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回应员工过神仙日子:基本属实,贾跃亭旗下FF又要卖5000亩地

天美资源网

乐视回应员工过神仙日子:基本属实,贾跃亭旗下FF又要卖5000亩地?

以下为FF官方声明:

为巩固全球化战略运营,落实中美一体化研发战略,更好整合全球资源,Faraday Future (FF)在战略聚焦的同时正在进行全球布局调整,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出售内华达州北拉斯维加斯900英亩(约5463亩)优质土地,报价为4000万美元。该地块经过多次修缮改造,其中的700英亩(约4250亩)已经完全具备了立即进行工业建设的条件。

乐视回应员工过神仙日子:基本属实,贾跃亭旗下FF又要卖5000亩地

贾跃亭和乐视弹尽粮绝,资产冻结,欠债累累!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一定是缺钱了,如果不是缺钱,贾跃亭也不会舍得卖出这块宝地!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贾跃亭不仅还拖欠着20多亿的债务,并且名下多处资产被冻结!

2018年12月的时候,加州法院已冻结贾跃亭FF股份与四处房产,贾跃亭拒绝接受!

而在近期又出现了恒大的退出,王思聪等一系列债务的追债。真的是前有狼后有虎!

更可悲的是贾跃亭的乐视股份也被冻结,无法变现!而乐视网又即将在4月份发布2018年业绩报表,退市成为大概率的事件!

所以整个过程来看,贾跃亭和乐视网可能真的是要凉了,但是债务还是得还,毕竟自己亲口承诺了将兜底偿还的诺言!!

FF汽车项目资金缺乏,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对于目前的FF汽车来首是贾跃亭最后的一线生机,乐视网已经凉了,但是FF还有机会,做成功了,贾跃亭可以翻身,所以势必会把所有的精力和“子弹”投向FF的生产和量产上!

但是根据2017年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出,FF汽车工厂的情况并不乐观,不仅厂区内空无一人,甚至连值班的都没见到,更别谈有所谓的生产和研发FF汽车的景象!

所以从整个局面来看,不仅贾跃亭缺钱,而且贾跃亭旗下的FF生产加工方面更加缺钱!

总体来看,这一次的变卖实则是为了打响FF汽车的生死存亡之举,毕竟FF汽车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和模型,能否成功就得看未来投入市场的销量和反响如何了!但是绝对不能因为没钱而临阵退出,这样之前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只能“断臂求生”了!

不过,FF称,将在2019年内努力筹集足够的资金,尽快将FF 91推向市场并为今后的大规模量产FF 81做准备。目前,已有多家全球投资人表达了投资FF的兴趣。就看几年后的贾老板能否靠着FF东山再起了!

感谢⭐点赞和关注⭐。更多更好的逻辑期待与你分享!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拿一元年薪的企业老板?

敢拿“一元”年薪之人,肯定不是等闲之輩。苹果手机的乔布斯、京东的刘強东等都是牛人吧!不是金剛钻,何揽瓷器活,说明了他们做事有底气,胸有成竹,会让股东更有信心,会对他们在顺利完成指标后必然会给予更多更高的资金奘励或更多的股权激励。一些律师在打官司时不收费。而蠃了官司,则是按比例更高收费,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曝乐视年底裁员是真的嘛?

谢谢邀请。裁员是很正常的,而且已经开始了,不过裁员主要是集中在上市公司体系之外,也就是乐视控股。

目前的乐视上市公司在孙宏斌入驻后可以说变的更好了,因为上市公司本身就不缺钱。换了财务总监,贾跃亭暂时离任CEO,集中精力专注汽车,梁军接任上市公司总裁,这样做无论是对上市公司还是汽车,以及对短期股价的稳定,都会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等贾跃亭的汽车出来了,我相信最终还是会回到上市公司再兼任CEO,因为也只有他才能更好的串接起乐视七大生态,形成良好的体系。

乐视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我的回答是有,今年就是关键!很多朋友因为今年乐视网的事件而导致了觉得它是一只差股票,垃圾公司,其实完全不是!

乐视网在眼里是一只不错的公司,无论从行业性还是从未来发展来看都是!只不过碰到了危机,金钱上的 危机,外界的危机导致了它现在的局面!前期炒的太火了,直白的说就是被市场玩坏了!

乐视网在我眼里就像一个常年久经沙场的运动员,却遭受了肢体创伤导致了他无法进行比赛,如果他能把伤养好,那么未来他还是一名不错的 运动员!

从业绩上来说

虽然2017年-2018年的业绩可能不太乐观,但是看东西要看全面的,乐视以往的业绩和收入都是非常稳定的,持续的,说明公司本身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更谈不上一个垃圾公司一说!只不过现在出现了系统性的风险!好比王健林的万达最近也是,你能说万达是一个垃圾公司吗?

从乐视网的产品布局上来说

Letv Store,乐视电视app,网络视频行业,乐视体育,乐视影业,同天猫战略合作等等,各个布局可以都算行业里的顶尖级别,我只能说乐视的布局是非常厉害的,如果能撑过难关,这些布局对于他未来的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

从股价上来说

股价来说是非常惨淡的,因为股价反应了股民对乐视的看法,正常!但是乐视自身却做出了很不错的回应,成交量历史最高,一个多月回升了50%+的股价,这些真金白银一定是机构大佬和牛逼的高层买入的!可见他们想解决此次风险的决心之大!

操作上建议

一句话,还没到小散能碰的时候!风险是有的,而且还不小,神仙打架,小散请走开观战!

我觉得看东西得看大面,别盯着小面!乐视网翻了两倍五倍,大家都看好!乐视网出了问题就集体看空这是羊群思维,中国股市经历了多少次危机,甚至那时还有人悲观到觉得世界末日到了,现在呢,中国股市还不是好好的!2004年成立的大公司,怎么可能说倒就倒!

我本人是非常期待它打个翻身仗的,只是不是我投资的菜你得给他时间,让他养好伤了才行!现在的乐视网就给我的感觉是一名骨折的田径员,也许有一天当他骨折痊愈了,我会考虑投资他!

写的不好,但是挺辛苦,记得给个赞支持下哦!可以加波关注的嘛!

今年哪些it公司裁员或者倒闭了?

裁你没商量!2016科技公司裁员大排名,看看谁最狠?不晚安 首推于 16.12.11浏览(208)|回应(0)

还有不到一个月,2016年就将结束,今年的春节也来的比往年更早一些,然而比春节来的更早的,却是一份2016年底裁员公司汇总名单(如上图),虽然不少公司都没有直接承认裁员及裁员幅度,但科技圈的寒意却已蔓延开来~

国内知名企业频频裁员

先说最近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的乐视。12月6日,有消息爆出乐视体育内部已决定整体裁员,幅度将达20%,其中智能硬件部门的裁员幅度将达到50%,乐视体育总编辑敖铭已提交辞呈即将离职等。当天,乐视网股价暴跌7.8%。晚些时候,又有微博网友爆料了一张乐视员工在公司HR服务中心排长队办离职的照片。针对这一系列的裁员传闻,乐视确认裁员属实,整体幅度在10%左右,最终将有1400名员工面临离职。

不久前,被员工冠以“中国好老板”的贾跃亭公开宣称乐视将不会裁员,如今再回想这句话,贾老板的脸恐怕都要被打肿了~

无独有偶,此前风头正劲的暴风魔镜也传出裁员新闻。10月20日,暴风魔镜被曝出裁员新闻,11月,暴风科技CEO黄晓杰在暴风科技官方微信上发表文章证实裁员消息属实,并表示,“这次的资本寒冬很冷,对于我们一度超过500人的队伍而言,有很大的经营压力。”

出行领域龙头滴滴才合并优步中国几个月,外界多次传其裁员。最新消息称,其裁员主要涉及快车业务线下团队,目前已经裁撤或正在裁撤流程中的有上百人,传闻称,整个减员计划目标是1000人。

与滴滴先后合并快的及优步中国类似,成立11年的58同城,于去年4月份合并赶集网,合并后很快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如今在合并不到两年后,再传出58同城将裁员30%的消息。

多少悲伤的故事证明了一句话:巨头并购过后,裁员成标配。美丽说和蘑菇街在今年年初宣布合并,之后就暗自裁员了至少两次。被裁员工主要以美丽说、淘世界为主,蘑菇街方面称是裁员有助于人员优化,3月份与10月份两次共裁员200人!

同样是裁员,有的企业选择直言不讳,而有的企业则选择用另外一招——“变相裁员”。

9月份,美团突然宣布将县市级的经销商变为代理商,等于变相辞退20000多人,员工透露品控和摄影师都被裁去,其中还包括哺乳期的员工!

2000年,2008年,2016年,似乎互联网行业每隔8年都有一次寒冬,这次寒冬会来的更猛烈些吗?居高不下的互联网行业薪资有可能因此下调一些吗?(从今年校招各大公司给应届生开出的offer来看,整个行业降薪的可能性不大)这次的寒冬会持续多久呢?2017是否会触底反弹?

不管怎样,每次寒冬活下去的企业都会更加壮大,比如2000年后的新浪搜狐网易;08年之后的BAT,经历过这次寒冬的考验,必将诞生一批新的巨头。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国外IT巨头深陷裁员漩涡

国内科技圈一片哀嚎,国外的IT巨头也深陷裁员漩涡。究竟谁最狠?且看新财富君盘点:

NO.1 英特尔裁员1.2万人

早在今年4月,英特尔称因为占其营收60%左右的PC业务连续下滑,不得不全球裁员12000人,裁员数量占员工总额的11%!Intel表示,裁员将在今年给公司节省7.5亿美元,并且之后每年给公司节省14亿美元。未来,Intel希望改变公司的发展方向,向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

11月,英特尔再次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宣布,将裁去整个穿戴业务部门部门的员工,理由是这个部门市场表现不佳!

NO.2 戴尔裁员超1万人

今年1月,戴尔公司宣布已裁员1万员工。在其以670亿美元收购数据存储公司EMC,创下业界最高并购案之后,10月,戴尔方面再次宣布裁员,以削减相关业务合并带来的人员配置成本。不过并没有公布具体的裁员数量,而且也没有透露具体会在哪些地区和部门展开。有消息认为戴尔还会裁员2000-3000人。

NO.3爱立信裁员超过8000人

10月4日, 电信设备巨头瑞典爱立信对外宣布,将在瑞典裁员约3900人。在这些名即将被裁减的员工中,其中约1000名来自制造部门,这意味着爱立信在瑞典的制造业务绝大部分将被取消。而这些都是发生在上半年裁员8000人之后。

如此大刀阔斧地裁员,2017年的日子会好过一点吗?NO~据了解,因竞争加剧、电信运营商对5G设备需求尚未“爆发”等因素,爱立信准备在2017年前每年削减10亿美元成本。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要完成这一目标,爱立信还需要再削减至少15000个工作岗位。

NO.4 思科裁员5500人

8月份,思科迎来了成立32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思科宣布裁员5500人,占其员工的7%。

思科一直试图从网络硬件过渡到软件驱动的业务领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公司不得不通过裁员节约成本,并且向更高的增长型业务进行投资,包括安全、物联网、下一代数据中心和云计算。

NO.5 IBM裁员5000人

随着IBM连续4年收入下滑,该公司在今年三月份再次祭出了裁员的屠刀,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该公司今年裁员约5000人。此次裁员是该公司紧随云计算兴起脚步的决策。

为了提升云计算的地位,IBM早在今年3月就祭出了裁员的屠刀。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IBM今年裁员约5000人。而此次裁员正是该公司紧随云计算兴起脚步的决策。

NO.6微软裁员4700人

2014年4月,微软曾以72亿美元收购了诺基亚手机业务及大批专利组合。不过买下诺基亚之后,微软在手机业务上的表现并不理想。在完成收购后的第三个月,微软就宣布了一项重组计划,整合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重组直接导致1.8万人被裁,而原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则成为了重灾区,约1.25万人被裁。

在过去的一年中,微软智能手机业务失去了业务的牵引力,目前已经裁员4700人。5月份,裁员1850人;7月份再次裁员2850人。裁员的绝大多数是位于芬兰的微软移动设备研发中心的人员,其结果是该公司将有9.8亿美元用于业务重组。

NO.7惠普裁员3000人

10月中旬,在纽约惠普分析师大会上,惠普方面表示,他们将在未来减少3000到4000个职位,而其中将可能包括约1000名企业外部的业务人员。

这不是惠普近期唯一的一次裁员,在今年2月时惠普就已经打算在本财年结束时进行3000人的裁员。惠普目前全球有员工50000人左右。据了解,此次裁员举措旨在帮助惠普在面临PC电脑和打印机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之下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

NO.8 富士通裁员2700人

10月11日,日本电子巨头富士通发表声明,表示正计划在英国裁员1800人,裁员规模相当于英国员工总数的约18%。并称此举是其转型项目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提高公司竞争力,裁员与其简化运作有关。此外富士通似乎还计划在芬兰裁员最多400人。大约一周以后,富士通再次被曝出拟将在德国子公司裁员400至500人,裁员主要集中在IT系统运营和开发服务部门。

新一轮裁员后,富士通在欧洲裁员总人数将达到2700人。

NO.9 三星裁员2480人

今年1月,三星电子正式启动内部结构重组计划。据韩媒消息,2016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总部已经裁员2480人。此外,其他部门也进行了裁员。

9月,本就打算勒紧裤腰带的三星又遇上了糟心的“爆炸门”,业绩大受影响。“爆炸门”之后,有外媒报道三星将在12月裁去中国区20%的员工,初步估计人数至少上千人。虽然目前还没有三星中国的正式通知和文件,但从此前中国地区手机销量下滑近30%的业绩表现和Note7带来的负面影响来看,裁员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以上这些巨头,还有裁员公司名单长的一个list都列不完!仅2月份,美国科技圈就有如此多企业被曝裁员↓↓

科技圈的裁员潮纷沓而至,“寒冬”不好过成了共识。8月,美国“环球股票研究公司”分析师崔普·乔德利就曾预测,今年科技领域的裁员人数将达到37万人。

正如乔德利说:“高科技产业正经历一次深刻变革,变革的阵痛还会持续”。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