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季第四个任务,回忆曾经那些儿童出演的影视剧?
姜姜作为一个90后,长大后渐渐的发现,很多自己小时候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小演员们,在他们长大后渐渐的都淡出了银屏......
我整理出来的都是我自己能回忆起来的,不知道你们还记得谁呢?
1.释小龙
说道释小龙,毫不夸张的说,他部部电视剧姜姜都有看过,他饰演的展昭实在是太深入我心了,还有《水月洞天》里的尹天仇,印象都太过于深刻。网上流传着他长大后变残没小时候可爱、32岁无戏可拍等等,姜姜只能说做自己就好,让别人说去吧~
谁曾经还不是个宝宝呢~
2.郝邵文
在《新乌龙院》、《十兄弟》两部电影中都与释小龙搭档过,也因为这两部电影,姜姜就彻底喜欢上了这个萌萌哒的小胖子,看到他和释小龙一个认真搞笑,一个认真严肃,现在想想嘴角都会不自觉扬起。
3.叮当
姜姜看叮当的第一部电视剧,是在袁咏仪版的《花木兰》里面,他饰演花木兰的弟弟,当时姜姜不太喜欢这位弟弟哈~
那时候就觉得这个小孩子好任性,好讨厌啦~
直到,看了他和舒畅主演的《少年大钦差》,才对他有所改观,果然好的人设会改变看剧人的想法啊~
4.曹骏
当年主演的《九岁县太爷》、《宝莲灯》,可谓是天天在追,而且这两部的女演员我都超粉的,简直是上头的不行~
5.宋祖儿
谁还记得那个扎着两个小啾啾的哪吒,姜姜可是一直以为这娃是个男孩子,到现在姜姜都改不过来,请原谅姜姜的眼拙~~
6.董慧
那时候追着欧阳胖胖《福禄寿三星报喜》电视剧的姜姜,意外的被这位台词不多的小女孩给萌到了,尤其是她跟欧阳胖胖两人的互动,实在太有意思了。
如果你看过《美人心计》或者是《美人无泪》,或许你就能想起小皇后张嫣,美人无泪的静儿是谁了吧~
7.杨丽晓
《少年包青天3》里面出演的阿狸与展昭最后没能走到一起,当年不知道有多少人意难平,也不知道为什杨丽晓出演的大多数是苦情戏,但是楚楚可怜的样子真的是看一次,跟着难受,哭一次。
8.姜祉羽
她在《精卫填海》里饰演的小精卫,活泼可爱,《新牛郎织女》里的小丝音笑起来的样子也特别好看,就是现在网上很少有她的消息了。
9.谢孟伟
姜姜能记得谢孟伟,完全是因为这部《小兵张嘎》。虽然姜姜已经记不清《小兵张嘎》的剧情,但是他憨笑的露出八颗牙齿的样子,姜姜实在忘不掉。
10.张一山
曾经《家有儿女》陪过了姜姜整个暑假,对张一山的印象也一直定格在刘星身上,以至于他后面出演任何的电视剧,姜姜都只会叫着那,那,那不是刘星嘛~
终于一部《余罪》令姜姜记清了他的名字,并不是电视剧里面角色的名字。
11.杨紫
就像是姜姜前面说的《家有儿女》太深入人心了,就算是杨紫后面没有出演第三部第四部,姜姜依然会不自觉的称她为小雪。
继《香蜜沉沉烬如霜》、《亲爱的,热爱的》两部剧大火后,杨紫终于获得了自己的成功,或许这就是她越努力越幸运的结果。
12.王莎莎
王莎莎算不上漂亮,在《武林外传》和《小兵张嘎》里面的角色,皮肤都是黑黝黝的,但是却很有自己的特点。
看到她最近网上的照片,似乎白了许多,也漂亮了一点,以及她主演的一部新剧,姜姜只想说她真的不适合玛丽苏
偶像剧。
13.杜雨
《小兵张嘎》里小胖墩,胖乎乎的特别好玩儿,敦实憨厚又活泼可爱,这似乎他唯一的部。
14.尤浩然
可爱的夏雨还有小伙伴记得吗?
15.尹易凡
出演过《风云之雄霸天下》聂风的小时候和《大唐情史》辩机的小时候,有人可能对这两部剧有印象,但是男主幼年时期的扮演者应该没啥印象里吧~
16.解月
同样出自《大唐情史》这部电视剧,作为高阳公主小时候的扮演者,姜姜只看过她这一部剧,但是据百度搜索的结果,这应该不是她最后一部剧哦~
你见过最毁三观无下限颠覆你认知的影视作品是什么?
毁三观、无下限的影视作品很多,但唯独这个让我最不能容忍!
因为它是顶着《国家地理》的名头,彻底歪曲了大秦帝国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先上一张封面图,给大家看看!
是不是感觉很正常,甚至“独家”的标记,诱人的名字,让人更迫不及待的想一睹为快。毕竟是《国家地理》出品,应该是部质量过硬的好片子。
别急,更诱人的在下面!
顺手搜了一下片子的背景,更加牛叉的不要不要的。
国家地理和英国BBC联合制作的纪录片,该片于2016年10月16日晚22点全球同步上线。导演是我国著名导演陈凯歌。
知名纪录片公司+知名导演,又是讲的大秦帝国的煌煌历史,简直我想看的心都飞起来了!
不过怎么我有一种走错片场的既视感,这战争场面似曾相识啊!
这个一定在哪里见过?
终于想起来了,此处不应该是李云龙跳出来说:把老子的意大利炮搬出来吗?
长安君虽然不是什么历史专家,但基本的历史常识还是懂得的,中国古代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男子成年蓄发。被剃发的人,实际上罪犯,剃发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侮辱刑法!
合着按照国家地理的意思,秦始皇他老人家横扫六国的军队居然是一群犯了侮辱罪的犯人完成的?
也太低估了六国的战斗力了吧?
继续看这个人是谁?怎么流氓中带着一丝邪魅,邪魅中带着一丝猥琐。告诉你,这就是国家地理眼中的秦始皇!
在西方人眼中,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领百万雄兵,横扫六国,完成大一统的皇帝大人居然和杰克船长一个level,你让我情何以堪~~~
这还不算啥咦,这回又穿越到了哪个时代,大家猜猜看。这个画面,长安君依稀也很熟悉!
我终于想起来了,那不就是被喷的体无完肤的另一部电影《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中最被宅男津津乐道的一段。
原来我们始皇帝不仅可以化身李云龙,也可以化身黑杰克,更可以化身唐明皇。我已经不敢确定我是在看纪录片还是在看穿越剧了???
终于不再说秦始皇了,但是披头散发,鹰眼狼顾,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义渠王?我发现我还是太年轻了,这是历史上最为人称道,又最为人叹息的大公子扶苏。
我的个妈呀,如果扶苏敢像匈奴人这样披头散发,不用秦始皇动手,估计蒙恬就把他给废了。
说完扶苏的造型,我们再看一个硬凹的造型看这个硬凹的造型,原来是为了说明兵马俑的起源。按照纪录片的理解,我们中国人是造不出兵马俑这种立体的人像的。而这种方法一定是来自伟大的西方罗马帝国。毕竟这样才符合西方的价值观嘛!
我呸,怎么整的和韩国人一个德行!啥都要跟我们中国抢。
连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也被早产了,唉!为了还原秦始皇被刺客刺杀,导演让刺客躲在某个桥上向秦始皇扔炸药包。看到这里,我都快笑喷了!
原来唐代才流行使用的火药(黑色炸药),在秦朝已经被用于刺杀了。荆轲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吧,肯定埋怨自己当年咋没想到在地图里弄一炸药包,直接就把秦始皇崩飞了,还费那些破事?
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为了体现秦始皇追求炼丹修仙,导演特意整了一池子水银,让秦始皇对着水银池大口的猛吸起来。脸上绽放出满足的笑容。
我去,这是水银,不是毒品,大哥!照这样吸下去,估计秦始皇早挂十回八回了吧!
这哪里是一个叱咤风云,雄霸天下的一代帝王,这简直一活脱脱的二不愣子嘛!
秦始皇原来是个疯子?突然,看到这个场景,我又被导演给带着穿越了。不过这次既不是国外,也不是唐朝,而是穿越到前几年犀利哥的时代。
这造型、这款式,这不是就是两千年的犀利哥嘛!
看到这里我就纳闷了,国家地理到底是从哪里找的史料?秦始皇疯了?
我记得史书中的记载是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
秦始皇即使是死,也是死在巡游路上的。堂堂一国之君,居然疯的连人都认不出来。怎么可能还去考察工作?
不知道是秦始皇疯了,还是《国家地理》疯了,反正我是快被这部影片整疯了。
没有陈浩南的帅,却要耍陈浩南的派!这就是派去伏击扶苏的大秦勇士,这发型、这表情,简直太到位了。不过绝对和勇士沾不上边,倒是和古惑仔挺像的!
只不过这种古惑仔应该是一出场就被砍翻的那种吧!
和陈浩南、山鸡这样的古惑仔一比,我突然觉得如果陈浩南他们穿越回去,岂不是应该天下无敌了?
写在最后写到这,说实话我已经不想吐槽了。一部电影,尤其是纪录片,最起码服化道应该过关,服道化不过关也行,起码别穿越。穿越也行,起码别无中生有。
能将各种漏洞集于一体的片子,还是纪录片,也算是我的平生仅见。
这些我都忍了,最不能忍的是,用这样的所谓猎奇、不严谨、不尊重史实的“中国电影”去取悦西方人,会给我们国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会让人家怎么看待我们?
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
西方人的世界我不懂,西方人的价值观我更不懂。但我知道秦始皇最为中国大一统的第一位君王,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不管功过都值得讨论和探究。
但这个纪录片虽然沿着秦始皇大一统的时间推进,但主持人更感兴趣讨论的是秦始皇的残暴、杀戮、无情,顺便把兵马俑的不寻常归功到希腊文化的渗透。
用西方的价值取向来判断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我觉得很不公平,更不公正。
对不起,让我去吐一会!
古代有哪些极其残忍的酷刑?
酷刑的种类十分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精神折磨与肉体折磨。这里主要指肉体折磨,现在为大家一一列举。
凌迟凌迟,或称陵迟、寸斩、磔刑,俗称千刀万剐,碎尸万段,是最残酷的死刑之一。凌迟是指刽子手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分成数百至数千块,用小刀逐块割下来。受刑者往往要忍受数小时的痛楚才会气绝身亡。而且,行刑很有讲究,如果受刑者立刻死亡,或刀伤不正确,则说明刽子手行刑失败,刽子手也可能会受罚。此刑罚主要在中国古代实施,但西方也有类似的记录。
在西方,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时,曾下令对女巫采用铁钩将骨肉分离至死亡的刑罚,类似凌迟。中世纪欧洲有以铁梳切掉皮肉的死刑,16世纪日耳曼地区仍有实施。
中国从五代开始出现凌迟,凌迟与春秋时期的“醢”处决尸体不同,是以活人执行。元代凌迟120刀为限。至明清时达至顶峰,用刑广泛。明武宗时,宦官刘瑾被施以此刑,据说割了三天三夜。此刑罚主要针对叛国者,明成祖朱棣也将许多帮助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忠臣处凌迟之刑。
由于凌迟过于残酷,历代以来均有不少人主张废除,包括南宋时的诗人陆游以及清朝同治年间的英国驻华支使使馆参赞威妥玛等人。最终,在1905年,凌迟和其他极刑一起废除,但1907年仍有执行记录。
与其他死刑一样,部分犯人会在被送往刑场前,先游街示众。到了刑场,会把犯人捆绑在刑场上,通常是一条柱子上。与其他古代死刑酷刑一样,大部分的凌迟行刑容许百姓围观,有时甚至可以站得非常接近受刑者。有部分百姓更以看人受凌迟为乐。
部分受刑者,不论男性或女性会被脱下全身衣服,让其全身,包括性器官暴露于群众目前。只有小部分受刑者可以保留一些衣物掩盖重要部位。这做法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对受刑者的一种凌辱。
行刑时,施刑者多以渔网网住受刑者,再顺着鱼网轮廓,以小刀把受刑者身上的皮肉逐块割下。受刑的刀数不是一个固定的数目,因受刑者而异也因朝代而异。宋朝时只割八刀至一百二十刀。割之前会先打断犯人四肢,防止其反抗,之后再割咽喉,防止其痛苦吼叫。
到了明朝时往往超过千刀,甚至达三千刀之说。王明德说:“凌迟者,其法乃寸而磔之,必至体无余脔,然后为之割其势,女则幽其闭,出其脏腑,以毕其命,支分节解,菹其骨而后已。”,“千刀万剐”至此名实相符。邓之诚《骨董续记》卷二“寸磔”条有云:“世俗言明代寸磔之刑,刘瑾四千二百刀,郑鄤三千六百刀。李慈铭日记亦言之。”但据记载刘瑾实际上共被割了三百多刀,本计划3357刀分三日割完,第一天357刀,割10刀休息一下,待刘瑾苏醒后再割,但割到第二天刘瑾已一命呜呼。
倘若割多或割少了刀数、或者死囚的断气时间不当,刽子手都可能会受罚。理论上凌迟要割至最后一刀时,犯人刚好断气;但亦有传说家属有时可以买通刽子手,一刀就把心脏刺破,提早结束犯人的生命以减少痛楚。下刀次序亦有一定的限制:若果是女性犯人,先从乳头开始,再把双乳割下,然后才割胸肌,接着割生殖器;如果是男性犯人,割完胸肌,会接着割生殖器;然后轮到大腿、双臂、腹肌、臀部。最后割耳、鼻、眼、唇。下刀的时候助手负责报告刀数,割下来的皮肉,放在桌上排列出来等待验查;但亦有丢到地上,甚至是卖给旁观的群众。明武宗的宦官刘瑾,受刑后割下的皮肉,便被以一文钱的价钱卖给围观的民众。到了清末,残肢会被放进一个篮内示众。有时凌迟以后会再以利刃枭首,用巨斧锉尸。
后期,部分受刑者会先被施以鸦片,以保受刑者的清醒,延长其痛苦。清末则有“八刀刑”之方法,下面所提及的符珠哩的受刑便属这方法。这个方法的所有动作均由左边部位开始,之后才割右边相应部位。首先先割胸口,之后割肱二头肌,接下来则是大腿,再之后是割手臂至手肘,之后则是割小腿,最后一刀是枭首。头颅会被吊起,和放在篮内的残肢一起示众。
绞刑绞刑分为“吊死”和“勒死”两种。“吊死”,是指以将人的颈部吊在半空,以其自身的重力,拉紧颈部绳索,从而引起死亡。“勒死”则是以绳索勒住人的脖子而使之窒息而死。
一般而言,把受刑者吊在树上或梁上是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亦称为上吊。现时执行时通常将犯人双手反绑,站在活门上(韩国的绞刑是坐在活门上执行的),黑布蒙头(在日本的绞刑多数是用白布条蒙眼,而昔日英国则用白色的头套),然后在颈子系上绞刑绳。当执行者拉开活门,犯人就会颈椎折断致死。
亦有像拔河那样的缢杀方法,即两组人员在两旁拉扯绳索,勒死在中间的人。
绞刑死亡的原因相当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颈部大动脉受压迫以至于血管闭塞,导致脑部缺氧死亡(绝大多数)颈椎折断导致中枢神经破坏(高处下坠,只有在问吊中发生)甚至头部掉落一般吊绳圈套人的脖子后颈处上方会有一段螺状绳结,当受刑人落下时,勒紧的脖子使得后脑自然向后仰,和该绳结因落下作用力牵引反弹,绳结力道足以将后仰的人颈椎折断,达到快速致死作用气管闭塞导致窒息(虽然大多数人以为这是死亡的主因,但实际上极少发生这种情况)因颈部神经受压而引起的心脏骤停它有一个变种——缳首死刑(Garotting)。最初用于西班牙,利用螺旋技术,将受刑人的颈部勒住窒息而死。犯人会坐上缳首架,双手被反绑在柱子上,刽子手将缳首架上绳子套住受刑人的脖子,而绞绳后方绑着一支短棍。这时,随着刽子手转动把柄,绞绳便会将死刑犯的颈部紧紧套住,然后痛苦的窒息致死。
缳首死刑的刑具
随着科技进步,1852年西班牙发明较新型的缳首死刑,将缳首架机械化,这样能帮刽子手省力,也希望能减少受刑人的痛苦。新的执行方法将原本的绞绳取代为螺丝钉,至于固定死刑犯的头部,改用铁缳加以固定。当刽子手转动短柄,螺丝钉会从颈部后方钻进脊椎内,然后切断颈椎。但是这样的方法并不一定能减少受刑人痛苦,因为螺丝钉不一定会钻进脊椎内。
腰斩腰斩,是极残酷的死刑执行方式之一,从罪犯腰部将罪犯切成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刑罚,其目的是延长罪犯死亡的时间,增加其痛苦(因人体主要器官位于上半身,故腰斩后至死亡尚有一段时间)。一般来说,受刑人最终死亡原因是失血性休克,而《包青天》剧中的铡刑亦是腰斩之一种。
传闻中,雍正十二年(1734年)三月十二日河南学政俞鸿图被判处腰斩,是中国最后一位处以腰斩的政府官员,监斩人是邹士恒。俞鸿图用手指蘸上身上的血在地上连续写了七个“惨”字,才慢慢痛苦地死去。
石刑石刑,是一种钝击致死的死刑执行方式,根据情况、地区的不同,采用大小相差迥异的石头。在某些伊斯兰国家的沙里亚法规下,石刑仍然存在。这些国家包括也门、毛里塔尼亚、阿富汗、索马里、文莱、伊朗、苏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和尼日利亚。一个已婚的男人或已婚女子与人通奸,有四名证人的证词,法官如断定其通奸就可判刑。男性在腰以下的地方都要埋入沙中,女性的则较深,是胸以下的地方。其后人们就向受刑者反复投石。石头约拳头大,一块不足致死,受刑者最后死于严重的脑损伤及颅内出血。
穿刺穿刺之刑往往使用一根很长的木棒,插入人体的特定部位,如直肠、阴道、口腔等。如此的方法会导致受刑者在痛苦中死亡,有时候会长达数天。施刑的木棒往往会插在地上,任由受刑者在痛苦中死去。
有时候,施刑人在穿刺之时避免插中受刑者的重要脏器以避免其立即死亡,像一个插头一样避免其大量出血。将受刑者置于大庭广众之下后(有时候也包括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受刑者进行拷打和强奸),在生殖器和直肠之间的会阴处开一个口子。然后将一根粗木棒插入其间。插入人体的那头很钝,能够推开体内的重要脏器,大大延长受刑者的生存时间。
施刑用的木棒往往会从胸骨处穿出,因此将木棒的顶端抵在受刑者的下颚处,以防止受刑者身体的下滑。
穿刺之刑在古埃及以及亚述帝国、波斯帝国等西亚文明皆有使用,现代发现的新亚述帝国时期浮雕上有对犹太人施以穿刺之刑的描绘。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曾提到大流士一世在平定巴比伦城的叛乱时,曾将3000名巴比伦人施以穿刺之刑。这次行刑的事件在贝希斯敦铭文上也有记载。古罗马的十字架刑罚也来源于穿刺之刑。迦太基人则对在战场上怀有二心者或战败者施以此刑,往往还附加施行了其他刑罚。
亚述帝国的穿刺刑浮雕
穿刺之刑在中世纪的欧洲和亚洲大量盛行。著名的弗拉德三世(也就是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原型)就是酷爱使用穿刺之刑的人物,因此取得了“穿刺公”的绰号。在14世纪至18世纪期间,穿刺之刑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对犯有重大内乱罪的人物处决的传统刑罚。
南非祖鲁人将穿刺之刑称作“Ukujoja”,受刑者为执行任务失败者、使用巫术者和战场上的懦夫。
你听过哪些可爱到炸的句子?
65句可爱到炸的句子,总有一句可爱到你的心里[比心]
1、我们还年轻,长长的人生可以受一点风浪。
2、多想看轻自己,可我的体重不允许。
3、超级超级喜欢你,嘴上三分,心里十分。
4、度假的次数是有限的,但心情和好看的照片是可以无限的。
5、我想你一定很忙,所以你看前三个字就好了。
(万物可爱,你最可爱(๑• . •๑))
6、下辈子我要做洋葱,谁欺负我,我就让谁泪流满面。
7、连月亮不圆我都要生气,你却和我讲道理。
8、说片面是熬夜,说实在是失眠,说真的是想你。
9、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是我的快乐。
10、不和我聊天是怕我偷你表情包嘛?
(感觉这句随时都可以用到[呲牙])
(祝看到的朋友们好运百分百)
11、虽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可是晚睡晚起心情好啊。
12、你就这样一路蹦蹦跳跳,撒着小星星跑到我心里啦。
13、半途而废可不好,我建议你喜欢我到老。
14、遇见你已经花光我所有的运气,我再也没有机会蒙对选择题。
15、非常喜欢你,今天比昨天多一点,明天比今天多一点。
(月亮不会奔你而来)
16、你那么甜,住在我的梦里吧。
17、别偷看我的说说,来偷我的心好嘛。
18、当颗星星,有棱有角还会发光。
19、今晚别关窗,我想偷偷进你梦里。
20、申请进入你的心里,我敲门了喔。
(这句很喜欢)
(所念皆如愿)
21、最近总有人夸我美,想了一个晚上 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
22、希望吹过我的风 可以绕过好多圈去拥抱你。
23、我拥向宇宙吹来的风,与夏夜相逢。
24、去到你的城市,吹过你吹过的风,算不算相拥。
25、云朵偷喝了我放在屋顶上的酒,于是她脸红变成了晚霞。
(欢迎光临我的快乐星球~)
26、快别说了,一句你好就已经快让我沦陷了。
27、赖床是对周末最起码的尊重。
(是这样的。)
28、昨晚我宣布要早睡,结果所有蚊子都跑来点赞。
29、我飞向宇宙,却被你逮回小小星球。
30、刚刚又没忍住,往宇宙里发送了想你的脑电波。
(不管几岁,快乐万岁[可爱])
31、如果我说我想环游世界,我可不可以围着你饶一圈。
32、借着冷冷的月光,总是翻来覆去想不明白,我为什么要下凡?
(可能是为了美食??)
33、下雨天适合在家睡觉,天气晴朗适合出去走走,漫长岁月,竟然没有一天适合适合上班。
34、我去宇宙了,回来摘星星给你。
35、我应该在淘宝上架,因为我也是个宝贝。
(谁还不是个宝贝(๑˙❥˙๑))
36、想我的时候就请我吃东西,我马上就赶到。
(美食的吸引力度你想象不到[大笑])
37、单身久了,连煮饺子看见两个粘在一起,我都要用铲子把它们分开。
38、你委屈点,栽我手里行不行。
一些关于吃货的可爱文案(≧∇≦)/
39、脸变圆了能怪我吗?东西好吃能怪我吗!
40、希望所有的事都,像长胖一样简单。
(减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每块肉都有它的脾气!!!)
(不可思议的十四亿分之一~)
41、减肥不过是说出来吓唬吓唬一身肉罢了
42、多想藏在你的口袋啊 看看到底是不是你偷吃了我的薯片!
43、我这不是胖,我是对生活过敏导致的肿胀。
44、每次想大开吃戒的时候,就这样安慰自己:美丑由命,胖瘦在天,天要我胖,听天由命!
45、好看的锁骨千篇一律,有趣的肚腩弹来弹去。
(小肚肚那么可爱,你为什么要消灭它[泪奔])
46、如果体重也能满100减20就好了。
(减5也行!!)
47、肩膀有点痒,可能在长小翅膀。
48、工资就像大姨妈,几天就没了。
(就像左手倒右手,结果没了[泪奔])
49、进了考场就得了健忘症,出了考场就得了妄想症。
50、我是预言家,昨天晚上我查验了你的身份,你是我喜欢的人。
(好多场合都可以,学到了(*^▽^)/★*☆)
51、我还是喜欢你,像小时候吃辣条,不看日期。
52、我本人优点挺多的,就一个不足:余额不足。
(这句挺适合我的!)
53、麻麻问我为什么不整理房间,笑话,我可是乱室佳人。
(又掌握了一个词:乱室佳人[可爱])
54、我的心像迷宫一样复杂呦,那样你进去了可就别想再出来。
55、朋友圈发自拍不要太过分,我们可是见过面的。
56、与我做朋友非常简单:不用懂我,夸就行了,玩命夸。
57、今晚我心头的月亮又被你打翻了。
58、我本已是百毒不侵,偏偏你是一百零一。
59、睡着睡着,就睡出了理想和口水。
60、希望你的高考排名和我心里的排名一样。
(月亮掉海里,今晚海底捞(๑˙❥˙๑))
61、快乐有很多种,见到你是第一种。
62、想做你身边的太阳,高兴的时候温暖你,不高兴的时候晒死你。
63、关于我为什么处不到对象 我就简单说六点:……
64、如果甜甜的恋爱轮不到我,原味的也可以。
65、汇报一下,今天依旧可爱(ง •̀_•́)ง
每一句都很喜欢~有和我一样的嘛!
(图源网络,喜欢自取,侵删。)
还有更多可爱句子欢迎大家补充~
最后喜欢的朋友们多多点赞、收藏、关注[比心]。
你能展示一下吗?
我个人认为,汉字词汇意义丰富,博大精深,是它区别于英文的最主要特点。英文是一有什么新的概念和物质出现,就造一个生词;而汉字则是在原有字上增加意义。
我们就拿这个“比”字来说吧。我们平时常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别人家的孩子比你强多了”“你拿什么跟我比”……“比”的“比较”这个意思是我们最常用的,但“比”最初的意思却和“比较”没半毛钱关系。
“比”最初的含义是“并列、紧靠”。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比”的写法与“从”字相似,都是两个人紧挨着。《说文解字》中对比的解释是:“二人爲从,反从爲比。”在《辞海》中关于“比”的解释有十几条。第一条就是“并列、紧靠”,我们熟悉的一些成语“比肩接踵”“鳞次栉比”“比翼双飞”等都用的这个意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是这个意思;就连有一种鱼叫“比目鱼”也是用的这个意思。
“比”还有一个意思,是中学考试中常考的,就是《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中的“比”,是古人作诗的一种手法。宋代大儒朱熹解释是:“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喻,有明喻、暗喻等表示方法。
“比”的意思还有很多,比如六十四卦中就有“比卦”,卦象是“坤下坎上,地上有水,比”;再比如方言中常说的“别拿东西比着人”的“比”就是对着、朝向的意思,等等。还有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不大,我们平时用不上的,我就不说了。
最近,我一直在写圆明园的景点,每个景点的名称都文约意丰,三个字或四个字,但其中的内涵和意境却非常丰富,特别是圆明园四十景。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镜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每一个景区都是雍正、乾隆等五代帝王,按“移天缩地到君怀”的理念下,将华夏大地的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古今,南北以及西方众多名园的精华汇聚成这个“万园之园”。研究弄懂这些景点名称及其背后涵盖的实质,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的满清史、哲学史、园林史、文学史、文字史、建筑史、宗教史、民俗史等,还可了解中国的地理风貌、树木花卉、农业生产等。
我写了一些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