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商人,妈妈翻看了前两章?
看你的描述,你父母不是反对你看书,而是反对你现在这个年纪看描写两性情爱尺度太大的书。其实读书的意义在于发掘书中内容的正面价值,以及由此对个人产生的积极影响,提高我们对真实世界的分辨能力。
我在你这个年纪也是喜欢看书,那时候都是自己找书看,像《安娜卡列尼娜》、《简爱》、《基督山伯爵》这些书,因为讲的是故事嘛,通俗易懂,读起来相对轻松,你要问我现在还记得多少,也就是个故事框架,细节早就模糊不清了。
我不建议你和父母硬刚这个事,因为看书的人都知道,情爱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情感冲突的,和其它细节描写一样,都是为了推进剧情的需要,没看过的人体会不到其中的深意,讲也是白讲。
建议你换个选书思路,既不用和父母发生冲突,还可以通过看书有所收获,不知道你现在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人民日报有专门给学生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推荐书单,你不妨参考一下,如此一来和父母沟通时也有了说服力。
最好的教育是唤醒,最快的成长是自燃。我是[阿娥你好],一个传播积极能量、乐于更多分享的写作者,[关注]我的原创内容,我们一起成长。
文人为什么从古至今是对立面?
学艺术、玩艺术就是烧钱,就连艺术品的出名和好卖都要烧钱,梵高的话能卖到天价,可是当年的梵高还是靠哥哥的接济才活下来,穷的连作招待的女友都娶不起!
商人是什么赚钱炒什么,地皮、汽车、洋房、装修、名画,美其名曰发挥艺术品的最大价值,实际就是把产品炒高好从中牟利!
艺人没成名之前是费钱的,而且是老费钱了!商人的周围经常聚积着律师、办事员、教授、画家,结交他们都是有目的的!艺术家需要投资才会出名,而商人靠把商品推高得利,特别是艺术类商品,电影靠投资才能拍出好片,演员只有在有轰动效应的大片里才能拿到高分成。
可是两种人又是各自有各自的圈子,有自己的途径,好像平时老死不相往来,可是互相都惦记着对方,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上天的梯子,在需要赚钱的时候都离不开对方!
历史上有哪些弄巧成拙的故事?
弄巧成拙的本意是想卖弄聪明,将事情做好,但最终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做了蠢事,将事情变得更糟。除了成语“弄巧成拙”本身的成语典故外,在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类似于弄巧成拙的故事,如:
邯郸学步:故事主人公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优雅的走路姿势,反而连原本的走路方式也忘记,最终只能爬回故国;韩王的疲惫之策却造福了秦国:战国时期的韩王命郑国去秦国修水渠,原本是想疲秦、拖垮秦国,但最终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给秦国添加数万顷良田,使秦国更加强大。
成语“弄巧成拙”的典故在北宋时期,有位著名的画家孙知微,非常擅长画人物。他画中的人物神态逼真,宛如活过来一样,因此当时的人都争着想找他画画,也有很多喜爱画画的人向他学习。
一次,孙知微受一寺庙(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曜星君图》。接到委托后的孙知微便开始用心构思作画,当只剩下最后一道工序时,恰巧有朋友到访,邀请他去饮酒。
孙知微仔细看了看作品,感觉还算满意,加上《九曜星君图》也只剩下最后的着色部分,于是孙知微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将最后的收尾工作交由弟子们完成,并对弟子们说:
“这幅画的线条我已经全部画好,剩下的着色部分,你们要小心些,不要用错了颜色,在我回来时,希望完成这幅画。”
孙知微刚走,他的一群弟子便围着老师的画开始交流起来。
在一群弟子都在互相讨论时,只有一个叫童仁益的弟子一言不发。于是有人便问童仁益为什么不说话,是老师这幅画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而童仁益平时就喜欢哗众取宠,卖弄自己的小聪明,这下可找到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便故作高深地模样说:
“画中人物的神态很传神,但画中童子手中的水晶瓶却好像少了点东西。老师每次画瓶子时,都要在瓶中画一支梅花,这次却没有,想来是老师着急出门的原因吧!”
此时的童仁益已经忘了老师出门前的叮嘱(孙知微在出门前就仔细看过《九曜星君图》,并叮嘱众弟子,画已经全部画好,小心完成着色即可),于是就在画中瓶口处补画了一支红莲花。
最终孙知微从朋友家回来后,拿起画一看,一眼就发现画中多了一朵莲花,于是又气又笑地问道:“这是谁干的蠢事,画蛇添足也就算了,这简直就是弄巧成拙!”,说完便将此画撕了。
此时大家也能想到是那多出来的一朵莲花影响了整幅画,原因是童子手中的瓶子并非是普通的花瓶,而是水暖星君降服水怪所用的镇妖瓶。若是没有添上莲花,还是宝瓶,添了一朵莲花,反而变成了普通的花瓶。
原本是一副很好的作品,就因为童仁益一个卖弄聪明的举动,反而影响了画中的神韵,沦为一地碎纸。
通过童仁益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在生活中,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在自己没有成熟的想法和见解时就不要去炫耀,俗话说“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不然最终只会显露自己的无知和浅薄,沦为大家的笑料。
邯郸学步的故事邯郸学步的典故来源于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燕国的一个少年。
这位身在燕国寿陵的少年,只因听说赵国邯郸人的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便决定前去学习。
当他不远千里到达赵国都城邯郸后,终于看到了邯郸人十分优雅的走路姿势,于是少年便在大街上跟随着路人模仿了起来。
不过这位少年愣是学着邯郸人走路模仿了好几天,但是无论他怎么学也学不会,不仅没有学会,反倒他自己的走路姿势比起之前还要更加难。
而且这位少年还没有放弃,反而认为自己之前的走路方式有问题。于是他更加卖力地学了起来,决定从头学起,这次他不仅模仿邯郸人的走路姿势,还仔细推敲下一步的动作,学得极为认真。
最终经过三个月的刻苦练习,这位少年还是没有学会,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都给学忘了,以至于都不知道该如何走路,最后只好爬着回了燕国。
如果站在学习角度来看,这位燕国少年的精神应该得到肯定,但站在普通的人角度来看,他最终的结果却是弄巧成拙,以至于连自己原本的走路方式都能忘记,导致路都不会走,这种盲目的学习是不可取的。比如古代皇帝的威严,并不能通过模仿帝王的行为、说话方式就可以有的,这与帝王的家庭环境、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不是一蹴而就的。
韩王的疲惫之策,却是为秦国作嫁衣在战国后期,韩国作为战国七雄中实力较为弱小的国家,面对强大的秦国,根本无力对抗,但韩国又不想被秦国吞并。于是韩王企图想用疲秦之策削弱秦国,使秦国无力再征伐韩国。但最后韩王不仅没有没有拖垮秦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适得其反,韩国人郑国为秦国修建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郑国渠,最终却给秦国增加了四万多顷沃土良田,使秦国的关中地区变得更加富饶,国力更加强大。
众所周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在战国后期已经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军事强大,国家富裕,加上又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从秦孝公开始就一直不断地蚕食各国的土地。逐渐强大起来的秦国,让诸侯列国深感不安,担心被秦国吞并,尤其是一些弱国、小国。
《史记》记载:“昭襄王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韩,拔九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攻韩南阳,取之。四十五年,五大夫贲攻韩,取十城。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五十一年,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庄襄王元年,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
在秦国对外的扩张战争中,和秦国相邻的韩国就经常被秦军攻伐,韩国的陉城、南阳、阳城、负黍、城皋、荥阳等数十座城邑都被秦军先后攻占,但韩国碍于秦国强大的实力,不敢与其抗衡。
不过韩国也不想被秦统治,于是韩王只能想其他办法来化解秦国对韩国的攻势。在韩桓惠王二十七年,韩王命水工郑国西去秦国,劝说秦王修建水利工程,目的是为了耗费秦国的人力和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使秦国无力东出攻打韩国。
至于韩王为什么不选别人,而是选了一个水工郑国?因为郑国虽是韩国人,但并非韩国的朝臣要员,只是一介水工,属于纯粹的技术人员,派郑国入秦,不容易被秦王发觉,远比派遣一个韩国大臣要安全的多。
于是郑国带着目的前往秦国,游说秦国凿穿经水,修一条长三百多里的水渠,引泾河水入洛水,灌溉农田。最终秦王嬴政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命其主持一系列开凿工程,为秦国修建水渠。
可见韩王的疲秦之策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最终的结果却令韩王始料不及。郑国虽然是带有目的为秦国修建水渠,但郑国却是一个工作狂,水渠工程开始之后,郑国已经完全忘了自己入秦的目的,一心一意投入到修渠的工作中。
但工程在未完成之前,郑国入秦的目的最终还是被秦国发现,不过秦王并没有处置郑国。郑国对秦王表明,渠成之后是对秦有利的,并且郑国忘我的工作态度也被秦王看在眼里,于是嬴政对郑国加以重用,继续让他负责修水渠。
《史记》记载:“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最终水渠在顺利完工后,秦国的关中地区在泾河水的灌溉下成为千里沃野,亩产高达六石四斗。秦国为此又多出了四万多顷的肥美良田,关中地区也成为秦国最富庶的地区,秦国变得更加富强,此渠也以郑国之名命名,人称“郑国渠”。
从此秦国的粮食产量大增,加上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秦国终于有能力开启统一六国的战争,而韩王的疲秦之策不仅没有成功,反而为秦人做了嫁衣,造福了秦国。
站在秦国的角度来看,韩王属于大好人,但站在韩国的角度来看,韩王此举就是典型的弄巧成拙,不仅没有削弱秦国,反而加速了韩国的灭亡,成为第一个被秦国吞并的国家,可以说是“赔了郑国又灭国”!
你还知道哪些弄巧成拙的故事,欢迎在下方留言区探讨。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人会高价回收?
前几天到河南省方城县七峰山景区游玩,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石磨牌坊、石磨围墙、石磨路,总数达上千块,设计建造成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景点。工作人员说,这些石磨都是从附近农村收来的,共计花了十多万元。
自从有了电磨后,石磨便被束之高阁了,成为历史的记忆。而如今这些在荒郊野外沉睡的石磨再度被人们关注,不断有人到农村高价回收,因为有三方面的价值:一方面是观赏价值;另一方面是实用价值,第三是收藏价值。
观赏价值。七峰山景区把石磨打造成景点,利用的就是其观赏价值。石磨是经过石匠用锤与钢钎雕琢而成,虽然在艺术方面显得粗犷,但也汇集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心血,有的上面雕刻有各种纹饰和图案,要比单纯的石块更具观赏性。一旦把它们集中到一起,设计建造成景点,其艺术震撼力会更强。同时,石磨融入了几代人的记忆,摆放在居家院落是一种念想。不少农村人在城市有了住房和院落后,就会把老家的石磨运到城里的庭院中,有的甚至会花高价购买,图的就是这种念想。
实用价值。有人收购石磨为的是实用性,他们把石磨稍加改动,安装上电机后磨面,磨豆腐,因石磨温度低,对小麦和黄豆的营养构不成损失,加工出来的面粉、豆腐深受市民欢迎。有人收购石磨是为了茶艺,他们把石磨摆放在庭院里,一个古朴雅致的茶台就应运而生,在怀旧中品茶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收藏价值。石磨也属于老物件了,有的甚至数百年了,虽然属于实用器,民间较多,但其历史价值随着岁月的流失,也会增加。不少古玩商人到农村大量收购石磨,看中的就是其收藏价值,石磨一旦被他们垄断今后的价值就会凸显出来。
当你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身上没有一分钱了,吃饭都是问题,请问怎么创业。你最起码也的有个手机,最起码也的有吃有喝才能创业吧,我知道现在也有很多无本生意,我最开始也是给人家提篮子赚差价的,但是也起码要有手机,有话费,有电脑,有网络吧。你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怎么创业,肯定是选择打工,不管你打工一个月,2个月,先挣点本钱,安定下来,才能谈的上创业,哪怕你本钱不多,先做个小生意,先提个篮子,都可以,任何人做生意都是慢慢来的,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的呀。做到有经验了,有资金了,你可以在做大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