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向箔,还是把太阳系变成一副没有厚度的画了

天美资源网

二向箔,还是把太阳系变成一副没有厚度的画了?

首先一句话申明观点:严格来说,二向箔只是把太阳系压扁了,不可能将太阳系变成完全没有厚度的画,因为太阳系的物质并没有消失,二向箔再强大也不可能将物质的一个维度变成完全、绝对的“0”。因为宇宙间存在一个最小的尺度,即“普朗克尺度”。除非二向箔有能力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将太阳系的物质完全的消灭。

刘慈欣科幻表述给人的误区:光速飞船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光速,同样没有厚度的画也不是绝对没有厚度。

《三体》毕竟是一部科幻小说不是科学论文,为了增加可读性,刘慈欣先生不得不在文字表述上尽可能的贴近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否则光解释这个概念,就要占用大量的篇幅,让读者根本就读不下去。所以,为了让读者更快速的明白其中的含义,只能在相关理论的准确性方面降低一定的标准。譬如说光速飞船,事实上在《三体》中没有一艘完全达到光速的飞船,因为这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三体》中还是将能够接近光速的飞船直接称作了光速飞船,刘慈欣先生只不过是让读者便于理解罢了。

二向箔,还是把太阳系变成一副没有厚度的画了

即便如此,《三体》作为一部硬科幻小说,还是不得不花大量的篇幅去解释相关的概念,如:洛希极限、逃逸速度等,让很多读者觉得头大。这其实是硬科幻文学的特性,没有办法。如果感觉《三体》读不下去的朋友,可以试着读一下卡尔·萨根的《接触》,我保证看不完第一章你就感觉头大。

同理二向箔也是一样,它不可能将原有的一个存在的维度降低至绝对的“0”,因为宇宙间存在着一个最小的尺度,即普朗克尺度,即便是黑洞也是如此。除非你把太阳系完全、绝对的消灭,但这又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既然二维的太阳系还存在,存在引力,那么这个维度也必然存在,不可能完全消失,只不过被降低至普朗克尺度而已。

事实上在降维打击的解释中,刘慈欣先生曾清晰的描述过,所谓降维打击只不过是将一个维度压缩至了微观,维度并没有完全消失。所以二向箔也不是将一个维度完全消灭!

全息解读《三体》,深度解读科幻,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

也许这就是三体小说里的二向箔了?

我对题者的两个问题都持否定的看法。

宇宙中的一些奥秘,只要人类掌握了就能模仿制造。例如人类掌握了行星的奥秘,制造出了人造卫星;发现了太阳的奥秘,制造了核电站和氢弹。但是有些东西即便发现其存在,受制于人类现有科技水平,仍然无法人工制造。例如,虫洞、光速飞船以及最近有图有真相的黑洞。

人工制造黑洞的前提是能够绝对控制黑洞。黑洞无限大的吸引力使得能够将周围包括光在内的一切物质吸入其中。如果不能控制黑洞,制造出的黑洞就会将地球吸进去,这绝对是作死的节奏。现在对于黑洞的研究尚处于观察阶段,距离控制和人工制造遥遥无期。

《三体》中的二向箔是比黑洞更为高端的科幻存在。二向箔是刘慈欣科幻的将三维空间降维至二维空间的大杀器。黑洞再怎么“黑”,也是三维空间的天体。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我是阿云,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欢迎留言,分享你不一样的视角。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二向箔对神级文明有用吗?

有用,可是作用真的不大,还要进化

三体中的二向箔有科学根据吗?

没有。完全是科幻产物。

宏观维度,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维度可以被消灭或增加,连这种理论都没有。

在三维空间里,其实也并不存在真正的二维、一维世界。没有粗细的一维和没有厚度的二维世界在三维世界中根本就不可见。更没听说有一维或二维的物质质量,没有粗细或没有厚度,就代表没有物质质量。

至于多维空间就更悬了,至少霍金说他的大脑是理解不了,就更别提我的了。有人试图拿莫比乌斯环和克莱因瓶推测多维世界,但是这种非比寻常的观点就需要非比寻常的证据!如果有个宇航员太空行走后返回地球,他的左眼变成了右眼,左手变成右手,心脏从左面跑到右面去了,那么就可以被当做多维空间存在的证据。可是,有吗?

宇宙太大了,人类永远是坐井观天,今天的不可能并不代表明天的不可能。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多维空间存在的铁证,但至少在发现之前我们无法认同它!

二向箔是啥?

二向箔是什么?二向箔的出处在刘慈欣小说三体里边儿展示过。歌者文明向太阳系发射来了一张卡片。他没有厚度。只有长度和宽度。当他启动的时候,首先太阳,地球整个太阳系所有的生物。慢慢的变成了一张平面图。它的可怕之处是将三维物体变为二维物体。有一段描写每一个人的细胞都被平铺在太阳系中,清晰可见。可以简单的说,二向箔就是三维变二维的一项机制。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