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草原,中国四大平原和四大草原分别是什么?
中国四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35万平方公里)、最小的平原为关中平原(约4万平方公里),经济最为富庶的为长江中下游平原(16万平方公里),人口最多的平原为华北平原(31万平方公里)。
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或称松辽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的一部分和内蒙古的小部分,地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南北长约10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是中国四大平原之一,又称黄淮海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的1/5。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 ,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发达。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一般海拔5~100米,多在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4~18℃,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
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渭河盆地、关中盆地,是由断层陷落地带经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和渭河谷地及渭河丘陵一起构成渭河盆地,居晋陕盆地带的南部。
渭河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梁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长约300余公里,海拔约323~800米,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后亦称潼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代称“关中”,亦有称“秦中”之说,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
我国最著名的四大草原分别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新疆伊犁草原、西藏那曲高寒草原。
中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原总面积将近4亿 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为现有耕地面积的3倍。中国地形丰富,农业用地类型多样,而草原主要分布于完达山到青藏高原东麓的西北地区。
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当今保存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有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出产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关注,连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它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时这里也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个风光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有延绵起伏的大兴安岭,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这里被人们盛赞为北国碧玉,人间天堂。
伊犁草原
无论是声名在外的那拉提,还是后起之秀的唐不拉,抑或是传统的牧场巩乃斯,伊犁草原均展现出超然绝美的气质与外表。伊犁河谷是如此的卓尔不群,逶迤千里,生机无限。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风景区总面积达800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即使到了隆冬时节,那拉提也别有一番意趣和情致。到那里滑雪或乘坐马拉爬犁,可尽享北国草原风情的乐趣。
唐布拉草原是尼勒克县境内的喀什河峡谷草原景观的统称,得名于以唐布拉命名的大峡谷,是由森林、草原、急流、山石组合的自然景观区。因为其山谷东侧山梁上有块硕大无比的岩石,恰似玉玺印章,故而得名唐布拉(哈萨克语意为印章)。
巩乃斯,蒙语意为“太阳坡”,分布在新源境内,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也是天马-伊犁马的著名产地。这里不仅有地域广阔、水草丰美,飞流急湍的河流和遮天蔽日的森林,还有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亚欧面积最大、最密集的野生苹果林以及野杏、沙棘等次生树种和雪豹、银狐、雪鸡、马鹿等多种珍贵野生动物。巩乃斯草原地势跌宕起伏,气象万千。山地草原,河谷原并存春夏秋冬牧场齐备,四季景色俱佳,尤以春色为最。距新源县城3公里,恰合普河飞泻而成的恰合普瀑布,呼啸而下,为巩乃斯重要的景点之一。
锡林郭勒草原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境内,面积107.86万公顷,198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生态系统。
那曲高寒草原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中国最美的四大草原是哪四个?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是中国保存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有"牧草王国"之称。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当今保存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有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出产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连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它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时这里也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
新疆到底哪个草原最美?
新疆我去过三次,走过好几处草原,不同的季节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各有各的美。在这里把我走过的几个草原的风景和大家分享一下。
百里画廊-唐布拉草原。沿着喀什河两岸绿色走廊行驶,一路典型的雪山草原风光,满眼的绿色,一片好牧场。
一路上绿草如茵,满眼清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都觉得绿的有点假
据说电影《天山红花》曾在此地取景,唐布拉草原也因此而美名远扬。
喀拉峻附近,阔克苏河峡谷一带的高山草原
眼前呈现一片深浅各异的绿色组成的画面,两山之间一片波状起伏的草场。这就是琼库什台大草原,这里位于新疆伊犁特克斯县南部山区喀拉峻草原附近,与喀拉峻大草原隔河相望。哈萨克语“大平台子”的意思。它是天山半坡的一个小村,乌孙古道的北入口,以前没人知道它的存在,自从天山的鲜花显现于世,它的名字才被人了解。
草原上牧民的毡房,碧绿中的一点白,成为画面的中心点。山前大台地上绿草如茵,平空中在台地上纵切出无数的沟壑,将平静的草原勾画的象大海里掀起的波浪。来这里你会看见,蓝的天、白的云、白云下面是银色的雪山、墨绿的杉林、淡青色的草原和五颜六色的花海,几种色彩层次分明,色调和谐,形成一幅天然图画。这个天山脚下的美丽草原,在光影的映衬下,起伏的草原加上座座毡房和木屋,使草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牛羊星星点点散布在草原上,马儿安逸地在草地上晒太阳,显然,这里是它们的天堂。
水草丰美,羊肥马壮,一片好牧场。有人把这里称作东方瑞士,雪山,雪松,绿草,牛羊,一幅画面中包含四季。
赛里木湖海西草原,五月末六月初正是花开的季节,地上开着好多紫色的小花。
天空风云变幻,远处太阳从山顶上的云间撒下一缕光,照在地面呈现一条金黄的线,牛马点缀在草原上悠闲的吃草,正是拍照的好光影。
夏特古道夹在两山之间一条河谷中,草地里时不时有小片的野花,偶尔有牧民的小木屋和木栅栏。这里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天然峡谷公园。峡谷长达4.50公里,一直延伸到冰山脚下,夏塔河水流湍急,波浪滚滚,终年翻着乳白色的浪花,两岸山岭壁立叠嶂,仿如斧直。夏塔地处僻壤,保持了十分原始的状态,这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不时可见松鼠、旱獭、雪兔、野鸡等动物。有时可见马鹿、黄羊、雪豺等奇兽出没。
夏塔古道是由冰川、隘口、古道遗迹、河谷山林、草原构成的一条天然峡谷,是一处自然状态原始至极的原生态景点。近年来这里已成为新疆旅游景点的一道无处可比的风景线,夏塔古道还是中国十大徒步探险路线最有挑战性、最热门的著名古道,每年都有中外探险队和科考者经此穿越天山。
以上是我新疆之行中走过的几处,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里面有很多关于新疆的游记,可以参考一下。
由北京出发到呼伦贝尔草原?
直接唠干货,题主的首要目的地是呼伦贝尔,北京到呼伦贝尔还是有点距离的,我介绍前面两天和后面两天基本上就是在赶路,如果题主时间允许可以在赶路的途中再穿插一些景点。
第一天
北京--西乌珠穆沁
里程767公里,参考用时9小时。
沿途风光
第二天
西乌珠穆沁--东乌珠穆沁--阿尔山
里程695公里,参考用时8小时51分
沿途风光
第三天
阿尔山--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阿尔山
里程148公里,参考用时2小时30分
森林公园的面积比较大,景点分散,一天时间可能游览不完,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公园内住宿,第二天继续游览。另外阿尔山其他的景点也是不错的,有时间也可参观。
森林公园风光
第四天
阿尔山--满洲里
里程425公里,参考用时5小时21分
晚上可以在满洲里看城市夜景,很美的。
满洲里夜景
第五天
满洲里--呼伦湖--黑山头--额尔古纳
里程294公里,参考用时4小时13分
今天从呼伦湖到黑山头走的就是最美的边防公路县道904,这条路上可以看到最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傍晚在黑山头看最美的草原日落,晚上到额尔古纳住宿。
沿途美景
第六天
额尔古纳--额尔古纳湿地--五卡--恩和
里程182公里,参考用时3小时47分
先去参观额尔古纳湿地,然后继续出发,这里一定要走卡线,也就是返回到边防公路,沿途风景美的不要不要的,恩和是俄罗斯族乡,在这可以住木刻楞,洗桑拿,品尝俄式西餐,不要错过恩和的日出日落,在这骑马也是好选择,性价比很高。
沿途风光
第七天
恩和--室韦--临江
里程79.7公里,参考用时1小时23分
沿途风光
第八天
临江--莫尔道嘎--根河
里程213公里,参考用时4小时32分
今天在临江先看日出,然后出发去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参观,最终到根河住宿。
风光美景
第九天
根河--敖麓谷雅--莫日格勒河--海拉尔
里程268公里,参考用时3小时39分
莫日格勒河在导航搜索不到,我用的是金帐汗,观莫日格勒河就从金帐汗旁边的土路上去,下雨天放弃吧,很容易陷车。
风光美景
第十天
海拉尔--松原
里程779公里,参考用时8小时57分
今天开始就是返程了,景点就不安排了,时间够用就沿途玩一玩吧。
第十一天
松原--北京
里程1064公里,参考用时12小时。
今天一定要走大广高速,比京哈好走的多,车非常少。
农村俗话养马不养驴?
谁都知道马比驴值钱,农民都知道和稀泥既不干净又不赚钱,所以才有了“养马不养驴,搬砖不和稀泥”这个俗语的全部含义吗?答案是:不尽然。老周就这里掰扯掰扯。
养马不养驴的由来从古至今,草原上看到的大都是骏马奔驰,很少看到驴和骡子,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还是市场价格决定的。
五千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还是不间断的战争,汉族内部每隔几百年就会出现朝代更替,小国与小国之间的吞并和蚕食,大国之间的较量。草原游牧民族更是没有停止过部落之间的冲突,作为古代最主要的运输工具和战争工具,马匹不可或缺,所以说,良种马可遇而不可求,上乘马高价难求,只要是马,都不会低价寻求买家。所以,有经验的牧民,都会选择养马。
同一个属的毛驴,虽然很早就被驯养,但是速度慢,负重能力有限,只能作为普通人作为代步工具和田间劳作工具,所以,在一部分地区作为农活的劳动力替代品,而大部分地区则以耕牛为主,所以,市场需求量较小,价格偏低。
驴能够一直没有被人类抛弃,主要的用途还是和马杂交,培育出骡子。骡子分为马骡和驴骡,主演的区别就是马骡是公马和母驴杂交而成,而驴骡则是以公驴和母马杂交而成,适用于不同的用途,但是骡子综合了驴和马的综合优势,力气很大,速度较快,适宜于崎岖的山路运输物品。人们为了能够源源不断的获得骡子,所以就会保留一部分驴作为繁殖材料。
随着时代的进步,驴肉成为天价,养驴者却很难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驴肉销售数量有限,倒运驴的中间商大赚差价,所以,现在的驴的数量更为稀少。老周曾经在北京市一家专门卖熟驴肉的店里问过经营者,他的话引起我的深思:“你以为商品驴价格多高啊!你知道哪些地区养驴最多?价格最低?我的这批驴,一头驴价格在2000~3000元。”
说句实在话,现在一头黄牛的价格都在20000以上,谁还会养驴呢?
驴的价值一直很低,所以,很难和马相提并论,这是事实。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更有意思。那就是驴马不同槽。这又是咋回事呢?
都听说过一句话:“马无夜草不肥”,实际上指的并不是晚上要给马添草料,而且每天晚上都有喂精料,如此一来,才能快速育肥。
而驴饲养起来则是比较简单,即便是每天晚上饲喂干草也能正常生长和劳逸结合,而且什么草都可以吃,没有马那么难伺候。
如果将马和驴放在一起饲养,驴就会争抢马的好饲料,而马也是不会吃驴吃过的剩下的草料,所以,马就会越来越瘦,而驴会越来越肥。所以,有经验的养殖者是不会将驴马一起饲养的。
搬砖不和稀泥的真正意思古代盖房子等建筑都会用到砖,其中包括3种砖,第一种是烧砖,分别是青砖和红砖,另外一种是泥胚,还有一种叫做水泥砖。不管是哪种砖都需要搬运,很费力气,但是相对于和泥来说还是很轻松的。
和稀泥需要挖生土,然后再搬运到建房地点,添加切碎的麦秸、黄豆杆等秸秆,用于增加粘连度和强度。农村和泥一般都是人工用脚踩踏,耗费大量的时间,有劲使不出,浑身都是泥。所以,在给别人帮工的时候,都会想办法去搬砖,也不会主动去和泥。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是去赚钱,搬砖和砌砖都是大工,获得的劳务费通常在200~400元,而和泥则是小工,获得的劳务费只有80~120元,出力不赚钱,赚钱不出力,谁愿意去做小工呢?
好了,今天关于这个话题就说到这里,你的观点是什么呢?欢迎参与讨论,增添更多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