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疫情,沈阳会封城么?
沈阳会不会封闭呢?肯定不会的,据沈阳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说明~吉林省舒兰市聚集性疫情跨省波及沈阳后,沈阳确诊病例已增至3例。沈阳已经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密切接触者以及吉林市来沈人员等相关风险人群,进行全面排查,可以说沈阳应急反应快速,处理隔离也非常及时。这几天看新闻报道已经非常详细记录了,大家自我检查一下行踪轨迹。
目前已隔离观察7500多人并开展核酸检测。同时中止初一、初二年级,高一、高二年级,中职学校部分年级的复课计划,返校时间再度向后推迟,严禁擅自开学。
沈阳已经八十多天没有本地新增确诊病例了,算是管理能力非常强的地方,这次主要是源自吉林舒兰,一个非常美丽动听的城市沈阳名称,我相信沈阳是一个风水宝地,辽宁别的地方下暴雨,沈阳都没有大事,或许这个阶段要严格要求自己,不给增加负担,该隔离就隔离,别到处跑。
出门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带防护眼镜,不传谣不信谣,若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请第一时间与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或佩戴口罩,前往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规范就诊,就医途中,请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全程佩戴口罩。
可是大连有疫情了怎么办?
新冠肺炎疫情在辽宁大连再次出现,大连进入战时状态,大连连续111天无新增的局面也被打破。
7月22日至7月24日,连续3天时间里,大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达12例。根据辽宁省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在发布会上的通报,这12名患者均与同一家当地海鲜公司有关。
据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宣布,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工人村社区已升级为中风险地区。那么当地居民和商户,在这72小时里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红星新闻记者找到了疫情中心的大连湾街道居民,还原他们这三天以来的生活经历。
大连3天新增12例本土病例
均和一家新三板上市的当地海鲜公司有关
7月22日夜间,大连市官方发出通报,大连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石某居住在西岗区工七巷,系某海产品加工企业员工(该企业从事进口及国产水产品加工、冷藏等业务)。这一病例的出现,打破了大连此前连续111天无新增的安宁。
7月23日,大连再次通报了2例本土确诊病例及12例无症状感染者,且上述确诊患者所在企业外环境中都检测出了新冠病毒。而这2名新增确诊病例,均为石某的密切接触者。
7月24日,据官方通报,从7月23日至7月24日15时,大连市再新增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27例,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2例。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从石某密切接触者中核酸检测发现,且均为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洋公司)员工。
实际上,当地已于7月23日对大连凯洋公司、冷库及18家直营门店进行封停,并采集冷库食品、加工车间、宿舍、食堂、马场、公用卫生间、行政办公楼等食品和环境样品。结果显示,其中的多份样品检测为阳性。
红星新闻记者从公开资料中了解到,大连凯洋公司为一家新三板上市企业,成立于2009年,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魏世凯,公司所在地为大连市大连湾地区。
另据公司主页的信息:大连凯洋包括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凯洋食品有限公司、凯洋马业,厂区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是一家集海鲜产品捕捞、加工、研发、销售、保税仓储、进出口贸易及转口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
大连进入战时状态
19万人接受核酸检测,两地升为中风险区
23日当天,大连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挥部召开会议,宣布大连进入战时状态。到目前,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工人村社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罗卫星7月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当日起对大连湾地区16万人、金普新区马桥子街道工业团地社区2万人、西岗区工人村社区近1万人进行核酸检测,并且对所有可能流动传播疫情的区域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核酸检测。
为配合疫情防护,辽宁全市的娱乐场所也按下了暂停键。据悉,自7月23日起,大连各大影院售票系统已暂停服务,已售出的影票也开始退票;诸如大连文化馆、大连市西岗体育馆等,也自23日起暂停开放。
同一天,大连市 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也发出通知,呼吁大连市民近期无必要不离连,并尽量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也组建了18人专家团队,于23日赴大连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里的大连湾商户:
民警连夜挨户通知核酸检测 街道第二天开始消毒
大连凯洋公司所在的大连湾,是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海湾,隶属于大连甘井子区。这里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水产品交易中心和集散地,以盛产海鲜闻名。从十年前开始,刘女士和爸妈就在这里开起了生活超市,并常年居住在这里。
“如果大连没有发生疫情,按照计划,这会儿我们一家三口应该在外地旅游。”刘女士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然而,7月22日突然确诊的1号病人,打乱了刘女士的旅行计划。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刘女士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新冠病毒可以离自己这样近。现年23岁的刘女士,家住大连湾区大连街道,而家里经营的超市距离凯洋公司,尚不到800米距离。当天,她看到了这个熟悉的场所被拉起了警戒线,诺大的厂区被封闭起来,完全没有了过去的热闹。
这场疫情很快影响到了刘女士自己身上。7月22日夜里,民警敲响了她的家门,通知其立刻就近进行核酸检测,并叮嘱其完成检测后直接回家进行为期14天的居家隔离。
刘女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由于自己家是附近经营超市的商户,所以在大连出现第一例病例的当晚,就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等,在大连湾街道内进行挨户敲门通知,要求每一位店主进行核酸检测并隔离。
事实上,除了商户外,街道周边的小区也连夜进驻医护工作者,迅速开展核酸检测,并对部分小区进行封锁隔离。一夜之间,大连湾区就有16万人完成了核酸检测。
到7月23日,刘女士一大早就看到家对面的街道开启了消杀工作:“从23号到24号,这两天都专人穿着防护服沿着马路消毒,一次6个人,每天至少要来回消毒2~3次。”
两天时间内,从核酸检测到小区封闭再到街道小区,这样的速度让刘女士本来恐慌的心变得安定了许多:“看着防控工作这样迅速,我相信疫情能很快控制下来。”
升级为中风险地区的大连湾:
轻轨封闭、商超关门,凯洋海产品下架
7月22日完成核酸检测后,自那一夜起,刘女士一家开始了为期14天的居家隔离,而她手机里的通行码,也从绿色变成了黄色:“怎么也没想到,我也会成中风险地区的人,我的家乡也会有疫情发生。”
由于此前疫情的反复,刘女士一家有意识囤积了生活物资:“生活必需品跟上,不出门也不慌。”刘女士介绍,小区为了方便居民,在封闭后也发出通报,每天将会统一征集居民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由专人进行采购发放。“唯一不适应的,是这里本来热热闹闹的市场和街道,一下子变得冷清了下来。”
7月25日,根据“大连发布”官方微博消息,自7月25日起,公交518路往复行的盐岛北园、前盐村、振兴路、后盐快轨站都车站临时取消。公交42路往复行的振兴路、前盐村等车站临时取消;公交513路后盐快轨站终点站临时取消,改为泉水快轨站至振兴路区间运行。此外,根据大连地铁官方微信,乘坐地铁3号线也需现场进行核酸检测。
刘女士告诉红星新闻,其所居住的地方,三面环海。平日里会有不少大连人到这里采购新鲜的海鲜,街道更是车水马龙。而凯洋公司是大连的知名海产品企业。如今,受疫情影响,当地市场上已下架了大批量来自凯洋的水产品。红星新闻记者查阅凯洋官方旗舰店发现,到目前,该企业网上旗舰店均已暂停营业,所有商品均因“公司调整”等原因下架。
专家:
测序前,无法判定大连疫情是否为国外输入
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到北京新发地再到此次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为何多次国内本土疫情的爆发,都似乎指向了水产品市场?这是一种偶然?还是水产品更易成为新冠病毒的传播载体?
“不能轻易认定,因为三次本土病例都与海鲜市场有关,海鲜就是疫情传播的载体,两者并无直接关系。”武汉大学医学病毒研究所病毒学专家杨占秋认为,新冠病毒和海鲜市场并无直接关联。
杨占秋向红星新闻解释称,尽管三次疫情发生地涉及的场所都名为海鲜市场,但华南海鲜市场主要售卖的产品多为野生动物,与海鲜并无关系。而新发地市场以及大连凯洋海鲜公司检测到的新冠病毒,只是存在于环境中,并无直接证据证明新冠病毒存活在某一动物体内。
“新冠病毒的宿主主要是哺乳类动物,大连和北京的水产品并非新冠病毒宿主,出现病毒可能是被污染导致。”因此,杨占秋认为,新冠病毒三次均与海鲜市场有关,只是一种巧合。
而从目前的通报来看,结果仅为大连凯洋海鲜公司的环境样本呈阳性,而要判定病毒的来源,杨占秋表示:“要等病毒测序完成,才能下结论本次大连疫情是输入性还是本土性。”
除了等待病毒测序溯源结果,杨占秋同时提醒,夏日来临,诸多水产品或肉类在运输中都会使用冷链技术,在低温环境下,新冠病毒的存活时间会更长。
“新冠病毒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寄生在活体宿主内,如果暴露在空气中,高温下存活困难,但如果被冷冻,存活时间就会更长。”杨占秋因此提醒,食品安全把关将成为更加重要的防疫措施。“比如海关在进口食品把关方面,应进一步增加新冠病毒的检测,尤其是对来自疫情严峻国家的食物,要格外严格检测”。
杨占秋还建议,选购水产品或禽类,市民不必太恐慌,但务必要在烹熟后进行食用。
沈阳疫情期间什么时候上班?
等不了了,2月10号.而且辽宁政府发文在保证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情况下,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能否进京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疫情三年,我跟疫情打了三年交道,这个我最有发言权了。
首先,北京对外省市的政策,需要居家7天,居家3天,还是健康监测这些都是动态的,每天都会变化的。
第二,如果你没在京,不要紧盯你所在的那个地方,那个中风险的地。要看你所在的区,或者说是市县旗。
比如说你在辽宁大连西岗区,你要盯这个区最近14天,7天有没有确诊病例。而不是说西岗区什么路什么小区。
再比如说,你住在燕郊。燕郊是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镇嘉都小区。这个小区有一个确诊的,那可能这几天三河市的人都是会弹窗,会限制进京的。三河市,就是所说的市县旗,在这个级别弹窗,限制进京。
其实北京的管控政策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但是不举例子,还是不太好理解。说的很严谨,就有些弯弯绕。
第三,进京核酸是必须的,要求48小时内,但是不要卡着时间来。解释下,比如你1号晚上做的核酸,想3号进京,这样核酸在2号出结果,2号是第一天,3号是第二天。正好在48小时内。北京健康宝也会显示2天。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自驾的时候,进京卡口会堵车,有时候堵几个小时也很正常。一旦堵车堵到4号凌晨,你变成核酸3天,那对不起。
第四,就是即使健康宝弹窗,自驾也是能回京的。在进京的检查站会核实,给你住的社区打电话,核实你确实长期在北京居住,有固定住所。这种情况下,即使你回京后需要居家隔离,也是让进京的。(一般情况下是让进京的。)
第五,进京到家后,先跟你住的社区联系,没有居委会的联系物业,告诉他们你哪天从哪回来的,地址说的尽量详细些,看看需不需要居家隔离。如果需要,你就在家等着就行了。如果不需要,就去做核酸。健康宝弹窗也可以问问怎么解除。
六,不管从哪进京,都需要做的就是核酸。在返京后72小时内做2次核酸,两次间隔24小时。如果不做,北京健康宝还是会弹窗,这种情况下的弹窗,去做核酸,就能自动解除。
七,即使你回来的时候,你的出发地,是没有疫情,不需要隔离的。但是过两天,也可能通知你居家隔离。有这么几种情况。第一种就是你返京坐的火车飞机,有阳性,有密接人员。第二种,就是你的出发地有疫情了。
比如说,你是3号从河北张家口涞水返京的。3号之前的半个月,涞水没有确诊病例,全域都是低风险。但是,5号有个确诊。这时候你已经到北京2天了。但是这个确诊病例3号在涞水有活动。你也可能被要求居家。这个对涞水的排查日期,会往前追溯。
吉林市一5岁男孩确诊?
重大消息:吉林舒兰疫情,5月20日被爆出,45岁的洗衣女工,“零号病人”,感染源依旧是一个谜,仍无定论。目前,吉林共被确诊的新冠病例有40例,而舒兰市就有20例,占到了50%。作为此次吉林疫情的“爆发源”,舒兰市早已进入全面封城的“战时状态”,“高风险”等级实行已有12天。
舒兰市从5月7日洗衣女工被确诊感染后,相继出现了“跨省传播”,病毒传播链条不断延伸。
当时,官方和专家猜测,“零号病人”的“感染源”,可能就是洗衣女工在洗制曾入境俄罗斯的民警的制服时,通过衣服感染到了新冠病毒!
5月20日之前,官方和专家就“零号病人”感染源,给出的“唯一”的可能性解释!5月11日,央视记者白岩松连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时,就舒兰疫情的“感染源”进行了发问,专家指出“有可能”。
但是,吉林舒兰、丰满区以及辽宁沈阳市等地,疫情出现扩大态势之后,国家疾控中心便早早地派出5人专家小组,奔赴舒兰指导疫情。
当隔离人数从2000人,升至8000人后,“溯源”工作,从两方面,在快马加鞭地进行:
隔离人群:(1)“零号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以及“次接触者”。(2)被确诊的小区。(3)重点人群。溯源手段:扩大范围,对以上隔离人群进行“核酸检测”,希望找到感染源。舒兰市大面积的“核算检测”,似乎并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于是,5月19日,舒兰市启动了新一轮的“倒查溯源”工作!“倒查溯源”的目标人群,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2020年年初,从俄罗斯返回的舒兰籍人员;2020年4月1日以来,曾经到过发热门诊和药店,使用购买过“一退两抗”药品的人员。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对“零号病人”的感染源进行“溯源”,到底有什么用?正在吉林指导疫情防控的专家组成员邱海波,给出了吉林当前疫情的最新进展情况介绍:
从吉林本土病例的病毒基因序列来看,吉林的病例,大多都是“输入型”病例!(1)言外之意:吉林本土病例,基本都是俄罗斯入境的舒兰籍市民以及其密切接触者。境外输入,是吉林疫情爆发的“源点”。
吉林本土病例,和武汉病例不同的是,病毒潜伏时间较长,从而导致一些家庭聚集性传播。(2)吉林疫情,从5月7日洗衣女工被确诊后,就出现了“1传12”的蔓延态势,密切接触者被隔离人数超过200余人。
而且,吉林先后出现了3例“无症状感染者”,这也是进行“核酸检测”的根本所在,能够筛查出轻型病毒感染者,对这些隐性感染者及早发现、及早隔离、及早治疗。
吉林本土病例的感染症状不太典型,而且病毒携带时间较长。(3)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吉林在进行病毒感染源的“溯源”工作时,将俄罗斯入境的输入型人群作为重点筛查对象的原因所在。
因为境外病毒感染,和武汉等本土病例的病毒感染,在临床症状上有着截然不同。
所以,一旦感染源被确定后,无论是对重点人群的隔离筛查,还是对本土病例的诊断治疗,都会有一个比较明确清晰的方向和举措。
点击关注@职场笔杆子创业,每天分享更多价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