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伊亚,能彻底毁灭地球吗?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我们普通人还不知道的超高科技,它们的研究方向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毁灭地球,那么,是普惠众生还是扮演死神,只在科学家的一念之间。
虽然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对人类威胁极大,但是,都还达不到毁灭地球的程度,下面这三个高科技才是真正拥有毁灭地球能力的技术。
俄罗斯科学家亚力克山大·特罗菲蒙科认为,能吞噬万物的真正宇宙黑洞也完全可以通过实验室"制造出来"
2005年3月18日,美国布朗大学物理教授霍拉蒂·纳斯塔西通过相对重离子碰撞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把大型原子的核子(如金原子核子)相互碰撞,产生相当于三亿倍于太阳表面的温度。这种利用原子撞击原理制造出来的灼热火球,恰好具备宇宙神秘天体“黑洞”的显著特性。从而制造出了第一个人造黑洞。
我们或许会根据表面的意思认为"黑洞是黑的"。然而,纳斯塔西制造的黑洞有些像章鱼博士制造的黑洞,它们都好似耀眼的火球。
2009年10月,中国南京市东南大学的科学家崔铁军和程强将纳瑞马诺维和基尔迪谢维的理论应用为实践,建造了一个微波频率的"人造黑洞"。
2008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建立大型强子对撞机,这种粒子加速器有17英里长,它的作用是对撞挤压原子微粒,复制宇宙大爆炸后百万分之一秒的能量以及形成微小黑洞。
这些实验室制造的"人工黑洞",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将一个吞噬一切的"恶魔"浮现于世。据科研人员介绍,实验室的"人造黑洞",实际上是一个模拟装置,这种模拟装置仅可以吸收微波频段的电磁波,除此之外,它并不能吸收任何实质的东西。也就是说,目前,它只能吸收电磁波,不能吸收(实体)物质。但以后呢……
反物质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E=mc²)。其能量释放率要远远高于氢弹爆炸。
2010年11月17日,欧洲研究人员在科学史上首次成功"抓住"微量反物质。
2011年5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制造了迄今最重反物质粒子--反氦4。
2011年6月5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宣布已成功抓取反氢原子超过15分钟。同时在自然界也有'反物质'的能动能效--反应为反物质凝聚。
2016年3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产生反物质--超快正电子源,
粒子加速器是人类研究反物质的唯一工具,很早就有人担心如果粒子加速器产生了黑洞把地球吞噬了怎么办,后被证明其可能性在现今科技水平下基本没有。
但是微观世界不可预测的事情还很多,如果哪天能用粒子加速器批量制造反物质,等制造的反物质足以毁灭地球的时候,一但被坏人利用或者不小心泄露,那么,所有地球物质被反物质湮灭产生爆炸从而变成了能量,其后果不堪设想……
上帝粒子最近,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计划在瑞士日内瓦地下隧道中建造一个长达100公里的未来环形对撞机,用于最大程度地制造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粒子与宇宙空间中物体的质量形成有关。有了质量,粒子才会结合为原子,有了原子,才会有分子,有了分子,才能有物体。因此,“希格斯粒子”被认为是一种创造了世界万物的粒子,没有它,就没有人们所见的世界,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它会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原因。
2013年,通过对撞机实验,初步确认已经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因此定名为“希格斯玻色子”(粒子分为“玻色子”和“费米子”两类,它们的自旋特性不同),证明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希格斯本人也因此荣获诺贝尔奖。
创造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如果能为人类所使用的话,即便毁掉一个旧地球,创造一个全新的地球又有何妨呢?
月球是怎么形成的?
月球是怎么形成的?
对于月球的形成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有说月球和地球一起形成,也有说地球转太快甩出去一块,更又说月球是外星人的宇宙飞船,正在监视地球!
当然在这些理论中,科学家认为地球被撞击后的碎片形成月球是最接近现实的,但一直没有找到证据!不过现在科学家终于可以站直腰杆说话了,因为他们在月球演示中发现了忒亚的痕迹(传说中撞击月球的行星)
月球形成的几种说法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天体,只要天气晴好,农历月中前后的晚上,一轮明晃晃的月亮挂在天上,给了文人墨客多少灵感。不过科学家却没多少心情来欣赏月亮,因为在他们心中一直都有个解不开的谜团!
月球直径大约:3470千米,平均距离38.4万千米
这个参数在太阳系中看起来并不典型,因为木星和土星有几颗卫星都比月球要大,但月球和地球的比例显然超过了太阳系行星与卫星的一般比例,所以一时间谣言四起,甚至月球是中空,外星人躲在里面来监视人类的说法也出来了!
科学家当然对这种想法嗤之以鼻,但也困扰了他们很久,一直到撞击假说开始在科学界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个月球形成的假说大致是这样的:
地球形成后,在地球的轨道上还有一个和火星类似大小的行星,科学家将其称之为忒伊亚,因为同一个轨道上的无法存在两个大型天体,因为轨道受到引力扰动和速度差异会持续靠近,最终撞在了一起。
撞击将大量物质抛入了太空,部分物质逃离了地球成了小行星,但更多的物质在地球周围形成了光环,最终在其中比较大的块状为中心,形成了月球!
这个理论能解释为什么地球自转方向和月球公转方向相同,也能解释月球的比较小的铁镍质内核且密度也比地球低,还有月球和地球的年龄基本一致等等,但就是这个科学界都认定了的假说缺少最关键的一环:没有证据!
月球上忒亚的的痕迹科学家认为这颗撞击地球产生月球的行星中的物质,同时分布于地球和月球,相对而言,月球上由于没有板块运动和风化作用,更容易找到这些物质的痕迹!
如何来区分忒伊亚的物质呢?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尽管太阳系行星都在一片星云中形成,但每颗行星之间仍然有着微小的区别,这一点可以从物质的氧同位素差异中表现出来。因此研究人员深入分析阿波罗任务中带回的月岩后发现,月岩的样本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另外样本的差异和月岩的位置以及深度相差很大,越深入月面,这种差异就越大,这表示忒伊亚撞击形成月球的可能性就越大。
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月岩样品,以支持他们的新理论,他们已经将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了《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上。
最近一次月球采样的计划是中国的嫦娥五号,预计在2020年10月底发射,大约22天后抵达月球,在月球风暴洋西北部地区着陆,采集样本后,返回器在月表点火起飞,最终返回地球。所以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人员下次可以向中国探月办公室联系下。
为什么月球只绕着地球转而不绕着其它星球转?
月球为什么仅仅围绕地球转,而对其他行星无动于衷,这个问题古人也思考很多次。
为什么呢?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的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所以地球产生的引力足以将月球吸引在自己周围,此外月球的飞行速度不超过第一宇宙速度,所以难以逃脱地心引力。
也许你不理解了,其他行星也比月球大,为什么其他行星不会将月球捕获走?
原因在于行星们之间的距离,图太阳系俯瞰图上大家可以很容易看出来,月球距离其他行星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所以其他行星对其引力非常弱,与地球引力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人会说话?
问题一:
动物会说话,只是我们听不懂
问题二:人的来源有很多猜测。
进化论
科学家通过人与其他生物相对比,发现了许多进化的遗留物,比如尾骨、阑尾和DNA的相似度。人与所有生物的DNA都有一定的相似度,比如
黑猩猩 98%
狗 80%
果蝇 70%
不可思议的是
香蕉 50%
而这只是其中一种说法,还有很多说法。
问题三生命何处来,我们就要了解地球的历史。
46亿年:地球形成。
45亿年:忒伊亚撞击地球,形成了水,忒伊亚撞击地球产生的碎片在地球轨道形成了月球,就是这样,月球的引力使地球有了一定的顷斜,让地球形成了季节。
42.5亿年:核糖核酸出现(DNA),为生命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5亿年:第一种生命LUCA(一种细菌)出现。
12.5亿年:世界上第一种植物藻类出现了,氧气随之出现。
10亿年:第一种动物领鞭虫出现,空气循环开始了
5.8亿年:节肢动物出现。
4.55亿年:陆地出现植物,海洋世界变得繁荣。
4.45亿年: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开始了。
3.9亿年:第一只两栖动物提卡利克鱼出现。
3.45亿年:第一只陆生动物盲蛛出现。
3亿年:除昆虫外的第一种陆生动物希劳诺龙(也是第一种爬行动物)出现。
2.4亿年:第一种恐龙始盗龙出现。
1.47亿年:第一种鸟类始祖鸟出现。
1.08亿年:第一种被子植物木兰出现。
6550万年:第一只哺乳动物羽齿兽出现。
4150万年:鲸鱼出现。
400万年:阿法南猿出现,人类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1万年:人类文明开始了。
月亮是什么星体?
月亮不是星体,而是一颗卫星。它是地球的唯一一颗卫星,是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月亮的直径约为3474公里,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亮的表面由山脉、火山、陨石坑等地形特征构成,这些地形特征是由于月球表面受到长期的陨石撞击和火山喷发等自然作用所形成的。
月亮的表面温度差异较大,最高温度可达127摄氏度,最低温度可达-173摄氏度。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对地球的自转周期产生了影响,使地球的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慢,因此我们总是看到月亮的同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