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号房,涉嫌胁迫10名青少年制作性剥削视频?
看到这样问题,虽然社会发生类似事件层出不穷,但我心里还是一惊。
因现在网络较好,各种各样的视频都能看到,青少年成熟得比较早。如没有得到好的教导,自控能力又比较差,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教唆,走向歧途。为了减少和避免这样的社会问题,我希望每一位孩子家长多话费时间教导他们。引导孩子往正能量道路发展。介意学校多举办法制讲座,多宣传法制学习,注重孩子的为人,成绩固然重要,但有一句话叫“为人师表”。相关政府部门应多宣传法制频道,并多发些宣传资料或者打出标语。执法部门加重惩处类似违法犯罪案件。如何看待没有律师愿为N号房事件嫌犯辩护?
如何看待没有律师愿为N号房事件嫌犯辩护?
本期答主/李辰君(庭立方·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 律师)
赵周斌自涉案以来,并非没有律师介入,而是律师介入后,便递交辞呈接触委托。尤其是3月26日的律师,解除的原因为“赵家人委托律师介入时,仅告知系一起简单的性犯罪案例,后来经过了解的详细情况与当初描述的完全不同”,因此终止委托关系,当然,这是律师表述的原因;另一方面,自赵的律师及律所被媒体公开以后,该律所接到无数个抗议电话,律所网站遭受攻击瘫痪,来自民众和法律界的压力,可能也是没有律师达成委托关系的原因之一。
其实,赵没有律师接受委托的事件,也是民众“底线意识”觉醒的一次共鸣。
什么是底线意识?新东方俞敏洪老师演讲中提到过,新东方自成立至今,“送”过几位职工进监狱,因为他们“贪污”(当然,可能是职务侵占更为确切),所以触碰了公司的底线;而在公司高层“斗争”过程中,有人将俞敏洪私生活信息公布在网上,但是俞敏洪没有对他采取措施,因为他认为,这种伤害只对他个人造成了影响,没有对他人和公司造成影响,所以没有触犯公司的底线。
犯罪行为大多都对他人造成了难以逆转的影响,但是像赵这种情形恶劣,涉及面之广的手段是在是人间恶魔。首尔律师协会3月26日声明,称“目前韩国社会,日趋把女性作为性犯罪对象,仇恨女性的文化大有市场,这促使在网络上形成一条产业链,实施性犯罪、消费性犯罪”,性犯罪罪犯在监狱内,其实相对于其他罪犯,地位也是最低等的。在我身边,有绝对不接性犯罪案件的律师。在我此前会见性犯罪当事人的时候,他在看守所里的生存状况确实比较糟糕,会受人指使、支配。
最后,希望这个流浪在人间的恶魔,早日被绳之以法。韩国N号房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你敢想象在直播间有26万人共同观看犯罪过程,却没有一个观众愿意为受害者发声吗?
你敢想象一个25岁的青年会成为n号房熔炉背后的主谋吗?
在韩国闹得沸沸扬扬的n号房事件刷新了人们对人性底线的认知:赵博士在韩国社交平台上建立房间,并执行收费会员制,为观看者直播性虐待的视频。
Nth Room
最可怕的是,这个n号房间在最高峰的时候,有26万人在线观看,而现在韩国的人口大概是5000多万,算下来就是,每200个韩国人就有1个在观看这个n号房的直播,在电脑面前,看着直播中的受害者被随意虐待,却都沉默了,没有一个人为此事发声。
25岁的赵博士就是开这个房间的人,事件被曝光之后,其个人信息也随之曝光:
n号房运营赵博士
25岁,通信工程专业。
在校期间成绩优异,3个学期平均学分4.0以上。
曾作为学报编辑部编辑局长活动。
这些履历放在任何简历上都是光彩的,但是有时表面的君子比小人更可怕,这就是中国人说的“不怕真小人,最怕伪君子”。
当利益薰心,你对得起你几十年的教育吗?
对得起别人称你为“博士”吗?
如果都对不起,那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踩着别人的绝望和痛苦获取所谓的刺激和快乐,真的不配为人!
学历能过滤学渣,但是不能过滤人渣。
还有麻木的26万民众,竟无一人发声,鲁迅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今天我想把这句话送给麻木不仁的那26万韩国民众。
今天,你们是在屏幕面前津津有味看着直播的畜生,下一次你们就有可能是在法庭上为女儿哭诉的父亲。
今天你们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下一次你们就有可能是直播间里的受害者。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让社会变得更好,守望相助,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去麻木看待事件甚至去伤害别人。
n号房告诉我们:看人不要只看学历,遇事要敢于发声,请别沉默。
对恶性事件重拳出击
N号房事件暴露出人性中的哪些丑恶?
应该是某种人格障碍,这种被称之为人的动物,往往都有一个悲惨的童年,以后应该会有很多刑事专家、心理专家去解读他们的,稍微正常点的人都没法理解,也没必要了解他们的心态,毕竟他们是扭曲的~其实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受害者的心态,是什么让他们那么软弱?可以在自己一开始受到那么大伤害的时候不反抗?也许那些畜生刚开始用的就是PUA的技术,先完成控制,再造成伤害,只能希望以后教育更完善,法律更健全,能够减少各种对弱者的伤害。
最近曝光的韩国N号房事件你怎么看?
可以说,这次“N号房事件”不仅仅让韩国人感到耻辱和愤怒,更值得所有人深思:不同于校园霸凌、职场霸凌等发生在特定场景的欺凌事件,这是针对特定群体、特定性别的赤裸裸性剥削,是对所有女性包括未成年人的一次挑衅。
数字时代下,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我想,这已经成为每一位家长都需要和孩子好好谈谈的话题。
1 、一步步掉入网络陷阱很多人可能会说,为什么这些受害者不摆脱掉经营者们的控制?那是因为经营者们会先发布拍摄色情视频赚钱广告,以此为借口获取受害者个人信息,紧接着便以群发给好友为由威胁对方拍摄裸照。
一旦拿到裸照,经营者的要求会更加变本加厉,继续威胁受害者拍更露骨的视频、照片等等,而受害者们为了避免隐秘信息被曝光,往往不得以接受这些要求。
▲ 韩国媒体整理的6个具体步骤由此,受害者一步步踏入了经营者们精心搭建的陷阱中。
实际上,像韩国“N号房事件”这样的事件不是个例,可能很多人都还记得2019年的“蓝鲸(死亡游戏)事件”。
这款游戏借由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英国、阿根廷等国,在全世界的青少年间快速风靡。
游戏的参与者在10-14岁之间,他们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几乎没有人能够活下来。
▲ 因参与蓝鲸游戏而自杀的花季少女
蓝鲸游戏的操纵手法,也是从获取参与者的私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家人信息还有照片等等开始,慢慢提高操纵的级别,要求对方一次次地完成更复杂、更危险的任务,比如有目的地诱导其自残和自杀的犯罪行为。
这些犯罪行为最为可怕的地方,是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可能就在家长眼皮底下发生。
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带给了带给我们便利;另一方面,互联网的犯罪变得越来越隐蔽,影响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其中,未成年人成为最需要保护的群体。
除了执法部门需要应对此种情况,更加明确地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引导孩子们科学地使用互联网,远离网络陷阱。
2、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应建立边界意识首先是提高孩子们对社交媒体的应用能力。我注意到,在这次韩国“N号房事件”中,犯罪者大多是通过推特来选择出受害者的。
实际上,我并不赞成未成年人过早拥有自己的社交帐号,除非是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已经对孩子做到了充足的教育,因为社交媒体会放大人对于存在感的渴望,就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
前不久,同样是韩国,有未成年人将妈妈甚至是姐姐的暴露照片发到网络上,背后所隐藏的驱动心理无外乎是想得到大家的追捧甚至是赞美。
在这一点上,很多家长自身并不是一个好的榜样。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儿童的相关视频,也许家长发上去仅仅是为了博取一些点赞或者评论,而这背后却是未成年人信息泄露的危险。
有位老师向我愤怒地抱怨,一位妈妈为了表现孩子日常生活的顽皮、喜欢玩水,竟然将三岁女孩在浴室里的正面裸照上传到微信朋友圈。这位一直很温和的老师终于忍不住和孩子妈妈在朋友圈吵了起来。
对这位妈妈而言,发出照片是如此简单的事,只需要动动手指,却没有想到这样传播出去的信息意味着什么。
在法国就有法律规定,父母若未经子女同意,擅自公开他们的私人生活,即属违法,最高可罚款4.5万欧元(约合32万元人民币)及监禁1年;若小孩成年后因此控告父母,父母更可能还要支付巨额赔偿。
子女并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只有家长尊重孩子的生活边界,孩子才能懂得保护自己的信息边界。
因此,家长一方面要做好表率,另一方面也要非常认真地告诉孩子们:“你们的个人信息包括你们的名字,学校,还有父母名字,包括你们的照片,都是非常非常私人的信息,绝对不能在网上随意向他人透露!”
值得注意到的是,“N号房”25岁的主犯赵某,借用了自己信息通信专业优等生的技术背景,侵入了受害人的相关帐号,获取到其相关联系人的信息,进而达到威胁受害人的目的。
似乎在网络时代下,个人信息保护脆弱得不堪一击。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呢?
2017年德国联邦网络监管局宣布,禁止销售儿童手表,另外要求家长们现在就把儿童手表销毁。该机构也要求德国的学校,密切注意学生是否佩戴儿童手表。
德国政府之前还封杀了另外一款具有通信功能的玩偶“我的朋友Cayla”,封杀理由和儿童手表大同小异。
当我带着孩子去往英国访学的一年,孩子第一天走进英国的公立小学,老师提醒的第一件事就是取下孩子手腕上的电话手表,她非常耐心地解释道:“这是为了孩子们的信息不被盗用,是为了保护他们。”
这种方式或多或少有点极端,毕竟今天的孩子们是网络的原住民,网络的存在已经与学习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因此以下的小技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好孩子:
肖像、名称、电话是你们非常私人的隐私,绝对不能轻易告知;
在取了包裹之后,请记得撕掉上面的地址和电话信息;
在网上购物时,不要留太过准确的名字信息,用一个代号更好;
在公共网络登陆邮箱及社交工具之后,请记得退出前删除密码和痕迹;
网络密码不可全部用一样,可以用数字+字母组合,再根据你的方法来加以变形
3、让孩子认识“性”打破性别偏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事件当中,绝大部分的侵害都是在网络上发生的。受害者被胁迫完成受虐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有大量的围观者共同构成事实上的性侵。
受害者被一步步操纵的过程,都是因为内心的耻辱感与恐惧感而被控制。为什么“N号房”的主犯能够对受害者们实施精神控制?受害者在恐惧什么?
因为她们害怕亲近的人知道,害怕祼照被人看到,那是一种来自于“性”的羞耻感,促使她们一步步掉入陷阱,一步步成为了受害者。可以说,缺乏支持系统,也会让一个人变得孤立无助,无法反抗。
在“N号房事件”中,是对性的扭曲认识,构成了26万的围观者的犯罪驱动力。
当一个群体对于“性”抱着极大的好奇,却又因为文化因素不能够正当地去表现对性的感受,这种“耻感”让它反而变成了一种集体意识当中汹涌澎湃的力量,且极有可能转化为这次事件当中群体性的犯罪行为。
因此,让孩子对“性”有正确的认识也是极为重要的。家长和孩子们是否能够良好沟通,不在于沟通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沟通的深度。比如孩子是否愿意主动与你谈起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比如“性”。
毕竟,现在的未成年人有太多的机会被暴露在敏感信息当中,如果这些错误信息误导了孩子,很可能会造成类似“N号房事件”的后果。
“性”教育并不是仅仅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与构造,也不是让他们去认识性行为,而是要让孩子知道,“爱”的教育先于“性”的教育。
“爱”意味着的是尊重世界的不同、不同性别、甚至是不同性取向的人士,这种尊重意味着你绝对不会去违背所爱之人的意愿,也懂得去尊重女性,也尊重男性。
在韩国的N号门事件当中,针对女性的侮辱如此丑恶,令人发指。在这背后,值得分析的是在他们传统文化中,缺乏对于女性人格的基本尊重。
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是需要不同性别的共同努力,对于家长而言,能做的是更多地为孩子树立正面的影响。
1、父母是最好的示范 ,一个家庭便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只有孩子们在家中目睹了男女性之间的平等相处,他们才会真正意识到亲密关系是什么样子。如果一位男孩,他从小目睹着家庭当中的不平等关系,他将很难看到女性的价值。
2、“精神力量”决定人面临伤害危险的第一时间如何选择,和性别、身高、体重都无关。
精神力量的表现意味着,当自己的边界感被冒犯的第一时间,就能觉察到危险并且马上斩断接下来的危险。它表现为对自己的私人空间的保护意识,对自己隐私的尊重,对自己利益的保护。只有从小时候去培养孩子的边界感,才能够在未来更好地帮助他们。
3、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需要打破性别偏见。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职业、分工,不同性别在未来时代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将不受限制,而我们的教育也应该要打破性别成见。如女孩的教育当中,可以不必总是粉红、不必总是公主,也可以告诉她们,女孩还可以成为飞行员、科学家、工程师;而针对男孩的教育,也应该允许他们有哭泣及表达情感的权利。
比如2019年,英国最爱欢迎的绘本之一是《反叛女孩:100个女孩的故事》,这其中选择的女性传记,无论弗里达还是居里夫人,都是勇敢成为自己,勇敢做自己的代表。
也许面对这样的危机四伏的世界,家长们更加会战战兢兢。但在我看来,我更愿意陪着孩子直面恐惧,学会尊重生命,要建立起自己的边界意识,也要看到他人的价值。
愿所有的孩子,都怀着勇气,向着未来进一步虚拟化的世界大步走去。
纵然还有未知的风险,愿无论男孩女孩,他们都有智慧与头脑,做自己的骑士,勇敢地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