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物残骸有什么用,手机地平线4怎么玩?
手机地平线4是一款生存类游戏,玩家需要在游戏中探索船只残骸并收集资源以生存。玩家需要注意水和食物的消耗,同时要避免遭遇危险动物和深海生物的袭击。 要玩好这款游戏,玩家需要熟练掌握游戏界面和各种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探索和收集资源,并且避免遭遇危险。同时,玩家还可以多尝试不同的游戏模式和挑战,提高自己的游戏技巧和生存能力。总之,手机地平线4是一款优秀的生存类游戏,玩家只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不断尝试和探索,就能够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和挑战。
为什么说失事飞机MU5735数据十分反常?
现在,网上有一个视频是飞机急速地掉下来,它更加能够佐证我们之前的一些推测,就是飞行员失去了对飞机的控制。比如说,他的所有控制动作不能够影响飞机的状态。
轮船沉船时可以选择跳海自救吗?
7月2日凌晨,施工浮吊船“福景001”轮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防台锚地躲避3号台风“暹芭”时,锚链断裂、走锚遇险,船在海上沉没,27人落水失联。
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启动海上搜救行动,共出动飞机7架、船艇246艘、渔船498艘,对附近的岸滩、近岸和近海进行大范围的搜救行动。海难相对于空难来说,搜救行动更加艰难,而此次的海难救援还需要躲避台风的侵袭,让救援难度变得更大。
在7月4日15时30分,救援力量在距离沉船点西南方方向50海里附近区域,发现并打捞起12具疑似落水遇难者遗体,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紧身份的确认。
听到这个噩耗,让很多人的心都揪成了一团,逝者已矣,生者坚强,如今我们只能祈愿剩下的那些失联人员能够平安归来,希望奇迹能够出现!
面对此次惨烈的沉船事故,网上也存在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一部分网友对此提出了疑问:“这些船员们穿救生衣了吗?穿救生衣了为什么还会遇难呢?”也有一些网友感叹:“当船快要沉没时,为什么不提前跳海逃生呢?”
轮船沉船时到底能否通过跳海来逃生自救呢?既然能在海上工作,那肯定是具备一定游泳技能的,为什么不能游到岸边呢?
一位资深船员告诉我:当轮船在海上遇难时,让船员们跳海就是把他们往深渊里推,这种行为与自杀无异,就算是游泳运动员在大海里也是无济于事!
最初我也不信这个说法,直到这次施工船遇难的新闻出来后,我才明白,轮船在海上出事,想通过跳海的方式自救,这种想法的成功几率几乎为零,就算是世界级游泳冠军在大海里也不能保证100%全身而退,跳海自救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夏季是台风天气多发期,据天气预报报道,台风“暹芭”已经由北往南移动,华南江南等地区都会受此影响,如今已经移入湖南境内,虽然湖南不靠近大海,但台风引起的强降雨也会让城市受到雨水侵泡,影响大家出行。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针对此次沉船事件来跟大家简单科普下相关知识,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了解这方面的一些小知识。
一、轮船沉船时可以选择跳海自救吗?当轮船在海上突发意外时,是否可以选择跳海自救?我们先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2015年的儿童节,一艘载有454人的观光游轮“东方之星”号,在行经湖北省监利县长江大马洲水道时突遇飑线,当时江面上风力瞬间达到12-13级并伴有特大暴雨。
在超强暴雨的冲击下,游轮节节倒退,船身瞬间失去控制,20多秒后游轮就达到45°翻沉,不到1分钟,这艘游轮迅速倾覆,很多苏醒过来的游客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全部落入水中,半个小时后整个船身完全沉没。
据统计,“东方之星”共载有454人,其中包括游客403人、旅行社工作人员5人以及46名船员,而这些游客大部分都是夕阳红”旅行团的老年人,年龄普遍在50岁-80岁之间。截止6月12号,据统最后的获救人数仅仅只有12人,遇难442人,受难者遗体均已找到,搜救工作自此结束。
据当时的新闻报道,危机之时许多人顾不上穿救生衣纷纷跳船求生,这些游客掉进水里后,还来不及自救就被急涌的浪涛冲走,至于船舱内的游客,经过警方搜救最终找到了一名幸存的老太太。
从“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就算是跳船,生还的几率也非常渺小,哪怕是会游泳的人,在落水的那一刻,游泳机能也变得毫无用武之地。
一位有着10年海上生活经验的海员告诉我,船舶在海上或江上航行时,一旦遇到了危险,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在船上,不跳海活下来的几率还能大一点,如果冒然直接跳进海里,那生还的几率就非常渺茫了。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背后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原因如下。
原因一:轮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矮小,跳船的高度普通人难以做到。很多人总觉得跳船很容易,站在船边往水里一蹦就行,这种船一般都是那种公园里的游玩快艇,体积小,船体偏矮,整艘船可能还没有一个成年人高,这样的高度从船上跳进水里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对于中大型轮船来说,想站在船边往海里跳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就说说这次施工浮吊船沉船事件,那些遇难和失联的船员如果不是迫于无奈,估计没人愿意跳船,因为落水后他们可能也会身受重伤。
浮吊船又叫工程船舶,主要是用于水上起重作业,这些起重船一般体积庞大,船的最高处和最低处差距非常大,从船上跳入水中说白了跟跳楼没什么区别了。
比如“蓝鲸”号7500吨级全回转起吊船,全长241米,宽50米,型深20.4米,整艘船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高度超过7层楼,而“蓝鲸”号顶点最高可达130米,相当于40多层楼高,最高起重高度可达110米。
就算是从甲板上往水里跳,船舶甲板距离海面的高度也有8-10米左右,这相当于3层楼房的高度,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普通人,直接从这里跳进海里,不死也残。
原因二:跳船并非一件容易事,没有跳水经验的人冒然跳船无异于自我放弃生命。不要以为跳水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看似温柔的水面实则会要人命。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人从船上直接跳入海中,如果没有规范的入水姿势,要是身体与水面接触面积过大,身体的承受力度也会变得很大,水面会直接把人拍成重伤。
对于没有一点跳水经验,甚至压根儿就不会水性的普通人来说,跳水无异于自杀行为,就连跳水运动员们,从几十米高台上一跃而下时,身上也会被水压“拍”出不同程度的伤口,何况是普通人。
其次当人快速落入海中的那一刻,这种巨大的冲击力会给人身体严重损伤,首都体育学院游泳教练王铮在接受记者们采访时讲到,跳水运动员们跳水不戴泳镜,是因为受过特殊训练,对于那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模仿着跳水,结果只会造成眼睛损伤,而且要是跳水姿势不对,落水时肚子先着水,有可能伤及内脏,甚至出现内脏破裂的致命后果。
比如外国航母上水兵进行跳水训练时,都会掐着手表,看准时间,从水兵跳下去的那一刻开始计时,一旦水兵跳水时间超出了,那么教官就会立刻下水救人,因为这些跳水的士兵要么是被水拍晕了,要么是溺水了。
原因三:看似可以顺利跳进水里,实则在跳水的过程中可能就会损失“半条命”。一望无际的大海看似平静,实则海面下藏着无数的暗礁和一些不明物体,泰坦尼克号之所以沉没,就是因为撞上了冰山,直接导致船体进水。
在大海涨潮时,海中那些坚硬无比的礁石都是淹没在海水中的,只有在落潮时,海水退去几公里后,这些礁石才会逐渐露出海面,当船发生事故时,看似我们是从船上跳入水中,很可能压根儿就没有进入海中,可能落水的那一刻重重的砸在了礁石上。
一些大型轮船外观都不是很规整,因此从船上往水里跳时,可能会和船体碰撞,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这一碰撞或许会直接引起骨折,试想一下在身体骨折受伤且没有救生衣的情况下,生存的几率几乎为零。
原因四:冒然跳船很可能会被轮船螺旋桨产生的漩涡吸走,造成二次伤害。要知道本来跳船就要承担一定的生命危险,要是在跳船的过程中,轮船的螺旋桨还在运作,那么就会在四周产生一定的涡流,一旦落入水中的方向靠近这些涡流就会被直接吸入,就算是会游泳的人深陷漩涡中也很难逃脱,而且要是这些漩涡把人推向高速旋转的螺旋桨里,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就好比航空母舰,螺旋桨可能就有2层楼那么高,因此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航母身后都拖着一道长长的轨迹,船尾部的水流特别强,航母在运动是船身四周也会产生大量的漩涡,所以如果航母发生了意外,船员们跳船,可能直接就被卷入这些漩涡里,甚至直接卷入螺旋桨里。
原因五:海中隐藏着很多未知的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海洋生物口中的美食。1945年,美国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被日本击沉后,900名大兵跳海,其中150多名丧命于上千只鲨鱼的围攻。
曾经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为了测试海中鲨鱼的嗅觉系统,工作人员在海中持续放入已经稀释过的血液(牛血),很快就引来了鲨鱼,一小时后,该片海域已经聚集了41条鲨鱼。
除了这些恐怖吃人的鲨鱼外,在大海里还藏着很多致命的危险,比如说在海水中有一种食肉菌,能增加贝壳类海产(如蚝、蚬子等)内创伤弧菌的数目,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这些海产刺伤人体皮肤,这些食肉菌就会入侵伤口;除了之外,大海里还有一种真菌,入侵人体后不但繁殖能力强,而且还能迅速产生毒素,导致人体伤残、休克甚至死亡。
原因六:长期泡在海中,冰凉的海水会让人失温,这是造成人在海中死亡的重要原因。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男主角杰克就是失温死掉的,如果我们的体温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低于华氏95度(即我们常说的35摄氏度),那就会引发生命危险。
海水的平均温度为17.4℃,水温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人如果长时间泡在海中,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天,冰凉的海水也会带走人体的热量,让人失温而死。
可能很多人不相信,认为冬泳的人泡在刺骨的水中为什么不会失温而死呢?冬泳和跳船是两回事,冬泳是有严格时间控制的,一般都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会一直在冰凉的水中泡着,而且冬泳前都会进行一系列的热身运动,让身体储存一些热量后再下水,准备工作已经做的很充分了,但跳船是突发性的行为,怎么有时间去做热身运动。
而且冬泳人员在时间到了后,都会直接上岸擦干身体,并去指定的休息室,通过冷水浴和温水浴交替来让身体适应,但是跳船后就未必能马上游到岸边了,要是再水中央跳的,离岸边非常远,可能还没游到一般就失温而死了。
所以,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轻易选择跳船,哪怕是呆在船上等待救援,活下来的几率也会大点,如果贸然一跃而下,生存的几率可能都不到5%。
二、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跳船自救呢?当轮船发生沉船事故时,是不是一定要坐在船上坐以待毙呢?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能够选择跳船来自救呢?
1、身穿救生衣且具备一定的游泳技巧,并懂得基本的海上求生本领。
并非不能跳船,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选择跳海自救,那么最基本的得有一件救生衣,这样至少能保证我们不会一掉进水里就被淹死。
在“东方之星”号沉船事件中,有一位被打捞救起得生还者,他当时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江中漂泊了十几个小时,最后熬到了救援,之所以活下来了就是因为在跳船的那一刻,他迅速的把救生衣穿在身上,为了防止救生员被江水冲走,他把救生衣跟自己的皮带死死地绑在一起。
所以在海上救生衣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算是保命的“神器”了,其次还要懂得基本的游泳技巧和求生本领,在救援没有赶到时,努力让自己活下来。
2、当船体里被灌进了大量的海水,已经无法撑到救援到来。
如果船内已经灌进了大量的海水,且船已经有开始下沉的迹象,那么我们就需要在船完全下沉和船舱里灌满水之前,赶紧跳海并远离大船。否则一旦困在船舱里,就算是会游泳的人也容易被活活憋死,而且一旦船内全部都是海水后,在海水压力的重用下,可能船内的门窗都无法打开,这会给逃生带来极大的困难。
其次,在大船下沉后会形成巨大的漩涡,如果我们在附近漂浮着,那么大漩涡会直接把我们吸进去,那就真的活不了了。
3、海面上没有极端恶劣的天气,且离岸边距离不远。
如果海面上比较平静且风和日丽的,没有什么龙卷风、超级暴风雨这种极端天气,那么就可以选择跳海,反之最好是在船上待着。其次如果沉船的位置离岸边不远,那么可以跳船游回岸边寻求进一步帮助。
写到最后。总的来说,当海难发生时,之所以不让大家贸然地选择跳海的方式自救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不会游泳的老人孩子,跳海无异于自杀。
跳海自救只能是“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一定不要这么做,近期国内很多城市受台风影响,多特大暴雨天气,那些在海上作业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防范。
最后也希望那些失联的船员们能平安归来!
为什么少有三角洲部队的美剧?
美国三角洲部队非常神秘:海豹队执行的任务它会执行;海豹队不会执行的任务它也执行——特别是涉及美国重大利益的军事"暗活"!因此他们的面孔很少外泄;阿布.穆萨卜.扎卡维,约旦人,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领导人,本.拉登的助手,忠诚狂热的逊尼派分子!西方人士、什叶派人士遇到扎卡维领导的组织基本没命——2002年起,他多次策划、资助在摩洛哥、土耳其、约旦、伊拉克的爆炸、暗杀事件:仅仅在伊拉克,就有超过50个平民在他资助的一次自杀性袭击中丧生!
为了逮捕他,美国开出2500万美元的巨额悬赏:萨达姆、本.拉登、扎瓦赫里都是这个价格!
美国联合特战司令部也将他列为首要击杀目标,为了击杀扎卡维和反恐作战需要,特战司令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联合特战司令部把陆军情报支援局、联合通信组、航空战术与评估小组、技术应用办公室、战地应用项目办公室、空军66空中作战中队等战场情报收集、战地情报分析、战场通讯/侦察等单位全部招入麾下;它下辖的无人机群也增加了MQ—1/9;以上举措提高了联合特战司令部的情报收集、后勤保障、战场技战术能力!当然,在拉姆斯菲尔德的支持下,联合特战司令部与CIA、FBI、MI6、NSA建立紧密和直接联系,确保获得第一手的情报;内部结构革命完成以后,联合特战司令部开启24小时不间断监视/监听模式;同时,它控制伊拉克的军/民用通信——无人机+通信监听让恐怖分子无所遁逃!扎卡维及其组织陷入"天眼"网络包围圈!2005年,美军逐渐收网:只要获得恐怖组织情报,三角洲各个单位立即出动,把它们就地正法或者逮捕归案!尽管在实战中获得了重大胜利,三角洲部队在伊拉克反恐战争中承受重大伤亡:他们参加同胞葬礼也是司空见惯。经过两年多的围剿、情报收集,三角洲B中队在2006年发起剿灭扎卡维的攻势;2006年4月,得益于情报机构的帮助,B中队在六周内消灭扎卡维组织上百名武装分子!5月,B中队在巴格达市郊消灭扎卡维助手阿布.穆斯塔法,缴获一批情报资料;B中队依据缴获的资料又在第二天对恐怖组织据点发动突袭:被击落一架"小鸟"直升机,两人死亡;击毙恐怖分子25人、俘虏4人——正是这批俘虏告知美军扎卡维的未来动向:他将在6月初与基地精神导师拉赫曼会面!6月7日,三角洲B中队的侦察狙击队发现扎卡维的安全屋:狙击队长认为召唤战斗机清除扎卡维比较安全——扎卡维保镖众多,地面战斗将非常危险——一架F—16C用两枚500磅炸弹把安全屋彻底炸毁!屋内的拉赫曼与几个主要伊拉克基地主管立即毙命;扎卡维负重伤,美军在20分钟后抵达,伊拉克警察已经赶到并且俘虏奄奄一息的扎卡维,在运送他上救护车的时候,扎卡维还试图逃跑,由于伤势过重死亡。三角洲B中队顺利完成任务;通过搜查安全屋,美军对扎卡维组织进行多次空袭,炸死炸死32人、俘虏203人——取得反恐怖斗争的重大胜利;历史上哪些小事件?
由于商船受损占用了出港的航道,造成方圆三公里被夷为平地。最终导致近2000人死亡,约9000人受伤,12000栋房屋受损6000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大约30亿人民币。哈利法克斯大爆炸
历史记载中最大的人为非核爆炸事件,也就是排除各种核实验,陨石撞地球事件,同时排除美国扔给日本的原子弹。而是人类由于自己失误而引发的巨大爆炸,无论是人员的伤亡数量和爆炸的威力,还是从经济的损失和整个国际的影响来说,这次失误造成的灾难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深深的一笔,是史上最大非核爆炸事件。
哈利法克斯市的地理位置加拿大东部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市,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它是一个沿海城市,哈利法克斯市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因为其独特的位置让其成为一个天然的港口,如果只是沿海的城市那么船只也只能停在海岸边,但它是个自然的深海湾,无论是军舰,货船还是大邮轮都可以停靠进去。即使海上是狂风乱刮,波浪滔天港口里面的船只都不受影响。加拿大政府也看重哈利法克斯市的地理位置,所以在1880左右,政府把铁路修建到了这里,同时也为港口配置了一系列的基础措施,为了就是要把它打造成为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城市。政府的想法很好,但是国内没有像样的进出口产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还是欠缺火候。所以哈利法克斯市常驻人口一直保持在一两万人,发展很缓慢。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哈利法克斯市终于等来了它的机会,可以大展拳脚有了它的用武之地。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随后的四年当中,那时候的主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靠近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就顺理成章承接了后勤补给的工作。由于战争所需的物资,出现了很多大型的商船和货船,开始往返于欧洲和北美洲之门。那么哈利法克斯市自然而然就成了海上贸易的主要港口,也是船只所停靠的补给的必经之路。由于哈利法克斯市地理位置优越,成了整个大西洋西岸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大量的物资通过铁路运送至港口,然后再通过商船运送至欧洲大陆。物资有战时用的煤炭,衣物,粮食和各种枪支弹药等。港口繁忙带来了更多的岗位,也就让哈利法克斯市的基础措施更加完善。有修理厂,服装厂,制糖厂,学校,餐馆和酒吧和贸易公司都建在这里。人越多的地方,做生意的就越多,很快哈利法克斯市的人口数量就逐年增加,到最后暴增5~6万人,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他们每天生活和工作主要集中在港口周围.
事故还原在1917年,隶属于挪威公司的伊莫号商船先是来到了纽约,它先把所需要的物资装好。然后出发来到哈利法克斯,进行航行所要的燃料(煤)进行装填和中立检查。大家应该都了解要想航行,当然得需要燃料,所以就在必经之路哈利法克斯市来装填,中立检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方测机构。挪威在一战的时候是中立国家,那作为中立国家,你可以向战区运送保障民生的救济物资,当不能送枪支弹药。而加拿大就作为了一个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只要是通过了中立检查的商船,那么它航行起来也相对就比较安全。在同年的12月3日,伊莫号商船就来到了哈利法克斯港口,本来按照原定的计划,12月5日之前就要离开港口,但是那天装填燃料一直到反潜网升起来才搞好,那么只能等到第二天才能离开。什么是反潜网呢?反潜网就是一张大网,在进来港口的地方设置,到了时间就把整个港口都围起来,目的就是防止潜艇到了晚上的时候来到港口来搞破坏。当时德国的潜艇对各协约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尤其是重创了英国的地中海舰队,这样地中海的贸易航线也就被切断了。也就说大家的停着的船只都怕被潜艇来搞破坏,所以港口为了防止潜艇的措施,那就是到了晚上的规定时间就把反潜网打开,外来的船只超过时间进不来,里面的船只也出不去。就跟围墙的大门一样,到了时间就锁住,保证里面船只的安全。
战时的特殊,造成装载危化品的船只进港当时重要的港口都配置了反潜网,伊莫号由于装填燃料耽误了时间,那么只能等到第二天才能抛锚离开。与此同时的就是来自法国的博朗峰号商船,它也过来哈尔法克斯港口,当时来到港口的时候,反潜网已经升了起来,也没有办法进港口停靠,只能在港口外面过夜,准备第二天早上再进入港口。博朗峰号商船是从美国纽约过来的,虽说是商船,但里面的装载的不是救济物资,而是一箱一箱的枪支和一桶一桶的炸药。本来哈利法克斯港口是严禁装载危化品的船只进港的,但那时战争越来越激烈。加上外海的潜艇活动也是十分猖獗,所以港口的管理也就没有那么严格,有的商船装上枪支弹药也就自然而然停到港口来。
损坏商船的占道,造成伊莫号船长的失误,最终酿成大祸到了第二天12月6号早上7:30分,那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晨,港口码头照例一派繁忙,港口的反潜网打开后,里面要出去的船只就会按顺序出港。我们从地图可以了解到哈利法克斯港口就像一个口袋一样。它是通过一条狭窄的通道到大西洋。当时的航船规定跟开车靠右行驶是同样的道理,都是靠右舷航行。第一进港的是来自美国的商船,它被拖船拖进通道之后却临时变换航道停在了通道的西侧,也就是它的位置阻挡住了出港的航道。接着进港的就是博朗峰号商船按照正常的靠右侧驶入港口,与此同时,伊莫号也接到可以离港的消息,向着港口出发,由于停留了一晚上,所以船厂就想着加速通过这段狭窄的通道。就好比开车,本来是两车道的,前面的车道被美国商船拦住了,我就借道行驶。这样一来就跟博朗峰号是同一条道面对面航行。当两船还离1.2公里的时候,博朗峰号的船长就发现了对面的伊莫号,就让船员发出一声短暂的响声,就跟我们开车一样,我按喇叭了,我要正常行驶通过。可是伊莫号立刻回复了两声短暂的响声,意思是我也要继续通过。博朗峰号的船长就纳闷了,你明明占道了还要先行,不过船长还是下令船停掉动力系统,然后更靠右侧倾斜。当时伊莫号的船长就想着我开快点我就能躲过对面的船只,可当船只逐渐靠近博朗峰号的时候才发现要坏事了,船长赶紧命令伊莫号反转引擎进行紧急转向,但是为时已晚,伊莫号最终还是以两公里的速度撞上了博朗峰号。
两船相撞引发的大火,最终引发危化品爆炸,造成严重的后果虽然撞击力度很小,但还是引起了博朗峰号的强烈晃动。强烈的晃动导致甲板上苯甲酸脂倾倒并破裂,这些易然的液体开始通过甲板流向货舱的各个角落。而撞击时产生的高温就点燃了苯甲酸酯的蒸汽,瞬间整条船变成火海,博朗峰号的船员起初还大家一起进行灭火,但是大火带来的浓浓的黑烟,很快就扩散到船体的每个角落。船员们很是担心大火会引发爆炸,于是他们就迅速坐上救生艇赶紧离开到岸上去。熊熊的大火和大量的浓烟很快就吸引了周围的群众。大家都纷纷聚了过来,驻足看着这以罕见的景象。当时的民众并不知道博朗峰号,竟然装着满满一船的危化品。因为船只上没有标识有危化品,以为只是普通的商船引发的火灾,最多也就是看着船体慢慢烧完。如果船只装载危化品在船体上,就会画上醒目的符号来提醒大家。但是那时候是战争的状态,参战国肯定不想暴露自己的弹药补给船,因此,博朗峰号的团体上面并没有危化品的标识。所以当时的情景就是博朗峰号的船员担心爆炸,赶紧奋力逃生,撤离保命。而消防员却是奋不顾身去扑灭大火,两船起火时,许多市民还涌到码头观看,很多民众还在津津乐道,远处的群众登高远眺看着熊熊的大火和浓浓的黑烟。全城的老百姓都在驻足看着热闹,关注着事态的发展。殊不知危险正在悄悄降临。在两船碰撞后的20分钟后,博朗峰号发生剧烈的大暴炸。在爆炸的瞬间,爆炸中心的温度达到了5000℃,一股强烈的爆炸波,以每秒1000米的速度扩散到了200公里之外。并且蝴蝶效应,爆炸波引发了18米高的巨浪向四处散开。在爆炸中心方圆两公里内,几乎全部的民房,工厂,商店,车站都被夷为平地。
灾后救援工作异常的艰难,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巨大首当其冲的伊莫号商船被炸飞到了岸边上,重达半吨的锚更是飞到了三公里外。在岸边围观的群众和深入火场的消防员瞬间死亡,伊莫号商船的船员也全部死亡。强大的冲击波震碎了房子的玻璃,而这些玻璃更像一把把锋利的刺刀,深深插入民众的体内。在围观的民众当中40人造成永久失明,有5900多人的视力受到严重损害,也造成不少人永久失聪。事发时正好是早上九点多,对于哈利法克斯的居民们来说,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哈利法克斯的民众都生活在港口周围,所有的学校的学生和工厂的工人都因为建筑的倒塌,而伤亡惨重。爆炸过后的救援工作也困难重重。首先因为政府人员严重不足,原因就是有很多消防员和警察,都在这次爆炸中身亡或者受伤。其次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德国人投放的炸弹,所有普通民众也不愿意出来做救援工作。再者就是由于爆炸,交通道路和港口已经被严重损坏,外面的人员想进来,做救援工作都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屋漏又遭连夜雨,再爆炸的第二天,哈利法克斯下了一整天的大雪,积雪的厚度达到了40多厘米。这也让救援工作是异常的艰难。最终这起灾难造成了近2000人,死亡约9000人受伤。12000栋房屋受损6000人无家可归。哈利法克斯市的工厂几乎被全部摧毁,经济命脉被拦腰截断。当时预估的损失约为3500万加元。合到现在就是5.91亿加元。也就是大约30亿人民币,这些扎心的数字。让哈利法克斯大爆炸成为了史上最大的人为非核炸事件。
通过上面的描述外面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01:损坏船只的非法占道,造成后面的车辆绕道行驶,而且临时占道加速行驶
02:危化品没有显著标识,造成吃瓜群众围观看戏
03:通过这件事情警醒世人,要做到文明礼让,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最后总结:由于这次事故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的伤害和破坏,以至在事故发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哈利法克斯大爆炸这个词仍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如今,在俯视港口的小土坡上,建着祭灵的钟楼,每年12月6日都会有人前去祭奠。告诫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要做违规乱纪的事情,可能很小的失误,最终导致了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