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疫情持续波动的大背景下,疫情防控已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和防控经验的积累,我们对新冠病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疫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掌握最新的疫情防控小常识,以此来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个人卫生防护篇
科学佩戴口罩
口罩是阻挡病毒传播的有效屏障之一,在最新的防控要求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口罩,在一般的户外空旷场所,如公园、广场等,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而在人员密集的室内场所,像商场、超市、医院等,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级别的防护口罩,正确佩戴口罩至关重要,要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金属条紧贴鼻梁,避免口罩与脸部之间存在缝隙,口罩使用后不可随意丢弃,要按照垃圾分类要求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口罩的更换也有讲究,一般情况下,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时间不超过4小时,若口罩被污染、浸湿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勤洗手
手是我们接触外界物体最多的部位,很容易沾染病毒,勤洗手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洗手时,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内(洗手掌)、外(洗手背)、夹(洗指缝)、弓(洗手指关节)、大(洗大拇指)、立(洗指尖)、腕(洗手腕),整个洗手过程不少于20秒,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尤其要注意洗手:外出归来、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准备食物前后、饭前便后等,如果没有流动水,也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但要注意其酒精含量应在60% - 80%之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保持社交距离
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能够减少人与人之间飞沫传播病毒的风险,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距离,在排队等候时,无论是在超市收银台、医院挂号处还是车站候车区,都要自觉与前后人员保持安全距离,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分散就座或站立,避免拥挤,在与他人交谈时,也不要靠得太近,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家庭防控篇
定期通风换气
家庭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疫情防控非常关键,每天应至少开窗通风2 - 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减少感染的可能性,在通风时,要注意避免形成对流风,以免使人受凉,如果家中有老人、儿童或体弱多病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通风次数或延长通风时间,在寒冷天气或雾霾天等不适宜开窗通风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清洁与消毒
定期对家庭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能有效杀灭可能存在的病毒,对于家具、门把手、桌面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消毒时要注意按照正确的比例稀释消毒剂,避免浓度过高对物品造成损害,对于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在对餐具、厨具等进行消毒时,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将餐具放入沸水中煮15 - 30分钟,对于衣物、被褥等织物,可定期在阳光下暴晒,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合理储存食品
在疫情期间,合理储存食品不仅能保证食品安全,还能减少因外出采购带来的感染风险,对于新鲜的蔬菜水果,要分类存放,避免相互挤压导致腐烂,对于肉类、鱼类等冷冻食品,要确保冷冻温度在-18℃以下,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采购冷冻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的来源和检验检疫证明,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在处理冷冻食品前后,要注意洗手和对刀具、案板等厨具进行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出行防控篇
公共交通出行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触摸车内的扶手、座椅等公共设施,如果需要触摸,可佩戴一次性手套或在触摸后及时洗手,在乘坐地铁、公交车等人员密集的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可适当开窗通风或使用车内的空调通风系统,在上下车时,要有序排队,避免拥挤,尽量减少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进食和饮水行为,降低感染风险。
自驾出行
如果选择自驾出行,要定期对车辆进行清洁和消毒,重点对方向盘、仪表盘、车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部位进行擦拭消毒,在搭载乘客后,要及时开窗通风,如果搭载过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要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在自驾过程中,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在服务区休息时,要按照要求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与过多人员接触。
外出旅行
在疫情期间,外出旅行要谨慎规划,出发前,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防控政策,包括是否需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是否需要隔离等,在旅行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景区和场所,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地方游览,在住宿方面,要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酒店,并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清洁,在就餐时,要选择正规的餐厅,使用公筷公勺,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旅行归来后,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向社区报备。
特殊人群防控篇
老年人防控
老年人由于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作为子女和家属,要关心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帮助他们做好疫情防控,要为老年人准备足够的口罩、洗手液等防护用品,并教导他们正确佩戴口罩和洗手的方法,要提醒老年人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老年人需要外出就医或采购生活必需品,要陪同前往,做好防护措施,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疫情期间的社交隔离可能会让老年人感到孤独和焦虑,要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和陪伴。
儿童防控
对于儿童来说,疫情防控也不容忽视,家长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等,在学校,老师要加强对儿童的疫情防控教育,引导他们遵守学校的防控规定,在儿童的日常饮食中,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增强身体免疫力,在儿童外出时,要为他们佩戴合适的儿童口罩,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活动情况,合理安排外出时间和活动范围。
慢性病患者防控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由于长期患有基础疾病,身体免疫力较差,在疫情期间更要加强自我防护,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保持病情稳定,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外出就医时,要提前了解医院的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在医院的停留时间,要注意饮食控制,遵循医嘱合理饮食,避免因饮食不当导致病情加重。
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掌握最新的疫情防控小常识,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筑牢健康防线,有效应对疫情的挑战,守护好我们的生命健康和美好生活,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个小细节做起,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