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网,你的朋友圈有没有一些笑破肚皮的说说?
1、溺水三千,全部取完。
2、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3、拜拜二字,像四根串串。
4、嘴里很享受,心里很想瘦。
5、愿得一人心,免得再相亲!
6、你说你爱海,其实你爱浪。
7、你若安好,我便备胎到老。
8、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我也刹不住。
9、感冒的最高境界,用鼻子吹泡泡。
10、你不用担心我们合不合适,我百搭。
11、说好一起到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
12、爱拍马屁的人,最终都是为了骑马。
13、如果有钱是一种错,我宁愿一错再错。
14、是谁搞的情人节?残害没有情人的人。
15、一把年纪还这么可爱,我真是个罪人。
16、掉头发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一株蒲公英。
17、上课睡觉觉,下课打闹闹,考试死翘翘。
18、后悔的事我不做,我只做让你后悔的事。
19、我的钱包就像洋葱,一打开来我就想哭。
20、我有一颗早起的心,可我的被窝不同意。
21、太久没牵手,拿个泡椒凤爪都觉得温柔。
22、有钱的人终成眷属,没钱的人终成房奴。
23、别人都在花前月下,只有我在花下个月钱。
24、虽然我不能普度众生,但我可以祸害苍生。
25、如果连默认气泡都要钱,那我们还怎么活啊?
26、我需要增肥,这样才有力气承担你给的伤痛。
27、我除了睡觉时间不想睡觉,其它时间都想睡觉。
28、我这一生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29、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仍然对我不屑一顾。
30、春眠不觉晓,哈欠上门找,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
31、俗话说好事成双,我下巴这么好看,有两个也不奇怪。
32、像我这么冲动的人,就应该被人狠狠打一笔钱冷静一下。
33、父母总是担心我乱花钱,却不担心我有没有钱可以乱花。
34、好不容易习惯了自己的长相,理了个发,又换了一种丑法。
35、公主都是被王子吻醒的。而你,除了饿醒,就是被尿憋醒的。
36、投对了简历,可以获得一份好工作;投对了胎,你可以不工作。
37、胖怎么了,这正好说明我瘦小的身躯已经容不下我庞大的热情。
38、你骂我一定是因为你不够了解我,因为了解我的人,都想打我。
39、跟我结婚的话,你想洗碗就洗碗,想擦地就擦地,还不够自由吗?
40、我吻过你的脸,都是隔离霜、bb霜、防晒霜,感觉一口吃了好多钱。
41、我的优点是:我会知错能改。我的缺点是:我从来都不觉得我错了。
42、本想对男神来个回眸一笑,可未曾料到天太冷,笑出了一个鼻涕泡儿。
43、不想要什么身份,也不想要什么地位,就只想简简单单地变成一个有钱人。
44、马上就过年了,全世界都散发着恋爱的酸臭味,就我散发着单身狗的清香。
45、现在的男人,有什么资格和妹子说白头偕老?还没到白发就已经全秃顶了。
46、这年头,谁还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乐器啊?比如说我,我退堂鼓打的挺好的。
47、我们要是有幸在一起,我们家务活一定要分工明确,你收拾屋子,我收拾你。
48、情人节咱没约会对象,愚人节咱没表白的对象,还是清明节好,有祭拜的对象。
49、别人赖床是因为有钱,想睡多晚,就睡多晚,我赖床是因为没钱,能省一餐,是一餐。
50、谁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喜欢的人从没搭理过我,想一夜暴富,也从没实现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中学女生被狂扇20耳光?
美国:立法先行,依照法律进行规制。
首先,明确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法律救济和施害者的法律责任。主要表现在不断完善有关欺凌的法律法规。早在2000年到2002年,加州等15州就通过了禁止校园欺凌的法案。美国绝大多数州也在现实中不断通过立法来加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预防和惩罚,使学校安全成为法律规定的政府目标;明确学校在校园欺凌中的安全教育、管理和防范责任。
英国:学校为主,结合家庭、社会、司法的综合模式。
在国家政策上,制定了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政策法规;从社会层面上,创造出有助于有效治理校园欺凌的社会环境:从2005年起,英国每年的11月会举行反欺凌周活动,集中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在教育者层面,强调教育工作者在关注青少年学生成长上的法律责任。
澳大利亚: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
澳大利亚政府与各州/领地政府的公立以及非公立学校共同发起了“禁止欺辱行为”运动,并建立了互动网www.bullyingnoway.com.au。该网站向家长、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对付欺辱、骚扰和暴力可采取的办法。政府采取的保护学生健康安全的措施包括:通过《全国安全学校框架》来协助学校积极打击校园内学生间欺辱行为,使得学校变得更加安全,使遭受欺辱的学生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同情心、宽容和理解的品质,以消除校园中的骚扰、以大欺小等现象。《全国德育教育框架》为实施德育教育提供了支持保障。
德国:从人性入手,从源头上解决。
德国特别重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幼儿园和小学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善良教育”是德国儿童接受人生启蒙的第一课。从爱护小动物开始,通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这种以亲自动手喂养小动物为载体的“善良教育”,已经成为德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同情和帮助弱小者。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都要尽力相帮,培养他们做人的基本公德。有些德国学校别出心裁地想出了貌似有些矛盾的点子——让学生们学拳击、太极,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防卫能力,也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
中国
目前,我国关于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分散于《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并没有专门的校园安全法。在校园欺凌中,欺凌者经常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对未成年欺凌者一般是批评教育,没有严格的法律来规范这些欺凌者。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学校、教师、家长常常在事件原因、责任认定、责任分担问题上纠缠不清,被欺凌方往往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极其恶劣的欺凌事件发生后,怎么处理?法律管不着,学校、教师、家长又在责任分担上纠缠不清,根本没有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法。我们时常会在网上看到各类欺凌事件,这些事件虽然引发了民众的愤怒,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事件被曝光时吵得沸沸扬扬,后续处理则冷冷清清,低调收场。由此种种缘由,校园欺凌者的处理方式总是显得十分尴尬。
▲网友呼吁
06写在后面的话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我们应该在帮助孩子建立对法制和公义信心的同时,注意加强培养他们自身有摆脱困境、战胜暴力与威胁的智慧和能力。要让孩子必须懂得:学会勇敢,会让他们自己受益一生。
朋友网络赌博一年输了30多万?
自古黄赌毒就是我们普通人碰不得的祸害玩意,既然是你朋友,已经因为网络赌博输了30多万而且是在一年过程中断断续续的输进去。我给你的建议是放弃他吧,至亲之人都放弃了,作为朋友,我不建议你再帮他了。
(网络赌博都是可操控的,大多都是骗子,先让你赢后让你输)
我平时是不玩这些东西的,我个人比较喜欢冒险、贪大、且有侥幸心理,所以我不敢、不能、也不想去碰赌博,今年32岁了,连麻将都不会玩。而你作为这个赌鬼的朋友,能在家人都已经放弃他的情况下还想着要帮他,我给你点赞,但我不建议你再帮他。
如果是一次性输进去30多万可能是被人下了套子或一时冲动,但这个赌鬼很明显是示赌如命。如果你现在伸手帮助他或借钱给他,那么这个钱也别想着要回来了,也别想着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如果他失去了理智,甚至还有可能祸害你。
但毕竟是朋友一场,可能因为年轻时顺风顺水,娇生惯养使自己的三观发生偏差,如果真的想帮他,不妨先等等看。一个被至亲之人放弃的赌鬼,如果能在被社会、被亲人抛弃后反思自己的行为,痛改前非之后,他会变成一个极度务实、极度肯干的人。虽然这有些难,但我觉得作为朋友还是不要放弃他。所以,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冷眼旁观,当有一天他真的领悟了,真的戒掉了赌博,真的想孝顺父母了,那个时候你可以适当的帮助他一下。
不然,你帮他再多次也于事无补。这就好比,我们帮他可以,但起码他要伸出手来让我们帮他才可以。
怎样看待网络暴力?
杀人如无形。
在看到有煽动性的新闻请保持冷静,不要伤害无辜人。
在去年有一则新闻《南京南站,一名罪犯当众猥琐女童》成为舆论热点,而哈工大的一名学生因为长相与罪犯相似被推到风口浪尖。
这则新闻接连几天霸占热搜,而背锅的男生则被那了几天。
愤怒不已的网友在谩骂不够之后,开始人肉,甚至到哈工大,去骂学校怎么培养出这样的社会人渣。
这名背锅的男生我不再不写名字(我想他不想再提起此事),以A替代。
好在A是在媒体工作,好在A的公司比较人性,及时出新闻证明他的清白。
然而A还是逃脱不了这则新闻给来的困扰。因为不是所有的人最后都知道真相了,而只有一搜索这则新闻,就会弹出他的名字。
而爆出这则新闻的人在事后承认自己拿此事煽动民意(利用大家的情绪)趁热搜。
当事人与爆出新闻人的聊天记录:
严格的来说,爆出这个新闻的人只是个策划者,那么真正的幕后推手是谁呢?是我们?是看到这则新闻处于愤怒中千千万万的我们,是站在道德高处的我们。
去转发的是网民,去骂人的是网民,去人肉的是网民,甚至想去打人的也是网民。
真的太多类似的因网络暴力而受到伤害的人了。
媒体人在敲键盘时,请记得自己的底限和原则。
网友们在看到新闻时,请冷静五秒。不要以道义之名行非道义之事。
如果一个人因为我们的网络暴力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你的良心真的不会受到谴责吗?
大学里有哪些别人不知道的潜规则?
经历了12年的小学、初中、高中,又经历了残酷的高考洗礼,终于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都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想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大学拼出一片天,然而有的同学混的风生水起,有着舒心的寝室,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干部、入党不在话下。有的人处分、留级没有学位。究其原因是没了解大学,每一所大学都如一个小社会,有自己的运行法则,也有不为人知的潜规则。今天来说说最基本的-------大一篇
潜规则1、寝室不是随机分配的。随机分配的往往是把安排好的寝室分出去后,剩余部分随机的。每一个学校的寝室都有好坏。例如有阴面的寝室、有把着卫生间、挨着水房、还有挨着寝室大门的这都属于不好的寝室。也有着阳面、温暖又大又宽敞的寝室。当你入学时候发现寝室不好,又潮湿,又挨着门。那么,你就没有利用好规律。不要听别人说,我们寝室都是每年调换,每个人都公平。你可以问问过来人,一定有住了四年阴面潮湿寝室的,也有住了四年阳面温暖寝室的。更有甚者,住了四年漏雨、人超级多的寝室。规律就是:如果你的身体不好,受不了环境不好的寝室,就要提前和老师沟通好,老师会尽量分给你的,会让你的大学生活好很多。
潜规则2、入学的班级不是随机的。会根据分数、生源地来分配。尽量一个寝室分配到一个班级。便于管理。这个虽然不是很重要,但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又有多少呢?如果你是一个自控力差,愿意随波逐流的人,建议你在入学的时候让家长找到负责自己的老师,尽量去学习氛围浓的班级吧。
潜规则3、入学报考的专业是可以调的。基本所有的大学都能调专业,区别是在于你着没找对人。曾经我上学的时候我的专业最少是538分录取,但是同班同学却有501分的,为什么?调专业过来的!调专业有两方面,一个就是学习好,具体就参考各个学校的调专业标准,有的是年级排名的5%可以随便挑专业;另一个是自己实在不喜欢这个专业,但很喜欢别的专业,这就要沟通好负责教学的领导,说明自己的情况。一般来说都会帮助你的。
潜规则4、军训的标兵和优秀学员不一定是军训期间最优秀的人。有的同学在入学军训表现很好,在军训结束往往会得到表彰。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学表现一般仍然获得了这个荣誉。规则很简单,军训是一方面,和老师的沟通中体现的工作能力又是一方面。并不是你军训表现好才能获得,这个奖也是多方面考虑的。
潜规则5、学生干部的选拔没有那么透明。大一入学是要选班级的学生干部的,这对刚入学的学生都很重要,往往这一步就决定了你大学的一个基调。选上了,以后的路就很好走,选不上,路说不上难走,但会受到一定影响,最首先影响的就是你的人脉,影响着你的各种奖学金。获得这个学生干部职位很简单了,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团结同学,融入集体。
潜规则6、助学金给予的并没有很公平。并不是写好了家庭贫困调查表盖上了民政部门的章你就得到了助学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啊。多达4000少到2000。刚一入学,有几个知道对方的底细?贫困不贫困往往就是老师根据近期情况来定的,由人来定就有这个人的感情因素在里面,多找老师谈谈,说明自己的家庭情况,既让老师了解了你,又给老师充足的理由将这个补助发给你。聊聊又没有坏处。你说呢?
潜规则7、对老师表达谢意要讲究原则。有些同学在入学的时候受到了老师很大的帮助,就想表达谢意,这也无可厚非,一些自己家乡的特产最为合理。
这就是我总结的大一入学期间的一些规则。规则利用好了,受益无穷,好好掌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