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在水里,请问河马为什么要一直待在水里

天美资源网

河马在水里,请问河马为什么要一直待在水里?

河马是食草动物,它生活在热带的非洲,气候相当炎热。它由于适应这种炎热的生活环境才被自然保留下来。它们的适应方式就是泡在水里,从而减少热浪的袭击,逐渐养成了习性。

河马养成泡在水里这种习性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河马虽然身体粗,样子十分唬人,但它没有对付敌害的武器,无论是体重高达数千公斤的大型河马,还是体重仅二三百斤的小型河马,它们都缺乏对付敌害的本领。

河马在水里,请问河马为什么要一直待在水里

在生存过程中,形成了猛兽时常出没的白天,便呆在危险很少的水里休息,等到夜幕降临敌害减少时,它才爬上岸来吃草,直到天亮又回到河中。

从河马觅食的时间和行为来分析,这便是河马习惯泡在水中的又一个原因,由此可见,河马泡水的习性,是天敌和严酷的气候“逼”出来的。

河马的极限冲撞力是多少吨?

河马的撞击力,在两吨以上。

河马,是河马科河马属动物。

河马体躯庞大而拙笨,体长2至5米,包括一条长约35厘米的尾巴;体重1,300至3200千克。但比较矮,四肢特别短,肩高只有140至165厘米,还不及象的一半高。有一个粗硕的头和一张特别大的嘴,比陆地上任何一种动物的嘴都大,并且足可以张开呈90度角。嘴里的牙也很大,门齿和犬齿均呈獠牙状,是进攻的主要武器,下门齿不是向上生长,而是像铲子一样向前面平行伸出,长度可达60至70厘米,重量为2至3千克,犬齿的长度也达75厘米左右。眼睛、鼻孔、耳壳等都生在面部的上端,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皮肤很厚,背部和两侧的厚度可达4至5厘米,呈黑褐色兼赤紫色,光滑无毛,仅在嘴端、耳内侧和尾巴上有一些毛。前后肢上各有大小几乎相等的4趾,趾尖有蹄,其形状如同扁爪,趾间略微有蹼。

河马是冷血动物吗?

答案是;不是的。河马是恒温、哺乳性动物。

河马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分布,栖息于河流、湖泊和沼泽中。河马主要是食草动物,但通常不吃水生植被,而是在距离水源不同的地方吃草。河马白天在水中聚集,晚上独自觅食。

河马的皮下分泌物是什么颜色的?

最近有科学家从河马的“红汗”中分离出红色和橙色两种色素。

这种“红汗”或“橙汗”主要由河马耳后、脸部和背部的皮下腺分泌,这些部位正是河马白天浸在水中时露在水面上的部位。

说明河马所流的红汗可能有着类似于我们人类所用的防晒油的功能。

河马在水下是怎么行走的?

河马在水底的情况应该说是近似于行走的游泳方式。

1、当水深较浅时,河马会直接行走,扑腾着移动。

2、当河水较深时,由于河马的鼻孔无法闭合,所以在过河过成中鼻孔是一直在水平面上的,此时河马会以一种与走路方式完全一样的姿势踩水到达对岸。它们就踩着河底,用马跃的方式大跨步前进。

小知识:

1、虽然河马里有个河字,但是河马却不会游泳,它们通过在水底行走来移动,边走边开辟道路。河马能在水中行动,依靠的是自己得天独厚的生理构造。

2、河马的皮肤很厚,皮下脂肪能使河马轻易地从水中浮起来。而且它还有一个特殊技能:当它潜入水中时,耳朵和鼻孔能向阀门一样关闭起来,只需3~5分钟头露出水面换一次气就行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