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猪和谁是近亲,猿猴后面的祖先?
猿猴的祖先是原猴。古新世的地球是个温暖平静的世界,广袤的热带森林向赤道两侧伸展,远远超出了今天的范围。欧、亚、非三大洲到处是热带森林,北美大部分是丛林。当时的北美洲与欧洲通过格陵兰连成一片大陆。
在这片森林的居民中,有一大群长有尾巴、外形像老鼠的哺乳动物。它们今天的近亲是一批专门吃昆虫和果实的哺乳动物,如田鼠、豪猪和鼹鼠。可能由于地面上竞争过于激烈,也可能由于树上存在比地面上更为丰富的食物,一些早期的哺乳动物开始爬上树去,以果实、昆虫、鸟蛋以及幼鸟等为食。
今天非洲和亚洲仍残存这种早期灵长类的孑遗,它们被称为“原猴”,其中包括颇有名气的狐猴和眼镜猴。这些原猴几千万年来体形骨骼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非常适应它们的生存环境。但是,另外一些种类却变化很大,从中迅速辐射演化出生存于当今世界上的所有原猴、猴、猿及人类
老鼠的近亲有哪些?
啮齿目Rodentia是哺乳动物中最大最成功的一类,拥有哺乳动物中2/5的种类,分布几乎遍及南极和少数海岛以外的世界各地。对于种类繁多的啮齿类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争议比较大,主要是根据颅骨上咬肌的结构和附着情况、牙齿、下颌骨等进行分类。
传统上一般分成松鼠型亚目Sciuromorpha、鼠型亚目Myomorpha和豪猪型亚目Hystricomorpha三个亚目,其中松鼠型亚目是最原始的啮齿类,分化比较早,其成员间差异较大,有时被分成几个不同的亚目,比较常见的是将最原始的成员分出始啮亚目Protogomorpha。
鼠型亚目起源于松鼠型亚目,下颌骨和松鼠型亚目接近,有时可并入松鼠型亚目或再分出不同的亚目。
豪猪型亚目较早和其它啮齿类分化出来,成员之间体型和习性差异很大,但下颌骨均为豪猪型,也有人将其分成2~3个不同的亚目。
最早的啮齿目成员见于古新世晚期,与松鼠略有些类似,后来啮齿目迅速繁盛,成为最成功的哺乳动物,其繁盛可能是多瘤齿兽等与其相似的较原始类型灭绝的原因。
啮齿目的起源也有较多的争议,现在多认为与兔型目共同起源于 兽目。啮齿目多为小型的植食性动物,是各地食物链的重要构成,但不少种类食性较杂,也有少数主要食昆虫等小型动物或者食鱼,有些种类则体型较大
针鼹与刺猬?
完全两码事。
针鼹属于哺乳纲、单孔目、针鼹科。刺猬属于哺乳纲、猬形目(原称食虫目)、猬科。这两种动物外表很像,身体的背面和侧面都布满长短不一的针刺,腹面的毛短而柔软,颜色较淡。眼睛和耳朵都很小,但具有外耳壳。遇敌害时都能将身体卷曲成球状,将刺朝外,保护自己。都喜欢以白蚁和蚂蚁为食。这些是共同点。
但两种动物也有许多不同点。
从外形上说,针鼹没有尾巴,而刺猬有一个小尾巴。针鼹体表在针刺下还被有褐色或黑色的毛,而刺猬的针刺下没有毛。针鼹的针刺中空坚硬,而刺猬的针刺是实心的。针鼹的针刺能脱离针鼹的身体,刺入来犯者的体内。一段时间以后,脱落处又会长出新的针刺。而刺猬的针刺不能脱落。
但两种动物最主要的区别还在于它们的生理结构完全不同。
针鼹是鸭嘴兽的近亲,同属于哺乳动物中的单孔类,排泄道与生殖道均开口于身体后部的泄殖腔内,所以也是一种原始、低等的哺乳动物。而刺猬的排泄道与生殖道分别开口。
针鼹没有子宫,繁殖时是产卵的。针鼹会把卵产在育儿袋内孵化,孵化出的幼仔发育极不完全。由于雌兽没有乳头,幼仔只能在袋囊中舔食由雌兽腹部的乳孔流出的乳汁长大。
而刺猬是进化完全的胎生动物,幼仔出生时发育良好,全身已经长满柔软的短刺和毛发。幼仔从母亲的乳头吸食乳汁成长。
由此可见,针鼹与刺猬只是外形相似,其生理结构和进化路径完全不同,是两种动物。
猿类的祖先?
猿猴的祖先是原猴。古新世的地球是个温暖平静的世界,广袤的热带森林向赤道两侧伸展,远远超出了今天的范围。
欧、亚、非三大洲到处是热带森林,北美大部分是丛林。当时的北美洲与欧洲通过格陵兰连成一片大陆,在这片森林的居民中,有一大群长有尾巴、外形像老鼠的哺乳动物。
它们今天的近亲是一批专门吃昆虫和果实的哺乳动物,如田鼠、豪猪和鼹鼠。
可能由于地面上竞争过于激烈,也可能由于树上存在比地面上更为丰富的食物,一些早期的哺乳动物开始爬上树去,以果实、昆虫、鸟蛋以及鸟等为食
1000万年前的史前动物除了恐龙?
1000万年前恐龙早就灭绝了!
严谨的讲,非鸟恐龙在距今6600万年前的大灭绝中全部灭绝的,幸存下来的鸟类尽管是恐龙的后裔,但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恐龙啦。
距今1000万年前,已经属于新生代——新近纪——中新世时期(Miocene Epoch),当时的地球是这个样子的:
当时的欧洲是这个样子的:
中新世时期全球温度比今天高4-5℃,整个地球都处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海平面也要比今天高,所以可以看到当时的欧洲许多地方都被淹没在海平面之下。
1000万年前的陆生脊椎动物以哺乳动物为主,特别是草原面积的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型的哺乳动物。当时世界各地的景象是这样子的
上图中右面两只打斗的猛兽是著名的犬熊,犬熊类脑袋像狗、身体像狮子,是专业杀手,是那个时代最强悍的掠食者,主要生存于欧洲与北美洲。
那么1000万年前的中国都有哪些动物呢?下面这张地图上标注的黑点就是中国中中新世时期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的分布,其中代表了1000万年前的动物组合的便是著名的“三趾马动物群”,时代是距今1200-500万年前。
三趾马动物群的已知动物种类包括啮齿类的原鼬鼠、副竹鼠、甘肃豪猪,食肉类的短吻犬、中华副美洲獾、近狼獾、小原臭鼬、霍氏原臭鼬、大密齿獾、中华貂、鼬鬣狗、似鬣狗鬣形兽、翁氏鬣形兽、变异副鬣狗、巨鬣狗、巴氏剑齿虎、野猫、小后猫,长鼻类的保德四棱齿象,奇蹄类的东乡三趾马、贾氏三趾马、渭河三趾马、腔脊三趾马、膜鼻三趾马、和政无鼻角犀、维氏大唇犀、伊朗犀、简单副板齿犀、临夏副板齿犀、林氏额鼻角犀、双角犀、钩爪兽,偶蹄类的斯氏弓颌猪、弱獠猪、叉角鹿、后麂、新罗斯祖鹿、萨摩麟、舒氏河南兽、小齿古麟、羚羊、步氏和政羊、中新羚、中华羚、原大羚、陕西旋角羊等,还发了临夏鸵鸟化石。
图注:近狼獾,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巨鬣狗,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巴氏剑齿虎,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四棱齿象,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幅板齿犀,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巨鬣狗攻击大唇犀,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三趾马,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和政羊,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临夏鸵鸟,图片来自网络
以三趾马动物群为代表的1000万年前的中新世动物群仅仅是当时陆生动物的代表,在那个时代还生活着许许多多我们并不熟悉的古生物,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展开啦。如果对古生物感兴趣,可以持续关注我的内容哦。
图片来自网络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