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奖揭晓,杨振宁发明了什么得到了诺贝尔奖

天美资源网

诺贝尔物理奖揭晓,杨振宁发明了什么得到了诺贝尔奖?

杨振宁于1956年与李政道教授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为人们正确认识微观粒子世界开辟了新天地。

诺贝尔物理奖揭晓,杨振宁发明了什么得到了诺贝尔奖

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大大促进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另外,杨振宁还是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诸多领域中重要研究方向的先驱和奠基人。

居里夫人获过几次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一生得过2次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诺贝尔奖得主也是居里夫人。实际上,她家也是诺贝尔奖专业户,2代5个人都是诺贝尔奖得主,拿了6块诺贝尔奖牌。

让我们一起看看用PlantData知识图谱做出来的图谱,居里夫人家族的获奖情况一目了然。

居里夫人一家的4块诺贝尔奖

1903,居里夫人和丈夫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居里夫妇

1911,居里夫人因为镭元素的发现、隔离,以及对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原子核数的定义(居里单位),玛丽·居里获得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证书

1934年居里夫人去世(66岁)。同一年,她的大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与女婿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发现了人工辐射性的现象。1935年俩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大女儿夫妇

1965年,居里夫人的小女儿(二女儿)艾芙·居里的丈夫亨利·理查森·拉布伊斯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任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也是居里夫人家族的第4块、第五位获得的诺贝尔奖。

▲小女儿

全家都得奖了,求小女儿的心理阴影面积。她大概早就知道,诺贝尔奖得主的生活,总是那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大女儿夫妇错过的那些诺贝尔奖

有一天,大女儿夫妇做实验的时候,实验物体突然释放出了一种高能射线!他们以为是质子流。文章发表出去后,英国的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不对劲,认为是传说中的中子。于是,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中子的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詹姆斯·查德威克

又一次,大女儿夫妇做实验,宇宙射线射向铅版的时候,所有粒子往左飞,只有一颗粒子往右飞。他们以为实验室空气太浑浊。文章发表后,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发现不对劲,认为是传说中的正电子。于是,他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菲利普·沃伦·安德森

又一次,大女儿和别人做实验的时候,让让慢中子去撞击铀,他们观察到一个全新元素,原子质量既是57又是89。他们认为是计算错误。文章发表后,德国化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现不对劲,认为是核裂变。于是,他们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奥托·哈恩

又一次,大女儿夫妇做实验的时候,用放射源射出粒子,粒子撞击铝箔。做完实验,放射源关上后,铝箔依然不断地被撞击着。这一次,他们终于不再粗心大意,发现了人工辐射性,在193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大女儿夫妇坎坷的科研经历告诉我们,诺贝尔奖得主的生活,必须朴实无华,且枯燥。

如果有一点点浮躁,是绝对拿不了诺贝尔奖滴。

AI 是新的生产力,知识图谱是 AI 进步的阶梯。

PlantData 知识图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把多源异构数据转化为知识,提供知识图谱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打造行业智能大脑,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

欢迎交流更多知识图谱相关问题。

物理学最高奖?

当然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该奖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为表彰在物理学作出最杰出的贡献,自1901年起一年一度颁发的奖项;奖金由诺贝尔基金会发出。奖项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中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其它四个分别为化学奖、文学奖、和平奖及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普遍认为是在物理学领域能够取得的最高荣誉。

杨振宁于哪一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于1957年因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1岁考入中科大有望夺取诺贝尔奖的神童谢彦波为何会骤然陨落?

高考恢复那年,是1977年,三个神童考入了中科大。13岁的宁铂,12岁的干政和11岁的谢彦波,其中年纪最小的谢彦波被认为是有望夺取诺贝尔奖的神童,上完小学之后他一下就跳过了中学时代,步入了大学。

昔日的神童,究竟发生了什么最终“泯然众人矣”,从这样的一个例子中,我们又能有什么样的体会呢?

谢彦波的大学时代

谢彦波在上大学的时候还没开始青春期,十五岁在科学院读硕士的时候算是刚进入了青春期,十八岁顺利师从周光召院士之后被认为能在二十岁顺利博士毕业。

二十岁的学生一般现在才处于大二或者大三的阶段,而天才已经要博士毕业了。

然而,谢彦波并没有如期待那般在国内读完大学,他中途去了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安德森。

原本是在期待更光明的未来,没想到却从人生的这一步开始陨落。

谢彦波在普林斯顿

实际上,谢彦波去中途转学去美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实他和自己的导师不合。他似乎因祸得福,师从了一位名气更大的老师,但是他的人生并没有因此改善。

实际上,谢彦波到美国之后和他的新老师安德森还是处不来,老师认为他实在是太傲气了。他们师生关系不合的甚至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也就是说即使师从最好的老师,他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而添砖加瓦,也并没有因为这么好的机会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也正是因为如此,谢彦波的博士毕业之路异常的艰辛,最后被遣送回国的时候,他甚至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情商和智商到底哪个更重要

从谢彦波的例子来看,如果想成为一个诺奖得主,光有智商是不够的。因为缺乏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被社会淘汰,比如谢彦波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其实,我认为天才儿童的成长路径不应该跳跃得太快。因为他的心理素质远远跟不上他的大脑。而且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人际关系其实都是越来越复杂的。

一个11岁的孩子就要在大学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年轻气盛处于青春期的时候难免会比较横,和自己的老师处不好关系似乎也正常。

我认为,谢彦波承受了他那个年纪不应该承受的压力,在他十几二十岁的时候,他的心理成熟度远远不足以帮助他处理身边的人际关系。所以会表现出情商低的表现。

人的发展顺序

人的身体和生理的生长都有一定的顺序,如果直接跳过某几个阶段很有可能会直接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比如人的心理成熟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年纪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会很不同,当我们开始成年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步入大学去处理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

但是如果让一个中学生去处理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难免就会显得有些勉强了。毕竟心理的成熟度差别太大了。

所以,我觉得保护一个天才儿童最好的办法不是让他去跳过生命的某些阶段,更要循序渐进地去引导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智商是天生的,情商是可以从小培养的。双商都高的人未来必定大有所为。

小结:

现实生活中伤仲永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曾经的天才儿童谢彦波就是一个例子。他在11岁就进入了中科大的天才少年班,本来有望20岁就博士毕业的,但是由于和导师关系紧张,出国深造了,但是他似乎也因此过得很痛苦,虽然师从诺奖师门,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成就,最后甚至是狼狈回国了。

为什么谢彦波会表现出如此低的情商呢?我认为是他成长的过程太跨越了,他的心理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所以在他20岁的时候并没有能力去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他后来的陨落埋下了伏笔。

关注麦克斯韦妖妖灵,带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学动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