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有道黑白图库,男人的一生

天美资源网

生财有道黑白图库,男人的一生?

【1】有个妻子,相伴一生。

【2】有个儿子,老有所养,走了有人送终。

生财有道黑白图库,男人的一生

【3】有辆汽车,不一定贵,但却能为你遮风挡雨。

【4】有个房子,不一定大,但却能在夜晚有个归宿。

【5】身体健康,干事业不会累,照顾妻儿老小也能游刃有余。

【6】有份事业,不一定要有多大的成就,但却能让妻儿老小过上幸福的生活。

【7】家人平安,没病没灾,健康快乐每一天。

【8】子女有为,心得意满,更让自己骄傲。

【9】工作顺利,步步高升,薪资越来越高。

【10】生活有趣,不乏味枯燥,偶尔还会有小浪漫。

【11】夫妻生活,不仅和谐,而且质量高,双方更加恩爱。

【12】看清自己,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不勉强,不逞强。

【13】孝顺父母,让父母老有依靠,安心安度晚年。

【14】志向远大,不满足于个人温饱,而能以天下为己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15】目光长远,高瞻远瞩,拥有大格局,大眼界,大智慧。

【16】坚持学习,一刻也不敢怠慢。面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充满探索欲,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

【17】思维发散,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见解,从不人云亦云。

【18】敢于拒绝,拒绝帮不上的忙,拒绝无效社交,拒绝无益聚餐。

【19】家人团结,婆媳没有矛盾,兄弟姐妹没有摩擦,夫妻恩爱。

【20】很会来事,该叫人叫人,该送礼送礼,该请客请客,该哭时也能笑。

【21】人脉深广,人脉圈子里有老师、医生、商人和公务员,需要时,随时能用上。

【22】决定迅速,干脆利索,绝不会犹豫不决,贻误时机。

【23】懂得平衡,能平衡工作与家庭,能平衡时间与睡眠。

【24】不露底牌,让外人捉摸不透,

【25】做事不绝,不会把人逼上绝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26】妻子旺夫,能助自己事业有成,更上一层楼。

【27】学会糊涂,不该知道的,知道也说不知道,看破不说破。

【28】有计划性,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既有周计划、月计划,也有三年计划,五年计划。总之,绝不做无计划之事。

【29】遇到贵人,会牢牢抓住,并虚心向其讨教经验,让自己尽快成功。

【30】深得人心,有一批愿意跟着自己干事业的人,不论走到哪,都会有人支持。

【31】懂得变通,在外强势,在家温和,绝不会将管理员工的那一套用在家庭中。

【32】会留一手,从不做不留退路之事。哪怕失败了,也能能力东山再起。

【33】钱足够用,不会为钱而四处奔波,不会为钱而闹得家庭不睦。

【34】遇事镇定,不慌不忙,总能在最快时间内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35】注重形象,懂得包装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很“成功”,这样就能接近更多成功人士,为今后真正成功做铺垫。

【36】懂得防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出门在外,对任何人都提防,保护自己的安全。比如从不喝陌生人给的饮料,从不喝离开视线的酒水。

【37】不交烂人,不交狐朋狗友,这类人对自己毫无益处,当断则断,不受其乱。

【38】头脑清醒,做任何事都不盲目,不冲动,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到问题的实质。

【39】回家有饭,不用自己做。这离不开贤惠的妻子,爱自己的父母。侧面反映出家庭和谐。

【40】控制脾气,不轻易发火,更不与人发生肢体冲突。因为不论谁受伤,都要花钱。

【41】女不远嫁,远嫁的女儿,跟没有没啥区别,一年能见一面都不错了,就怕三年都见不上一面。

【42】不与女斗,因为你是斗不赢的,即便赢了,跟输了也没啥区别。聪明的男人,会选择默默走开。

【43】口才出众,能在重要会议上慷慨激昂,并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在生活中,也能说出客套话,漂亮话,让人听着舒服。

【44】从不抽烟,但身上会带两包烟,一包给领导与客户抽,一包给同事与朋友抽。

【45】从不喝酒,但懂得斟酒,让朋友夸赞,让同事开心,让领导喜爱。

【46】考场如意,能考上心仪的大学,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47】情场得意,能找到贤惠的妻子,从不给自己带来情感上的麻烦。

【48】职场稳定,顺顺利利,能按照既定目标稳步前进。

【49】气场强大,能感染身边的人,同时给人一种稳定、可靠的感觉。

【50】落叶归根,终老故乡。

码字不易,点赞的朋友,老穆祝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如今儿子赶我回农村?

大姨今年才67岁,一手带大表哥的两个儿子,今年一个18岁,一个15岁了。不止给带孩子,还帮忙经营铺子、买房子。可以说一生都奉献给了表哥家,可结果怎么样呢?不过是病了一场,身体弱了一点,就被赶回农村,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

1、享受老人照顾,不让老人住县城新房

大姨父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妹妹多,他却最受母亲疼爱。那时家家户户都要干农活,大姨父和弟弟们各自成家后,手脚利索的奶奶,是各家都渴盼的有力帮手。大姨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即表哥),自表哥出生后,奶奶的心完全偏了,几乎全扑在大姨父家,把3个孩子照顾得妥妥帖帖,又顾了一日三餐。妯娌姑子多有埋怨,却也无可奈何。

因为家有长辈照料,姨父和大姨得以全力干活谋生。大姨脑子活络,除了种粮食,还能钻研些生财的门道,拉着姨父在农闲时卖过扫帚、卖过锄头、卖过山上拔的草药根、卖过家里养的鸡蛋,又经营竹林、杉木和松树,在早年县城盖楼的年代,算是生财有道,攒了一笔钱。

待表哥长大成家,有了孩子,老房子实在不够住了,在村里人还在想着要不要盖房子的时候,姨父他们已经着手去县城买房子了。

表嫂生下大儿子后两年,姨父领着儿孙们搬进了县城的楼房。当时,孩子奶奶也想跟着去县城住,大姨和表嫂却轮番跟他们的男人吵起架。最后迫于压力,姨父找了一堆理由,什么父亲生病需要照顾,弟妹家里孩子离不开奶奶等等,把他妈留在了村里。

2、老人生病,按月轮吃改成3天,把老人“赶”回村里

后来,孩子爷爷因病去世,孩子奶奶开始轮吃,一家一个月地在几个儿子家里轮,才住到了县城房子。

孩子奶奶在县城住得并不舒坦。那时,表嫂生下二宝才1周多,大姨跟表嫂尚且在带娃上分歧多多,奶奶一到家里见孩子可爱得紧,就不由自主地咬了口饭要往重孙子嘴里塞,瞬间就激怒了表嫂,不让奶奶单独靠近孩子。

同样当了奶奶的大姨,在自己婆婆到来后,神奇地和儿媳妇达成了共识,同意家里老人使用公筷,她和姨父用公筷夹菜,老奶奶则是坐在角落,单独拨一碟菜在面前。

小儿子12岁那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生病那个月,正好在表哥家轮吃。这事吓到了姨父一家,他们找几个弟弟弟妹商量,把一家轮吃1个月改成了一家轮吃3天。

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身体大不如前,听说大儿子改成3天一轮吃,心都凉了。她年纪大了,哪经得起隔几天就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去县城,过两三天就回村里啊?这分明是不让她去县城住了,唯恐她哪天在县城房子里倒下啊!

奶奶从此再也没去过县城姨父家,刚出院那会儿,轮到他们家,姨父还会回去陪着,后来奶奶身体好转,姨父干脆也不回去了,就买了菜让她一个人在老房子自己煮着吃。

3、辛辛苦苦半辈子,带大了孩子,盘活了小家庭

自从搬到县城,没农活可干,姨父一家开始另谋生计。表哥在老家就学会了开车,到城里依然做老本行,虽然赚钱,却经常在路上奔波,不大着家。表嫂奶大了孩子,也闲下来,气表哥总是不着家,花钱不知道省,两口子常常吵架。

大姨心灵手巧,瞄准了城里人的生活习性,琢磨起开店来。在姨父和大姨的帮助下,表嫂成了一家包子铺的主人,有了一项稳定的营生。

因为卖包子针对的是早餐,为确保新鲜,只得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来和面,以确保赶得上早班的人们。表哥不在,大姨和表嫂是包子的主要劳动力,每天凌晨,她俩起来和面、蒸包子,包子出笼后,大姨回到家里,该姨父和孩子们准备早餐,张罗穿衣服和上学的背包,再由大姨父送他们去学校,白天就靠当摩的司机为生。大姨则留在家里大嫂卫生收拾家务,准备午餐。

表嫂收拾完包子铺,回到家吃了午饭,躺下就是一个下午的补觉。晚上大姨父把孩子们接回来,大姨备好晚饭,一家人吃了饭,大姨又收拾碗筷,洗一家人换下来的脏衣服,表嫂则继续睡。凌晨三四点,大姨又跟表嫂一起做包子,如此反复。

一切都顺顺利利,虽说卖包子辛苦,但每天开工,攒下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钱,倒也可观。

4、在县城买了2套房,却因身体不济被迫回老家

老奶奶生病那年的大年初一,又轮到姨父一家。包子店也过年歇业了,全家回到老房子过年。同房子的年轻人都长大成家了,都愁老家没房子,商量用共同的宅基地建一栋6层高的楼房。姨父拍着胸脯说,村里的房子有什么用,有那个钱还不如在城里再买一套!

一群人商量来商量去,只有大姨父不要房子,最终决定每家出3000元补给姨父,买断了他的那份宅基地。姨父拿着这笔补偿,和平日攒的钱,说动表哥表嫂,果真又入手了一套房子。

在县城拥有两套房子,成为姨父一家的美事,每每回村里都为人津津乐道。

去年,大孙子考上了大学,66岁的大姨因积劳成疾,进了趟医院。医生说出院后不能久站,也不要劳累。表嫂把包子铺改成了奶茶店,雇了小工,虽要贪黑,但不用再起早。

他们回村里的老房子修了个带厕所的洗澡间,往老房间摆了新床和被褥,把大姨接到老家养身子,让姨父回家照顾。

姨父和大姨在老家待了3个月,打算回到县城住,因为大姨还在休养不便奔波,大姨父先回去把蹲式马桶改成坐式的,却气急败坏地回来了,带回的消息把大姨也气坏了:他们原先睡的房间已经换成表哥表嫂的,表哥的房间铺了新床,孩子们原先睡的上下床也换成了大床。

表嫂说,孩子长大了要有自己的房间,老二正是身体飙长的时候,窝在小床里都伸不开了,老大在学校谈了女朋友,要是带回家连个自己的房间都没有,怎么成?

姨父要去收回出租的房子,表嫂却说,两个孩子读书正是花钱的时候,再说孩子都谈对象了,将来结婚酒席彩礼都是大数目,不收租将来钱你出啊?怼得姨父哑口无言。

从去年大姨住院到现在,大姨和姨父果真都住在老家,和老奶奶一起住在老房子,负责老人轮到他们家的三餐。表哥也会时常携一家4口回来,带回吃的和用的东西,但就是绝口不提把他们接回县城的事。时间一长,邻里乡亲阴阳怪气的流言,都流进了大姨他们的耳朵里:人老了招人嫌,哪怕住进了城里一样。

题主问,我今年70岁,带了10年孙子,如今儿子赶我回农村,我该回吗?我的大姨才67岁,一手带大1个18岁和一个15岁的孙子,也同样被赶回农村。至于该回不该回,这个时候,根本轮不到大姨和姨父他们决定了。关于这个问题,我几个看法想要分享:

1、 落叶归根,并不耻辱,不要只想着下一代,完全抛弃自己的根

农村人最讲究落叶归根,对于老一辈而言,年轻时走得再远,在一个地方安定再久,终究都是他乡。只有故乡,供奉着祖宗的祠堂,田野和山林都那么亲切,有一片土地名正言顺地属于自己。

有条件的情况下,真的不要轻易放弃宅基地。农民毕竟植根于土地,进了城市就像枝繁叶茂,可是再绚烂缤纷,却离不开深扎的根啊。一味只想着下一代,就像只管枝繁叶茂,把所有资本都倾泻给枝叶一样,根部太过贫瘠、干渴,整棵树都是会枯萎的啊!

2、 老人要时刻拥有自己的筹码,不要急着榨干自己的剩余价值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高老头原本是有钱的商人,他有2个女儿,为了让女儿挤进上流社会,他倾注了所有,从小给她们良好教育,出嫁给她们巨额陪嫁,一个成了贵妇,一个成了阔太太。

他以为他会因此得到尊重和奉承,可不到2年,他就被当做下流东西被赶出家门。高老头不知止损,为了获得好感,他又卖了铺面把钱分给女儿。面对女儿的索取,他一次一次降低他的生活,好挤出钱来给女儿,直到身无分文。可最后,不止他的人生过得不堪,他的两个女儿同样没落得好,遗弃了父亲,也没有过好自己的人生。

人年轻的时候可以创造财富,老了往往得转攻为守,毕竟掌握了财富,才能掌握话语权。未到人生的尽头,不应该为他人的人生倾尽所有。

不要高估亲情,这时间除了父母对刚出生的婴儿以外,亲情也是要有筹码的。老人的筹码,不是年纪大,而是体力上的剩余价值,和手中积累的财富。

越健康越有钱,亲情越牢靠。

3、爱虽是向下的,榜样却是向上的,家风会代代相传

大姨和姨父落得被赶回农村的下场,其实早在他们拒绝老母亲去住县城房子时就能窥见端倪了。

老话说“人在做天在看”,但家庭生活里,父母在做,却是孩子在看,榜样是向上的。

姨父和大姨如何对待他们的母亲和婆婆,给表哥表嫂树立了榜样。同样的,表哥表嫂对待爷爷奶奶的方式,也将成为两个孩子将来对待他们的榜样。

家庭关系里,爱的天性是向下的,大人都喜欢小孩忽视甚至嫌弃老人。正因为如此,才要强调孝顺,才要把孝顺写入文明规范里,因为天性不需要规范,才更显得孝顺的文明可贵。

随着天性释放爱的同时,也要想到,人都会老,想要将来孩子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就该如何对待老人。如此,好的家风才能代代相传,让爱小辈随天性释放,让孝顺长辈和修养同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