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是什么,出国做博士后的利弊?
好处就是有出国的经历,在某个行业是比较吃香的,不好的地方也是这个原因,有一些企业他是不太喜欢自己员工有出国这个经历的,他们认为出国了之后远离中国的市场,不懂得中国市场是怎么运作的,到时候会比较麻烦
博士后上面是什么学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共分三级,分别是学士,硕士,博士。博士是最高学位。
博士后不是学位,而是取得博士学位后进入博士后科研站进行研究工作,而不是上学。博士后科研站的管理隶属于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原国家劳动部),进站博士需要跟博士后科研站所占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单位也必须给博士后科研人员缴纳五险一金。
博士后学位什么时候出现的?
博士后是1985年出现的,博士后不是学位,其实博士后也不是学历,是工作经历。博士后制度是1985年中国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的,就是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毕业后先到博士后流动站搞科研两年,作为过渡性岗位,到期考核合格颁发博士后出站证明,就成为博士后,这就证明能独立完成科研工作了。
博士后是什么级别的学者?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答题之前,小西先预祝各位申报"第65批博士后面上资助"的各位博士后顺利获批。记得2018年是4月28日出的公示结果,和自科青年基金类似,一个博士后面上资助对于普通的青年教师(青椒)的科研起步还是帮助挺大的。尤其是在双非院校,部分学科职称评定时将"博士后面上资助"认定为省部级科研项目。
博士后在圈内被部分人称为"第三类人",即在高校无编制、无学籍,非职工、非学生,待遇主要看地区(经济发展)或单位(流动站/工作站)的引人条件。一般来说,企业是博士后工作站,高校科研单位是博士后流动站,如长沙市的人才引进政策中仅对非事业编的博士后给予10万元补贴,如在高校肯定是优先入编,无法获得这笔补贴的。
博士后是不能被称之为某个级别的学者,不少人都是直接称呼为"XX博士",如王博士,毕竟博士后进站的前提就是取得博士学位。就我身边的朋友,很好有喊某人为博士后的,除非是合作导师,如"李博后"听起来怪怪的有没有?
不过,博士后进站会和单位签订协议,期间发表的论文等成果不是非常突出的,一般只能计算入协议内履约的成果,而无法和正常教职工一样获得年终的科研绩效奖励。在不少高校内,学院的工会福利,如电影卡、购物卷都没有博士后的份。医保、社保、公积金的话,至少小西见过的高校或科研院所都是提供的,额外提供2000元/月的租房补贴。
以长沙市为例,博士后享受副教授待遇,年收入约10万元,每月到卡7000多(含2000元/月房补)。不同地区或单位能给的待遇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如广东工业大学等院校已开出30万元/年的条件吸引优秀博士后进站。
之前,小西自己做过高校的在职博士后,和不少人聊过类似的话题。选择进高校做师资博士后的有2种常见情况:1)不够学校引人条件,走师资博后渠道缓冲,等论文或其他成果出来再入职。2)借助博士后平台(比工作的院校要好)做出一些较好的科研成果,且拓展自己的人际圈(博士后合作导师、同门),认识一些自己所在研究方向的朋友。
国内博士后的环境其实还是不错的,不少院校给出的待遇已超过国内平均水平,尤其是数据库、图书馆等还是极为方便的。但是,博士后一般是2年,大部分会进入团队后调整研究方向,想要在2年内有一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容易。之前,还要求不能做本学科的博士后,换个学科难度更大。另外,在30-35岁的科研成熟期(黄金期)"搏"在博士后2年,压力和风险都不低,小西就认识不少博士后找到合适的高校准备入职后,在原单位直接提前出战、退站的。
当然,博士后更不是一个学位,我国的最高学位是"博士",如攻读博士学位,但是常常称"做博士后"。小西在前面也介绍到,博士后非职工、非学生,但是在小西看来因为具有不错的收入,更倾向于是"工作"。其实,在不少博士求职时就会发现,博士后流动站都在缺人,各类大型、国家重点实验室、杰青、长江、青千团队都在发布博士后招聘信息。
在小西看来,相比"青椒"或博士生,博士后的性价比更高!而且,博士后流动站的审核相比高校的博士人才引进简单快捷(3-5天通过审核),可以更快的融入团队工作。当然,不少人选择去国外顶尖实验室做博士后也是很好的选择!
2019年最知名/火的博士后,你们猜猜是谁?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博士后申请条件?
1.申请人须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四十岁以下。
2、委托代培、定向培养博士和在职人员、现役军人,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须征得有关单位同意。在职人员不得申请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3.设站单位培养的博士一般不得申请进本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申请人首先向有意向的设站单位提出申请。并根据各设站单位的具体招收要求提供审核材料。
5.如申请的进站单位为工作站单位,应区分其是否具有独立招收资格。如不具备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资格,申请人还应同时向流动站单位提出联合招收的请求。
6.所申的请单位初审合格后,报全国博管办或有关省(市)博士后工作主管部门核准并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