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果,又名香瓜茄,因其独特的外观和丰富的营养价值,逐渐成为市场上备受青睐的水果,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硒、铁、锌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稳定血压等功效,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人参果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掌握科学的人参果种植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种植户收益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参果从选种到收获的全过程种植技术。
品种选择
人参果有多个品种,常见的有长丽、大紫、Asca等,长丽品种果实较大,外观美观,口感清甜,适合鲜食;大紫品种果实颜色深紫,产量较高;Asca品种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较好,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以及市场需求来综合考虑,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可以选择对湿度适应性较好的品种;在北方地区,则要选择耐寒性较强的品种,要从正规的种子供应商处购买种子,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种子处理
- 浸种:将选好的人参果种子放入55 - 60℃的温水中,不断搅拌15 - 20分钟,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然后让种子在温水中自然冷却,浸泡6 - 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
- 消毒:浸泡后的种子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 15分钟,进行消毒处理,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以防止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受到病害侵袭。
- 催芽:将消毒后的种子捞出,用湿布包好,放在25 - 30℃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 - 2次,保持种子湿润,一般3 - 5天后,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育苗
- 育苗土配制: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作为育苗土,可以将田园土、腐叶土、腐熟的有机肥按照3:2:1的比例混合,过筛后备用,为了预防苗期病害,每立方米育苗土可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 - 100克,充分拌匀。
- 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床上,覆盖一层0.5 - 1厘米厚的育苗土,然后浇透水,保持苗床湿润,在播种后,可以在苗床上覆盖一层地膜,以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种子快速发芽。
- 苗期管理:
- 温度管理:人参果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 - 25℃,在种子发芽前,要保持苗床温度稳定,当种子发芽出土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 - 22℃,夜间温度控制在12 - 15℃,防止幼苗徒长。
- 光照管理:人参果幼苗需要充足的光照,但在夏季高温时,要适当遮荫,避免强光直射,防止幼苗被灼伤。
- 水分管理:保持苗床湿润,但不要积水,一般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根据天气情况和苗床湿度灵活调整浇水量。
- 间苗和分苗:当幼苗长到2 - 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去除弱苗、病苗,保持苗距3 - 4厘米,当幼苗长到4 - 5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将幼苗移栽到营养钵中,每钵一株,浇足定根水。
选地与整地
- 选地:人参果适宜种植在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土壤pH值在6.5 - 7.5之间为宜,避免选择前茬种植过茄科作物(如番茄、茄子、辣椒等)的地块,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 整地:在种植前,深翻土地30 - 40厘米,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000 - 4000公斤、过磷酸钙50 - 60公斤、硫酸钾20 - 30公斤,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按照1.2 - 1.5米的宽度做畦,畦高20 - 30厘米,畦面要平整,以便于灌溉和排水。
定植
当人参果幼苗长到6 - 7片真叶,苗龄30 - 40天,且外界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进行定植,定植宜在阴天或傍晚进行,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在畦面上按照株距30 - 40厘米、行距50 - 60厘米挖定植穴,将带土坨的幼苗放入定植穴中,浇足定根水,然后覆土压实,每亩定植2000 - 2500株。
田间管理
- 施肥管理:
- 基肥:在整地时已经施入了充足的基肥,但在人参果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 追肥:在定植后10 - 15天,每亩追施尿素5 - 7公斤,以促进植株的茎叶生长,在开花坐果期,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5 - 20公斤,以满足植株开花结果对养分的需求,在果实膨大期,每亩追施硫酸钾10 - 15公斤,同时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 - 3次,每隔7 - 10天喷一次,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 水分管理:人参果既不耐旱也不耐涝,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在定植后要浇足定根水,之后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适时浇水,在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但在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导致植株根系腐烂。
- 植株调整:
- 整枝打杈:人参果生长势较强,侧枝萌发能力强,要及时进行整枝打杈,一般采用双干整枝法,即保留植株基部的两个健壮侧枝作为主枝,其余侧枝全部抹去,当主枝长到30 - 40厘米时,要进行搭架绑蔓,防止植株倒伏。
- 疏花疏果:人参果花量较大,为了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商品性,要进行疏花疏果,一般每穗花保留4 - 5朵健壮的花,其余的花全部疏除,当果实长到蚕豆大小时,每穗保留3 - 4个果形端正、无病虫害的果实,其余的果实疏除。
- 中耕除草:在人参果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减少杂草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中耕深度以3 - 5厘米为宜,避免损伤植株根系。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
- 主要病害:人参果常见的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等。
- 防治方法:对于灰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 - 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 - 15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白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 - 3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 - 100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病毒病,主要通过防治蚜虫等传毒媒介来预防,同时在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 虫害防治:
- 主要虫害:人参果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
- 防治方法:对于蚜虫,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 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 - 30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红蜘蛛,可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 - 4000倍液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00 - 20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白粉虱,可使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 - 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 - 3000倍液喷雾防治,可以在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和白粉虱。
采收
人参果果实成熟时,果皮颜色由绿转黄,表面有明显的光泽,当果实达到八成熟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采收后的果实可以在常温下保存3 - 5天,在冷藏条件下可保存1 - 2个月。
人参果的种植技术涵盖了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定植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多个环节,只有掌握好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才能实现人参果的优质高产,为种植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种植户还应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推动人参果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