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当产量法,成本核算中的关键利器

天美资源网

在企业的成本核算领域,准确合理地分配成本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产品成本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企业的定价决策、利润核算以及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约当产量法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且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成本分配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约当产量法的基本概念

约当产量法是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对在产品完工程度的合理估计,将在产品以一种相对准确的方式纳入成本分配体系。

约当产量法,成本核算中的关键利器

某企业生产A产品,月末有在产品100件,经过评估,这些在产品的平均完工程度为50%,那么按照约当产量法,这100件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就为50件(100×50%),假设该产品本月生产总成本为10000元,完工产品数量为200件,那么分配成本时,就将总成本按照完工产品200件和约当产量50件的比例进行分配。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步骤

确定在产品完工程度

这是约当产量法计算的关键步骤之一,完工程度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生产工序的复杂程度、各工序的工时定额等,常见的确定方法有:

  1. 平均计算法:如果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产品在各工序的加工量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后面各工序在产品多加工的程度可以抵补前面各工序少加工的程度,此时全部在产品完工程度可按照50%计算,这种方法相对简单,适用于生产过程较为均匀的情况。
  2. 工序测定法: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本工序平均完工程度)÷产品工时定额×100% ,某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完成,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20小时,三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4小时、8小时、8小时,各工序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均为50%,则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4×50%)÷20×100% =10%;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4 + 8×50%)÷20×100% =40%;第三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4 + 8 + 8×50%)÷20×100% =80% 。

计算约当产量

根据确定的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即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程度。

分配各项成本

将本月生产费用(包括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如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如果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那么在产品无论完工程度如何,都应和完工产品同样负担材料费用,即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本月发生直接材料成本)÷(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如果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按照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分配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通常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即直接人工(或制造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直接人工(或制造费用)成本+本月发生直接人工(或制造费用)成本)÷(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或制造费用)成本=完工产品数量×直接人工(或制造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或制造费用)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直接人工(或制造费用)分配率。

约当产量法的优势

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

通过对在产品完工程度的合理估计并计算约当产量,能够将成本更加精确地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避免了简单地将成本平均分摊或粗略估算带来的误差,使得产品成本更能真实地反映其实际消耗的资源,为企业的定价、利润计算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适应复杂生产过程

在现代企业生产中,生产过程往往较为复杂,存在多道工序和不同的生产阶段,约当产量法可以根据不同工序的特点和在产品的状态,分别确定完工程度和分配成本,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复杂的生产情况,为成本管理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

便于成本控制和分析

准确的成本核算为成本控制和分析奠定了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约当产量和成本分配情况,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约当产量法的应用案例

以一家服装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生产某款服装,本月月初在产品100件,本月投产500件,本月完工4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经评估,月末在产品的平均完工程度为40%,本月生产该款服装的直接材料成本为20000元(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直接人工成本为15000元,制造费用为10000元。

首先计算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00×40% =80(件)。

然后分配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20000÷(400 + 200)≈33.33(元/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400×33.33 =13332(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200×33.33 =6668(元)。

接着分配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15000÷(400 + 80)≈31.25(元/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400×31.25 =12500(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80×31.25 =2500(元)。

最后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10000÷(400 + 80)≈20.83(元/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20.83 =8332(元),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0×20.83 =1668(元)。

通过约当产量法,该企业清晰地计算出了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成本,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约当产量法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局限性

  1. 完工程度估计主观性:在确定在产品完工程度时,虽然有一定的方法和标准,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会计人员或生产管理人员可能会因为判断标准的差异而得出不同的完工程度,从而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有限:约当产量法主要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稳定、在产品数量较大且变化有一定规律的企业,对于一些生产周期短、在产品数量很少或者生产过程极不稳定的企业,可能并不适用,或者应用起来效果不佳。

改进措施

  1. 加强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收集更多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数据,如各工序的实际工时消耗、设备运行时间等,运用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更加科学地确定在产品完工程度,减少主观性带来的误差。
  2. 结合其他成本核算方法:对于约当产量法不适用的企业或情况,可以结合其他成本核算方法,如定额成本法、分批法等,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特点和管理需求,灵活选择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约当产量法作为成本核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合理的应用和不断的改进完善,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约当产量法的价值,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运用这一方法,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