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琼脂糖凝胶电泳为什么条带很暗?
是因为目的蛋白含量低的原顾。
PCR后跑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那要看你的目的基因具体的来源,大小级别的特性。
TAE和别的缓冲液什么的,也有些影响,还有就是胶浓度,跑胶时候的电压控制什么的。
dna电泳有什么用?
是用来测分子量的,可以预测DNA链的长度,碱基数量,是否相似等等。
利用DNA在泳动时的分子筛效应和电荷效应,可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DNA在高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带负电,向阳极移动,其迁移速率与其相对分子量成反比。
DNA Marker 是分子量不同的DNA片段,主要用途就是DNA 分子凝胶电泳时,加样用做对比来检测琼脂糖凝胶是否有问题。通过其大小可以粗略估算样品DNA分子量的大小。DNA电泳一定要使用DNA Marker或已知大小的正对照DNA来估计DNA片段大小。Marker应该选择在目标片段大小附近ladder较密的,这样对目标片段大小的估计才比较准确。
需要注意的是Marker的电泳同样也要符合DNA电泳的操作标准。如果选择λDNA/HindIII或者λDNA/EcoRI的酶切Marker,需要预先65℃加热5min,冰上冷却后使用。从而避免HindIII或EcoRI酶切造成的粘性接头导致的片段连接不规则或条带信号弱等现象。需要分析的就是和marker对比,你的DNA分子的大小,跑到哪个位置的是什么成分,可以看碱基组成。
印迹法Southernblot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常用的具体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按碱基互补的原则形成双链,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的。由于核酸分子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综合凝胶电泳和核酸内切限制酶分析的结果,便可绘制出DNA分子的限制图谱。但为了进一步构建出DNA分子的遗传图,或进行目的基因序列的测定以满足基因克隆的特殊要求,还必须掌握DNA分子中基因编码区的大小和位置。有关这类数据资料可应用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获得。步骤 1.琼脂糖电泳 (1)取一定量的待测DNA样品,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的量根据样品的种类及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异,对于克隆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取0.1-0.5μg即可;而对于鉴定基因组DNA中的单拷贝基因序列,则需要10~20μg;当采用寡核苷酸探针或探针的比放射性活性较低时,则需要30~50μg。 (2)酶切完毕,在琼脂糖凝胶中电泳。 (3)电泳结束后,EB染色,长波紫外线下观察电泳结果及照相。 2.印迹转移 (1)切胶并作标记(左下角切除),以便于定位,然后将凝胶置于一容器中。 (2)将凝胶浸泡于适量的变性液中,室温下放置1h使之变性,不间断地轻轻摇动。 (3)将凝胶用去离子水漂洗1次,然后浸泡于适量的中和液中30min,不间断地轻轻摇动。更换中和液,继续浸泡15min。 (4)将滤纸,硝酸纤维素膜NC膜(以下简称NC膜)剪成与胶同样大小,NC膜浸入转移buffer中平衡30min。 (5)按右图操作:逐层铺平,各层之间勿留有气泡和皱折。 (6)虹吸转移12-16h。 3.固定DNA (1)取出转移后的NC膜,用滤纸吸干NC膜,NC膜光面朝上平铺于变性液中变性5min。 (2)用相同的方法将NC膜平铺在中性液上,中和两遍,每遍5min。 (3)将膜夹在两张干燥滤纸间,80℃烘烤1-2h。 4.预杂交 (1)将膜浸入5×SSC中2min,将膜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 (2)将预杂交液事先在65℃预热,然后将10ml预杂交液加入袋中,封口。 (3)65℃预杂交1h以上,不时摇动。 5.杂交 (1)取出杂交袋,剪去一角去除杂交液后,加入5ml杂交液及5μl变性探针,排除气泡后封口。 (2)将杂交袋放入65℃水中杂交过夜。 6.按下列条件洗膜 2×SSC,0.1%SDS50ml室温5min/2次 0.1×SSC,0.1%SDS50ml65℃15min/2次 7.免疫酶联检测 (1)偶联反应 ①用中和液洗膜2min,室温。 ②用封闭液50ml洗膜30min,室温,轻摇。 ③用中和液将稀释抗体-Dig–Ap至750mU/ml,将膜封入杂交袋,加入5ml稀释抗体轻摇50min。 ④用中和液50ml洗膜,10min×2次,室温,轻摇,除去未结合的抗体。 (2)显色反应 ①用平衡液20ml平衡膜2min。 ②将膜装入杂交袋中,加入5ml显色液,避光30min左右,当出现颜色时不要晃动。 ③用TE洗膜终止反应。 ④80℃烤干。应用遗传病诊断,DNA图谱分析,检测样品中的DNA及其含量,PCR产物分析等。
电泳的目的是什么?
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疏密依靠琼脂糖的浓度。核酸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电泳时,具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泳动时受到阻力。
琼脂糖凝胶的浓度需要根据你的目的条带长度来调整,通常在浓度0.5~2%之间。低浓度胶用来进行大片段核酸电泳,高浓度胶用来进行小片段核酸分析。所以琼脂糖浓度影响核酸分子“跑”的速度。
在我们实验室,目的条带一般不超过1kb,我们用的是1%的胶。至于条带模糊不清,弥散,可能是以下原因1)电泳缓冲液多次使用后,离子浓度较低,pH值上升,缓冲性能下降,可能出现条带模糊和不规则迁移的现象。
2)加样量太多可能导致条带模糊,加样量太少则可能条带弱甚至缺失。
3)电压和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条带模糊或迁移。
4)样品中含盐太高和含杂志蛋白均可以产生条带模糊和条带缺失的现象。
5)核酸染色剂的稳定性及用量问题。实验室常用的核酸染色剂是溴化乙锭(EB),染色效果好,稳定性差,有毒。在凝胶温度50~60℃时加EB。附之前实验的图,Marker特别淡是因为Marker时间太久了,条带有点模糊,后来换了新的缓冲液就好了很多。就酱,分子生物学研究狗一枚,欢迎探讨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