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空战6,有什么真实一点的模拟飞行手机游戏吗

天美资源网

王牌空战6,有什么真实一点的模拟飞行手机游戏吗?

这个吧。第一个,叫做模拟飞行10完整版。有的手机没有谷歌服务。taptap里按着后面的软件下载就可以了,挺好玩的,气动效果真实,我最喜欢的是里面的a320 很多的控制面板都可以双击放大然后操作。降落,失速什么的都有真实的警报,700多mb。你还可以开战斗机。英文的,进去他会有教程,你看不懂,直接退出,到主界面,左边最后一个点进去就可以选飞机。然后就点右下角。这游戏飞到高空看地图真的很真实,尤其是那些高山(近看不行)我是在4399游戏盒里下的

以下为游戏截图实际游戏驾驶舱会更清晰。头条的图片上传清晰度也是没谁了。。。。。。

王牌空战6,有什么真实一点的模拟飞行手机游戏吗

如果让你推荐10部科幻电影?

这个问题,我太喜欢了!我就是一个科幻迷,热爱小说与电影!对于科幻世界充满了未知才充满了好奇!宇宙太美妙了!无穷大,人类太渺小!

科幻大片真的很多,举不胜举,因为科幻大片一直是好莱坞大片的主题之一。科幻大片从投入资金到拍摄、后期特效制作都是大手笔。美国电影相比国内电影在投资上毫不手软,随便一个大片都是好几亿美金以上。大片里面的种种超越现代科技往往让人非常的向往,同时也觉得非常炫酷。因此科幻大片一直都是电影行业里面非常受欢迎的类别。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10部好看的科幻大片。

1. 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影片讲述的内容是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剧情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

这是一部很聪明的电影,丰富的细节、错综复杂的叙事,将观众带入一个潜意识的迷宫。在真实与非真实的多重层面上对观者构成了挑战。快速剪接和敏捷叙事把超现实的世界表现得酣畅淋漓,将虚拟影像技术呈现人脑的意识做到了登峰造极。小编觉得这影片充满创意的思想内核,而不是技术泛滥的无脑大片。

2. 星际穿越

《星际穿越》主要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

这部构思宏大的电影在探索人类之间亲密感情的同时,也讲述了对宇宙的思索,非常引人入胜。不足的是有点单调乏味,影片先进的特效技术看起来也有些名不副实。小编觉得结合它的长处与不足,应当也是一部吸引人的作品。

3. 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影片讲述了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尼奥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导下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争矩阵征途的故事。

《黑客帝国》系列的剧情比较难懂,而且电影融入了大量哲学元素,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宿命论、虚无主义等等。看完第一遍之后,或许看懂了;有机会看第二遍时,一些细节开始变得含混难解,思考或许能找到答案,或许你不能。看完系列之后,或许能对《黑客帝国》三部曲产生新的认识。

4. 复仇者联盟

《复仇者联盟》讲述了神盾局指挥官尼克·弗瑞为了对付《雷神》中被流放的洛基,积极奔走寻找最强者,在神盾局斡旋下将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托尔、绿巨人、黑寡妇和鹰眼侠六位超级英雄集结在一起,组成了复仇者联盟,共同携手应对邪神洛基。

这部电影,小编觉得影片中存在着太多的英雄、太多不同的超级能力,以至于影片的故事情节难以杂糅在一起。不过,在电影的剧情上是满足大众需求的。对于热血少年,电影里有的是豪迈剧情、英雄气概;对于来看打斗戏和大爆炸的观众,剧情足够紧张,场面足够狗血;对于控大块肌肉的男女,超级英雄们的身材完全对胃口;对于只想看点儿喜剧取点儿乐子的观众们,密集的段子可以保证从开场爆笑到灯亮。

5. 银河护卫队

《银河护卫队》讲述的是因偷走神秘球体而被疯狂追杀的“星爵”彼得·奎尔被迫结盟四个格格不入的乌合之众——卡魔拉、火箭浣熊、树人格鲁特和毁灭者德拉克斯,他们必须破釜沉舟决一死战,才可能拯救整个银河系。

这部作为漫威有史以来最有趣的电影。它把科幻、视效和喜剧不可思议地结合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这部影片的观赏性还非常高。因此小编也在这里推荐给大家看。

6. 超时空接触

《超时空接触》影片讲述了自小跟随父亲探索天文的爱罗薇,始终相信外太空存在其它文明生物,乃锲而不舍地透过大型雷达接收外太空传来的声音,果然有所收获,于是美国政府决定进行一次接触外星人的太空之旅。爱罗薇争取到了这个任务,但结局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本影片作为史上最严谨的硬科幻电影之一。影片充分运用各种富于象征性的画面,表现出极高的科学素养。小编以为如此严肃的科学议题,搬上银幕极可能沦为沉闷的说教,更别提以结论服众。然而影片不但找到了这两个针锋相对的观点之间的交集,更拍出了丰富的娱乐性和感人至深的情感轨迹。朱迪福斯特饰演的女科学家,克服重重挫折一圆太空之梦,与“父亲”重聚以及意味深长的演说,均令人难以忘怀。

7. 移动迷宫

《移动迷宫》影片讲述男孩托马斯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巨石组成的巨大迷宫中,他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和他一样在这个迷宫中的还有一些同样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到这里的孩子。托马斯和特雷莎决定一起走上破解迷宫之路,找出迷宫背后令人不寒而栗的秘密。

小编刚看这影片的开头时,觉得摸不着头脑,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迷宫。起初以为这是一部探险题材的电影,但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探险,更融合了这两年比较流行的科幻题材,地球灭亡说,所以这部电影的类型应该是科幻悬疑探险电影。影片对于青春类型和科幻元素的把握非常精确,整部电影扣人心弦,尽量规避了你能想到的俗套,一直到揭开底牌都能让人保持高度紧张。

8. 生化危机

《生化危机》主要讲述了发生在一个秘密的科学实验室里,超级计算机红后失控成为人类的巨大威胁;科学家感染病毒死而复生变为僵尸,一个特别任务小组开始了拯救行动。

这部电影是游戏改编过来的,但基本没有游戏中的细节和风格,但是总体来说游戏视角般的展现还算对了很多游戏玩家的胃口。 当一脸苦大仇深的米拉·乔沃维奇举枪狂扫,让僵尸们血肉横飞的火爆,令观众们无不热血沸腾。

9. 机器人总动员

《机器人总动员》讲述了地球上的清扫型机器人瓦力偶遇并爱上了机器人伊娃后,追随她进入太空历险的一系列故事。 这影片除了里面的爱情主题,还讽刺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包括肥胖、 环境破坏 、消费主义、领导能力等问题。当故事进行到了离开地球,到达太空城的时候,一些社会问题也在这部科幻动画电影中被以隐藏化的形式郑重地提了出来。电影中讲述的是一个迷人且有趣的机器人的爱情故事,非常适合整个家庭一起观影。

10. 阿凡达

《阿凡达》 主要讲述人类穿上阿凡达的躯壳,飞到遥远的星球潘多拉开采资源。受伤后以轮椅代步的前海军杰克,自愿接受实验并以他的阿凡达来到潘多拉。在结识了当地纳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后,杰克在一场人类与潘多拉军民的战争中陷入两难。

电影中最迷人的是潘多拉的风景,展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星球,各种不同形态的植物发着光,声势浩大的瀑布奔流而下,还有色彩艳丽的飞龙等动物,无论是3D效果还是故事都非常棒。

苏57算隐身战机吗?

算当然是算的,不过苏-57不拘小节,大方向隐身设计做的不错,但细节处理一塌糊涂。如果在五代机中做一个隐身性能对比排名的话,苏-57无疑就是垫底的存在。就光苏-57没有隐身涂层这一点,就能让它的雷达反射面积增大不少,没有办法和美国F-22,我国歼-20比。

很多人说,苏-57已经证明了一件事,前苏联给俄罗斯留下来的航空工业底子,已经被彻底败光了。穷是原罪,没有了钱,人才都流失了,自然设计不出好的战斗机了。

其实在哒哒哒看来并不是这样,苏-57是前苏联PAK FA“未来前线战斗机”项目的重新启动的产物,该项目的指导设计思想就与美国人隐身超视距精确打击为主,机动近距离缠斗为辅的空战思想不同。PAK FA项目强调的是远距离通过干扰或者隐身等手段,躲避敌方雷达锁定后,利用机动性优势贴身狗斗。在这么一个指导思想下,苏-57也就成了唯一一款主要强调机动性,次要强调隐身性的五代机。

今天就来和大家简单聊聊苏-57哪几个大方向做好了,哪些细节又被忽略了。

第一,先来说说争议最大的进气道,▼这是当时普京参观苏-57时拍摄的一张苏-57的正面照,也是苏-57进气道被喷得最惨的一张图。不少大V张口就来,苏-57进气道设计直通到底,连发动机叶片都能看到。我想说的是,但凡有一点基础知识,愿意查资料考证一下,都会知道战斗机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后侧,其涡扇发动机前部的压缩机叶片不可能到这个位置来,都不会张口就来,直接说这是发动机叶片。

那图中类似叶片的装置到底是个啥呢?这个装置学名叫做吸波导流片,也叫吸波导流环,俗称雷达屏蔽器,是没有隐身设计的三代机,四代机安装用于降低进气口雷达反射,降低整机雷达反射面积的一个装置。这个装置由一圈环形的导流片组合而成,单从其外观来看,和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环十分相似,于是乎就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航空发动机叶片,进一步推断出苏-57进气道是粗糙的直通式设计。这简直在侮辱苏霍伊的设计师,人家好歹淫浸其中几十年,会想不到这一点?

既然提到了导流片,那就再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论文里看到的一点内容。战斗机通过优化吸波导流片,可以明显改善其雷达反射情况,有效提升隐身性能。根据其结构,不同波长的雷达波传播到吸波导流片上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当雷达波波长大于管道宽度2倍时,不能进入进气道,会在进气口被散射。但雷达波波长为管道宽度1-2倍之间时,则管道会变成导波管,雷达波进入其中沿S型管道传播,大部分会被吸收。当雷达波波长小于管道宽度时,则会进入管道多次反射,最后大部分被导流片吸收,少部分进入发动机叶片来回反射,最后衰减到无法反射。因此,根据其战斗机进气道的尺寸,这种吸波导流片可以有效地对付波长为2cm-2m的宽频带雷达波。

再重回话题。战斗机进气道的隐身设计核心思想就是遮挡发动机叶片,从已经服役的隐身战斗机来看,基本上是采用弯曲进气道+遮挡进气口的设计思路。比如我国的歼-20,就是采用的S型进气道(具体怎么S的不知,只知大致采用S设计,这是必然)+DSI鼓包遮挡。歼-20的进气道处理,在五代机中是佼佼者,雷达波基本来是有来无回。

苏-57就没这么优秀了,苏-57的进气道设计思路和歼-20其实一样,也是弯曲+遮挡,但是处理的要粗糙很多。苏-57进气道采用的是S型弯曲设计,利用吸波导流片和进气口前端的可动边条翼进行遮挡,虽然粗糙落后,但整体隐身性能也还过得去。而且可动边条设计的比较巧妙,既可以增强低空低速下的升力性能,也能遮挡进气口提高隐身能力,算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设计,但细节处理比较粗糙,导致其隐身性能并不出色。

细节虽然没做好,但隐身气动外形的大方向设计还是有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苏57的整体机身采用了倾斜设计,无论是机身还是垂尾,均向外倾斜,这是五代机隐身气动外形设计的惯用手段。▼这是苏-57正面特写,可以看到其扁平的机身和垂直尾翼都采用了大角度的向外倾斜处理。这样的倾斜面可以将主要威胁方向传播而来的雷达波反射到必要威胁方向,以减少雷达接收机接收到从它机身上发生镜面反射的雷达波,从而实现雷达反射面积的降低,提升低可探测性。

总得来说,俄罗斯的武器发展理念一向与美国不同,五代机的定义双方虽然一样,但是侧重点不同。美国的五代机在设计时,面对超级机动性与隐身性能的取舍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隐身。而俄罗斯设计师再面对取舍时,选择了超级机动性,其次才是隐身。所以苏57大的设计方向虽然具备隐身的特点,但却没有深入处理细节。当然,这其中或许还存在一些技术上和资金上的限制。总之,苏57依然算一架隐身战斗机,但不如F-22,F-35和我们的歼-20。

XBOX360的飞行模拟游戏是那些?

鹰击长空2 (1不要玩 2非常不错 很真实 也很霸气 最后一关开着超音速去拦截升空的核弹)

皇牌空战6 解放之战火 (皇牌6传统操作 风格别具一格 尤其是去毁灭敌军的空中堡垒 很梦幻)

皇牌空战7 突击地平线 (皇牌革新的作品 节奏感强 视角很霸气 战斗内容比较写实 有很多FPS射击环节)其他的 飞行游戏 都不如这几个 建议你先试试这三个再找其他的

6K的威力如何?

轰六K是我们目前最先进型号的轰炸机了,大家都知道一个梗:留给轰六的字母已经不多了。根据各种消息来看,我们下一代的隐形轰炸机也已经快要服役了。不过实话实说,轰六K虽然号称是战略轰炸机,可是综合其实力和各项指标来看的话,轰六K也只能算是一款不错的远程轰炸机而已。轰六K跟美、俄的主流战略轰炸机在性能和指标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轰6K是轰6家族里面的最新改进型号,从轰六丁、轰六D、轰六G、轰六H,一直到今天的版本——轰六K。

按照网上披露的消息来看的话,最新的改进型号也出来了:轰六N。最新型号的轰六N与轰六K的最大区别就是:具备了二次加油能力了。这样在航程上面、挂载武器量上面都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了。

不过说到底轰六系统轰炸机的原型还是前苏联的图16。不过苏联人早在60年代就把图16给淘汰了。

我们大概于1957年从苏联接收了图16的图纸和全部资料。1968年,第一架我们自己仿制的轰六才正式制造成功,随后开始批量生产。

但是即使是仿制的对于我们来说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轰六出现以前我们自己并没有所谓的轰炸机,更谈不上是世界一流的轰炸机了。

往后的岁月里面,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就开始以轰六的原型和底板作为基础进行了持续的改造和升级了,一直到今天的轰六K、轰六N了。

那么轰六K的威力如何,打击范围有多大呢?我认为:虽然经过了持续的升级改造,威力和打击范围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世界一流战略轰炸机的差距还是不小的。

目前世界上最强悍的战略轰炸机有两款:一款是俄罗斯的图160白天鹅战略轰炸机;另外一款就是大家都知道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

图160战略轰炸机的最大载油量达到了148吨左右,航程16000公里、作战半径超过了7000公里、最大载弹量理论上更是达到了45吨左右。

图160最厉害的杀手锏就是航行速度非常快,最高速度达到了2.05马赫,也就是时速达到了2511公里/小时。

B2隐形战略轰炸机在不进行二次加油的状态下航程达到了11000公里,二次加油以后航程超过了16000公里。B2隐形轰炸机的载弹量也突破了20吨以上了,而且与图160一样都具备核反击的实力。

B2战略轰炸机的特点就更加明显了,B2是世界上第一款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款隐形战略轰炸机。

B2作为一个20*50*5(米)的一个大铁坨或者说是黄金坨,因为使用了最先进的磁性吸收涂料,在雷达上只有0.1平方米的大小。这样一款战略轰炸机完全实现了:来无影去无踪的打击效果了。

说白了就是:图160那是凭着速度取得空中优势去打击对手;B2隐形轰炸机那是凭着隐形二字取得的空中优势对打击对手的。

那么我们家的轰六K的威力到底如何呢?打击范围到底有多大呢?

轰-6K经过改进升级以后,现在的航程达到了80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超过了3500公里,已经够着了战略轰炸机的门槛了。

轰六K换装了新的发动机,也就是D-30KP-2发动机,该发动机非常省油,推力为14吨级,足以满足轰-6K扩大航程、提高载重量所需。这款发动机还用在了伊尔76、运20等大型的战略运输机上面。

目前轰六K的载弹量达到了12吨左右,主要的挂载武器为6枚重型巡航导弹,比如:KD-20和CJ-10、KD-63等,

KD-63为一种大装药量的重型空对面、空对舰导弹,射程为500公里左右,但是威力巨大,一发就能重创目标;

轰六K挂载的CJ-10

CJ-10则是一种远程对地精确攻击导弹,射程达到了2500公里,命中精度在10米以内。除此之外,轰-6K还能够挂载20枚500磅的精确制导炸弹等等。

这样一算轰六k的打击范围就比较好出来了,作战半径为3500公里外加上CJ-10对地导弹射程的2500公里。那么轰六K的最大打击范围就可以达到6000公里左右了。这样的打击范围基本可以覆盖第二岛链以内的所有目标了。

但是轰六K也有两个短板:

一是,轰六K不具备二次加油能力,航程和作战半径上受到了限制,载弹量上面也略显不足;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轰六K缺乏突破对手严密防空系统的杀手锏本领。

前面分析过了,图160战略轰炸机是靠速度来撕破对手的防空网;B2隐形轰炸机是靠其高超的隐形能力来撕破对手的防空网从而实现快速打击对手的目的。

但是轰六K到底能不能突破对手的防空网、能不能实现打击完了之后还能快速的撤离。说句良心话,这些都是有待商榷的。

总不能等自己一方完全掌握了制空权以后,再用轰六K去执行扫尾任务,这样战略轰炸机的本来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不过不管是现在改进服役的轰六K,还是在继续进行改进的轰六N这都是我们的一个过度产品而已。没办法,新一代的战略轰炸机没有服役之前,还是要靠轰六带字母的顶一顶的。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一起期待我们的新一代隐形战略轰炸机——轰-20的到来吧!估计到时候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惊喜的。不过航空发动机这个问题确实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