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之灵,现在德国人自称普鲁士人还是德意志人?
如今的德国全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人作为德国的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德意志民族是古代日耳曼人中一些部族经过长期融合形成的。日耳曼人最早是古罗马人对生活在莱茵河、易北河一带所有民族的统称。斯拉夫人这一概念之下囊括了今天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罗斯人、波兰人等不同民族,而日耳曼人这一概念之下也囊括了法兰克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盎格鲁人、萨克森人......
公元3世纪以后日耳曼各部落如潮水般涌入到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起一系列国家。这些日耳曼人国家中最强大的当属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在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的疆域囊括了今天大部分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和低地国家以及意大利的一个地区和许多边界地区。公元843年8月查理曼大帝的3个孙子在凡尔登签订条约将查理曼帝国的疆土分为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这三个国家。
西法兰克王国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法兰西,中法兰克王国逐渐演变成为意大利,东法兰克则演变成为了德意志。东法兰克王国在发展过程中其内部进一步分化形成了许多公国。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萨克森、士瓦本、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等等。公元919年萨克森公国的亨利一世公爵被各公国推举为“德意志国王”。亨利一世的儿子奥托一世于公元962年2月2日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加冕为“德意志皇帝”。
奥托一世开创的这个帝国被称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这个所谓的帝国实际上不过是诸侯割据的松散联盟。德意志境内一度出现过390个公国、侯国、贵族领地、骑士领地割据一方的现象。因此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评价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说:“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并不能像中国古代的皇帝那样控制自己的帝国,因为他的权力受到地方封建领主和教会势力的制约。
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罗马教廷与欧洲各国的封建领主、骑士发动了对伊斯兰世界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战争。在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期间诞生了一种特殊的军事组织——骑士团。骑士团的成员在外表上像修士僧侣,但他们实质上是打着宗教圣战旗帜的军人。骑士团直接听命于罗马教皇,而不受各国世俗的皇帝或国王管辖。十字军东征期间欧洲先后涌现出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
不受世俗皇帝或国王管辖的骑士团本身就是一种武装力量,而且他们在战争中所占领的土地、所掠夺的财富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这样久而久之骑士团所占领控制的领土实际上就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小邦国。三大骑士团中的条顿骑士团就主要是由德意志骑士所组成。公元1226年波兰马佐维亚公爵康拉德邀请德意志条顿骑士团攻击波兰的宿敌普鲁士人。这时的普鲁士人其实是波罗的海语族的一支。
这些普鲁士人在血缘上其实和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国家更为接近,而和今天的德意志民族倒没多大的关系。条顿骑士团在征服普鲁士人后沿用了普鲁士这个地名的叫法。条顿骑士团迫使当地皈依基督教、使用德语。此后古普鲁士人被同化于德意志人。定居于此的德意志条顿骑士团沿用了普鲁士之名,但其实他们和古代的普鲁士人是两个不同的民族。简单来说早期的普鲁士人其实是一个被德意志条顿骑士团所征服的民族。
只不过条顿骑士团在征服普鲁士人后沿用了被征服者的族名、地名。1512年来自勃兰登堡的阿尔伯特当选为条顿骑士团总团长。1525年阿尔伯特宣布改信路德宗教,从而切断了与骑士团名义宗主罗马教廷的联系。他随后就宣布将条顿骑士团改为世俗化的德意志邦国——普鲁士公国。目前通常所说的普鲁士就是指的这个作为德意志诸侯的普鲁士公国,而不是早期普鲁士人所建立的国家。
普鲁士公国的首任公爵阿尔伯特死后由他的儿子阿尔伯特·腓特烈继承了公爵之位,然而阿尔伯特·腓特烈死后却没男丁继位,因此普鲁士公国由其长女之夫、勃兰登堡公国的约翰·西吉斯蒙德继承。从此普鲁士和勃兰登堡被置于约翰·西吉斯蒙德的家族——霍亨索伦家族统治之下合并成为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1701年1月18日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大公爵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
19世纪下半叶普鲁士王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策划下南征北战、纵横捭阖,最终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诸邦国的统一: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正式加冕登基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帝。严格意义上德国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就该从这时候算起。在此之前德意志只是一种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从来都不是指统一的民族国家。
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完成的,所以普鲁士可以视为德意志国家的发源之地。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曾是德国文化中心之一:这座城市孕育了包括康德、霍夫曼在内的好几位德意志大师。这些人中有哲学家、文学家、数学家、音乐家......他们使这座城市的早期历史被打上了深刻的德意志文化烙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把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地区割让给了波兰。
这次领土变更使德国失去了普鲁士西部地区,而普鲁士东部地区则成为被波兰领土所隔绝的飞地。隔绝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之间的是一小块狭长的走廊状波兰领土。这条狭长的波兰走廊成为了德国人心中的一道伤痕。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期以美、英、苏为首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就如何消除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进行了多次探讨后认为德意志国家兴起之地普鲁士历史上尚武好战的悠久传统正是德国军国主义的滥觞。
1943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谈话时指出“普鲁士是万恶之源!”罗斯福随即表示:“普鲁士要让其尽可能地缩小和削弱”。二战后期同盟国方面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两次会议上做出决议:所有奥得河-尼斯河一线以东的地区都将不再为德国所有。这使德国东部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划入波兰。与此同时苏联通过《波苏疆界条约》以法律形式获得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19.41万平方公里领土。
苏联、波兰、德国三国的领土由此来了一个整体西移。在确定苏波边境的过程中苏联从波兰获得的东普鲁士地区中要来了北部的柯尼斯堡并将其更名为加里宁格勒以纪念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至此作为德意志国家起源之地的普鲁士绝大部分已不在德国境内了。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其实不妨将普鲁士之于德意志的关系比喻为欧洲版的东周与秦国。
秦国最早以前只是为周王室的养马人,因为平王东迁时护驾有功被提升为诸侯。秦国宗室虽出自华夏民族,但秦国的领土是在与占据镐京的西戎蛮夷战斗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普鲁士人就像是当初华夏文明圈之外的西戎蛮夷。条顿骑士团征服了本不属于德意志民族的普鲁士人。这才导致普鲁士与德意志这两个概念出现交集。秦国作为华夏民族向西发展与西戎蛮夷混血的产物长期被中原诸侯另眼相看。
可就是这个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的秦国最终得以统一天下。普鲁士当年也是一个处于德意志文化圈边缘不大被瞧得上的国家。可就是这个边缘国家最终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普鲁士与秦国所不同的是:秦国所并吞的土地如今都是中国的领土,而历史上普鲁士的地盘如今基本上都和德国没什么关系了。普鲁士这块德国昔日的龙兴之地如今早已住满了波兰人和俄罗斯人,而德国自己也已从法理上放弃收回该地区。
涌泉相报的故事全文?
春秋时期,宣子曾经帮助过路上的一位饿汉,将粮食送给饿汉吃,在饿汉吃完后又赠肉给他;这个饿汉是灵辄,后来做了晋灵公的武士;有一次,晋灵公想杀宣子,灵辄拦住了晋灵公的手下,帮助宣子逃脱;宣子询问灵辄为何要帮他,灵辄告诉宣子他是当初那个饿汉;宣子又问灵辄的姓名和住所,灵辄不告而退。知恩图报的意思解释?
得到别人的恩德,要懂得回报与他人。
[典故出处]《史记》
: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
译文:我们到了已经可以以死来报答秦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于是就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秦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打败了晋国,并把晋惠公抓了回来!
[成语解释]得到别人的恩德,要懂得回报与他人。
[ 近义词 ]知恩报德、知恩报恩
[ 反义词 ]恩将仇报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知恩图报
[成语结构]联合式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赵盾
(谥号“宣”,后世通称赵宣子
,晋国正卿)在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县
东南)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一人面黄肌瘦,就去询问他的病情。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
赵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还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赵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
后来,晋灵公(春秋时代著名昏君)想杀赵宣子,在搏斗中有一名武士突然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使赵宣子得以脱险。赵宣子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赵宣子再问他的姓名和家居时,他不告而退。原来那名病汉武士,名叫灵辄,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侠士之一。
古代的日本人身高只有一米三四?
【谢邀】
对于我们的邻国日本,一定不陌生,如今,日本的别称,也有很多,除了小鬼子外,最为人所熟知的应该是倭寇了吧?
其实倭寇的称呼来源于明朝时期,因为当时的日本人经常来到我国沿海抢劫。虽然最后被戚继光他们赶回了老家,但倭寇两个字,却一直沿用。而那个“倭”字,指的是日本人的身高。
一些研究数据表明,我国隋唐时期的日本人,身高还比不上一张大弓,根据出土的文物测量,大概也就在一米三四左右。
身高一米三四,跟侏儒也没多大区别了,那么古代的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矮呢?
日本人身材矮小,是有原因的。
一是物资匮乏。日本是个岛国,资源有限,弥生时代(大致相当于我国的汉朝)依旧靠着打渔狩猎,种植业微乎其微,普遍填不饱肚子,营养不良的情况比比皆是。哪怕过了一千多年,日本的大名吃到豆腐、茄子,竟然都希望全日本都能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
二是环境所致。岛国就那么点大,加上环境一般,耕地面积少,从进化角度上来讲,日本的这种环境不适合高个子出现,否则大家吃的多了,会加速灭亡。
随着时代的变迁,弱肉强食的法则在日本渐渐达到白热化阶段,毕竟大家谁都希望地盘大一点,所以彼此之间开始争斗,地盘争斗就是干架,既然是干架,高个子当然占优势。
身子矮小,或许是灵活一些,但是在战场厮杀中,这种灵活度好像也没得什么大用处,一排一米七八的汉子穿着铠甲冲过去,十几个一米三四的灵活小矮子挡在前方,都有可能被一波推!跳起来捶你胸口或者一口咬你膝盖,有卵用?
怎么办?日本的第二任女天皇皇极天皇,把目光瞟到了遣唐使身上!
皇极天皇的执政阶段,在公元七世纪中期前后,而这段时间,恰好处在唐太宗晚年和唐玄宗之间,遣唐使非常频繁。
这个有野心的女皇,她用极具预见性的眼光,想到了基因改良的方法,即在遣唐使中,夹带貌美女子,让她们勾搭唐朝男子,进行人种交流。
尽管皇极天皇文化程度不高,但她的这种‘嫁接’的做法,确实很有成效,经过她几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日本人后代中,有了大量中国人的血脉。
他喵的,好不容易推翻了日本人不是徐福的后代这个结论,没想到他们还是得逞了!
光靠一代人,显然远远不够,但皇极天皇的法子,却得到了日本人的一致认可。
所以在几百年后的宋朝时期,日本人又来了,他们这一次来,规模非常大,且给了宋朝男子外出有艳遇的错觉。
《清波杂志》中记载:“倭国一舟漂泊在(宋)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日)妇女悉被发,遇中州(宋)人至,择端丽者以荐寝,名‘度种’。”看到没?日本人堂而皇之的找一船美女,看到高大男子,就投怀送抱,不榨干不罢休!
就这样,日本人的身高,慢慢增高,等到二战打响后,我们看到的日本鬼子,平均身高已经有一米五左右了。
然而,二战结束后的短短几十年里,日本人的平均身高,竟然再一次刷新认知,达到了一米七。这可了不得,以前日本人用了一千多年,才在中国人这里,长高了一二十厘米。
这一次,有是什么原因呢?
二战后,日本靠着侵略所得,以及他的美国爸爸的援助,非但没有一个战败国的样子,经济上反而快速增长,曾常年霸占世界第二大经体的位子,吃穿住行当然不愁,身高增加情有可原,但增长这么多,就不得不提美国了。
二战期间,日本人穷凶极恶,动员国民参战,死伤很多。后来美国进驻日本,在前十几年里,日本人的生活,并不太好,尤其是家里死了男人的妇女们。她们需要活下去,就不得不做一些,比较害羞又有一点点窃喜的事情,服侍美国大兵。
最开始,日本人自己设置了慰安机构,招募日本女人充当慰安妇,用来满足美国大兵的生理需要,同时减少美国大兵外出闹事的几率。
虽然这种机构,由于美国大兵自己不注意,闹出了很多条人命,以致美国国内反对,最后取消了。但是在民间,依旧屡禁不绝!
所以,在美国大兵的帮助下,日本的平均身高,又一次快速增长。
如何评价网剧河神2首播?
《河神2》开播。
估计很多人要提一个问题。
没有李现《河神2》有啥看点?
为什么要提李现?
因为他是《河神》的灵魂。
《河神》评分不知不觉上升到8.2分。
原因就是李现。
当初《河神》播出时,李现还没有走红。
当时人们看《河神》是冲着原著作者天下霸唱。
毕竟《鬼吹灯》太过出名。
后来人们看《河神》是因为李现。
或者说是因为韩商言。
李现因为《亲爱的,热爱的》饰演韩商言走红。
粉丝们纷纷开始扒出他之前的作品。
《河神》就是这样翻红的,口碑也大涨。
既然《河神》这么火,当然要出第二部。
但是剧组犯了系列剧最大的忌讳。
那就是换男主角。
因为换男主扑街的剧太多了,比如《将夜2》。
《河神2》也步了后尘。
不过《河神2》玩了个小聪明。
双男主毕竟还留了一个男主张铭恩。
然而谁也没料到张铭恩人设垮了。
原因就是恋情问题。
先是被拍到和胡冰卿亲昵举止。
接着被曝出张铭恩和徐璐分手。
就在大家都在讨论劈腿的时候。
又出了一条“张铭恩教我撕徐璐”的热搜。
这下张铭恩彻底被定性为渣男了。
就算如此《河神2》剧组都要蹭热度。
为了播出效果也是拼了,负面新闻也要利用。
但是这样的做法恐怕会适得其反。
没有李现,张铭恩本来就独木难支。
这下更是把观众的好感全丢了。
那么顶替李现的金世佳能扛起这部剧吗?
首先从粉丝数量上来看就很难。
金世佳粉丝大约只有李现的五分之一。
其次两人的颜值没有可比性。
李现演技不错,但走的是偶像派路线。
金世佳一出道就走的是演技派路线。
业内都夸他演技好。
尤其是在《我就是演员》中被捧的很高。
但是无论如何,大部分人只记得他的《爱情公寓》。
都说金世佳演技好,但他的眼神总给人呆滞的感觉。
也许是天生的,但总觉得缺乏灵气。
虽然人气和颜值无法和李现比。
好在演技在线,那表现如何呢?
金世佳演郭得友很难。
因为他既要延续李现版本郭得友的一些状态。
另外他还要演出自己的风格,否则就没有自我。
对于一位号称是演技派的人来说,必须要有自我。
而结果如何呢?
金世佳用力过猛。
无论是表情还是动作,都很夸张。
感觉还是《爱情公寓》的感觉。
郭得友人中龙凤的感觉演出痞子的味道。
而郭得友的一本正经从未见到。
总之和李现版本郭得友没有任何关系了。
除了两位男主,还有两位女主。
王紫璇的小神婆,陈芋米的肖兰兰。
颜值主要靠王紫璇了,陈芋米也比第一部漂亮。
但是两人的发展很一般,人气依然不足。
所以这部剧两人虽然是女主,但还是配角。
这明显就是一部男人戏。
然而两位男主身上的看点都很一般。
主演的表现毫无亮点。
那唯一的看点就是剧情了。
目前放出六集,内容如何呢?
总体来说还是不如第一部。
神秘感和恐怖感几乎没有。
一出场,张铭恩饰演的丁卯成了秘书长。
郭得友成了死囚。
玩了一出假死,还装了一次僵尸。
说的是为了这为了那,一堆理由。
其实不过是为了承接第一部的剧情。
随后就开始死人了。
一个老大死了,旁边还有个美女。
摆明了这个美女和老大死有关。
随后剧情回归老套路。
两位男主好兄弟一起破案。
过程中老大下属来了,怀疑二人是凶手。
这个情节不仅老套还很无聊。
正在打斗过程, 来了一队兵。
双方停止打斗,约定二人三天破案。
否则就要替老大偿命。
然后郭得友开始点烟冥想了。
进入状态后梦游吃了一顿饭找到了线索。
最后查案查到了戏子和女人身上。
又是一个私奔的故事。
老生常谈的故事,毫无新意。
然后第二个故事又返回开局郭得友装死。
还有肖兰兰的父亲装死等话题。
大概主线故事和这有些还是有关系。
也许编剧想的是后发制人。
但前面的的故事不吸引人,哪来的后面。
所以目前播出的剧情离第一部有差距。
看过六集后,很难找到继续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