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名单,经典烧脑的电影有哪些?
谢邀
大家看电影,有的为了打发时间,有的为了涨涨见识,但不管出发点是什么,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心理上的享受。但总有一些高智商电影,如果你不愿意边看边思考细节,不看到最后揭秘就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简直就是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接下来我就推荐几部高智商烧脑经典电影,仅代表个人观点
1、《盗梦空间》2010
诺兰导演,小李子莱昂纳多,小帅哥约瑟夫高登,玛丽昂·歌迪亚,渡边谦等主演,一个词表达就是“梦中梦的梦”。一层一层的梦境,通过操纵梦来操纵人,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可是,梦的复杂要超乎你的想象,而且可能永远醒不过来。在一层层递进的梦境中,柯布不仅要对付费希尔潜意识的本能反抗,还必须直面已逝妻子梅尔的处处破坏,实际情况远比预想危险得多……
2、《蝴蝶效应》2004
A:没什么大不了,大不了回炉重造!B:你滚回娘胎里去吧!A:好的,回见!
《蝴蝶效应》就讲了一个回炉再造的过程,一个小小的因素,可能影响你的一生,仿佛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过去的错误造成了现在的结局,没有办法,只能回去重来一次,一次不行,那就多来几次……
3、《恐怖游轮》2009
希绪弗斯的死循环,没有终点的结局……单亲母亲杰西和一帮朋友乘游艇出海游玩,但她总有一种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感觉。因为风暴,游艇翻了,不得已他们登上了一艘名为“艾俄洛斯”的游轮,结果发现这竟是一艘1930年便告失踪的神秘之船,而船上更是空无一人……
4、《穆赫兰道》2001
大卫林奇惊悚的气氛营造如梦似幻,无懈可击!非常喜欢双女主,但这部电影我看了四遍依然没有看懂,直到看了解析,才能理清梦境和现实的,很震撼! 深夜的穆赫兰道发生一桩车祸,女子丽塔在车祸中失了忆,她跌跌撞撞来到一个公寓里藏身。
一名导演想自己决定新戏的女主角,却被他人强行安排人选。工作不顺意的他还发现妻子和清洁工睡在一起……这些看似松散的事件,就像一个迷宫,引向一个让人猜不透的世界……
5、《记忆碎片》2000
第一次看的时候大学时代,后来剧情全忘了,直到前些天又看了一遍,还是很震撼!其实这部电影只不过告诉我们,我想干啥就干啥,我想是谁就是谁,反正我自己很爽,而且我自己就这么认为的,你们怎么看随便!
当记忆支离破碎后,你该怎样面对生活?按照仅存的线索,抽丝剥茧,找到真相,简单之至却又残酷无比,而莱纳是否有面对这一切的勇气?
6、《搏击俱乐部》1999
后现代人格分裂作品,被多数作品模仿。一般认为,《惊魂记》是鼻祖,《致命身份》是全面爆发。但其实英国1945年的《死亡之夜》都玩过了!当然,《死亡之夜》这种电影就是用来被抄袭的!
杰克是一个大汽车公司的职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危机和憎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买肥皂的痞子商人,两人相见恨晚,成了一个“搏击俱乐部” ……
7、《致命身份》2003
不对!那不是我!不对,镜子里这个又丑又胖的人是谁?我们来个守门员就可以去踢球了!人格分裂可以多到10个,超乎你的想象……
一个汽车旅馆里,住进了10个人,他们中间有司机、妓女、过气女星、夫妇、警探和他的犯人,还有神秘的旅馆经理。如同密室杀人案件一样,十个人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死去,而他们忽然发现他们都具有相同点,真相到底如何?
8、《伊甸湖》2008
荣获2009年《帝国》杂志奖最佳恐怖片奖、2009年葡萄牙奇幻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热恋情侣到湖边度假,却被一群少年给搅了。他们想去求助,却不知道,噩梦才刚刚开始……
9、《孤堡惊情》2007
在孤儿院长大的劳拉有一天重回孤儿院,想重建这里,7岁的儿子西蒙自从搬来这屋子就开始变得不对劲,他幻想出三个不存在的小朋友嬉戏。有一天西蒙失踪了,她不得不开始相信一些东西,陪这些孩子玩游戏……
10、《猎头游戏》2011
一个以猎头身份掩饰的艺术品大盗通过妻子认识了一个男子,得知一张价值不菲的名画的所在,他决定下手盗画。得手成功后,他却碰到了男子和他妻子在偷情,然而,危险才刚刚开始,有人要置他于死地,一场逃亡开始了,身边每一个人都不可相信,他该如何破局?
建文帝后代有没有留下血脉?
在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其实是留有血脉后人的,在对待大侄子朱允炆的后人这件事上只能说朱棣做得比唐太宗李世民强多了。
建文四年(1402年)由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结束,最终以朱棣率军攻入当时的明朝都城南京,朱允炆自焚烧宫而结束。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是朱元璋长子懿文太子朱标的次子,本来按照嫡长制礼法来说朱允炆是无缘继承皇位的,毕竟他是朱标的次子,但是朱标与原配妻子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之女常氏所生嫡长子朱雄英夭折了,后来常氏又因生育三子朱允熥时落下了产后病而死,因此本是朱标侍妾的朱允炆生母吕氏被扶正为嫡妻,所以朱允炆后来在礼法上也具备了嫡长子身份,在朱标英年早逝后,朱元璋就决定跳过儿子,直接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朱允炆继位之后听从文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建议决定削藩,并且他的削藩手段很残酷,还逼死了朱元璋第十二子湘王朱柏,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七子齐王朱榑、十三子代王朱桂以及十八子岷王朱楩都陆续被朱允炆所削藩,最终激起了朱棣的反抗,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发动了靖难之役。
朱允炆在靖难之役时已经生育了至少五个儿子,但是根据史料记载朱允炆生育的儿子应该夭折了三个,最终只剩下与嫡妻马皇后所生育的两个儿子活了下来,分别是长子朱文奎和次子朱文圭。
朱文奎是朱允炆的嫡长子,生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据记载朱文奎出生时天气不好,当天乌云遮天蔽日,而且他出生的日子还是晦日(古代人把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因此当时已经68岁的朱元璋并没有为见到曾孙而高兴,反而朱元璋在朱文奎出生这天称:“日月皆终,大凶之象。”
朱元璋对朱文奎这个曾孙的出生很不高兴也很不满意,他认为朱文奎好像是个煞星转世会给老朱家带来无穷祸患。
朱元璋的预言果然很准,似乎朱文奎确实没给他老爹朱允炆带来好运,而且也确实给老朱家带来了祸患,朱允炆继位之后就册封朱文奎为皇太子,但是很快就爆发了靖难之役的叔侄相残悲剧,朱允炆在位四年就没干过别的事,基本就是在和叔叔朱棣干仗,而且最后还被叔叔朱棣打败了。
在朱棣率军攻入南京后,他并没有急着攻打皇宫,而是先派人把嫂子也就是朱允炆的生母吕太后请到了军中,朱棣对吕氏表示自己是迫不得已才起兵发动靖难之役,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侄子朱允炆,铲除他身边的奸臣,希望嫂子吕氏能劝朱允炆放弃抵抗投降。
朱棣对嫂子吕氏一番惺惺作态之后,就准备把她送走,也是在这时候传来了朱允炆自焚烧毁皇宫的事情。
在《明成祖实录》中记载:(朱允炆)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这意思就是说朱棣见朱允炆烧宫,立刻就派人去救火,结果很不幸却找到了已经烧焦的朱允炆遗骸,于是朱棣又当众表演哭戏,他对着朱允炆遗骸哭诉说着:“痴儿,何必如此,我是你亲叔叔怎么能害你。”
而按照史料记载一同与朱允炆自焚的还有他的嫡妻马皇后和嫡长子太子朱文奎,但是要知道历史上对于朱允炆的下落那是一个谜。
对于朱允炆的下落历史学界持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明实录》中记载是真实的,朱允炆一家三口已经自焚而亡。
另一种就是认为只是朱允炆的妻子马皇后自焚而死,朱允炆带着太子朱文奎趁乱化妆成和尚逃跑了。
因此朱文奎的最后结局和他老爹朱允炆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朱允炆真的是自焚而死,那朱棣找到的那些被烧焦的遗骸其中就包括了朱允炆和朱文奎父子。如果朱允炆真的是化妆成和尚带着儿子朱文奎逃跑了,从此以后父子俩都以和尚身份掩饰生存。
所以朱文奎的下落实际上就是和他老爹朱允炆一样成谜了,在《明史》中也隐晦地记载朱棣确实曾经多次派人寻找过朱允炆父子。
当时朱文奎已经7岁,朱允炆不管是自焚还是逃跑带着他还可以,但是当时年仅2岁的次子朱文圭可就没法了,因此朱文圭就留在了皇宫之中被朱棣所找到。
虽然朱文圭当时年仅2岁,但他可是朱允炆遗留下来的血脉,在朱棣登基之后,一旦有人想推翻朱棣,就能以朱文圭为口号,恢复建文帝后裔皇位,因此别看朱文圭只是一个人事还不懂的孩子,但他的身份和血统注定了对朱棣的皇位构成很大威胁。
所以朱棣对朱文圭很不放心,朱棣登基之后就下旨将朱文圭废为庶人并圈禁起来。朱棣可以下死手杀掉铁铉、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忠于朱允炆的朝臣,但他却没有对年仅2岁的侄孙朱文圭下杀手。
当然,这可能是朱棣篡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良心上过意不去,想给侄子朱允炆留下血脉传承,总之朱棣最后没有杀掉朱文圭而是将他圈禁起来,这也是最能说明朱棣和李世民不一样的地方。
同样都是以武力手段夺取皇位,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事变后,弑兄杀弟,把太子哥哥李建成和齐王弟弟李元吉全部杀掉,而且为了以绝后患他还亲自带人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府邸,把自己的亲侄子也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所有儿子全部杀光。
而朱棣其实也完全可以像李世民那样干,直接把朱文圭杀掉以绝后患,但朱棣却并没有杀掉朱文圭,这也说明了朱棣相比于李世民还是心软一些。
不过朱棣虽然没有杀掉朱文圭,但朱文圭后来的生活其实也是生不如死,朱棣可以好吃好喝的供着朱文圭,却一定要把他圈禁于高墙之内,而且朱棣担心朱文圭有什么想法,因此禁止朱文圭与外人接触,更不允许朱文圭读书识字。
朱文圭当时的生活就是被圈禁于重兵把守的朱元璋老家凤阳广安宫中,只是被好吃好喝供着,但人身自由被严重限制,更是几乎不与外人接触,基本上就如同是被圈养的动物一般。
朱文圭在这种圈禁环境下生活了整整55年,直到57岁时才被堂侄子明英宗朱祁镇释放出来,据记载朱文圭在57岁被释放出来时连牲畜都不认识,更不具备任何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可以说是非常悲惨。
当然,对于从2岁起就被关在屋子中的朱文圭来说,他从记事起就从未拥有过自由,也就感受不到失去自由被人像动物一样饲养的痛苦。
在朱棣去世后,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以及明英宗朱祁镇初期还有后来的景泰帝朱祁钰都没有想到过要释放朱文圭,毕竟谁都不想给自己找麻烦,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在夺门之变二次复位后,朱祁镇才下旨释放了朱文圭。
其实朱祁镇之所以下旨释放朱文圭也和他的经历有关系,朱祁镇第一次在位时听信了宦官王振的鬼话,亲自率军御驾亲征蒙古瓦剌部,结果“大明战神”朱祁镇上演了千里送人头的土木堡之变操作,大明军队全军覆没,王振死于乱军之中,朱祁镇自己也被瓦剌部所抓。
朱祁镇被抓后,明朝这头以他母亲孙太后和重臣于谦为首拥立了他的异母弟郕王朱祁钰当了皇帝,也就是景泰帝。朱祁镇被瓦剌俘虏了一年有余才被放了回来,被放回之后的朱祁镇身份就十分尴尬,因此朱祁钰总担心朱祁镇复位,于是就把他软禁起来。
七年之后即1457年大将石亨联合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发动了夺门之变,废除了景泰帝朱祁钰,迎立朱祁镇复位。
朱祁镇历经一年的俘虏和七年的软禁生涯,复位之后性情变得悲天悯人,他联想到自己的悲惨遭遇,又想到被圈禁了55年的朱文圭,于是朱祁镇不顾朝臣反对,执意下旨释放被圈禁了55年的朱文圭。
在《明史》中记载,当时朱祁镇身边的侍从和朝臣都劝他不可释放朱文圭,否则后患无穷,朱祁镇却对朝臣说:“有天命者,任自为之。”
朱祁镇这意思就是如果上天真的注定让朱文圭当皇帝,那就让他当好了。当时只有翰林学士李贤赞成朱祁镇释放朱文圭的做法,李贤认为朱祁镇此举堪比尧舜。
朱祁镇当然对释放朱文圭很有自信了,因为被释放出来的是已经57岁基本一只脚迈进棺材的老人,况且朱文圭还被圈禁的智力如同小孩一般,最关键的是这时候的朱文圭已经几乎没有任何政治号召力了,要知道五十多年过去了,朱允炆的政治影响早已经烟消云散,朱棣及其后人的皇位已经十分稳固,哪里还会有拥护建文帝的人再来以朱文圭的名义造反,所以朱文圭怎么可能对朱祁镇的皇位有多大威胁。
朱文圭被放出来后依旧安置在凤阳,虽然朱文圭被放了出来,但他连很多基本生活物品都不认识,完全与社会脱节五十余年,因此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而朱祁镇就索性好人做到底,他在凤阳赐给朱文圭一座豪宅,赐给了朱文圭不少钱,并请人帮其理财,还赐给了不少仆人和美女,至此朱文圭才过上了一个皇子应该有的生活。
但是很可惜朱文圭被释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不过朱文圭却留下了后人,按照朱文圭被释放不久就去世的时间算,他的后人很可能是在被圈禁时期所生,毕竟他只是被圈禁,又没有被限制娶妻,因此他在圈禁时期生育了子女,由于朱文圭始终没有被恢复皇室宗籍身份,所以他的后人也被称之为建庶人。
同样不止朱允炆留下了后人,他的弟弟朱允熥也留下了后人。朱标一生共有五子,分别是嫡妻常氏所生老大朱雄英和老三朱允熥,还有继妻吕氏所生老二朱允炆、老四朱允熞、老五朱允熙。
朱棣登基后并没有对大哥朱标的儿子赶尽杀绝,朱棣只是将朱标的剩下的三个儿子从亲王爵位降级成了郡王,朱棣先是将朱允熥从吴王降为广泽王,封地在福建漳州,然后将朱允熞从衡王降为怀恩王,封地在辽宁建昌。
但是没多久朱棣就反悔了,他害怕把两个侄子封得太远不利于自己控制,于是又把刚到封地不久的二人召回南京,朱棣如此朝令夕改让朱允熥和朱允熞哥俩颇有怨言,二人就在路上对发了些牢骚,这些话就被朱棣知道了,于是朱棣就以兄弟二人不知感恩为由,将他们废为庶人,把他们及其子孙后代永远禁锢于中都凤阳。
而朱标的第五子朱允熙被朱棣从徐王降为瓯宁王,并让他带着母亲吕氏留在南京看护他的老爹朱标的懿文太子陵,永乐四年(1406年),朱允熙的住宅莫名其妙失火,朱允熙被火烧死年仅16岁。
朱允熙死后不久,被圈禁在凤阳的朱允熞在圈禁中抑郁而亡,死的时候大概29岁,没有留下后人。
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爆发了朱元璋第十九子谷王朱橞企图推翻朱棣并拥立朱允熥继位的谋反案,朱橞被废除封爵圈禁至死,虽然朱允熥没有直接与朱橞图谋,但是朱棣却十分猜忌这个侄子,因此这一年朱允熥暴毙而亡,至于他的死因至今成谜。
朱允熥暴毙之后,他身边有一名心腹太监王忠冒死带着他唯一的儿子朱文坤逃出了凤阳,此后王忠带着朱文坤落户山东莱阳,并且朱文坤改姓为王,还是大概在朱祁镇在位时期,由于统治者对朱标和朱允炆的后人约束松了,朱文坤才恢复了自己的朱姓本名,并被官府报备给了朝廷,因此当时明朝官方称朱文坤这一脉的后人为吴庶人。
此后据《明史》记载:天顺三年(1459年)十月,淮扬巡抚都御史滕昭奏请将建庶人、吴庶人重新圈禁,英宗不许。
也就是说此后还有人劝朱祁镇把建庶人和吴庶人重新圈禁,都被朱祁镇否决了,这也代表了朱祁镇对朱标和朱允炆这一系后人的宽大政策。
此后朱文圭和朱文坤的后人也都得到了明朝皇帝的妥善安置,据《明史》记载:成化三年(1467年)九月,南司礼太监(即南京的司礼监太监)覃包等奏及建庶人、吴庶人两家衣料短缺,宪宗命工部予以供给。
这意思就是说到了朱祁镇儿子明宪宗朱见深时期,朱文圭和朱文坤的后人衣食供给全都是由朝廷负责,也说明了朱文圭和朱文坤的后人得到了皇室应有的待遇,只是身份还是庶人身份没有被承认而已,总体而言也就是说朱标和朱允炆的后人在明朝生活的还不错,得到了朝廷的照顾。
后来在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明孝宗朱佑樘时期,还有浙江天台诸生缪恭上书通政司,请求给朱文圭的后人封王爵以奉祀朱标。
要知道虽然朱祁镇对朱标和朱允炆的后人采取了宽仁之策,但在整个明朝时期官方对朱标和朱允炆的后人其实还是十分敏感的,在史料中关于建庶人和吴庶人的记载寥寥无几,因此通政司不敢把缪恭这个提议转达给朱佑樘,于是直接将缪恭打入大牢。
后来这件事还是被朱佑樘知道了,朱佑樘算是明朝历史上比较英明的皇帝,他并没有因此而生气,于是命有司释放了缪恭。
虽然朱佑樘释放了缪恭,但并不代表他会恢复朱文圭后人的宗籍身份并册封为王爵,因此朱佑樘的态度也代表着之后的明朝皇帝可以延续朱祁镇对朱标和朱允炆后人的宽大政策,但是底线就是绝不能恢复他们的宗籍身份,否则那可真是给自己找麻烦呢。
毕竟在明朝还是很重视礼法名分,而朱标是铁打的懿文太子,朱允炆则是朱元璋钦定的合法继承人,如果恢复了朱标和朱允炆后人的宗籍身份,那就意味着他们比朱棣的后人更有资格继承皇位,因此在后来明朝的皇帝可以对朱标和朱允炆的后人采取宽大政策,给予他们相当于皇室的待遇,而底线就是绝对不能恢复他们的宗籍身份。
写在最后所以在靖难之役后朱棣做得比李世民好多了,并没有对大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后人赶尽杀绝,朱允炆的次子朱文圭给他留下了后代血脉,并且朱文圭的后人还得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宽仁政策的安置,只不过在明朝时期朱允炆的血脉后人都是没有皇室宗籍身份的庶人。
不过在明末帝崇祯殉国明朝灭亡后,南明小朝廷为了凝聚皇室人心,重新恢复了朱文圭后人的宗籍身份,并追谥朱文奎为恭慜太子,追谥朱文圭为润怀王,但是明朝都已经灭亡了,这种追谥还有什么意义呢。
咎由自取的罗布雷多会逃往美国吗?
菲律宾副总统罗布雷多作为亲美派势力,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杜特尔特政府找麻烦,她的目的就是因反对而反对。在菲律宾的很多政策上,罗布雷多都是与杜特尔特采取相反的立场,这也导致罗布雷多在众多菲律宾政策上指责杜特尔特政府。这样两个人就成为菲律宾政治上的死对头,也给菲律宾的各项政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杜特尔特在菲律宾的禁毒行动,被罗布雷多多次指责侵犯人权,滥杀无辜,而这些指责也恰恰是美国和西方国家所指责的。因此在面对罗布雷多的多次指责,杜特尔特愤怒的叫板罗布雷多可以来担任禁毒委员会主席,来看看她的禁毒行动。可是罗布雷多居然答应了,在11月初接受了杜特尔特的任命,成为了禁毒委员会的主席。
可是这是罗布雷多上任以后根本就不做正事,根本就不进行禁毒工作的安排与部署。反而是公开会见美国方面的人员。更可气的就是她还要求查看涉密名单,欲将这样的信息泄露给美国方面。这样的举动因此遭到了菲律宾杜特尔特政府的强烈谴责,杜特尔特在11月24日宣布解除罗布雷多的禁毒委员会的主席职务,这也算是罗布雷多的触犯菲律宾法律的行为。
虽然如此,但是这还不至于让罗布雷多因此而逃亡美国,毕竟罗布雷多还没有真正的将机密文件泄露出去。只不过是她的这种亲美行为,对菲律宾的禁毒工作会带来极大的潜在危害。那么杜特尔特政府自然要防患于未然,必须开除罗布雷多的禁毒委员会的主席职务,防止重要信息的泄露。
虽然罗布雷多是菲律宾亲美派势力,但是紧紧因为禁毒工作的问题还不至于会出逃,更不会去美国。美国在菲律宾扶植势力也是要让菲律宾的政策改变,尤其应该改变成阿基诺三世的亲美状态,甘愿为美国亚太战略充当马前卒。而罗布雷多恰恰是这里面的反对派人物,美国怎么可能轻易让她离开菲律宾呢?她还要在菲律宾为美国利益而服务,不能离开菲律宾,更不能出逃。
菲律宾本身其社会就是分为亲美派势力和本土化势力,他们的政治主张各不相同。杜特尔特政府属于本土化势力,在菲律宾的发展上更加务实有效,在禁毒问题上更加强硬铁腕,这也让菲律宾的禁毒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因此获得了菲律宾民众超过80%的支持率,这也是杜特尔特的底气。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菲律宾民众对毒品的憎恨,对于杜特尔特政府禁毒政策的支持。
因此在解除反对派罗布雷多的禁毒委员会主席职务上,根本就不会引起国内的动荡,也不会出现大规模抗议行为。只不过是罗布雷多会再次指责杜特尔特政府,或者美国指责杜特尔特政府。但是还达不到罗布雷多触犯严重的法律行为,也不会迫使罗布雷多出逃。菲律宾政府也不会对罗布雷多定罪,更不会将其抓入监狱!(淡然小司原创,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意还是故意扔到老百姓多的地方?
按照美军自己的解释,他们并不是故意要杀日本的平民,他们的目标在于消灭日本的战争能力。这...谁叫平民也是“战争能力”的一部分呢?何况美军在投弹前的确进行了传单示警,无奈日本人不相信。
1943年,罗斯福与丘吉尔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谈论到未来对轴心国作战问题时,罗斯福对记者这样讲道:“只有完全的、彻底的消灭德、日的有生力量,世界才能和平!”,随后他又补充道:“消灭了德、日的有生力量,就意味着德、意、日将会无条件的投降!”
上图.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罗斯福在答记者问
其实这个道理不难明白,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真要有本事,把对方杀光是最通俗的胜利法门,罗斯福在表态中并不避讳通过杀戮来走向胜利,我们凭什么说美军的原子弹就不是冲着日本平民去的呢?
上图.史汀生是具有战略家名头的美国政治家,传闻其有骷髅会身份
罗斯福在胜利前夕逝世以后,副总统杜鲁门火线接替了他的职务。1945年7月2日,在与陆军部长,负责监督曼哈顿工程的前国务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交谈取经时,后者为总统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即说服杜鲁门“缓行登陆作战,以其它方式取得胜利”的《对日本作战计划的建议》。
上图.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摄“最后一个死人”,1945年4月18日德国莱比锡阳台上被狙击手射杀的美国大兵鲍曼,该照引起了全美国的反响
史汀生建议杜鲁门重视前线将士作战的艰难性,以了解到日本是一群凶残可怕的敌人,日本人并非媒体中渲染的都是“疯子”,反而因为拥有千年的文明积淀,能在危机关头更理性的解决问题;日本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汲取到了西方的文明精髓,组织性、社会性都相当现代,他们的民众有极高的爱国主义思想,一旦遭受入侵,肯定会疯狂的还击。为此,史汀生的结论是:“美军如果登陆,会发生比德国更残酷的最后一战,所以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给日本一个警告”。
上图.冲绳战役被击落的美军战机,“钢锯岭”也发生在琉球的战斗中
实际上美军给了日本不止一次“警告”,比如波茨坦公告的传递,但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选择了“默杀”。而硫磺岛、冲绳战役日军摆开了在美军看来毫无意义的“杀戮战阵”,在牛岛满大将等人的带领下,日本来了个全民皆兵,号称要“一人杀死一个米国兵”,以巨大的人员伤亡来阻止美国的进军。
上图.华西列夫斯基等人早已按照密林安排了出兵事宜,战争还未结束,势力范围已经开抢,美国人不得不急,第二颗原子弹爆炸与苏联出兵其实是同一天
在惨烈的伤亡与北边蠢蠢欲动,想要争夺战后胜利果实的苏军面前,美国人已经管不上什么杀不杀日本老百姓的问题了,形势根本容不得美军阵前搞慈善。而且很难说史汀生为杜鲁门做报告时,是不是早就打好了使用原子弹的腹稿,毕竟原子弹就是这位陆军部长直接负责督造的,他可没有丝毫怜悯日本平民意思。相反,如果原子弹不能在最后的战争中被使用,那么整个“曼哈顿工程”会显得毫无意义。
所以,美国投掷原子弹并非只是轰炸日本那么单纯,除了“迫使日本尽早投降,降低美军作战损失”之外,原子弹轰炸还负担着“遏制苏联兵势”、“确立战后威势”、“新武器数据采集”等多重任务,甚至杜鲁门总统的选票也寄托在其中,美国人可以说几乎不存在“无意”、“故意”这种念头,他们只是选中了合适的地点,将超级炸弹丢出去完成政治目的罢了,日本老百姓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简直不必考虑在内。
在投掷原子弹的选址问题上,美军也并非只选定了广岛和长崎,他们对轰炸地点进行了相当程度的调查和筛选,最终从日本近百座大小城市中选出了东京、京都、大阪、川崎、横滨、名古屋、长崎、神户、广岛、吴市、八幡、福冈、熊本、山口、下关、佐世保、镰仓、横须贺等多个地方。
为什么选择这些地方呢?因为它们都是当时日本重要的城市,不是日军重要的军事港口,就是重要的工业都市,或者干脆就是工商业繁华的区域。总之,美军选择这些核爆地点的要求很明确——日本哪儿好就炸哪儿,哪儿痛就炸哪儿,制定轰炸计划的军人可不会怜悯对方的百姓,他们在乎的是消灭日本的战争能力。
拿日本的坦克制造业来说,能生产坦克和部件的工厂企业有:小仓兵工厂、大阪兵工厂、川崎汽车厂、名古屋兵工厂、三菱重工、横须贺工厂、神户制钢、日立制作所等等,民营企业达到95%以上,这些工厂的工人当然是平民,但我想他们该不该挨炸是不需要讨论的。
上图.1945年的东京,价值不大了
日本继而从这些名单中又筛选出来了一部分,东京很快被去掉了,因为美军希望看到的是日本政府在高压下迅速投降,而不是炸散这个政府然后留下个乱七八糟无法收拾的烂摊子。
当时苏联在东北的部队已经大规模集结,随时会向日本关东军发动攻击,美国需要日本政府能识时务的尽快投降,从而为美军遏制苏军省略下时间,避免苏军兵峰持续南下,这样美军就可以撕毁之前让苏军上北海道的协议,反而把势力范围一口气推到北边。如此,东京不可能被核爆,日本的政府首脑必须留下。
上图.疯狂投弹的B-29
而且当时的东京也没什么好炸的了,美军曾经在原子弹轰炸之前制造了“李梅火攻”,采用大规模的凝固汽油弹焚烧日本,东京是重要的攻击场所,在原子弹之前就已经几乎烧成白地,连天皇宫都烧了。
上图.飞越富士山的美军轰炸机
数次“火烧东京”造成的人员伤亡极为惨重,美军3月9日的夜间轰炸丢下了2千吨凝固汽油弹,烧死了83793人,另有10万人烧伤,100万人无家可归。4月19日明治神宫被焚烧,5月9日大规模轰炸再临,东京的火焰4天后才被扑灭,尸体清了一个月。5月26日,美军继续“清扫”,东京的残余居民区被4000吨燃烧弹覆盖,事后美军自己也承认“东京死城一座”,失去了继续浪费炸弹的资格。
上图.被轰炸蹂躏过后的横滨,已经成为废墟
实际上,美国人的“李梅火攻”走的就是杀伤平民的路子,寇蒂斯·李梅在设计这种战法的时候就将“敌方有生力量和战争潜力”作为重要的打击对象,因此成百上千吨凝固汽油弹被反复砸向繁华的街市和大片的居民区等场所,吉卜力工作室的《萤火虫之墓》就描写了这种场景。
上图.炸平的东京
我们可以看出,美军根本就不怜悯日本人的生命,燃烧弹都如此,原子弹难道会因为地上有水手服萌妹子就手软吗?
毕竟在美军看来,硫磺岛和冲绳的日本人已经够疯狂了,那些皇民化的义勇队、 姬百合队完全是不要命的疯子,与其让他们被武装起来,等着美军上岛的时候搞“一亿人玉碎”,倒不如先尽可能的弄死一些,好减轻上岸的压力。
上图.被火焰吞噬的名古屋,几成白地
最终美军筛除了大量在“李梅火攻”中受损严重的城市,在他们看来,轰炸一片废墟毫无意义,不仅威慑不到日本政府,更无法在日本平民中传递恐慌,削弱掉对方的抵抗意志,亦浪费了借着战争搞实战核试验的天赐良机。
何况美国政府丝毫没有什么轰炸日本平民的负罪感,核武器1不是化武2不是违禁品,在当年只是“科学的超级炸弹”罢了,杜鲁门还做出了“拯救大兵”的承诺,日本人少死几个,难道让美国兵多死吗?
美军最后确立的核爆目标城市固定在京都、小仓、横滨、广岛上面,它们普遍拥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属于日本的战争支持力。特别是京都和广岛,都被美军列为AA级目标,其中京都本就是日本有名的大城市,战争末期日本将大量厂房和机械迁往京都,这座拥有100万人口的城市成为了日军的大工业基地。而广岛则是日本的“军都”,云集了大量的军工厂和企业,甚至还有毒气工厂,城市也比较完整,几乎没有被损伤。
上图.轰炸长崎的“博克之车”
美军的筛选标准其实相当粗犷,城市的规模和地形都有限定因素,城市面积被要求不小于4.8公里的圆心直径,地形则要求平坦无遮挡,适合核爆炸完美展开。最好是有价值的军事、工业基地,或者军队的指挥部门或集结地点。说白了,美国人就是拿日本人做核爆炸试验,小白鼠的生命他们会在乎才怪。
上图.1945年的神户
轰炸方案的批复是由时任美国陆军总参谋长的马歇尔将军执行的,按照他的意思,能快点让日本服输就行,选好了就炸,不用太费神。于是陆军部长史汀生又修改了一下名单,京都被剔除,长崎、新潟被加入,这仅仅因为史汀生认为京都的古建筑和宗教建筑多。说到底,最终拍板轰炸日本哪座城市,只是因为寥寥数人的直接安排和观感罢了,而他们的思虑中并不存有日本民众的位置。
唯一参加过两次对日原子弹投放的飞行员查尔斯-斯韦尼少将1995年在美国国会发表了被国人称为“原子弹下无冤魂”(Fulltext of Charles W. Sweeney's Hearing Before the Committe)的演讲,他痛斥了某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原子弹事件的反转态度:“日本幻想自己要统治亚洲,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战争,屠杀无辜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没有丝毫的怜悯和犹豫...他们杀死了2000多万无辜的亚洲人。我相信那2000万人,他们的家人和后代永远不会感激日本人的崇高努力...日本是残暴可怖的杀人机器,杀战俘,杀平民,他们要杀死更多的美国人...美军离日本越近,日本人就变得越疯狂。”
“就像任何一场战争,我们的目标就应该是胜利!”他如是说。
可以推荐几部好看的美剧吗?
1、《后翼弃兵》
豆瓣评分 9.0
这部剧绝对是让人一看就停不下来的爽剧,它有大女主的骨架,却没有千篇一律的情节,导演在亲情、爱情、药物依赖三个剧情转折点上,做到了反套路的叙事,真正把大女主塑造成了一个自由的灵魂。
一个天才女棋手,但是她也有迷失、逃避、放纵,导演并没有把这样步步为营的故事拍成流水账。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它谱写了一副独立女性的群像,剧中的女性角色都有一颗懂得争取、学会发声、主动出击的灵魂。让这部剧有了一定深度,人生如棋。
2、《正常人》
豆瓣评分 8.7
说起青春剧可能的大家印象里都会有狗血、排队、校花……
但是这部美剧《正常人》却偏偏不走寻常路,它没有抓马的情节,也没有烂俗的创意。相比一下,这绝对是青春剧中的一股清流。
它讲述的是两个“身份悬殊”的男女之间的虐恋,因特立独行而不合群的女主在学校备受嘲讽,而男主则为了合群,选择漠视这种“校园暴力”。
虽然两人彼此之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但是这种见不得光的爱情注定石沉大海。
导演拍出了青春期的脆弱与慌张,并借此引发人们的思考,合群是什么?而独立又是什么?
另外该剧中还有很多大尺度的X爱场面,虽然很有张力,但并不色情。而且导演借助这些场面传递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性自愿。她教会女生,鱼水之欢从来都不是在逼迫下发生的。
3、《美国夫人》
豆瓣评分 9.2
这是潇洒在2020年看过最为震撼的一部剧,由大魔王主演并担任执行制片人的美剧。
《美国夫人》讲述了1970年的美国第二波女权运动的风起云涌,再到最后的偃旗息鼓。由凯特·布莱切特饰演的菲利丝·施拉夫利,是该剧的关键人物——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反女权代表。
她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并且反对同性恋、反堕胎合法化。该剧主要展现出她如何鼓动美国4000万家庭主妇反对ERA“平等权力利修正案”。
我认为《美国夫人》这部剧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它毫不留情地戳穿了施拉夫利的政治谎言,她就是利用家庭主妇的弱点,扭曲了女权运动的观念,渲染女孩也要当兵、离婚没有赡养费等恐惧心理。
通过这位经典的单排,描绘出了女权运动失败的关键原因所在——女权主义者的内部撕裂。
4、《风骚律师》第5季
豆瓣评分 9.7
《风骚律师》是经典美剧《绝命毒师》的衍生系列,这部剧的前4季基本上都是在做铺垫,从2015年开播以来,口碑就十分坚挺,豆瓣评分就没有低于过9.3。
前4季讲了吉米如何从一个收发室员工成为一名真正的律师,而第5季他终于要蓄势待发了。
作为《绝命毒师》的衍生剧,《风骚律师》这两部剧之间的联动非常多,《绝命毒师》中的退休警员麦克和炸鸡店老板弗林也在该剧中出现。
并且这一次导演把这两人的前世今生都交代清楚了,也方便观众更好地理解《绝命毒师》。
同时《风骚律师》每一集片头都有一段黑白画面,用来交代《绝命毒师》完结之后的故事。两部剧几乎是无缝衔接,剧中人物亦正亦邪,并非只字片语就可以衡量和判断,这也正是它们的魅力所在。
5、《无耻之徒》第11季
豆瓣评分 9.7
回顾近十年来的经典美剧《无耻之徒》绝对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教会你所有美国底层脏话;它也能够随时随地不分年龄、人种、性别的开车。
就是这样一部不断让人刷新三观的剧,几乎季季都是经典,豆瓣评分没有低于9分的。
《无耻之徒》讲述的是一家八口的故事,他们生活在美国的最底层,是名副其实的底层人民。
他们身上有贫穷滋生的劣根,他们违背了太多的伦理道德,什么骗社保、抢老太太的钱、勾引寂寞少妇,这些都可以说是信手捏来。
但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对家庭的忠诚度,对医疗、教育、暴力执法的反讽极度,简直让人刮目相看。
剧情这里我们就不在过多复述,有兴趣的小伙伴赶紧刷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