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道一夫当关解法,曹操败走华容道三笑孙刘是为了提升士气还是面子使然?
感谢邀请,我是阿庆。
曹操败走华容道,三笑是为何?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笑的,并不是刘备,而是诸葛亮和周瑜。
要知道《三国演义》贯穿三足鼎立之前的一个段落,就是诸葛亮与周瑜的智力对决了。
而曹操“三笑”,没把周瑜的伏兵笑出来,却接连把诸葛亮的伏兵笑了出来,让赤壁之战中受损严重的曹军更加惊慌失措,慌不择路逃往北方。
这“三笑”,显示出的,是诸葛孔明“智惊天下”的谋略;显示的,是刘备势力初成的能量;显示的,三分天下初定的蜀国班底。
然而,真实的曹操仅只“一笑”罢了《三国志》描述的赤壁之战,虽然曹操大军受到孙刘联军火攻,烧毁了一部分船只,但是大部分船只,其实是曹操主动让手下烧毁的。
这也显示出曹操的谋略和狠劲:既然水战碰上了火攻,自己这场仗是输定了,索性也不能给孙刘留下什么过多的好处。
这主动放火,曹魏大军主力能有多大损伤呢?我想主要受损失的还是其后勤、制造等部队人马。但是在那个年代,这些人大多都是被征调来的,留给孙刘一样是个大负担。
之后曹魏大军开始北撤,孙刘联军一路跟在屁股后面。
走到华容道,曹操才放心“大笑”:刘备虽然智谋跟我一般,可惜啊,没能赶到前面放一把火。
此时跟在曹操屁股后面的刘备已经发现了这里的环境特殊性:道路狭窄,两边杂草茂密。
刘备立马让手下士兵顺着风势放起一把火。
可惜此时曹操大军已经走到华容道口,大火对其可以说没有什么影响。
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反而是跟在后面的孙刘联军无法继续跟上去了:谁让火这么大呢,还是咱自个儿放起来的。
此时的曹操笑的,或者不光是在提振士气,还在给自己鼓劲,另一方面也在笑话屁股后面的刘备吧。
蜀国是否有机会夺得天下?
机会当然是有的,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
谁能想到,一介亭长出身的混混刘邦,都能当上大汉帝国的开国皇帝,谁又能想到,一介布衣、文弱书生出身的刘秀,能够开创一个强盛的东汉王朝,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三国时期的刘备集团是一个纯粹草根出生的集团,以刘备为核心的蜀汉政权的前身,基本上就是三个人:刘备、关羽和张飞,刘备能从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一步一步建立政权,别说夺取天下,就是为成一方诸侯,都是了不起的事情。
刘备不像曹操,曹操有着父辈的资源和宗族的支持,再加上自身的能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雄据北方九州,刘备也不像孙权,孙权有父亲和兄弟打下的江山来继承,什么也不用做,孙权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直接继承,再加上自己的能力,终于横跨荆州、扬州、交州,成就一番帝业。
刘备什么也没有,曹操和孙权可以比刘备少奋斗三十年,而刘备前三十年的打拼所获得的资本,只能与刚出道的曹操或孙权相当,能够白手起家的,尤其艰难,至少刘备个人成长的经历绝对要比曹操和孙权艰难,同时刘备个人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比曹操和孙权强,因为刘备是白手起家,而曹操与孙权不是。
正因为刘备的起点低,所以在东汉末年乱世之中争分夺秒抢地盘和人才的战争中,刘备处于下风,等到天下的地盘和人才瓜分得差不多的时候,刘备还只是寄居荆州的小团伙,背靠刘表,面向曹操。
虽然刘备弱小,但并不代表刘备没有机会,刘备一生中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夺取天下。
第一次,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荆州时。
这一次也是赤壁之战的前兆,当曹操南下时,驻守樊城的刘备居然毫无知觉,不知道刘琮举城投降也就算了,连刘表病重和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居然不知情,这样天大的失误,刘备作为驻守荆州的前线指挥官,明显就是不合格的。
刘备一直都想夺取天下,但一直以仁义自居,以至于丧失很多可以扩充实力,同时又能收拢人心的机会,比如曹操这次的南下,曹操十几万大军南下,刘备没有一点情报,刘备这个情报工作做的真是差。
如果刘备早有机会准备,趁刘表病死之机,联合部分不愿意投降曹操的荆州士族豪强与百姓,以拥戴刘表长子刘琦的旗号干涉荆州继承人之位的推荐,以武力强令刘琦上位,铲除投降派出,比如刘琮,蔡瑁之类的,那样刘备就会成为荆州的实际领导人,而刘琦就是荆州的名义领导人,说的不好听就是一个傀儡。
如果是这样的局面,刘备无论是在名声上,或者是在实力上,都会大大加强,然后以荆州之兵抵抗曹操,曹军不善水战,想要攻打襄阳,就必须要有水军,必须击败荆州水军,如果不行,曹操就很难打下荆州,可能历史上就没有赤壁之战了。
以刘备的能力,再加上荆州刘表留下的大部分发实力,是完全能够挡住曹操的,只要能挡住曹操南下,刘备的名声将更加响亮,然后刘琦去世后,刘备再立刘琦的儿子为傀儡,继续号令荆州,打天下,先吞益州刘璋,再北上汉中张鲁,接着顺江而下攻打孙权,最后北上一统天下,也未尝不能。
第二次机会:公元211年,刘备进入益州与刘璋相见时。
当时庞统、法正劝刘备趁机拿下刘璋,整个益州将不战而降,可是刘备居然不肯,原因是没有收拢人心,好吧,刘备真是假仁假义,刘备这次来就是想取益州,可又装得这么高尚,白白浪费了谋士庞统的性命,和攻打益州的两年时间。
如果听庞统的话,直接拿下刘璋,整个益州即使有抵抗,也没什么用,刘备照样会拿下,等到拿下了益州,刘备再拉拢人心也是一样的道理,那样的话,刘备就直接节约了一年多时间,就提前拿下益州。
那样的话,汉中张鲁就应该是刘备先拿下,而不是曹操,211年到214年,曹操正忙着对付关中马超、韩遂等人,刘备可以趁机拿下汉中,这样曹操就没法再攻打汉中了,因为打不进来,刘备可不是张鲁。
如果刘备有这个时间差,就能腾出手来做很多事,就能准备北攻关中,而不是后来历时二年多的汉中之战,也不会让益州严重透支,以至于在关羽北伐时,居然没有能力提供支援,如果刘备援助关羽北伐,派兵及将领支援,那么荆州就不会丢,荆州不丢,关羽北伐就不会失败,关羽不败就有可能攻进中原。
那样的话,刘备真有机会统一天下,这可不是吹的,从公元217年到公元 219年,蜀汉对曹魏的所有战争中,都是蜀汉胜利,这不是巧合,而是能力与运势。
第三次机会:公元219年,刘备击败曹操拿下汉中。
连朱元璋都知道“广积粮,缓称王”,但刘备不知道,刘备在公元219年击败曹操后,做了一件蠢事,就是称汉中王,向天下人表明了刘备的野心,刘备称汉中王除了能得到名义上的好处,实际上的好处几乎没有。
如果刘备不称王,再利用几年的时间让益州休养生息,同时命令刘封孟达夺取上庸 ,命令关羽逐步向襄樊前线推进,但不要过于激进,而是稳打稳扎,并设法消化占领的上庸和汉中,以及襄樊附近,同时在做好积极协调,益州与荆州协调作战,相互支援,最重要的是,不要在益州没恢复之前发动战争。
做了这一切,刘备会迎来一个大好时机,曹操的病逝,那样刘备就更加有机会北伐,也更加有能力北伐,同时北伐成功的机会非常大,那样的话,刘备夺取天下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可惜了,历史没有如果,刘备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才最终失去了天下。
9字华容道技巧?
通过移动各个棋子,帮助曹操从初始位置移到棋盘最下方中部,从出口逃走。不允许跨越棋子,还要设法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到出口。
曹操逃出华容道的最大障碍是关羽,关羽立马华容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羽与曹操当然是解开这一游戏的关键。四个刘备军兵是最灵活的,也最容易对付,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也要充分考虑周全。华容道有一个带二十个小方格的棋盘,代表华容道。
三国演义中三笑引三军的主要情节?
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华容道义释曹操主要内容150字?
华容道义释曹操的主要内容如下:
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一是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二是如果这时灭掉魏国,会使吴国全力攻击蜀国,使蜀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
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
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听谋臣之言,亲自向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