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和首相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还要一个总统?
多谢邀请,无论日本天皇、英国国王(女王)还是(美国)总统,都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国家元首,是这个国家的象征。而之所以有的国家,这一国家元首是由王室成员担任的,而不论是叫天皇、国王、皇帝,还是女王,也都不过是称呼上的不同而已,实质上,都是世袭制的国家元首;而另外有的国家则是被称为总统、主席之类的非世袭制的,选任的国家元首,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的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方式不同导致的宪政体制不同,从而使得不同国家的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称呼也有所不同。
世界各国的宪政体制(来源:Wikipedia,下同)
首先,像日本、英国这样的国家,在其现代国家建立过程中,保留了前现代国家时代的世袭君主。这就导致了虽然这些世袭君主的权力大小不一,称呼也各不相同,但是国家的象征,也就是国家元首,都是这种世袭王室中的成员担任的。至于说,为什么当代日本国家元首称天皇,而英国现任国家元首是女王,这只不过是传统上的称呼,以及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造成的而已。例如,日本天皇,只不过是传统上日本以及我们中国对日本世袭的国家元首的称呼而已。而英文语境下,其实在二战前称呼则是一个专有名词,Mikado,今天更多的称之为the emperor of Japan。至于英国国家元首,男性称国王(King),女性称女王(Queen),只不过当前英国国家元首是女性,又是超长待机,所以我们习惯性称女王了,却很少注意,其实英国是长子女继承制。
即将退位的日本明仁天皇(上)和超长待机的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下)其次,自从美国1787年宪法生效以后,就开创了人类历史第一个彻底的共和制国家,即美利坚合众国。虽然在美国之前,1581年尼德兰革命后建立了第一个半君主性质的共和国(而且在1795年又恢复了君主制),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也不是彻底的共和制国家(克伦威尔去世后,经过王政复辟、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美国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后,美国各州先后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制。而美国1787年宪法不仅认同各州的共和制,还保障各州的共和制。某种意义上美国共和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用民选的总统代替了世袭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美国开创的这一先例,撼动了当时君主专制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人类除了世袭君主制这一制度选择外,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即用民选的总统代替世袭君主。当然,共和制国家也由于其政体不同,总统的权力也或大或小,各不相同。某种意义上在,这世界上,就没有两个完全一样政体的国家,正如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但无论如何,总统这一民选国家元首的出现,使得君主专制开始走向衰败,开创了人类政治制度史上民主共和制的时代。
因此,民选的总统这一国家元首形式的出现,可以说,赋予了人类在选择本国、本民族的政治制度时,在世袭的君主制外,有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即共和制。这大概正是为什么在有了世袭的君主这一类型的国家元首后,还会出现总统这样非世袭的,民选的国家元首的原因吧——那就是作为国家象征的国家元首,不再是少数贵族垄断的职位了,而是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不再以血统来决定主权者)了。
未来有可能成为日本女天皇吗?
日本的爱子公主以后成为日本女天皇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并不大。因为现在日本皇室的继承顺序已经排定:德仁皇太子(已经即位)——亲仁亲王——悠仁亲王。然而世事难料,作为现任天皇唯一的公主殿下,谁敢说爱子就没有成为日本女天皇的那一天呢?爱子能不能成为日本未来的女天皇,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我们可以从这件事上判断出日本天皇在日本国民心中的地位,进而对日本这个跟我们息息相关国家的政治走向做出某些判断,这才是更为有意义的一件事。
日本的天皇制度日本天皇是对日本君主的称号,别的国家的君主只叫皇帝、国王,而日本直接就把自己的君主架高到了“天皇”的神位上,其野心之大,不言自喻。天皇据说是日本神话中创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后裔,同时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领袖和国家的象征。按照现在的科学常识,人人都知道创世之神是不存在的,那么创世之神也不会有什么后裔。和天照大神的神话相比,“徐福东渡”的传说似乎更加的可信一些。有说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就是徐福本人的,这个其实也并无可信的、充分的考证,只好待论。
日本天皇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被宣称为“万世一系”,还被写入了日本的宪法。二战以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因各种原因这种制度得以保留了下来,但美国人迫使天皇发表了“人间宣言”,自我否定了其人间“神”的地位,但是在日本国民心中,天皇还是他们的“神”,他们也还是“神”的子民。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日本天皇实际上已经只是国家的一个象征,不再具有至高无上的实际权力了。
日本历史上的女天皇在日本历史上,女性在政治上曾经发挥过比男性更加重要的作用,直到15世纪末日本幕府制度形成以后,“女性专权”才被真正终结。日本曾前后出现过八位女天皇:
①推古天皇(593——628)。在位期价日本佛教大盛,日本首次派出遣隋使。
②皇极(齐明)天皇(642——645、656——661)。其弟孝德天皇时进行了著名的效法我国大唐的大化改新。
③持统天皇(686——697)。让位于其孙以后,成为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
④元明天皇(707——715)。在位期间模仿大唐都城长安,建造了平城京(即现在的奈良市)。
⑤元正天皇(716——724)。在位期间用汉文编写过一部日本史《日本书纪》。
⑥孝谦天皇(749——758、764——770)。一度禅位为尼,而让僧人专权。
⑦明正天皇(1630——1643)。日本进入幕府时代。
⑧后樱町天皇(1763——1770)。日本进入幕府时代。
可以看出,除了最后两位女天皇在位时日本已经进入幕府时代,而没什么作为外,前面的六位女天皇都各有各的故事。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天皇制度再次得以确认,女性从此也远离了日本的政治中心,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女天皇了。
但现在日本又到了一个天皇无直系男性继承人的特殊时期,以后日本究竟是会按照《皇室典范》来选定一个男性天皇继承人呢?还是打破性别壁垒,让爱子公主成为日本的第九位女天皇呢?
《皇室典范》《皇室典范》是日本规定皇位继承顺序、摄政设置、皇室会议、皇族身份等和皇室种种事务相关的一部法律。根据《皇室典范》,日本天皇皇位的继承顺序如下:
①皇长子②皇长孙③皇长子的其它子孙④皇次子及其子孙⑤其他的皇子孙⑥皇兄弟及其子孙⑦皇伯叔及其子孙⑧如果以上皆无合适人选,则传位于最亲近的皇族,原则上长辈为先,同辈内以长者为先。可以看出,这个继承顺序基本上就是根据皇室成员跟现任天皇的血缘关系远近来决定继承顺序的。
除了以上在继承皇位顺序上的规定,《皇室典范》还特别规定了两点:
①皇位继承的原因只能是天皇驾崩,天皇生前不得退位。
②天皇只能由男性皇室成员继承,女性无权继承皇位。
但是,对于这两条特别规定,第一条“天皇生前不得退位”已经随着明仁天皇的“退休”而失效了,那么第二条“女性无权继承皇位”的规定就一定不可更改吗?
由于日本皇室有近亲结婚的传统,所以血脉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旺盛。在明仁天皇的孙子悠仁出生之前,日本皇室已经有40年没有男性成员出生了。公主倒是有三个,但按照《皇室典范》,都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人之外。为了皇室血脉的延续,让“万世一系”不至于成为历史,日本全国就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修改《皇室典范》,让女性皇室成员也能继承皇位的运动。
但就在这场运动还没有结果时,那个小男性皇室成员悠仁就出生了。于是,修改《皇室典范》的运动就渐渐的平息,大家也就不再提这回事了。
黑雪公主据海外网报道,12月1日,是日本天皇德仁的唯一女儿爱子公主的18岁生日。这位公主目前正在日本学习院女子高等科上高三,明年就要毕业了。
对于爱子公主的长相,咱们不好做过多的评论,你看看照片就心中有数了,这个也不用他人多说。我们都知道童话故事里有个“白雪公主”,她被后妈迫害,迷失在了大森林里,然后就遇到了七个小矮人,于是就有个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经典故事。按说白雪的智商是不太够用的,否则她就不会去吃后妈给的毒苹果了。但白雪公主冰雪可爱,再傻都有七个小矮人来帮她打理一切,再傻都有王子骑着白马从远处来找她,“从此公主和王子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世上最不公平的事莫过于世人在容貌上的好恶了,即便你贵为公主殿下,也不一定能像班里的班花那样,能得到同学们的宠爱,过的开心。
据说爱子公主在读小学二年级时,就常常在学校里受同学们的欺负,时不时的就会有同学用书包来砸这个皇家的小公主。因此爱子对上学就患上了某种程度的恐惧症,缺课缺的厉害,甚至后来严重到腹痛、发烧等症状。以至于太子妃雅子只好披挂上阵,亲自陪读了21个月,这时间可是够长的了。
到了初中,爱子厌学依旧,不但一个星期能请假至少一天,还经常迟到早退,总之是用尽各种办法尽量不去或少去学校。最后连初中毕业典礼都没有参加。到了高中,情况看来好了不少,爱子公主大概度过了她的青春危险期,不再为她的容貌或者性格而纠结了,也开始能和同学们正常相处交往了。
身为日本国唯一正牌的公主,爱子的遭遇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很多想象,比如校园欺凌现象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日本的青少年为什么完全没把他们的公主当回事,还特别喜欢以欺负公主为能事,这个可就有点不那么好理解了。
爱子未来会不会成为日本的女天皇,可以看做是日本今后社会性质的一个风向标现在回到主题,爱子公主会不会成为未来的日本女天皇呢?这个要决定于以后日本社会的进一步演变,和亲仁、悠仁这父子俩的健康情况。甚至还决定于当今天皇德仁的一念之间。假如德仁有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未来女天皇的打算,那法子总归是有的。但那样就会出现一个皇室内部为了皇位继承权而明争暗斗的大问题,
不过据说当今的皇后曾经的太子妃雅子并不希望女儿卷入政治漩涡,一个没什么政治实权的天皇也说不上是什么真正的“幸福人生”。
日本天皇到底是个“香饽饽”呢?还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呢?那就只能由日本皇室成员自己和日本民众来告诉我们了。
假如在日本民众心里,还有一个大日本帝国梦,那么日本天皇这个“神主牌位”就是一定要保留着的。那样,日本民众应该就不会轻易地去修改他们“神圣”的《皇室典范》,也大概不会希望一个长相平庸的女性来给他们当“神”一样的天皇。
假如日本民众心里已经不再把他们的天皇当回事了,那么修改《皇室典范》,接受“黑雪公主”来当他们的女天皇,似乎也都不再是什么接受不了的大事了。
结语:对于爱子,我认为多多少少是有点“双重人格”的,她小时候并没有快快乐乐的成长过,长大后会怎么样不太好说,一旦成了日本的女天皇,能不能“母仪天下”,也尚未可知。作为女性,真正的幸福并不在天皇的位子上,这一点,公主她妈看得还是很准的。
日本首相与财政大臣外交大臣是什么样的关系?
简单说几句吧。
在二战时期,一个内阁宣布辞职后。内阁的成员也可能会全体辞职,也就是说,当一个内阁倒台之后。新一个上任的内阁,要是想成立一个内阁,必须先有自己内阁的一套班子。在新首相上台前,首相既可以请原来旧内阁的成员加入自己的新内阁,也可以自己自找其他的日本军政大员做自己的内阁成员。
例如日本首相近卫文麿,他是几次成立内阁,又几次成为别的内阁成员。
在这过程中,一个新内阁自然要有外交和财政一把手,日本的财政大臣,日本人称之为藏相,财政部被叫做大藏省。外交部被称为外务省,当中的外交大臣,也就是外相。
要说起这三人的关系的话,比较难以说明这三人是否真的能看作一个集体,或者是相互关系之间恶劣。
近卫在第二次成立自己的内阁时候,选择了日本的“说话机器”(可以理解为口无遮拦的人)松冈洋右为自己的外相。没想到的是,外相就根本不和首相站在同一起点上。后来的“三国同盟”,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松冈洋右的自作主张,此外,松冈和近卫除了在对外关系上不是一路人之外。不能容忍松冈的近卫在恼怒之下要求松冈辞职,但松冈本身却是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泼皮无赖(松冈在九一八事变后,他自己在世界面前宣布日本“退出国联”,根本就不顾及其他日本人怎么想)。为了让松冈滚蛋,近卫只能宣布内阁辞职,第三次内阁成立时候,只是外相换掉了。
同样地,藏相也是会出现和首相等意见不和的情况。但是,在外界看来,藏相还可能是首相身边的一路人。“二二六事变中”被杀藏相高桥是清,就被造反的二百五士兵们认为是和冈田启介一样的坏蛋,因为高桥等人囚禁天皇,才让日本国内变得这样的贫穷。
此外,后来上台的东条英机和外相东乡茂德不和,就希望东乡辞职,自己可以控制他的内阁自行其事。如果东乡茂德辞职的话,那在日本的内阁呢,就没有谁能约束东条胡作非为。
同理,日本内阁的一些成员或者是可以制约首相,或者是听从首相意见在行动。而且,还不一定说现在的内阁倒台之后,内阁成员就随着上一届内阁不再进入日本政坛。平沼骐一郎不仅在二战时候自己组成内阁,在前后的几个内阁中,都曾经担任要职。
最后在日本投降的前夜,日本又一群二百五的乌合之众想要干掉投降铃木内阁成员,平沼骐一郎。
日本首相如果政见跟天皇不合?
日本天皇几百年都没有实权,都是将军掌权,到了明治维新时,才有人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把天皇推到了前台。
二战结束后,天皇不得干政更是被写进了宪法,从法律上杜绝了天皇参政的可能性。
就连退位的老天皇,在最初表现出想退下来的愿望时,都不能直接说我不干了。因为,那也是干政。他连不干了的权利都没有。
天皇现在就是个吉祥物,主管各种祭祀,接见一下国内外人士。
至于首相要不要搭理天皇,当然可不不用搭理。因为天皇根本就没有政治上的权利,有看法也只能私下里说说,公开表达就是干政,就是违宪。首相有什么非要必要搭理人家未公开表达的想法呢?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除非首相的想法跟自己的利益一致,可以通过天皇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许事情会有所不同。
比方说,安倍等日本右翼一直愿意抬高老天皇的地位,比如明仁在位的时候就是如此,但是明仁一直不愿意配合。他对二战以及安倍修宪有自己的看法,不愿意充当右翼的工具。
现在,德仁天皇只有一个独女,按照现在的规定,女性是无法继承皇位的。而下一代的男性继承人只有一个,就是是天皇弟弟的儿子。这样一来,德仁天皇的女儿,爱子公主一旦嫁人,连皇室的身份都会被剥夺。要想保住公主的身份,爱子就只能一辈子不婚,天皇夫妻怎么能忍心,所以一直在寻求让公主继位的可能性。
但是安倍真的是理都不理德仁天皇夫妻,根本谈都不谈,当没这回事。搞得天皇夫妻不得不拐弯抹角,迂回利用民意为自己的独女争取权利。
日本天皇不从政也没实权?
你知道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是哪个吗?不错,就是日本的菊花王朝。
那你知道世界上传承时间最长的王室是谁吗?不错,就是现在的日本王室。
日本菊花王朝号称万古一系,不论日本政坛如何变化,天皇的传承一直没有断绝。为了保持王室血统的纯正,日本王室有近亲结婚的习惯,这也导致家族内人丁的容貌、智力均受到影响。
现在的日本天皇确实没有实权,可是不代表以前的日本天皇没有实权。天皇是菊花王朝的君主,也是全日本的君主。
在明治维新改革以前,日本天皇就是幕府将军控制下的傀儡君主。同一时期的中国在不断进行王朝更替,而日本的菊花王朝始终没有变过,天皇的传承也是正常进行的,更替的只是掌权的幕府,比如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
日本的封建时代,由幕府将军挟持天皇,代行国家最高权利。在明治维新改革过后,日本天皇从幕府将军手中取得实权,并先后经历了明治天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时期的日本天皇)、大正天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天皇)、昭和天皇(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天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以保留天皇以及王室为代价向美国军队投降。战后,天皇仍然作为象征意义上的国家领袖,虽然不介入国家实际管理,但却是整个日本国家与大和民族的象征,具有一些特殊的权利。
与这种情况类似的,还有英国的王室、泰国的王室,今天的英国女王是伊丽莎白二世,泰国国王是拉玛十世(泰国国王在泰国地位非常高)。
没有了实权,不代表天皇没有事情可做,相反地,日本天皇每天要做的事还挺多,而且是领着国家的工资做事,比如弘扬与传承日本的文化传统,代表日本国家出访,批准国家的法律法规(注意仅仅是批准权,没有任何修改或介入的权利),召集国会(召集不是主持)。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军进驻日本。美国上将麦克阿瑟在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加速了日本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在美国人到来之前,迷信的日本人一直把天皇当做神灵看待,威严十足而且神圣不可侵犯。
(日本平成天皇与其皇后)
从几千年前开始,日本天皇就被认为是天照大神的后裔,而天照大神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像中国人心中的轩辕黄帝一样。打着神权的幌子,日本天皇已经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日本战败后,美国迫使日本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否定其代表“神”,并将权利移交给日本首相。随着天皇去神化,越来越多的日本人也开始了解日本天皇与王室的日常生活。按照后来修订的《日本国宪法》,天皇可以任命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批准国家法律、国家政令及条约,甚至是召集国会,批准国务大臣的任免。同时,天皇还可以与皇后出席礼仪性的外交事务活动和国家仪典等。总之,日本天皇虽然没有了实权,但在日本民间仍有超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