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跟大家唠唠我琢磨“酒干倘卖无”这几个字儿的过程。
起因挺简单的,就是前两天在家收拾旧磁带,翻出来苏芮那盘《搭错车》电影原声。放上听,听到这首《酒干倘卖无》,那旋律一起,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真带劲儿。可听这么多年,每次看到歌名,心里就犯嘀咕,这到底是啥意思?
拆开看好像都认识,放一块儿就懵。 酒干?然后卖掉?卖那个“无”又是啥讲究?难道是卖没?越想越糊涂。
搁以前,信息不发达,估计也就这么过去,或者问问家里老人,可能知道点。现在不一样,手里有家伙事儿。我就拿起手机,开始搜。
我的查找过程
我直接就在搜索框里打上“酒干倘卖无 意思”。
- 出来的结果五花八门,有说是歌,有说是电影,这我都知道。
- 往下翻翻,看到好几条都提到“闽南语”。
- 我心里咯噔一下,敢情这不是普通话?怪不得我理解不。
顺着“闽南语”这条线索继续挖。
这下就清楚多。好多资料都解释,说这是闽南那边的方言,翻译过来,大概意思就是“有空的酒瓶子要卖吗?”。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你想,在闽南或者台湾那边,以前收废品的人,特别是收玻璃酒瓶子的,就经常走街串巷这么吆喝。一边走,一边喊“酒干倘卖无~ 酒干倘卖无~”,有人家有空瓶子,听见喊声,就会叫住他卖掉换点小钱。
这就对上!电影《搭错车》里那个哑叔,不就是靠收破烂、捡酒瓶子把阿美拉扯大的嘛这句吆喝,就是他日常生活的写照,也是那首歌和整个故事的灵魂。
搞明白后的感觉
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之前光知道歌好听,故事感人,但对这句关键的话一直一知半解。现在弄明白,再听这首歌,感觉就不一样,更能体会到里面那种底层小人物的辛酸和韧劲儿。
简单一句话,背后是生活。
想想也是,很多老歌、老话,背后都有它的来源和故事。不琢磨一下,光看字面意思,还真容易闹笑话或者干脆就不懂。这回也算给自己扫个盲,以后再听这歌,心里就有数。
行,今天就分享这点儿我自己的小实践,搞明白一句老话的意思,挺有成就感的。大家要是也有啥琢磨不透的老话、老歌名,不妨也动手查查,没准儿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