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怎么死的,陈宫和庞统的才能是不是被夸大了

天美资源网

陈宫怎么死的,陈宫和庞统的才能是不是被夸大了?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三国演义中陈宫和庞统的才能是不是被夸大了?其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基本遵照史实,还是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历史。

陈宫怎么死的,陈宫和庞统的才能是不是被夸大了

一、历史上的陈宫与《三国演义》中的陈宫

陈宫,字公台,东汉末年人,是吕布帐下第一谋士,今山东莘县人。性格耿直但足智多谋。

公元192年,兖州刺史刘岱讨伐黄巾军时战死,陈宫建议曹操趁机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此后,陈宫曹操反目,因因曹操杀害边让等名士。而后被叛曹操迎接吕布入住兖州,成为吕布的第一谋士,并攻打曹操,取得兖州与徐州。下邳一站,吕布战败后,陈宫一心求死。

1、《三国演义》中的陈宫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陈宫于书中第四回登场。

(一)跟随曹操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被朝廷悬赏通缉,陈宫无意中捉拿了曹操,然后在狱中推心置腹,又放了曹操,后来陈宫觉得曹操误杀了吕伯奢而弃曹。

(二)陈宫投奔陶谦

陈宫背弃曹操后,投靠陶谦。在第十回中,曹操的父亲经过徐州,却在徐州被误杀,曹操以报父仇之名攻打徐州,陈宫游说曹操求其退兵,遭到拒绝。而后,投靠吕布,起兵偷袭曹操根据地兖州,从此陈宫成为吕布军师。

但是吕布刚愎自用,又沉迷酒色,误中陈登父子的离间计,最后战败被杀,陈宫也在下邳城南门被徐晃擒获。在白门楼前,曹操劝陈宫投降,但陈宫不肯,曹操忍痛处决了陈宫。

2、历史上真实的陈宫

(一)辅佐曹操夺得兖州

公元192年,兖州刺史刘岱讨伐黄巾军时战死,陈宫通过外交,为曹操收取兖州,并且争取到鲍信的支持,让曹操得以担任兖州刺史,并且正大光明的讨伐兖州黄巾军。

(二)背叛曹操投奔吕布

曹操得势之后,因为有些名士议论曹操的祖上是宦官,因而处死了不少兖州名士,而陈宫与其中的几位名士是朋友,陈宫很是对曹操不满。

公元194年,曹操征伐陶谦,陈宫留守东郡,乘次机会,与陈留太守张邈、张超、许汜及王楷等反叛,领吕布进入兖州,曹操数座城池落日吕布之手。然而最终曹操使用离间计策,打败吕布,后,投靠刘备。

(三)下邳战败、一心赴死

公元198年冬天,曹操围攻下邳,吕布害怕,打算投降。陈宫说:“曹操远来,势不能停留过久。将军如果率领步、骑兵屯驻城外,由我率领剩下的军队在内守城,如果曹军进攻将军,我就领兵攻击他们的后背;如果曹军攻城,则将军在外援救。不过一个月,曹军粮食吃光,我们再行反击,可以破敌。”吕布同意,但在吕布妻子的谗言下,吕布害怕陈宫投靠曹操、未实施这个谋略。

十一月,曹操挖壕沟并包围下邳城。久攻不下,曹操与撤兵,这时,荀攸、郭嘉献计开凿沟渠,引沂水、泗水来灌城。

十二月,吕布军营人心涣散,部将侯成、魏续、宋宪等密谋叛变,绑了吕布投降了曹操。曹操曹操斩吕布、高顺等。但是陈宫一心就求死、无奈,曹操杀之,并赡养其亲人。

二、历史上的庞统与《三国演义》中的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今湖北襄阳人。与诸葛亮一同被拜为军师中郎将。在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时,献上中下三条计。不幸的是,在进攻雒县时,庞统中箭而亡,年仅三十六岁,死后,追封为关内侯。

1、《三国演义》中的庞统

庞统之前是过着隐居的生活,在在赤壁之战后,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被刘备拜为军师中郎将。

公元211年冬,刘备听庞统建言,进兵西川。刘备亲率五万兵马,以庞统为军师,黄忠、魏延为主将,向西川进发。在接近雒城时,刘备与庞统分两路进军,刘备与黄忠走大路,进攻雒城东门,庞统与魏延走小路,进攻雒城西门。

但是,在出发前,刘备将自己的坐骑的卢马与庞统更换。张任得知刘备的兵马分两路前来攻城,随即在落风坡设下埋伏。庞统引军到落凤坡时,张任遥指军中大将对部下说:"骑白马者必是刘备。前面的人马尽行放过,不要惊动。只等刘备来到,一齐下手。

当庞统行军到了落风坡时,看到此处的地形,料想会有伏兵,赶快下令撤退,可是,张任的箭如流星,一起射向庞统,终,死于乱箭之下。

2、历史上真实的庞统

(一)遇明主拜为军师

刘备占据荆州后,被封为荆州牧(名义上被封),庞统先是被封为耒阳县令。在任期间不理县务,被免官。鲁肃写信给刘备,让其重用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经过一番交流,刘备对庞统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亚于诸葛亮,后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二)庞统献计征伐蜀地

公元211年,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后来在庞统的劝说下,刘备准备取益州,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

公元212年十二月,庞统向刘备献上三条计策,刘备采纳中计。在斩杀杨怀高沛后,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

(三)落凤坡死于乱箭之下

公元214年,刘备命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不久,刘备包围雒城(在今四川广汉北)。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为表彰他的功勋,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葬于落凤坡(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的庞统祠旁约2公里处)。

三、总结

对比历史上的和三国演义中陈宫和庞统的才能,可见出入不是很大,《三国演义》基本遵照史实来写的他二人。

陈宫为何让吕布送女儿给袁术?

答:因为陈宫想杀刘备。

陈宫在和吕布密谋从张飞手中夺得徐州时,可能早就已经有除掉刘备之心,但苦于没有机会。而陈宫让吕布尽快和袁术接亲可能考虑的是把吕布的爱女嫁给袁术之子,这样吕布就不会再反悔帮刘备,只要除了刘备就能稳坐徐州。

但陈宫忘记了夺人之所爱必受其恨,他这样的做法使得吕布从此对他开始变得冷漠,而且有的话也不再听了。所以陈宫此谋不仅没有帮助吕布,也让吕布觉得自己被陈宫坑了,陈宫是自己坑了自己一把。

三国演义陈宫被曹操捉住?

千万不要被曹操的假象迷住了,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正史中,曹操抓住陈宫后,都是想杀了他,绝无留下陈宫之心。

说到陈宫与曹操的交情,其实两人并没有什么深厚交情,不过是落水相逢,陈宫在没有完全了解曹操之前,就投靠曹操一起从事反对董卓的大业。

陈宫原本是中牟县县令,而曹操当时是刺杀董卓未遂的刺客,被董卓下令全国捉拿,曹操逃到中牟县后被士兵捉住,陈宫白天将曹操下狱,晚上私自审问曹操后得知,曹操是想回到家乡召集义军讨伐董卓,陈宫深受感动,于是弃官投靠曹操,随曹操一起创业。

这就是陈宫与曹操的交情,原本两个陌生人,仅仅因为陈宫听说了曹操要举义兵讨伐董卓,便让一心为国的陈宫倾向投靠,这叫志同道合,如果说陈宫和曹操还有什么其他交情的话,那么志向相同也让两人走到了一起。

但是,陈宫仅仅是听从了曹操的一面之词,对曹操的为人完全不知情,就草率的投靠了曹操,导致后来陈宫又离开曹操,迎立吕布的故事,最终为曹操所杀,陈宫虽然有心为国,但相遇曹操不过一天时间,就决定跟随,实在是勇气可嘉。

原本是志同道合的两个人,在陈宫对曹操逐渐了解之后,两人的交情开始分崩离析,最终分道扬镳,各奔东西,而让陈宫产生离开曹操的念头就是因为曹操过于狠毒,以莫须有的怀疑心态杀死了吕伯奢一家人,这让陈宫感动曹操太过狠毒,这不是自已的追求,于是离开曹操。

除了曹操多疑、狠毒之外,曹操还说了一句让陈宫心寒的话,这句话就是“宁可我曹操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曹操”,一时之间,曹操给陈宫的印象就是天下头号奸雄的形象,也让陈宫选择离开曹操。

陈宫离开曹操之前,本来还想杀了曹操,但转念一想,陈宫是自愿跟随曹操的,又没有人逼他,如果就这样杀了曹操,恐怕落下个不义的名声,于是没陈宫没有杀曹操,就直接离开了,可见陈宫此人相当重名声,有仁义,没有因为曹操不仁而做出不义的事来。

如果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话,那么陈宫与曹操的交情还不如君子之交,只能算萍水相逢。

陈宫离开曹操后投靠了徐州刺史陶谦,与曹操再次见面则是几年以后了,当时曹操父亲一家人被陶谦手下的张闿所杀,曹操为了报父亲被杀之仇,兴兵攻打徐州,一路屠城,陈宫作为陶谦的说客前往劝说曹操罢兵。

曹操原本是不想见陶谦的说客,听说是陈宫来了,还是见了一面,曹操当然是不同意了,还对陈宫当年离去耿耿于怀,其实这个时候无论是谁来劝,曹操都不会同意的,因为这是曹操攻打徐州的天赐良机,报父仇是小事,攻打徐州才是大事,曹操是做大事的,但必须打着报父仇的幌子,没有比这更好的理由了。

陈宫劝说曹操失败后,没脸回去,直接投靠了陈留太守张邈,以另一种方式阻止了曹操攻打徐州,陈宫的方法就是趁曹操在徐州征战时,联合张邈、吕布等人,袭击了曹操的根据地兖州,结果整个兖州除了三座城池之外,全部投降了吕布、陈宫等人。

这一下子,把曹操害得不轻,如果根据地全丢了,曹操就是无根之水了,别说作一番大事,连立足都是问题,曹操立即回军攻打陈宫与吕布。

在与陈宫、吕布的兖州争夺战中,曹操好几次被吕布打败,但最后都化险为夷,凭着计谋与能力最终击败吕布,吕布之所以失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吕布不太听从陈宫的建议,才导致最终的失败。

当曹操最后一次见到陈宫时,则是在白门楼吕布战败之时,当时吕布被自已手下的侯成、魏续、宋宪等人出卖被俘虏,陈宫也因为兵败被抓,曹操还一度表现得很不情愿杀陈宫,但因为陈宫不愿意投降,最终还是被曹操所杀。

曹操这个天下枭雄千万不能看表面,要看曹操的内心在想什么和曹操在做什么?

比如说吕布,曹操在决定吕布的命运前,还曾特意问过坐在一边的刘备,如何处理?刘备的回答是:曹公难道忘记了当年的丁原和董卓的事情吗?刘备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吕布不是个忠心之人,他即使现在投降,将来也一定会反的,而且吕布已经有两次在背后屠杀主公的行为,这是谁也不能接收的。

曹操蠢吗?不可能,曹操明明知道吕布是这样的人,还要问坐在一边刘备的意见,说明曹操是何其的聪明与狡猾,让人看起来是刘备想杀吕布,而不是他曹操想杀吕布,这叫什么?这叫借刀杀人,曹操既留下了一个好名声,又没有落下杀名将的恶名。

同样的道理,曹操就是想杀陈宫,但曹操不露声色,先是故意与陈宫拉旧情,然后问陈宫今天的事怎么办呢?曹操会不知道怎么办吗?曹操明明知道陈宫的为人,嫉恶如仇、视死如归,这么一问,陈宫很自然就说:今天唯有一死。

怎么样?看起来高明吧,明明是曹操想杀陈宫,看起来却是陈宫想要自杀,但曹操并没有马上杀陈宫,而是接着演戏,继续问陈宫:你如果死了,老婆孩子怎么办?老母亲怎么办?

耿直的陈宫就被曹操绕进了圈套,唯有对曹操说:我听说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会伤害别人的亲人,以仁政治理天下的人,不会灭亡别人的宗祀,我陈宫只求一死,对于家人别无挂念,如何处理家人,全在曹操你。

戏演足了,最后陈宫就被杀害了,明明就是曹操想杀陈宫,最后这事看起来却是陈宫自已寻死的,到最后曹操善待了陈宫的家人,曹操杀陈宫,还得到了孝道与仁政的好名声,天下枭雄有谁玩政治能玩过曹操的!

曹操就是个天生玩政治的高手,所有的交情在政治面前一文不值,曹操原本就是想杀陈宫的,一是因为陈宫谋划几乎就要夺取了曹操的根据地兖州,差一点就要了曹操的命;二是曹操了解陈宫的性格,陈宫是不肯投降的,一个不肯投降的人,即使再有才能,不能为我所用,当然会是杀了。

陈姓的名人都有哪些人?

陈姓名人人才济济,数不胜数,从秦汉时的陈胜、陈平,到现代的陈能宽、陈毅,无一不是赫赫有名,名垂青史。今天我给大家说的这一位,是在战争中击败过林彪的陈明仁上将。

陈明仁是黄埔一期优秀的毕业生。在北伐过程中,是第一个冲上惠州城头,为攻克惠州,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1944年,陈明仁率远征军进入滇西,滕冲一仗,歼敌4000余人,随后,他又指挥了围攻松山,出击龙陵,攻克回龙山等战役,每战皆捷,最后攻克日军的重要据点遮放,协助友军攻克了中缅边界重镇畹町。完成中印两军胜利会师任务。由此,陈明仁被誉为“能战之将”。”

在解放战争时,陈明仁深明大义,为了使长沙市人民免遭生灵涂炭,果断决定起义。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陈氏名人廖若繁星,不可胜数。陈明仁将军是其中的佼佼者。个人见解,不喜勿喷。我是陈雷军,望陈姓族人相互关注。

三国陈宫白门楼原话?

白门楼陈宫和曹操的经典对话,原文如下:

陈宫被俘,徐晃解陈宫至。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操曰:“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宫曰:“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操曰:“公自谓足智多谋,今竟何如?”宫顾吕布曰:“恨此人不从吾言!若从吾言,未必被擒也。”

操曰:“今日之事当如何?”宫大声曰:“今日有死而已!”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宫曰:“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操有留恋之意。

宫径步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宫并不回顾。操谓从者曰:“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宫闻言亦不开口,伸颈就刑。众皆下泪。操以棺柩盛其尸,葬于许都。

后人有诗叹之曰: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 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