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访日,日本为何要舍近求远巴结美国

天美资源网

特朗普访日,日本为何要舍近求远巴结美国?

这次个人站在日本角度试着解读一下,日本为什么采取这种对外立场,因为华盛顿对自己下手没底线,世界上仅有的两颗原子弹对人攻击,就是华盛顿对日本实施的,人类史上最惨烈的火攻也是李梅对日本实施,对那两种灾难,后世的日本人只要想起来,就不寒而栗;但菅义伟当局为了实现日本赢得岛争目标,为了重拾大日本帝国威加四方,再次成为世界大国的终极目标,就必须“远交近攻”不咎既往了。

特朗普访日,日本为何要舍近求远巴结美国

当年的皇军被称为小鬼子,表明他们足够精明,现在菅义伟当局宁愿跟邻居对立,而心甘情愿的充当华盛顿大国对抗的打手,并非是什么远交近攻的战国策,而是既然无能摆脱被控制的处境,就要顺势而为当猎犬向宗主邀功,求得主人为了让自己发挥更大的对抗作用,最大范围最大限度放开对自己的控制,最大限度重新武装自己,使日本重拾大日本皇军曾经征服周边的实力,在超级大国霸权加持下,实现对邻国岛屿领土海洋主权争夺目标,再次征战天下威加四方。

其实,作为曾经发动侵略战争,施暴亚太地区大多数民族的二战战败国,东京虽然知道自己罪孽深重,而且已经不再是本地区大国的对手,在特朗普执政时期除了受到华盛顿敲诈玩弄,没得到来自这个主人的任何支持,就也知道夹起尾巴低调做人,除了不再强硬炒作岛屿争端,而且在新冠疫情初期还展示了感人至深的热情如火,对俄罗斯的也最大限度的表现了俯首贴耳,即使在拜登确定当选之前,菅义伟当局也没表现出对本地区的强硬迹象。

1月6号川普认败离开白宫,拜登就任不出所料的大国对抗,果然开始拉拢纵容日本,在阿拉斯加战略对话之前,国务卿防长先访日双方对表,显示双方关系紧密可能并不关键,拜登确定当选后菅义伟抢先与其通话祝贺,就应该已经得到美日增强关系的确切信息,从那时候起东京的对外立场就又开始支楞了,积极加入印太“小北约”对邻居秀“鸡肉”,不仅重启岛屿的贪婪争端,还扬言可能首先使用武力。

对日本来说实现岛争目标、重建世界大国地位,华盛顿不遗余力竭尽所能的大国对抗政策,给东京提供了最佳的战略机遇,更关键的还可能是最后的机会。超级大国在天要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的这个轮回阶段,最终可能不惜代价不计后果的使用极端手段,这种可能引爆大战的混乱危机状态,就是日本实现目标的最佳机会;如果东京没能把握这个机遇,等到那个内部已经溃烂腐败发胀,即将爆裂的超级大国巨婴,崩溃了那张强大的臭皮囊轰然倒地,日本,就永远的失去了这种机会,在这种战略判断中,菅义伟当局采取“远交近攻”政策,站在日本角度看应该没错吧?

日本接待伊朗领导人访问?

这里有几方面的原因,大家都看到美国在战后一直控制日本,可以说日本的主权并不完整是受到了美国人的控制,但即便如此却不能解释一国外交也要受到美国的支配,这是说不通的,所以很多回答都没有说到点上。

实际上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是美日同盟的存在,按照美日同盟的要求,日本是没有战争权的,必须依靠美军的庇护,这也同时要求日本需要与美军站在同一战线和立场上。现在美国对伊朗开启了制裁,可以说美军和伊朗是处于一个相对敌对的状态的,如果这个时候日本对伊朗进行过于亲密的举动是违背了美日同盟的原则,所以日本与伊朗接触需要得到美国的沟通。

第二方面日本与伊朗接触得到了美国的首肯,这说明美国并不排斥日本与伊朗的接触。实际上如果没有之前沙特油井遇袭事件的影响,现在美伊关系的缓和是一个非常大概率的事件,可以说日本是充当了美伊缓和的前站的作用。日本一方面早就理解美国的用意,获得美国收看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另一方面又刻意的向美国证明自己没有故意违反制裁,能够得到美国政治的支持。

第三方面伊朗受到美国制裁,对外石油出口已经大幅度下滑,之前的出口只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那就是中日韩印。其中像日本出口的石油也不在少数,所以日本其实是美国对伊朗制裁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为了不进一步触怒美国,日本对伊朗的交往就需要步步小心,与伊朗人会面前,先与美国先沟通就是消除美国对日本愤怒的一方面。

有信心今年6月谈妥移交两岛事宜?

谢邀。按照安倍晋三的意思,1月下旬在俄罗斯举行的今年首场日俄首脑会谈,安倍希望尽可能促成双方妥协,并启动作为移交两岛前提的和平条约具体制定工作。安倍描绘的蓝图为,预计6月普京访日时基本达成共识。之前,俄罗斯曾3次准备把北方四岛的齿舞和色丹还给日本,一次是1956年前苏联和日本签署的《苏日共同宣言》,另外两次是2004年和2012年,原因是俄罗斯提出的条件:俄日邦交正常化;外国军队撤出日本;承认国后和择捉永久为俄罗斯领土,太苛刻被日本拒绝了。2018年11月,普京和安倍晋三在新加坡会晤后均表示,愿在《苏日共同宣言》的基础上加快和平条约谈判进程,可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却说,两国不会再签署有关北方四岛的新文件,这就意味着俄罗斯仍然是“老调重弹”。那么这次安倍晋三哪来的自信6月俄日谈妥移交两岛事宜?估计安倍晋三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的:

一、俄罗斯目前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普京急于和日本建立友好关系。普京在今年元旦致辞上说“俄罗斯从前是这样,以后也不会有帮手”,这就说明俄罗斯目前是处在孤立之中。从战略上来讲,俄罗斯在与美国和北约的博弈,不想在“后院”受到日本的威胁。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严重制约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因而与日本签订和平条约是当务之急。另外,俄罗斯的经济形势在2018年仍然没有大的改观,普京在竞选后承诺俄罗斯经济要在任期内进入世界前5,就需要多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日本做为第三经济大国应该是一个选项,俄罗斯也迫切需要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进行开发。

二、美国的优先和战略收缩政策,以及强增日韩军费,让日本看清了美国在经贸和安保上,不再是盟友的靠山,也想与俄罗斯建立友好关系。实际上,北方四岛的焦点问题是美军,俄罗斯也担心归还齿舞和色丹两岛,美国能否在此建立军事基地。但是,从特朗普执政这两年来,一手是采取战略收缩(从美国宣布撤出叙利亚就可以看出),另一手是强增盟友驻军军费,甚至以撤军相威胁,而在贸易上丝毫不让。从这两点让日本认为,在经贸和安保上不能指望美国了,与俄罗斯建立友好关系也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俄日之间的障碍是北方四岛,安倍11月表示,对于色丹和齿舞两岛,日本也将根据日美安保条约,不在这两座岛上设置美军基地。三、安倍认为,既然两国都有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虽然俄罗斯要求在归还齿舞和色丹两岛时,日本承认国后和择捉两岛为俄罗斯领土,但是俄日双方都能妥协,即日本提出的在“北方四岛”北部划国界线,暂时承认俄方行使政权等的施政权。在北方四岛的归属权上,俄日双方都称是自已的领土,用“暂时”两字,安倍认为俄罗斯一定会同意。

四、俄罗斯当时是占据了整个北方四岛,既然能够归还两岛,那么那两岛即使不归还,也说明是日本领土。安倍是精于算计的,先要回两岛为以后国后和择捉两岛埋下伏笔。用“暂时”承认俄罗斯行使行政权,为了以后再慢慢图之。

不过,安倍把俄罗斯看得太简单了,认为普京归还齿舞和色丹两岛是出于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的无奈,想得到日本的政治、经济上的支持。安倍在4日召开的记者会上称:“如果北方四岛归属变更为日本,必须让岛上的俄罗斯居民理解”,而日本政府高层人士更是放言,日本放弃向俄方索要“占领四岛”的赔偿等。日本这一番言论让俄罗斯表示强烈不满,俄罗斯外交部称,日本严重歪曲了俄日两国领导人要求加快和平协议谈判进程的本质。

种种迹象表明,由于俄日积怨太深,北方四岛本身是日本领土,二战时日本战败被俄罗斯占有,在主权立场上双方很难改变,再加上日本在军事上受制于美国。即使普京和安倍在新加坡会晤时均表示,愿意在《苏日共同宣言》的基础上加快谈判进程,但是到真正谈判时由于彼此间隔阂太大而变得遥遥无期。安倍描绘的蓝图,6月将谈妥移交两岛事宜,只不过是安倍的一厢情愿而己。

文在寅总统的心腹曹国及家人腐案败与崔顺实案很相似?

朴槿惠的“亲信干政案”是因为以平民身份可以游离在司法监察之外的崔顺实非法干预权力,并且涉及到了三星和朴槿惠的“黑金政治”,最终引发了风波。而此次的文在寅心腹曹国哪怕没有从候选转任为法务部长,但在此前也是青瓦台的首席秘书之一,是有合法参政权力的,所以两者的案情并不能并论——而从现在曹国披露的案情来看,文在寅似乎也并未牵涉其中,而亲信干政案中朴槿惠却是作为贿赂主体之一。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谓的“曹国腐败案”就不能发酵成为下一个“亲信干政案”。

罢免朴槿惠的所谓“烛光革命”,引发一系列的导火索看似是“世越号”朴槿惠的怠政和邪教传闻,可姑且不说作为一个司法监察完善的国家,能在此后被检方调查且成功罢免的朴槿惠是否有能力完成“邪教祭祀”之说,单是“怠政”也远远无法成为凝结韩国社会共识去罢免一国总统的理由——后来虽然爆发出了“亲信干政门”这样的实锤,但也是烛光革命较为中后期的事情了。

事实上,真正煽动舆论,促使韩国人民难以坐视的原因,还是因为朴槿惠外交失措,导致韩国在跨太平关系中的外交舞台上成为了各方角力的中心,并且国小力弱的韩国很快就因此遭到了经济挫折。

经济危机的萌芽,被当时的韩国反对派煽风点火,形成了烛光革命的前奏,最终在亲新干政门下,朴槿惠惨遭罢免。

事实上,以上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单独发酵,都远远无法撼动朴槿惠,而在风波过后,依靠任内每年平均3%的经济增长,朴槿惠也很可能完成总统大全的党内交接,逃过卸任后的政治总清算。

由此可见,在“世越号”到“亲新干政门”之间的经济困境起到了承上启下,烘托危机氛围和形成社会共识的一个作用。

而今日文在寅治下的韩国对照昔日朴槿惠治下的韩国,其外交环境和经济困境是否都有相似之处呢?

外交上,文在寅政府因为任内以来的经济疲软,一直在煽动民粹,主张对北和平、统一,对日强硬“讨债”。以至于引发日本制裁,美国不满——同时北方也不满半岛统一问题成为了文在寅手中单方面的工具,而对其嘲讽。

可以说,文在寅“四方之邻,三面楚歌”不为过。

在经济上,文在寅任内韩国经济增长一年不如一年,失业率连年高企,甚至引发了大规模的韩国青年访日求职。而在内政上,文在寅发扬了进步派的“历史清算主义”,从朴正熙到卢泰愚、全斗焕,再到李明博、朴槿惠,不论这些保守派总统的功罪,一体遭到了其人以“清理亲日残渣”的政治讨伐,以至于韩国政治左右对垒,财阀亦是离心。

在这种氛围下,一部分韩国民众囿于“历史问题”,不顾韩国现实困难,力挺文在寅,但同时也多有韩国民众碍于“反日政治正确”,而不能常舒己意。

可民选政治下,民粹煽动的“民众愤怒情绪”不过是一时而已,钱包虚实和菜肴多寡才更系选票。

事实上,在朴槿惠陷入跨太平洋危机时,韩国民众也力挺朴槿惠不要低头,要展现大国气度,但随着市场零落,怨怼也暗中集聚,最终经有烛光革命引发。

而眼前的“曹国腐败案”虽然还只是处在舆论发酵和调研阶段,但无论是曹国之弟借“熊东学院”敛财,还是曹国之女涉嫌“论文冒名”和依靠权力运作进入名校获得奖学金,都触动了韩国社会最敏感的“高考公平”神经。

在这种情况下,纵然文在寅自己没有涉及其中,但在民众视“执政党政府”为整体的时候,再加上民怨此前不满的聚集,恐怕未必不能形成第二“亲信干政门”的后果——当然,文在寅在洁身自好的情况下,至不济也不过是引咎辞职,断然不至于被罢免下台。

- END -

看见我们,发现世界

本文为 真实星球 原创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真实星球

顺手点赞支持我球,欢迎转发朋友圈

未经授权勿转载,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

美下令一级备战航母打前战?

美国最近针对他们认为的伊朗袭击油轮事件,加大了对伊朗施加的军事压力,甚至有媒体称,美国海军航母进入波斯湾,随时都能发射导弹,而伊朗毫不示弱,大批战机飞越美国航母,这其实都是媒体自己夸张的描述,这都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那么美国和伊朗下一步会把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吗?还是有可能的,美国现在对伊朗施加的军事压力已经很大,每天都有战机围绕伊朗沿海进行巡逻侦查,收集伊朗境内的军事情报,包括这次拍摄到疑似伊朗军事人员拆卸油轮上的未爆水雷也是美国的巡逻飞机SH60和P3C拍摄到的,这些画面证明了美国时刻在伊朗周边保持军事存在。

如果局势进一步紧张,美国肯定不排除把航母战斗群开到伊朗附近耀武扬威一番,然后再开走准备作战,当然,这种抵近威慑不会距离太近,更不会进入波斯湾,要知道波斯湾才多窄,美国航母如果敢进去,那怕是要出不来的,就算是伊朗自己自沉一些大型船舶横在那里,美国的航母舰队都会被封锁在里面。

那么伊朗下一步会选择战机飞越美国航母吗?也是有可能的,毕竟伊朗此前也这么做过,不过是让无人机飞越美国的航母,而非是战斗机,两个互为对手的国家,派遣战机飞越对方的军舰,这种事情本身也就很常见,但是对于美国和伊朗这种高度紧张的国家,战机飞越将会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有一定可能引发擦枪走火,因此伊朗还是会很慎重的选择这种方式。

至于两国的克制,希望他们保持足够的理智,毕竟开战对双方都不利,美国也能看见这一点,也没有现在就大规模打击伊朗的可能,毕竟美国近期的对外重心还不是伊朗,因此还不必为此太过于紧张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