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108将武功排名,梁山108将谁排的?
梁山108将是“霹雳大仙”排的名,依据是“人物—绰号—星号—座次”。
那么,霹雳大仙又是谁呢?这个排名依据又是什么意思呢?
《水浒传·引首》故事中,施耐庵写道:后来感的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 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
太祖武德皇帝就是赵匡胤,因而,霹雳大仙就是赵匡胤。难道说,是赵匡胤放走了妖魔?千真万确,就是赵匡胤放出了妖魔。而且,赵匡胤本身就是个妖魔。
难道不是“洪太尉误走妖魔”吗?其实,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洪太尉”误走了妖魔,二是说洪太尉走了妖魔。为何?因为,洪太尉隐喻了赵匡胤父子。
赵匡胤的父亲叫做赵弘殷,死后被柴荣追赠为太尉。施耐庵取其“弘”字,这就是《水浒传》中第一个洪太尉。巧了,这个太尉生前也是管理禁军的,《水浒传》中太尉原来如此。
施耐庵写赵匡胤出生,都围绕着一个“红”字,而且,《水浒传》的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赵匡胤又叫“赵洪恩”。是以,施耐庵以“志量宽洪”暗射了一个“洪”字。
赵匡胤做皇帝前是后周的殿前都检点、检校太尉,也是掌管殿前禁军的,岂不也是个“高太尉”?施耐庵取其中“殿前”、“太尉”两个词,就是洪太尉的官职“殿前太尉”。
因而,大“洪太尉”因为“天道循环”误走了小“洪太尉”,小洪太尉原本也是个误走的妖魔,他又走了妖魔。既然是小洪太尉走了妖魔,那么,妖魔的排名就与这个洪太尉有关了。
霹雳大仙排定座次却说洪太尉打开了伏魔之殿,来到了正殿之中。殿内一片漆黑,“太尉教从人取十数个火把点着,将来打一照时”,便照见了“遇洪而开”的石碣。注意,这个情节中提到了“火”。
这块石碣,就是梁山大聚义时天降的石碣。洪太尉见到“遇洪而开”四个字,便呵斥道士们掀掉了石碣,掘开了地窖。此时,书中写道:只见穴内刮喇喇一声响亮。那响非同小可,恰似……十万军中半夜雷。
这不就是霹雳大仙在作怪吗?
妖魔化作百十道金光,四散逃去。这就是后来散落在江湖,乃至异域他邦的一百单八将。这些逃出去的妖魔,在一个甲子年之后,便现身于江湖,纷纷前往梁山聚义。当一百单八将全部聚齐后,霹雳大仙又出现了。
书中写道,公孙胜按照宋江的指示,在梁山设罗天大醮。巧了,公孙胜的祖师张天师也曾经在京师做了这场法事,而且,两场罗天大醮都是七昼夜。
张天师的罗天大醮引出了霹雳大仙误走妖魔,公孙胜的这场法事也出事了。法事做到第七天夜里时,梁山的天空便出现异象了:
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 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众人看时,直竖金盘,两头尖,中间阔,……从中间卷出一块火来,如栲栳之形,直滚下虚皇坛来。那团火遶坛滚了一遭,竟钻入正南地下去了。
这个场景与洪太尉在伏魔大殿中放出妖魔时是极其相似的,都是霹雳大仙在捣鬼。那只大金盘后来化成了一块石碣,这块石碣上的“天文”,刻着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姓名、绰号、星号,由此,决定了每一个好汉的座次。
所以,赵匡胤是个误走的妖魔,这个妖魔又误走了一百单八将,霹雳大仙又以一块石碣,决定了梁山好汉的排名。
人物—绰号—星号—排名也就是说,施耐庵刻画一百单八将时,便提取他们的某个特征,给每个好汉量身定制了一个绰号。然后,以绰号对应星号,决定了排名。
其实,一百单八将中,有三十六人原本就有绰号。于是,施耐庵就以这些绰号的含义,反过来塑造人物,以符合蓝本中的绰号。为了解决排名问题,又调整了一些人的绰号。
这其中,以阮氏三雄最为典型。在《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活阎罗阮小七排名最高,位居第五。然后是第十一位的短命二郎阮小二,第二十五位的立地太岁阮小五。这三人原本就不是亲兄弟,施耐庵把他们写成了三兄弟,于是,就得调整排名了。
怎么调呢?施耐庵首先把阮小七的“活阎罗”解读为“天败星”,什么意思呢?梁山妖魔,其实是玄武大帝降服的地狱之鬼,后来上应天星,这就是上天打败了阎罗王,收伏了他的鬼族。按照三十六天罡原来固定的位置,“天败星”就是排在第三十一位的,所以,阮小七就坐了第三十一把交椅。
阮小二原来的绰号是短命二郎,也就是犯了天条的二郎神,那就应当对应“天罪星”,排在第二十九位。阮小五的绰号是立地太岁,太岁管一年运程,犹如悬在命运头上的一把利剑。如此,阮小五就应当对应“天剑星”,排在第二十七位。
如此一来,阮小五就排在了哥哥的前面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耐庵让兄弟二人对换了绰号,原本是小五的阮小五却成了短命二郎,降到了第二十九位。阮小二却成了立地太岁,上升到了第二十七位。
这就说明,梁山好汉的排名依据就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
除了三阮的排名,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以证实梁山好汉排名的依据。比如,白胜原本是托塔天王手中的一只白鼠,因而绰号是白日鼠。这个绰号对应“地耗星”,岂不是天作之合吗?
还有长着赤须黄发的段景住得绰号金毛犬,以“犬”对应地狗星,同样是若合神契。地狗星就是排在地煞最后一位的,段景住还能有什么话可说呢?
梁山好汉排名藏玄机《水浒传》就是一部反皇帝,戳穿“君权神授”伪天言的超现实主义小说,皇帝才是真正的妖魔。
霹雳大仙降临到梁山的那只大金盘,裹着一团火(对应前文),象征着北宋的火德之运(五德终始说)。赵匡胤的《咏日》诗中说: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明月与残星。施耐庵借用了《大宋宣和遗事》之说,暗示了北宋被金国灭亡,以及南宋的建立(金盘降落在正南)。
同时,又以“明月”被赶散,预言明朝将与北宋一样,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幸乎不幸,施耐庵果然言中,明朝在南方立国,同样亡于来自东北乾方的大金盘——后金。
《水浒传》隐藏了明朝的秘史,预言了明朝的灭亡。因而,那只大金盘所决定的一百单八将排名,就必然隐藏着明朝的秘密。
这个秘密最明显的就是地煞前三名的排名。朱武原本有朱洪武的隐喻,朱洪武竟然也被写成了“洪太尉”。所以,朱武以绰号神机军师,上应地魁星,排在地煞第一名。这个“天魁星”果然藏着惊天神机,绰号与星号完全对应。
以下就是在伏魔之殿大门上被暗示的“皇信(黄信)”,也就是朱标(皇帝印信以朱膘加盖)。“孙立”则指的是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因而,孙立有朱允炆的符码。因为立孙子做皇帝,大明王朝妖魔出世,为了争夺皇权,朱家大火并,挑起了破坏天下太平的靖难之役。
于是,地煞前三名的是祖孙三代,还可以解读为“朱皇孙”。在“朱皇孙”之后,还有南方朱雀魁首井木犴郝思文,岂不就是“好思文”吗?
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排名,施耐庵煞费苦心,甚至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假如把梁山排名解读为宋江耍阴谋,伪造天书石碣,那就枉费了施耐庵的一片苦心了。
施耐庵的《水浒传》是坚决反皇帝的,更是坚决地翻了天,反对神仙皇帝。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名,同样揭示了施耐庵的原创主题与原创思想。
水浒传108梁山好汉中谁最厉害?
《水浒传》108梁山好汉中最厉害的是玉麒麟卢俊义。
卢俊义在108将中排名第二,是梁山最高的副统帅,被誉为“河北玉麒麟”,财富与武功皆在大宋朝名列前茅,是当仁不让的梁山第一武王。在书中被描述为“丈二钢枪无敌手,身骑快马腾云,人材武艺两超群”,其活捉盖世武功高手史文恭,一战扬名。
水浒传中108将?
古语有云,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年轻的时候,看水浒,喜欢打打杀杀,莫过于鲁智深,他行侠仗义,拳打镇关西,为兄弟两肋插刀,路上护送林冲,觉得他才是真英雄,虽然人称花和尚,喝酒吃肉,但还是觉得他真性情。
反而那个时候,觉得林冲挺窝囊的,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竟然忍气吞声,自己媳妇被人调戏了,也没敢大打出手。一直到上了梁山,也是隐忍时候多。但现在,我觉得林冲也有自己的苦衷,反而觉得鲁智深有点草莽,而林冲识大体,能够照顾家人,想着自己和整个家庭的将来,忍下那口气,这种气量和涵养功夫使人佩服。
但令我最佩服的并不是林冲,而是及时雨宋江,他是真的厉害,是整个梁山好汉的精神引领者,如果没有宋江,梁山只能是快乐逍遥,可能档次只比土匪高些罢了,但宋江这个人真的是忠义之人,他是梁山未来前途的顶层设计者。要想梁山弟兄们混得好,只有洗白自己,为朝廷出力,虽然这种狗血剧情,让人觉得宋江窝囊,但是林冲是支持他的。另外只有洗白了,才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这比整天,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种没规划的生活要好很多。
宋江之所以厉害,是他以自己的力量,把梁山好汉们从官逼民反的夹缝中拉出来了,每个好汉都有自己的无奈,谁愿意整天被围剿啊!所以宋江其实是为大家找生路的,更重要的是,宋江把无秩序的梁山,甚至走向混乱的梁山组织起来了,所以他最厉害。试想,如果让李逵这样的人主事,梁山恐怕分崩离析,因为李逵无计划,只是图一时爽快!
108位好汉中排名第三的是?
首先,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卢俊义,这是没有争议的。卢俊义不论是马上和马下,功夫都非常了得,想当初,卢俊义是有机会当梁山首领的,只是考虑到刚上山,没有自己的嫡系,除了燕青,估计没人听他的,所以谦虚地让位给宋江。宋江假意推辞一下,然后就正式上任梁山首领了。
排在第二的,应该是林冲,因为八十万禁军教头,靠的是实力,没有两把刷子是绝对吃不开的。花和尚鲁智深曾经跟他切磋过,都不是他对手。林冲骁勇善战,一生从未有过败绩。扈三娘被其一举成擒,没羽箭飞石打了多少英雄,可在林冲面前无法施展。
林冲在水浒里的表现从无败绩。他的特点是遇弱则弱遇强则强。不过,林冲武艺虽然高强,但是他的智商和情商确实不咋地,至少比不上燕青。
排在第三的,究竟是谁呢?一直有争议,搜狐号“溪说笔谈”作者认为,应该是关胜,因为他的排名比林冲靠前,只不过综合战斗力,要稍微弱于林冲。而且他排名靠前,很有可能是宋江考虑到关胜是忠臣关羽的后人。
当然了,也有人说排在第三的,应该是呼延灼。
梁山五虎将的武功排名是怎样的?
108将齐聚梁山后,天降石碣,好汉们有了星号,也有了座次和顺序。排名之后,宋江根据好汉们的能力,安排了职务,比如让吴用、公孙胜、朱武做军师,定下了八骠骑、五虎将、十大步军头领、四寨水军头领、十六位小彪将、情报头领以及负责监造旗帜、衣甲、战船、兵器等头领。
其中,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和双枪将董平。
这五人能做五虎将,说明他们武艺高强,实力过人,也都是在同一水平,他们的战绩大家也都有目共睹。但是,实力因人而异,他们终究有区别,那么五虎将中,谁的实力第一,谁又是最后一名呢?
我个人认为,五虎将实力排名以关胜第一,而呼延灼最后。当然,由于五虎将战绩都不少,有战胜、有平手,也有失败,有单挑,也有一对二,都写出来会太多,所以下面只挑一些关键的说。
第一名关胜
关胜虽然是照着关羽所写,但是给读者的感觉是没写好,尤其是还有个美髯公朱仝作对比,甚至作者都说在梁山上大家都叫朱仝为“云长”。不过,关胜的武艺不容置疑,他排第一当之无愧。
关胜精彩战绩很多,比如十回合让八骠骑之一的索超斧怯,而索超曾与秦明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这一点,足以看出秦明和关胜武艺的差距。
另外,关胜曾单挑林冲和秦明,他也是五虎将中,唯一一位单挑两位五虎猛将的人。而且,原著说他们打斗是“搅做一块”,显然打了一段时间。尽管关胜最后输了,但这不影响他的实力。纵观全书,林冲、秦明、呼延灼和董平,要么一对一单挑其他五虎将,要么是单挑五虎将加八骠骑,不如关胜。
作者这么安排,相信也是要表达关胜勇猛的意思。
第二名林冲
林冲是五虎将中,戏份最多,也是作者倾力塑造的人物,更是“逼上梁山”的例子。可能正因如此,所以他的战绩也是最多的。我个人统计过,他的战绩总共有22场,仅有一次被仇琼英飞石打中,其他都是胜绩,最差也是打平手。
另外,林冲有过一挑二并斩杀其一的战绩,还有不到十回合生擒扈三娘的战绩。
仔细看林冲的战绩会发现,林冲在战斗时真的超级像张飞。因为,他愤怒时战斗力似乎更高,比如愤怒之余一招打败洪教头;大喝一声杀死宝密圣;斗到酣闹处,杀死伍肃;奋起神威,一毛刺死猛将柳元等。
统计可知,林冲是五虎将中胜利率最高的,斩将也是最多的。
第三名董平
一直以来,董平人品备受诟病,因为他杀了程太守,还抢了程小姐做老婆。其实古今价值观不同,不能随便用今天的道德法律去批判古人。比如,张飞也抢过未成年夏侯氏做老婆,作者也没有批判他。
当然,董平的实力不容置疑,排第三名完全没问题。
董平战绩少,但是胜利率高,他十余次战斗中,不是平手就是打赢,从没有落下风,更没有战败过。另外他五次战胜敌将,全部都斩杀,没有放过一个。而且董平还曾单挑林冲加花荣,且没有像关胜对阵林冲秦明那样被压制。
另外,董平防御能力极强,他曾连续两次躲开张清的飞石,胜于众将的表现。而且,即便是乱军之中张清又抛飞石,张清躲得也算及时,这比索超、杨志、林冲强多了。
董平眼明手快,拨过了石子。张清见打不着,再取第二个石子,又打将去,董平又闪过了……董平不舍,直撞入去,却忘了提备石子……董平急躲,那石子抹耳根上擦过去了。
至于董平之死,其实不是因为他武艺低,而是他心急了。舍马步战本来就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关键左臂还受伤,董平死于性子急躁了。
第四名秦明
新版水浒和老版水浒中,严重抹黑秦明武艺,甚至连秦明的戏份都不如王英多。这方面,其实不符合原著。
秦明虽然性子急,甚至很莽撞,但是武艺可不低。他战绩有二十次左右,胜利率不是很高,甚至还被史文恭二十回合刺伤,但是这不能说明他武艺低,只能说史文恭更厉害,换其他人上,未必能比秦明强。
另外,我们看看其他人对秦明的态度,也能发现秦明很厉害。比如秦明刚出场,清风山等人听说后,表现是“面面厮觑,俱各骇然”。
山寨里众好汉正待要打清风寨去,只听的报道:“秦明引兵马到来!”都面面厮觑,俱各骇然。
而秦明被杀后,宋江等人表现是“尽皆失色”。
方杰一戟戳死了秦明,却不敢追过对阵。宋兵小将急把挠钩搭得尸首过来。宋江等见说折了秦明,尽皆失色。
这足以说明,秦明在他们心目中武艺很高,高到自己不是敌手,高到不会被别人杀死。所以他们才会骇然、失色。
第五名呼延灼
呼延灼有效战绩二十次,但是胜绩只有7次,平手却有12次,难怪有人说呼延灼属于防御型五虎将,跟谁都是五五开呢。就这一点来看,呼延灼是不如董平、呼延灼、林冲和关胜的,这四人攻击性超强。
另外,林冲不到十回合生擒了扈三娘,而呼延灼十回合尚且不能,这也是差距。
呼延灼打韩存保也值得一说。两人断断续续打了一百多回,从马上到马下,从陆地到水中,始终没分出个高低。到最后,呼延灼气力用尽,也只能强打精神,继续打下去。这一点,似乎说呼延灼耐力不高。
当然,这都是个人看法。尽管把呼延灼排到最后,但不是说他武艺不高,五虎将整体实力都很强,他们之间差距不会很大。假如关胜战斗力98,那么林冲也许是97.5,董平、秦明则是97.3,而呼延灼也有97.1,类似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