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曹操传攻略,三国曹操传怎么打袁谭不掉血啊?
袁谭使用的是黄金铠,可以防御致命一击。
而他本身运气值就低,所以你的人更容易打出致命一击。所以你要打就用运气值低的人打,例如李典、乐进等人。让谋士用策略也可以。要怎么帮助曹操才能打赢这场战争?
如果我能打开时空之门穿越到赤壁之战以前,我一定有办法帮助曹操打赢这场战争。
首先,我以什么身份穿越到曹操身边,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都不是问题。我先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郭小嘉。大家明白什么意思了吗?
通过曹操在那个圆月悬空、横槊赋诗的浪漫之夜,我深深地懂得:此时的曹操踌躇满志,已经忘乎所以,完完全全地沉浸在“刘琮束手”的喜悦之中。灭吕布、降张绣、破袁绍、定四州、平辽东、败刘备、兵不血刃取荆州。这一系列的胜利已经使曹操充分体验到文成武德、天下第一的良好感觉。
此时此刻,什么荀彧、程昱、荀攸、贾诩,再高级的谋略,曹操也视而不见了,也充耳不闻了。“骄兵必败”,曹操也超越不了这个军事规律。“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曹,余者谁堪共酒杯?”言犹在耳,而那个自己曾经格外高看一眼的“刘使君”却被打得满地找牙、四处流窜。人生至此,何憾之有?曹操的内心深处,“亢奋与喜悦共舞,寂寞和惆怅齐飞”。是啊,消灭孙刘就在眼前,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形式一片大好,我曹孟德忘乎所以一下有何不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任何对手,我曹孟德真的是好寂寞啊!
扬州刺史刘馥不识时务,偏偏在曹操的诗词里面断章取义挑出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几句不吉利的句子。曹操大怒说:“汝安敢败吾兴!”当即手起一槊,刺死了刘馥。
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我打扮成一个小兵,潜伏在曹操身边的卫队里面。第二天早上,曹操酒醒以后,我就以郭小嘉的名义求见。我自称是郭嘉的侄子来见曹丞相。
郭嘉生前可是曹操帐下第一大红人,曹操对他言听计从。而且他总是算无遗策,对曹操的建议从来没有任何失误。对于郭嘉的去世,曹操常常发自内心地感叹“郭嘉之后,吾有疑难可问谁”!此时,曹操已经清醒过来,我就可以见机行事,把我的建议以郭嘉遗策的形式递交上去。只有这样,曹操才能够心平气和地和我探讨下去。
曹操正对郭嘉怀念不已,见故人的侄子来访,自然是热情接待我。我就从怀里掏出《三国演义》连环画第22集《群英会》和第23集《赤壁大战》这两本给曹操看。这两本连环画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凌涛和刘锡永绘画的。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不过,我当然不能说是现代漫画家画的,我必须张冠李戴说是我叔父郭嘉画的。我一本正经地告诉曹操,说这是我叔父郭嘉生前预测丞相南征刘备和孙权的发展态势而作的。
曹操一看,这两本连环画里面的人物和他耳闻目睹的一模一样,就对我深信不疑了。
《群英会》里面记载了东吴大都督周瑜关于这次大战的完整部署。包括:周瑜使反间计引诱蒋干盗书;周瑜使苦肉计和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庞统使连环计叫曹操把大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等等。
《赤壁大战》里面记载了,周瑜火烧赤壁以后,曹操仓惶北逃,一次又一次地中了埋伏,最后华容道遇关羽,关羽义气用事,放了曹操等等。
看到曹操沉吟不语,我又掏出一封密信给他。我告诉他说,这是我叔父郭嘉的遗书。其实,是我提前伪造好了的,从当代带过去的。
郭嘉的“遗书”上写着:
此征江东,瘟疫流行。暂且相持,以待来冬。从长计议,联合张公(张昭)。居安思危,从善如登。严阵以待,须防火攻。经武整军,勤练水兵。
这封“遗书”的意思就是,曹操这次南征,赶上了流行疾病,士兵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了,应该和孙权暂且在长江两岸相持下去。等待明年冬天再找机会进攻。这期间,可以联合东吴的元老、投降派张昭,以分化瓦解东吴各方势力,同时训练水兵,注意防范火攻,以利再战。可以说从战略构思到战术安排都对周瑜的部署应对的完美无缺了。
为了使曹操更加坚定不移。我告诉曹操,这是我叔父郭嘉在生前就想到了,丞相平定北方以后,必然会剑指东南,才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画出来的连环画,其预测之准不下于《推背图》和《烧饼歌》,请丞相务必重视。
出乎意料的是,曹操竟然对我说:“贤侄,我知道郭奉孝料事如神,但是我现在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想,这一次,我们既然掌握了先机,就可以未雨绸缪,避免失败。这一仗打下来,我们必胜无疑了!”看来,老话真的不错,有的人总是喜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还有一句老话说的就是曹操这号人:不见棺材不落泪。
我无言以对,就只好说:“丞相,此仗打完,我叔父九泉之下也恐难以瞑目了。”
谁知曹操仰天大笑说了一句让我啼笑皆非的谬论,他振振有词地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妈的,什么狗屁理论,他这是哪是负天下人哪?这不是有负于那个神鬼莫测大智囊郭嘉吗?曹操这回不但是人就连鬼也要“负”了。
曹操又对我说:“为了能够见证奇迹,我封你为副主薄协助司马懿,留在我身边,我们一起体验一下这次大战的辉煌岁月。”我也想看看曹操在已经预见未来的情况下,怎么扭转战局,就决定留下来,参观到底。
后来,蒋干盗书的故事发生了。曹操也斩了蔡瑁和张允。我就大惑不解,偷偷地问他原因。曹操告诉我,他早就想杀掉蔡瑁、张允,只是苦于没有借口,这次趁机除了这两个小丑,安排自己的亲信毛玠、吕虏担任水军提督,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再后来的故事都跟《三国演义》中描述的一模一样。像:庞统献连环计啦,黄盖派阚泽来送诈降书啦,直至周瑜火烧赤壁都毫无列外地如期发生了。
直到最后,就连华容道关羽放走曹操的情节都跟书中描写的一般无二。我真的是大开眼界了。身临其境地陪着曹操遭遇甘宁埋伏,遭遇张飞埋伏,遭遇赵云埋伏等等。这一茬茬苦吃得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但是曹操表现的豁达大度,一次又一次地仰天大笑,不停地自我解嘲。说什么孔明不会巧妙用兵,说什么周瑜不能料敌先机等等。加上许褚、张辽、徐晃、张郃等人对曹操是谄词如潮不堪入耳;媚态毕露不堪入目。我真的是感觉到恶心他爹遇到恶心他妈了,就是恶心到家了。
面对曹魏集团这些令人作呕的丑态,我只有一忍再忍不露声色。对于曹操为什么非要尝试这次大败,我也不敢多问,以免召开杀身之祸。袁绍不就是官渡大败过后,迁怒于人,杀了忠言逆耳的田丰吗?前车之鉴,我又熟读三国,我可不做曹阿瞒,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逃到樊城,曹操终于安全了。晚上,留守樊城的满宠为曹操接风压惊。司马懿叫我一起参加了。
三杯酒下去,曹操嚎啕大哭泪如雨下,众人不解。曹仁说:“丞相,我们既已全身而退,可以整军再战而已,何故如此悲伤?”
曹操说:“我悔不该不信郭奉孝之言哪!”大家更是倍感诧异,均想:“郭嘉已经去世多年,怎么还存在听与不听这一说?”疑问归疑问,谁也不敢去问。
“郭奉孝对这次赤壁之战早有预料,而且预料的准确无误”,曹操环顾众将说:“可惜的是,我太自以为是了,盲目地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谁知到头来还是天命难违啊!”
众人被曹操说得更加糊涂,真是丈二的金刚摸不着头脑。张辽声音颤抖小心翼翼地问道:“丞相,此话怎讲哪?”
曹操从怀里摸出了两本小册子,摆在面前的案几上神秘兮兮地说:“这就是郭奉孝生前的预测,以这种方式告诉我,我却没有执行他的遗策。这完全是我的错啊!”
大家纷纷起身到曹操面前一看,那两本小册子就是《群英会》和《赤壁大战》。我这才想起来,这两本小人书,我还没有收回来。话又说回来,这既然是郭嘉留给曹操的,我当时也没有正当理由把它要回。只能等以后再到古董文化市场去高价买回来了。
曹操从此对我也刮目相看。不过,我心中一直有个疑团没有解开,那就是曹操为什么明知黄盖是诈降,还要接受他。后来听曹丕告诉我说:原来曹操是想引蛇出洞将计就计擒拿黄盖,然后暗中联合张昭,再提拔陆氏家族成员,迅速瓦解江东,就可以用较小的代价整合整个江东,从而一统天下。不过,黄盖中箭落水,这把火又烧得太大太快,这些偶然因素是曹操始料未及的。
曹丕还告诉我说:曹操在逃跑路线的安排上不折不扣地按照郭嘉的遗策执行,是因为他也相信华容道关羽可以放他一马。这样孙权、刘备都可以体面地收场,胜利结束这场战争。
妈的,看来,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在曹操的归宿问题上但是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致。只有可怜的关云长一直被蒙在鼓里,还心心念念地惭愧不已,内疚了一辈子。
我信心满满地来到东汉,意图协助曹操改变战局,看来是床上安床多此一举了。不过,作为司马懿的副手,我该不该告诉他“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他却蒙在鼓里的事实呢?
犹豫了半天,我想还是算了吧。就像曹操,即使我告诉了他重大事件的发展趋势,他信了,却还是自作聪明并且固执己见非要去体验一把,我的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不管对曹操也好,还是对司马懿也好,顺其自然吧。虽然,我是现代人,可以“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但是对于这两位损人利己的大奸雄,没有任何必要再去跟他们理解和沟通了。一觉醒来,我应该怎么做?
就以陈继儒《小帘幽记》中的这句话来结束吧:“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言吾道以通之。”
曹操传的存档文件是哪个?
在安装目录下有Svxxd.e5s、Svxxe.e5s、Svxxs.e5sSv00d.e5s、Sv00e.e5s、Sv00e.e5s是第一个档,从00到09共十个档Sv00d.e5s是过关进度,打到了第几关就存在第几关Sv00e.e5s是剧情的存档,每关开始前的情节介绍是不是已经播放过,可以变更结局的剧情完成了没有等Sv00s.e5s是战斗进度档,存的是战斗进行时的,记录人物的行动,状态等等
三国群英传7怎么抓曹操?
三国群英传七因为是特殊设定,所以抓君主曹操时,需要把它四面八方都围住,这样曹操就会。孤立无援,不能。进入城池,这时候再派人到野外去把曹操打败,就能抓住
三国群英传7孙权打不过曹操?
三国中魏国的实力最强,如果蜀吳不联合,吴单独抗曹,孙权绝对打不过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