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项目,有什么可靠的赚钱兼职方法吗?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做兼职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了,收益还不错,不用外出,在家或者利用上班零碎的时间都可以做,下面会给大家截图看收益。
1、我做的时间最久是文库,主要几个平台就是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原创力文档这几个。
简单给大家截两个,我大概算了一下三四年的时间收入大概二十四五万左右,自己感觉还是不错的。起初做兼职是因为工作内容是需要写很多的上报材料,有时无从下手就上网搜,发现这些材料都是需要付费的。就想自己平时也写很多材料不如也上传挣点钱啊,于是就开始了我的文档上传道路。刚开始几个月收入不是很高就想着挣个零花钱,但是后面赶上文库的红利期,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一万多,就这样每天利用零碎的时间干点就坚持了下来。需要注意的是政党、时政性的东西不要碰,搞不好会被封号。今年文库行业整改,收入没有那么多了但是一个月三五千还是有的。
2、最近接触了阿里巴巴云客服,时薪25-35元,薪资很诱人,可以自己安排接单时间,适合宝妈及学生党,但是很难被选中需要多尝试几次。阿里巴巴云客服每个月15号招募,分在线客服和语音客服两类,如果你口齿伶俐,反应灵敏普通话又标准的话可以挑战一下语音客服,时薪比在线客服要高。
3、蚂蚁云客服和阿里巴巴云客服类似,是蚂蚁集团旗下品牌,专注于提供在线/热线云客服岗位,为用户提供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觉得靠谱的就这几个了 也是挣钱比较多的,也不用出门,赶紧选择合适的
试试吧
互联网废品回收可行吗?
小时候的记忆,都是收废品的老大妈或老大爷走街串巷的去回收废品。而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进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废品回收的方式也在转型升级中。他们也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近年来国家一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
2017年,环保部发布了新版的《进口废物管理目录》,其中废纸从限制进口调整禁止进口。2019年,总书记明确要求“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目前,上海、北京等等一线城市都相继推行强制垃圾分类的相关规定。在这些一线城市生活的居民们都具备“垃圾分类”的意识。正是因为国家政策的颁布和实行,给“再生资源回收”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
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废纸分会发布的《中国回收纸行业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回收纸行业的回收量达6250万吨,同比增长1.1%。在价格方面,2017年-2020年,回收纸价格指数总体维持在2000-2500元/吨之间,2020年在2000元/吨上下波动。这还只是回收纸行业的。
另外,据有关部门的数据表示,2019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已达32218.2亿吨,2020年,再生资源整体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将达到3万亿左右的目标。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再生资源回收是一个市场份额十分巨大的行业,值得投入。
以往的回收方式,都是大爷大妈进行回收好废品,如今,都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再生资源回收的。
“互联网+物联网+垃圾桶分类”智能化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公众号平台进行垃圾投递。
扫码,投递,增加积分,简单几步操作,手机积分增加了。听起来像商场购物体验,实际上,这是智能垃圾分类回收一个小小的收集箱操作程序,而主角,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产生的生活垃圾。
人人都是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小区里的大爷大妈变成了垃圾分类督导员以往随手扔掉的纸张、塑料瓶可以换钱……在国家政策强制实行和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之下,传统的再生资源行业在转型,在改变。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正从脏、乱、差的情况,转化为规范化、信息化、体系化、制度化。能够为居民更好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干净卫生整洁美好的环境。
2020年比较火的投资项目会有哪些?
谢谢邀请。
在这样的疫情见好形势下,很高兴能回答你的相关问题。我觉得以下几个行业在疫情的影响下,会有一定的爆发期。
1、和5G相关的产业,比如远程医疗、值班机器人、人员流动大数据分析及人工AI技术,这些技术主要是避免人工解除,在疫情面前,减少人员的解除,能最大限度的减免人被感染的风险;大数据和人工AI的应用,主要是掌握人员的流动,对于人口的大迁移能够把控的更加准确,能减少在突发自然灾害面前的瞬时,把人员的危险降到最低。
2、和环境卫生及个人健康相关的产业:在疫情的突发情况下,政府对于病毒的处理速度,直接影响到相关的使用,所以疫情过后,控制疫情的相关行业,将得到一个爆发,比如环卫行业、医疗设备行业等,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多的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所以在将来,和个人健康相关的产业,保险、生鲜配送生意(比如仓储、生鲜物流等)、绿色食品行业也会得到爆发;
3、政府下半年为了拉动经济的增长,肯定会有大力度基础设施的投入,所以和基础设施相对应的行业肯定会有很大的爆发,比如钢材、水泥这些基础设施常用的材料行业。
以上为个人的拙见,仅供参考。
有好的项目推荐吗?
小米有品有鱼是全球500强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小米公司旗下的会员制社交电商平台,小米公司投入了50亿人民币倾情打造的一个能解决我们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一站式服务,能让我们自用省钱、分享赚钱的一个社交电商平台!
小米有品有鱼:
2019年4月18日成立
投资了50亿倾力打造
提前5年开始布局,
5年前就投资了200多个企业
生产了8000多个生态链产品
并且有11家企业已经上市了
有自己完整的生态链,供应链,
还有自己的物流公司
小米的LOT物联网是全球排名第一
小米拿到了5G的第一张入场券
小米是香港上市公司
也是世界500强的企业
时机很早 市场空间很大
品牌知名度很高 品牌影响力很大。
一、我为什么毫不犹豫加入小米有品有鱼?
1、社交电商是未来3-5年最大的风口,互联网创业做社交电商才能够更有机会拿到结果。
2、小米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有品有鱼对比其他社交电商平台碾压式的背景实力,不需要因为融资而做出短期决策影响平台的长久发展,做这样的平台才能够长久稳定地赚钱!
3、小米品牌知名度极高,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还有1亿多忠实的米粉,我们去推广这样的公司的平台会容易很多。
4、小米有品有鱼“变态级”的品控标准,我们推荐平台商品绝不会因为产品质量问题伤了人脉,也几乎不需要花时间去处理售后问题,能够提高我们分享的效率。
5、小米有品有鱼是唯一一个做产品生态链的企业,其他的社交电商平台都是招商型平台,没有任何的竞争壁垒。
6、小米有品有鱼奖励制度非常给力,在小米有品有鱼不光可以赚。
二、微商与小米社交电商的十大区别:
1、微商需要自己进货,小米社交电商不要
2、微商需要自己卖货,小米社交电商不要
3、微商需要自己发货送货,小米社交电商不要
4,微商需要自己囤货,小米社交电商不要
5、微商需要自己收款,小米社交电商不要
6、微商需要自己处理产品售后,小米社交电商不要
7、微商需要全职来做,小米社交电商不要
8、微商的产品太单一,重复的购买率不高,很多都是一次性消费,小米的社交电商里面涵盖了人们生活中方方面面所需要的所有产品,你想要买的任何商品都能够在里面买的到
9、微商越做到后面业绩会越差,要不停的去找新客户,产品会越来越不好卖,小米的社交电商越到后面业绩会越好,业绩会不断的增长,因为要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并且越买越便宜,消费一次,终生锁定
10、微商有资金上的风险,一旦产品卖不出去你就亏了,小米社交电商你终身只要花396元加入,还送你一个高品质的产品,另送你50元包邮券,每个月还送你100元的优惠券,相当于没有投资一分钱,没有投资自然就没有风险。
三、小米有品有鱼为什么值得我们来做?
任何人只要花点心思来做,4到6个月的时间上到高级顾问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目前最快达成高级顾问的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其他几个达成高级顾问的也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而且他们个个都是很普通的人!高级顾问最少一个月都有15万以上,上不封顶!你一旦上到了高级顾问就下不来了,你的收入会稳定、持续、甚至还会增长!因为业绩是在不断的增加,平台上的东西又多又好,价格还实惠,大家都会愿意在上面买,所有就会越买越多!小米公司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我们不用去担心平台的稳健!市场如果是你开发的,你就将一直享受市场给你的回报!
为什么有很多人宁愿放弃高薪的职业去考公务员,那是因为公务员的收入是很稳定的,月月有,年年有!而之前的那些平台,一般只能活几个月,顶多也只有一年就不存在了,你还没开始赚钱平台就出事了,你即使赚到了一点钱,也会惹出一些问题!今天我们为什么来做小米有品有鱼?那是因为小米有品有鱼能给我们稳定的、持续的、甚至是增长的收入!说句夸张的话:小米有品有鱼做好了,可以享受财富的自由,人生的自由!
新基建具体指哪些项目?
为应对突发疫情对国民经济的冲击,基建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托底作用逐渐凸显。不同于2008年的一揽子“四万亿”,2020开年的中央部署在继续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的同时,也有意突出了新方向:2月以来,中央三次会议均提及新型基础设施的成长潜力,并提出要加快建设进度。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传统基建以“铁公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为代表,聚焦于交通、能源等领域;新基建则发力于科技端,一方面着力开拓数字领域,另一方面聚焦传统基建短板,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科技基建,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补短板”项目,以及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三月首周的盘面表现可谓近期大基建行情的缩影:特高压、5G概念等新基建板块集体发力上扬,建筑、建材、高铁等旧基建也表现强势。相应的,新旧基建两手抓,也成为多家分析机构的投资建议。
1
“新基建”:补短板,促创新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基础设施,也是新型建设:宽口径的广义新基建侧重补短板,窄口径的狭义新基建则更重创新。2018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以来,基建补短板力度逐渐加大。此次疫情暴露出了物流短板、交运短板以及医疗短板,直接带动医疗、卫生领域成为补短板发力方向,如黑龙江2月发布《关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具体措施的通知》将公共卫生防控能力、物资储备体系、公共环境卫生等补短板项目纳入“百大项目”加以推进;也加大了公共服务、城乡基础设施等保就业、促民生领域的补短板需求,如广东3月发布的《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着重补足高等教育、应急保障等民生短板。另外,201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后,“新基建”也逐渐驶入发展快车道。此次疫情导致的实体经济停摆,加速推动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也带动高端基建投资增长、填补基础设施建设空白。从目前公布的今年重点项目建设清单看,多地都计划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高精尖产业作为主要发力方向,新型信息通信、城域物联专网建设也成为基础设施重点。立足当前,“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数联”的全面升级要求“新基建”满足全新需求;放眼未来,信息产业势必成为信息时代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基建”也应为未来的技术发展留出余地、朝未来的全新时代超前布局。
2
“老基建”:
中央投资加快下达,地方投资加速推进
在“新基建”水涨船高的同时,政策率先聚焦于“老基建”领域:从中央看,发改委3月5日消息称下一步将抓紧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铁路、机场、重大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从地方看,各地列出的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中,高速公路、高铁、能源等领域仍是重要部分。这与传统基建对于产业链的拉动效应有关。从传统基建产业链看,基建投资牵动着上游的房屋建设、专业工程、装修装饰、园林工程,再上游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以及相关的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行业也息息相关。且传统基建项目能够加快发挥投资效能:加大新投资项目的开工力度,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储备与前期准备,便能显著带动产业链运营、加快投资周转速度、迅速转化为消费能力。另外,资金来源对于基建投资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3月8日,今年已发行地方债1.29万亿元,募资用途向基建倾斜的特征较为明显,其中传统基建仍占较大比重。且去年下半年起地方专项债券可作为铁路、机场、收费公路、水利工程等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专项债用于资本金能够放大杠杆效应,叠加基建投资的乘数效应,将进一步引导社会资金加大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因此从短期配置看,“老基建”会迎来政策红利与资本追捧。其中,在“疫”后重建、刺激经济的政策重心下,顺应“稳增长”趋势的传统基建项目更将获益,交通强国战略下的轨交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基建,以及中央部署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都将乘上东风。
从2008年的“四万亿”,到2020年的“新旧基建齐抓并举”,基建投资对于经济发展的提振作用不曾有变。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基建托底,新兴基建发力”也成为大势所趋。从中长期配置看,“新基建”会是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成为引领新一代产业革命、实现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条件,且其投资模式较为灵活,对于市场主体而言机遇颇多,必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