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最近我自个儿在家折腾吃的,就琢磨上这个糙米。以前老听人说糙米健康,但我一直没搞明白,这糙米,它到底是个啥米?跟咱平时吃的大米有啥不一样?光听名字,糙,感觉就剌嗓子,哈哈。
好奇心上来嘛我就想着,得亲自试试,实践出真知。第一步,我就跑去超市找。在卖米那堆里转悠半天,花花绿绿的袋子不少,什么泰国香米、东北大米、珍珠米。在一个角落,看到一包颜色有点黄,看着就不像白米那么“干净”的米,袋子上写着“糙米”。就是它。
买回家,我先抓一把出来仔细瞅瞅。确实跟咱平时吃的精白米不一样,外面好像还包着一层黄黄的、麸皮似的东西?感觉就是稻谷脱最外面那层硬壳,里面基本没再加工的样子。不像白米,看着就光溜溜的。
瞅明白,下一步就是煮。这可是关键。我一开始想得简单,觉得不就是米嘛跟煮白米饭一样呗。淘淘(后来才知道糙米好像不用使劲淘,营养容易流失,轻轻冲两下就行),加跟平时差不多的水,放进电饭锅,按下煮饭键。
我的糙米饭实践过程
结果你猜怎么着?饭煮好,一开盖,闻着还行,有点米糠的香味。但是一吃,嚯!那口感,一个字,硬! 嚼得我腮帮子都累。跟我平时吃的软糯香甜的白米饭完全两码事。家里人也尝尝,都说太硬,不好吃。得,第一次尝试,算是失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咱不能放弃。我就上网查,问问身边吃过的朋友,才知道煮糙米是有讲究的。因为它外面那层结构还在,吸水慢,所以直接煮肯定硬。正确的做法是:
- 提前浸泡: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都说糙米得提前泡水,至少泡个三四个小时,有人甚至说泡过夜更我就试试,晚上睡前淘好米泡上水,第二天早上起来再煮。
- 水量要多:糙米吸水也比白米多,所以煮饭时加的水也要比平时煮白米饭多一点。我摸索着大概是米和水的比例1:1.5到1:2 之间,看个人喜欢啥口感。
- 可以混合:如果一开始不习惯糙米的口感,可以先跟白米混在一起煮。比如糙米白米三七开、五五开,慢慢适应。我也是这么干的,先掺一小部分糙米到白米里。
我就按照学来的方法又试一次。提前泡大概四个钟头,煮的时候水比平时多放差不多一半。这回再出锅,果然不一样!虽然还是比白米饭有嚼劲,但明显软和多,能正常吃。而且细细嚼,能吃出一种特别的谷物香味。
后来我又试几次,调整浸泡时间和水量,慢慢就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个口感。现在我家煮饭,经常会掺一部分糙米进去。感觉吃着挺好的,有饱腹感,不容易饿,而且想想那些保留下来的维生素B、膳食纤维啥的,心里也觉得挺健康。
经过我这一番折腾,要问我糙米是什么米?它就是稻谷脱壳,没怎么精加工,保留米糠和胚芽的“全谷米”。营养确实比白米丰富,但口感偏硬,煮起来得多费点心思,关键就是要提前泡够水,煮的时候水也要多加点。你要是也对糙米好奇,或者想吃得更健康点,不妨像我一样,自个儿动手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