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国庆来历,铭记历史,传承荣光

天美资源网

在金秋十月,当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湛蓝的天空下猎猎作响,当盛大的阅兵仪式、欢腾的群众游行展现出国家的蓬勃生机,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佳节,国庆,这一承载着无数中华儿女自豪与梦想的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重大的意义,它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浴火重生,记录了一个伟大国家的崛起征程。

回溯历史的长河,我们要将目光聚焦到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一刻,礼炮齐鸣,万众欢腾,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庆”作为一个正式的节日概念,其确立还有一段后续的发展历程。

探寻国庆来历,铭记历史,传承荣光

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从此,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国庆的来历,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的确立,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列强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让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一次次的尝试,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

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艰苦卓绝的阶段,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国庆,正是对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铭记,是对革命先辈们的崇高敬意。

新中国成立后,国庆日的庆祝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在最初的几年,国庆阅兵成为了国庆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的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阅兵,它向世界展示了新生政权的力量,此后,在1950 - 1959年期间,每年的国庆都举行了阅兵仪式,这些阅兵不仅展示了我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也体现了国家建设的成就。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庆的庆祝活动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阅兵仪式,群众游行成为了展现国家发展成就、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窗口,游行队伍中,有反映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各个领域成果的方阵,也有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青少年队伍,他们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各地也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题展览等,让全国人民共同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

国庆的来历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它代表着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起点,国庆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国庆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汲取前进的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的国家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国庆,不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力量的凝聚,它让我们在享受和平与繁荣的同时,时刻牢记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传承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庆的来历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卷,它记载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与辉煌,见证了国家的成长与壮大,在每年的国庆佳节,让我们共同庆祝这个伟大的节日,铭记历史,传承荣光,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