,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爷爷)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户口本出生地出生地好理解,就是公民的实际出生地址,见下图91号文件说明。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长河泛舟,希望帮到你。
籍贯写哪?
1、籍贯一般填写“省+县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区、县级市三种,
比如“江苏省东海县”,
“广东省博罗县”。2、如籍贯所在地是市区里面的,
可以填写“省+市级行政区”,
如广东省广州市。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
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
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
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
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
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
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
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某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设的新地方和近代才有很快发展的地方;大量的人的籍贯地不是户籍地,
这些人一般都是改革开放后或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从外地迁移或近代时才移民到新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