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儿是谁的儿子,他是不是太上老君的儿子

天美资源网

红孩儿是谁的儿子,他是不是太上老君的儿子?

关于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是谁教的,这也是一个聚讼的话题,由于吴闲云的误导,许多人相信了太上老君教的这一说法,还煞有介事的整出一段绯闻来,说什么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私生子,铁扇公主是太上老君小蜜,牛魔王喜当爹云云。小编对这种瞎说八道表示义正言辞的反对。不能说红孩儿长得不像牛魔王又会三昧真火,铁扇公主会使芭蕉扇,他们住的火焰山又是孙悟空踢到凡间的一块炼丹炉的砖,就能闲扯出这么无聊的说法。小编今天给纠纠偏,以正视听。

关于红孩儿三昧真火的出处,书中是有确切记载的。首先是钻头号山一帮土地山神旁述,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红孩儿,号叫做圣婴大王。就是说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是在火焰山修行时炼成的,换言之跟火焰山的地理环境是有关系的。没有火焰山很可能练不成。接着跟孙悟空猪八戒对战时吐出火来,好火:炎炎烈烈盈空燎,赫赫威威遍地红。却似火轮飞上下,犹如炭屑舞西东。这火不是燧人钻木,又不是老子炮丹,非天火,非野火,乃是妖魔修炼成真三昧火。五辆车儿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彻通灵。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长空万物荣。妖邪久悟呼三昧,永镇西方第一名。

红孩儿是谁的儿子,他是不是太上老君的儿子

看到了没,说的很明白,这火不是燧人钻木火,又不是老子炮丹火,非天火,非野火,乃是妖魔修炼成真三昧火。吴承恩老先生就怕有人把三昧真火往太上老君身上扯,专门这里做了注释,跟太上老君一毛钱关系没有,我就纳闷人们为啥非要牵强附会的给老君整个老婆儿子出来。三昧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有一般和特殊两层含义:它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虑的能力,或者指修习所得的发展了的集中力。从而它也就变成了可以使禅定者进入更高境界并完全改变生命状态的神秘力量。一共有二十五种定论交换修炼,最终成道是为了得到无生法忍至涅槃成佛的结果。

所以三昧真火是佛家功夫,不是道家的。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火叫做六丁六甲火,不叫三昧真火。那么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是谁教的呢,正是授业恩师弥勒佛。红孩儿出生后遍访名师,一共拜了五十三位佛界大拿学习功夫,称作五十三参,其中就有弥勒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四大菩萨。弥勒菩萨成佛之后,红孩儿成为弥勒佛身边两大童子之一,另一位就是黄眉童子。如来派金蝉子下界西天取经,弥勒佛派红孩儿下界给取经团添堵,结果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走了,成为观音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

于是最重要的问题来了,弥勒佛会用火吗。答案是肯定的。大家看过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吧,里面有个明教,火焰是明教的图腾,手持圣火令的人才能成为明教教主。明教正式名称为摩尼教,又作牟尼教,发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为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ānī)所创立,摩尼声称自己是佛教释迦牟尼,拜火教琐罗亚斯德和基督教耶稣的继承者,也是最后一位先知。摩尼教在魏晋时期传入我国,大唐武则天时期一度盛行,全国广建大云光明寺。摩尼教声称明尊要下凡拯救众生,明尊下凡时就是以佛教的未来佛弥勒佛现身的,西域发现的摩尼教壁画常见摩尼教神祇脚踩佛教的莲台,残片M801声称摩尼为打开乐园大门的弥勒佛,M42则记载了明使的训话:由于你从佛陀得到本领与智慧,女神曾妒忌你。当佛陀涅般时,他曾命令你,在这里等待弥勒佛。此处弥勒佛即摩尼。

于是一条线索出来了。红孩儿遍访名师之后回到了火焰山,只有弥勒菩萨发现他是一块好料,可以培养,于是亲自赶往火焰山,借着火焰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给他量身定做了一套三昧真火的武功。三昧真火里就有弥勒佛的法力加持。所以不仅龙王的凡水灭不了三昧真火,就连观音菩萨净瓶里的水也灭不了。所以观音菩萨根本没给红孩儿吐火的机会。如果红孩儿吐了火,她也只能徒叹奈何。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分层概括?

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苦肉计骗取了唐僧的信任,纵风将唐僧慑走。悟空打探到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而他与牛魔王是结拜兄弟,那么红孩儿就是自己侄儿子。正大光明上山跟红孩儿认亲戚要放人,结果红孩儿不买帐,把孙悟空乱棍赶出。

孙悟空想到假扮牛魔王哄儿子放人,结果因为不知道红孩儿生日而被识破,再次被赶出。没办法只能硬闯救人,却被红孩儿三味真火烧得悟空落荒而逃。悟空请来龙王洒下雨水,又被烧伤。无计可行之下,八戒去请观音相助,却在路上被红孩儿假扮观音捉去。

孙悟空一时不能降服,亲去落伽山请来观音菩萨,又让护法惠岸木吒借来托塔天王李靖的天罡刀,最终悟空真观音用莲花宝座,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是不是牛魔王的亲生孩子?

红孩儿并不是牛魔王亲生,而是太上老君之子。牛魔王虽与罗刹女铁扇公主一见钟情,二人相爱五百年,但其中夹杂各种斗争,又有九尾狐狸、玉面狐狸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太上老君在众多关系中难以平衡,终于棋差一着,和罗刹女生下了红孩儿。

话说当年盘古以盘古幡劈开混沌,清浊乾坤,开辟洪荒世界,演变六道轮回,终因无力而而薨,元神化为三清,曰: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头部化为四岳,双目生成日月,精血毛发变成江海草木。

后又有女娲抟土造人,育化万物,天地间才得以生机勃勃。这时,仙芝灵草遍布宇内,飞禽走兽常年服用,益寿延年成仙得道,天地之间其乐融融。

诸仙本以为可得长生,然仙芝灵草时有时无,神仙们发现一旦没有仙芝灵草的滋养,寿命终有尽头。于是,诸仙四处寻访长生之道,如若遇到长生之物,不免大动干戈,互相争夺。

紫微大帝偶然寻得三千六百株蟠桃,并将其移于一处,号曰“蟠桃园”,各路神仙闻讯,趋之若鹜。

为平息三界纷争,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代表三清出面主持和谈,于九重天建起凌霄宝殿,紫微大帝居于其中统领三界,每五百年举行一次蟠桃盛会,效忠天庭可得仙桃延年益寿者称为神仙,违逆天庭者便任其自生自灭。然有大神通者,即使离开蟠桃,通过修炼也可得百年千年的寿命,在神仙眼中,他们便成了妖魔鬼怪。

之后,天庭易主,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娑婆世界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其中东胜神洲最得天地之精,不仅物华天宝,而且有狼、虫、虎、豹等各样妖王七十二洞。

妖王们经年累月,征战不休,最后只剩下六大部落:牛族、鹏族、猿族、蛟龙部落、狮驼部落、禺狨部落。

牛族首领牛魔王乃是一个人身巨怪,通体黑毛,头上两个硕大牛角,泛着点点冷光,仿佛一双削铁如泥的利刃,眼睛迸出摄人寒意,眉毛红艳如血。

牛魔王本是一头黑牛,后入深山修道,因天资聪颖,自悟成道,习得了一身通天彻地的本领,他的坐骑乃早年间在东海之滨收服的一只避水金睛兽,那兽通体碧绿,长相奇特,貌似麒麟,龙口、狮头,满嘴獠牙,驭之可上天下海,无所不能达。

牛魔王早有并吞宇内之志,他胁迫蛟龙、狮驼两大部落,先是消灭了禺狨部落,后又打败猿族,侵占了十洲之祖,三岛来龙,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的花果山,继而开始觊觎东海之宝。

此时天庭之上,玉帝羽翼渐丰,急于培植势力。玉帝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许旌阳为智囊、军师之后,天庭倒也多年无事。这日玉帝听闻东海龙王敖广禀告,东胜神洲众妖王侵扰东海,遂招许旌阳入殿商讨。

许旌阳认为,妖王借宝,敖广不给,反向天庭求助,说明其眼中只有玉帝,如若不理,敖广必会求助于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定会让敖广答应妖王所求,三界诸神自是不会说什么,但私下肯定会议论纷纷,天庭之主不是玉帝而是太上老君。

许旌阳一番话让玉帝怵然心惊,妖王之乱只是疮癣小疾,太上老君却是肘腋之患。三清罢黜紫微大帝之后,早有废黜玉帝之心,虽然此时的玉帝只是三清傀儡,但终是心有不甘。

玉帝本意要派托塔天王李靖下界讨妖,然而许旌阳却推选南天门四大天王。玉帝略一沉思,不由称秒。李天王与太上老君,关系不明,立场始终中立,而那四大天王却是佛门中人。

当年太上老君为对抗紫微大帝,西出函谷,化胡为佛,将佛门四员猛将安插在天庭,说是镇守南天门,实则却是有监视天庭充当耳目之意。虽说后来,佛门与太上老君分道扬镳,但这四人跟佛门关系终要比跟太上老君要近。

玉帝宣四大天王进得凌霄宝殿,东方持国天王走在最前,其后南方增长天王,身着青色,一身甲胄,手握宝剑,渊渟岳峙,气宇轩昂,之后西方广目天王,一身红色盔甲,左手缠一条毒蛇,右手捏一枚宝珠,最后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怀中一把宝伞。

这四大天王虽镇守南天门,在下界却也各司其职。须弥山山腹中又有一山,犍陀罗山,山上四个山头,四大天王各居一山各护一天,持国天王守护东胜神洲,增长天王守护南赡部洲,广目天王守护西牛贺洲,多闻天王守护北俱芦洲。

四大天王领命之后,各回本部,点校人马,杀气腾腾地奔向东胜神洲花果山。

牛魔王率六部妖兵戮力同心共御外辱,但见天边黄风滚滚遮天暗,紫雾腾腾罩地昏。多闻天王为首战立功,率领众罗刹杀向地面上的六大部落,但见前面的男罗刹黑身、朱发、绿目,个个凶神恶煞,女罗刹紧随其后,个个如绝美妇人,袅袅娜娜。

牛族士兵见这位绿袍将军出征居然带着众多女妖,个个嬉笑不已。

说话间,男罗刹已经杀到,扑向队伍前面的猿族、禺狨族和狮驼族。男罗刹虽手无寸铁,但骁勇善战,他们随手抓起敌人,不打不抛,直接塞进嘴里,大嚼起来,顿时惨叫声、惊呼声充斥天地,六部妖兵军心几乎大乱。

狮驼王见状,虚空画出一个太极八卦图,嘴里念念有词,只见远处一山峰凭空拔地而起,缓缓升起,对准多闻天王砸将过来。

多闻天王不敢怠慢,祭出手中宝伞,那把平平无奇的宝伞即刻璀璨生光,大放异彩,伞骨撑开,伞面展开,飞速旋转,像一个巨大陀螺,呼呼生风锐不可挡,移到山峰上方。

随后,多闻天王大手一挥,女罗刹倾巢出动。女罗刹个个肤色白里透红,身材高大窈窕,或金发碧眼高鼻深目,或黑发披肩艳若桃花,前伏后起,左回右旋,身子柔软至极,袅袅娜娜地杀将过来,宛若长蛇在空中游弋过来。

当中一位罗刹女,头裹团花手帕,身穿纳锦云袍,深邃的双目射出迷人光彩,微微一笑,动人心魄。见此尤物,狮驼王大为分心,空中山峰速度放缓。罗刹女来到狮驼王近前,忽然利爪伸出,抓向狮驼王,眼看一代妖王就要命丧敌手,突然一根混铁棍斜刺里戳来,点向罗刹女肋下,定睛一看,正是那大力牛魔王。

罗刹女没想到牛魔王没被迷倒,竟然发起攻击,慌得立即回身自保,不想牛魔王的混铁棍突然转向,轻轻地挑向头部。罗刹女急忙侧头,混铁棍贴着脸腮掠过,将头上的团花手帕挑了下来,但见罗刹女云鬓散乱,长发倾泻。

牛魔王一声好美之后,又将手帕拿到鼻子闻了闻,又是一声好香。罗刹女听到牛魔王疯言疯语,气得七窍生烟,发疯似地扑向牛魔王,想要抢回手帕。

牛魔王自消灭了六大部落,统一东胜神洲的大业指日可待,然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当这位罗刹女出现眼前,牛魔王只觉这位罗刹女就是他一生守候,必须要跟她厮守终生。

罗刹女一击不中,牛魔王顺势脚下一绊,见其趔趄欲倒,乘势揽住罗刹女的蛮腰,又是一阵浪语。牛魔王放开,二人再战,此时的罗刹女早已是满面娇羞,娇喘连连又冲了上来,发疯似地要杀掉牛魔王。

牛魔王一心要降服这美貌妇人,而在众妖及天兵天将眼里,这那里是以命相搏,分明就是卿卿我我,共话恩爱。

罗刹女被牛魔王当众调戏,羞愧难当,但自己又不是对方敌手,心中暗下主意,索性与牛魔王同归于尽,好过众人指指点点。

当牛魔王挥棍击向罗刹女天灵之时,罗刹女不躲不避,挺起宝剑当胸刺向牛魔王。牛魔王那里会想到罗刹女竟会用此等方式,只得奋力回撤,硬生生地卸掉了铁棍的下击之力,可是罗刹女的宝剑却插进了牛魔王的腹部。

罗刹女没想到牛魔王会对自己手下留情,一时间手握宝剑,怔怔不语。此时罗刹女已是百感交集,不知如何是好,和牛魔王打了上百个回合,心中隐隐起了凡心动了尘念。

便在此时,天空中碎石纷纷降落,犹如瓢泼大雨,其中一块挟千钧之势朝牛魔王砸将过来,牛魔王负伤吃痛无力逃脱,就在电光火石的刹那间,罗刹女把心一横,义无反顾地冲了过去,抱住牛魔王,就地一滚,躲过了巨石。

压在罗刹女身上的牛魔王,面露喜色,双目微润,随后就昏了过去。

四大天王本以为胜局已定,正欲大举进攻,忽听半空中鸣金收兵,众人愕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原来玉帝遣四大天王前往下界擒妖之时,天蓬元帅受太上老君暗中指使,亲率八万水军包围广寒宫捉拿与嫦娥幽会的玉皇大帝,嫦娥为维护情郎,嫁祸天蓬醉酒调戏。天蓬一时不忿,意欲率天河水兵攻打凌霄宝殿,天上老君也想趁此机会逼玉帝退位。

四大天王听此消息,自是鸣金收兵,速回天庭救驾。四大天王急回凌霄宝殿救驾,六大部落欢欣鼓舞,大肆庆祝一番后便各回本部。牛魔王静养疗伤,罗刹女随侍榻前,端茶倒水好不殷勤。

失血过多,脸色苍白的牛魔王,痴痴地望着貌若天仙的罗刹女,令其面红耳赤,不敢直视。

牛魔王郑重向罗刹女提亲,罗刹女本就性格粗豪,敢作敢当,敢爱敢恨,当即答应。随后牛魔王向五大部落发出请帖,将花果山装扮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切准备妥当,就等着与罗刹女成亲。

这一天,牛魔王正跟罗刹女商量成亲仪式的诸般细节,多闻天王派罗刹女姐妹传来消息,他一直将罗刹女视若己出,今若出嫁,岂可马马虎虎,本应三书六礼,明媒正娶,现木已成舟,然必须要八抬大轿前往须弥山迎娶。

罗刹女在姐妹们簇拥之下返回须弥山犍陀罗山。这日,牛魔王身着大红衣裳,八名鹏族战士抬着轿子紧跟其后,一起向须弥山犍陀罗山而去。

但见须弥山形似圆冠金字,主峰四季冰雪覆盖,身如水晶砌成,宛似玉镶冰雕,在阳光照耀下之下,闪耀着奇异光芒,夺人眼目,摄人心魄。

多闻天王身穿旃檀金衣,端坐天王殿,右手持慧伞,左手持吐宝鼠,锁子连环甲、锁子连环战靴,精雕细刻,工艺精美,身后两条飘逸的绿丝绸帛带蜿蜒至莲花座上。

待到牛魔王礼毕,多闻天王笑言,前日一场恶斗,牛魔王令其刮目相看,罗刹女也算是所托非人。随后话锋一转,多闻天王询问牛魔王敬佛还是礼道?当多闻天王听到牛魔王喜欢逍遥快活,既不敬佛也不礼道之时,脸上变色,但又听到牛魔王说出,不管信佛也好信道也罢,须心甘情愿满心欢喜,如果迫于外力少了虔诚之心,这种徒有其表的信众要其何用。

牛魔王一番话语,多闻天王不怒反喜,牛魔王果然是响当当的一路诸侯。随即大手一挥,停在屋外的八抬大轿被击得粉碎。

就在牛魔王大惊失色之时,多闻天王边言自己掌管世间财富,出嫁罗刹女,岂可寒碜,边抚摸手中吐宝鼠,但见吐宝鼠张开嘴来,源源不断的吐出金银珠宝,满室生辉,那些金银珠宝自行组合,竟架出一抬黄金打造的八抬大轿,轿顶璀璨无伦的夜明宝珠大放光彩,轿身镶嵌着翡翠、玛瑙、珍珠、玳瑁。

牛魔王心中感激,情不自禁再次拜倒在地,叩谢多闻天王。多闻天王淡淡而言,此乃如来送给你们的婚嫁贺礼。

花开花谢,月升日落,转眼便是五百年,牛魔王与罗刹女琴瑟和鸣,夫唱妇随,好不快活。

期间一年,太上老君为炼制九转神丹,前往南赡部洲青丘山上采药,悬崖之巅见一枚硕大上上之品的紫灵芝,正欲伸手采摘,忽然身后传来婴儿啼哭,几乎响彻云霄,接着一个白影像闪电而出,老君眼前一花,紫灵芝竟然不见。

太上老君向前奔去三十余里,见一破败山洞,刚想闯入,洞内却走出一妙龄女子,但见其秀雅绝俗,肌肤胜雪,自有一股轻灵之气,端的是美艳无方,娇美无匹。

太上老君一阵错愕,心中荡起层层涟漪,自得道成仙,太上老君千年已没有如此怦然心动的感觉。

原来此女子为九尾狐狸,因其两子天生气血不足,急需紫灵芝调理,留意多年之后,今天终于采摘到手。

太上老君见那两只小狐狸蜷缩在角落,打量半晌,言出他们光靠吃药未必能医好,唯有修道成仙才能化解苦厄。

九尾狐狸为能医好两子,遂将自己所有希望寄托于太上老君身上。就这样,太上老君将九尾狐狸带到压龙山压龙洞安置,并将她两个儿子带在身边,一个取名金角,一个取名银角,并定下约定,不可透露九尾狐狸是他们的亲生母亲。

最初岁月,浪漫且充满激情,然时日一久,太上老君对九尾狐狸索求无度渐感腻烦。为了能让太上老君在压龙洞多住几日,九尾狐狸竟将太上老君腰带偷去要挟。

最近数百年来,玉帝越来越不受太上老君节制,气焰熏天更是不把老君放在眼里,太上老君于是暗中培养自己羽翼。

太上老君暗自思量,牛魔王乃东胜神洲数一数二的诸侯,如若归顺,并一统东胜神洲,将来在与玉帝的争斗之中,定会多一份筹码。

太上老君初见罗刹女,心中便经历了一番你死我活的天人交战。满天的仙女老君见得多了,但是从未有一人罗刹女这般美貌,罗刹女的美不是一般的女子之美,而是美中带一丝勃勃英气,但论相貌,罗刹女可能不及九尾狐狸,但九尾狐狸过于顺从,甜到起腻,远不如罗刹女的美,让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太上老君以玉帝要降三灾之妄言,并传授牛魔王七十二般变化骗取了牛魔王夫妻二人的信任,然后让夫妻二人暂别十年,让牛魔王潜心修炼。

太上老君传授牛魔王七十二般变化口诀之后,携罗刹女离了东胜神洲,径往西牛贺洲翠云山而去。但见此山连绵起伏,乔松栖鹤,荜萝垂挂,行不多远,现出一山洞,洞口不算宽大,却别有曲径通幽之妙,上面石刻三个大字:“芭蕉洞”。

太上老君久不登压龙山,九尾狐狸觉得老君一定有了新欢忘了旧爱,于是让其弟弟狐阿七往天庭打探消息,通过金角、银角两位童子渐渐得知太上老君居然在翠云山芭蕉洞还养了一个女人。

大怒之下,九尾狐狸让狐阿七之女玉面狐狸出面,打进罗刹女身边,成为其最知心的丫鬟。

九尾狐狸通过玉面狐狸得知,太上老君每次与罗刹女欢娱之后,必会让罗刹女女喝下一瓶水,说乃是琼浆玉液,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九尾狐狸跟太上老君多年,一直未有子嗣,以为是机缘不到,现听到罗刹女同自己一样也喝同样的泉水,心生蹊跷,于是令玉面狐狸等老君再去翠云山芭蕉洞之时,将他带来的水偷偷换掉。

岂料,数月之后,罗刹女居然怀有了身孕。九尾狐狸本想将此事到处宣扬,让太上老君身败名裂,考虑再三决定以此事要挟,让老君多送蟠桃。

待到罗刹女生下一男孩,太上老君心生狐疑,此水本是解阳山落胎泉之水,同样的水给九尾狐狸喝了,从来不会怀孕,而罗刹女喝了为何不管用,必是背后有人捣鬼,思前想后,定是那玉面狐狸做了手脚。

芭蕉洞外,烟霞含宿润,苔藓助新青,罗刹女怀抱婴儿,脸上洋溢着圣洁光辉,太上老君怒气冲冲而来,他实在不想要找个孩子,但见那孩子生得十分乖巧,唇红齿白粉雕玉琢,满腔怒火也就抛到九霄云外。

老君抱着婴儿,百感交集,一时心软准备孩子还给罗刹女,所以每每都用落胎泉的水化去后顾之忧,这个孩儿竟能躲过大难,一则担忧,一则又是欣喜万分,转而一想,玉皇因为跟嫦娥的私情差点身败名裂,要不是有几个得力干将为他百般遮掩,天庭恐怕早已易主。如果留下找个孩子,自己万年基业可能就会毁于一旦。天庭制度如此严苛,斗争环境如此残酷,太上老君实在不敢冒这个险。

想到此处,太上老君狠下心来,紧闭双目,高高将孩子举起,狠命往地上丢去。

可是太上老君忽然感到一阵灼痛,不禁睁开眼来,发现那娃娃口中喷火,燎到了自己的胡须。

太上老君大惊失色,情不自禁叫出“三昧真火”,随即太上老君脚尖轻勾,将娃娃挑了起来,一把接住,望着怀中的宝宝,满眼含泪。

太上老君激动得语无伦次,喜不自胜地给婴儿起名红孩儿,为了让母子俩衣食无忧,老君更是将三昧真火化作火焰山,将可息火的珍宝之物芭蕉扇交给罗刹女,以期得到周围山民供奉的四猪四羊,花红表里。

牛魔王多年不见爱妻,时常想念,遂向太上老君打探罗刹女现居何处。老君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说自己的劣徒与罗刹女做出了对不起牛魔王之事,并生下一子,自己的徒儿已被他挫骨扬灰,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永世不得超生。

太上老君希望牛魔王能与罗刹女不计前嫌,重修旧好。然此等忍辱负重之事,牛魔王实在自认实在窝火,本有心拒绝,但见太上老君拂尘紧握,也就再无言语。

罗刹女怀抱婴儿见到牛魔丸,先是吃了一惊,紧接着眼泪滚滚,自言无脸再见牛魔王。牛魔王想起来自己尚未精通的七十二般变化,先是对罗刹女说出不在乎,愿意和她在一起,自己就是孩子的父亲,转而拜向太上老君,希望他能将七十二般变化的奥妙尽数传授。

太上老君立时明白,牛魔王已经猜到真相,这是跟他在谈条件,遂不仅把七十二般变化的精义倾囊以授,而且将玉面狐狸许其为妾。

太上老君此言一出,所有人皆目瞪口呆。罗刹女怕玉面狐狸将自己与太上老君的事说给牛魔王,而玉面狐狸又是奉九尾狐狸来监视太上老君和罗刹女,对于牛魔王来说,一见玉面狐狸的美貌便已心动,但又从未奢望能纳其为妾。

实际这事,太上老君早已谋划许久,留着这个玉面狐狸在身边,始终是祸害,能把她赶走,又不让九尾狐狸起疑,嫁给牛魔王,是个不错的选择。

太上老君让牛魔王与玉面狐狸前往积雷山摩云洞居住,罗刹女想到昔日与牛魔王的情义,有心留住,然牛魔王一句鬼话,夫妻二人如不分开,恐怕会影响修炼,让罗刹女不能公然反驳。

牛魔王侧身望着玉面狐狸,但见其娇倾国色,如花解语,似玉生香,百媚横生,不禁心花怒放,随后携其手,不消一个时辰,来到一座高山,但见岩石幽奇,花明柳媚,山前日暖,岭后风寒,水流千派似飞琼,花放一心如布锦,二人来到一个山洞前,上方书写三个大字:“摩云洞”。

解解红孩儿的出生之迷?

说起来红孩儿,身上隐藏的秘密可真的是多。不敢说多如牛毛,也得说上一整晚抱膝夜谈。在这,恒实就简明扼要地概述红孩儿的身世之谜吧

讲故事之前,先讲一个谜语:说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结婚了,生出了一个爱情的结晶。请问这个宝宝是什么肤色?有人说这个宝宝会是斑马纹肤色、有人说这个宝宝会是花花牛肤色......但究竟会是什么样呢?

同理,红孩儿原著里是这样讲的: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剎女养的。名字唤做红孩儿,号圣婴大王。这时候第一个问题就出来了?

一、红孩儿为什么不像他的亲身父母?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红孩儿的父亲牛魔王长什么样呢?“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那母亲呢?“凤嘴弓鞋三寸......凶比月婆容貌”。再看他们的“孩子”红孩儿: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恒实然不胡扯,请网友们自行思考。红孩儿除了眉眼清秀有些相若罗剎女以外,有没有和父亲相似之处?是”亲爹“牛魔王遗传基因不强吗?

二、红孩儿一身的法术从哪里来的?红孩儿最大的本事就是”三昧真火“。按一伙土地、山神给孙悟空八卦道: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不仅会火,还会喷烟。”那妖见他来到,将一口烟,劈脸喷来......原来这大圣不怕火,只怕烟。“

恒实依然不胡扯,请网友们自行思考。为什么红孩儿没父亲牛魔王的一丝身影?为什么对孙悟空的弱点这么精准?别告诉我红孩儿自学能成才!三昧真火是自学能学会的吗?是”亲爹“牛魔王教给”儿子“红孩儿的吗?

三、观音前期为什么没有发现红孩儿?话说如来让观音:“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路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而红孩儿是单枪匹马的”独行侠“吗?请看:悟空打出一伙穷神(土地、山神)来,众神说道:此山唤做六百里钻头号山.......十里一山神,十里一土地。共该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常常的把我们山神、土地拿了去,烧火顶门,黑夜与他提铃喝号。小妖儿又讨甚么常例钱。“

恒实依然不胡扯,请网友们自行思考。为什么六百里钻头号山,竟然没有入观音尊者的法眼?让他和手下小妖可以随意欺凌土地、山神”?是”亲爹“牛魔王给”儿子“红孩儿这么大的胆吗?

四、红孩儿为什么这么嚣张跋扈?将在编的”公务员“山神、土地随意使唤、孙悟空请的救兵龙王根本不怕不惧、竟然敢假扮观世音骗八戒、竟然敢坐观世音的莲花台、竟然将观世音叫做脓包菩萨......

恒实依然不胡扯,请网友们自行思考。为什么红孩儿做为一个妖,敢假扮观世音、敢骂观世音脓包、敢随意使唤山神、土地?是”“亲爹”牛魔王给“儿子”红孩儿撑的腰吗?

五、为什么红孩儿不降反升成“亲随”?更让人不解的是,观世音收伏了红孩儿后,不仅没有处罚他假扮之罪、欺佛之罪、擅动神器之罪、抓取经人之罪。反而将他收到名下亲随,成为一名有正规编制的神仙。彻底与妖脱离了关系。取经的还没有成正果,抓唐僧的倒成了正果。世道为什么如此不公呢?

恒实依然不胡扯,请网友们自行思考。为什么红孩儿不降反升,是“亲爹”牛魔王走了观世音的后门了吗?

论据排完了,咱们就需要把思考的答案汇集一下,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是谁还会三昧真火?是谁知道孙悟空怕烟告诉了红孩儿?是谁撑起红孩儿钢铁一般的腰脊?

一、会三昧真火的《西游记》中写的只有两个人:孙悟空、红孩儿。而比三昧真火高一等级的就是老君“八卦炉”中的文武火。孙悟空会不会教红孩儿三昧真火?反正恒实是认为不会!“会骑自行车不会骑电动车”?世间恐怕没有这个道理吧?那老君会文武火不会三昧真火?所正你信我不信!

二、一个编制外的妖竟然使唤一群编制内的仙。好比一个罪犯使唤一个ZF机关一样的不可思议。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不有钱砸、要不上面有人默许。很明显红孩儿这种情况是属于第二种上面有人。

三、“原来这大圣不怕火,只怕烟。当年因大闹天宫时,被老君放在八卦炉中,锻过一番......只是风搅得烟来.....故至今只是怕烟”。这可是原著所说,并非恒实胡扯。炼炉的老君会不思考炼悟空失败的原因?一推算会不知道悟空是躲在巽[xùn]位来避火灾?所以知道悟空怕烟的除了悟空自已以外,老君可能是知情人。

四、观音将红孩儿封做“善财童子”。不惜动用如来让观音选取经人收徒时用的金、紧、禁三个箍之一的金箍。一方面有自己的私心,另一方面会不会看天庭中某个人的面子呢?

据恒实推测:且不说有隔壁老李的存在。单说红孩儿会火会烟会嚣张。其实影射着这个社会,说高深点,就是“巨婴红孩儿”。三百岁还没有收敛性格的红孩儿,难道不是巨婴吗?说通俗点,就是“我爸是李刚”!仗着“牛魔王”也好、仗着“隔壁老李”也好,张扬跋扈,横行乡里,谁都敢碰、谁都敢打。终究会有人收拾你的!

西游记红孩儿最后去了哪里?

被观音菩萨收做善财童子了。

红孩儿,是出自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妖王角色之一,为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子,外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是他的乳名,婴儿大小,妖童外型,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身穿锦绣战裙,他使用一杆丈八火尖枪,武功非凡,经常与人赤脚打斗,又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的法术,以五行车作法,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功力十分了得。

后和孙悟空大战,变成观音模样骗擒猪八戒。孙悟空一时难以降伏,请来四海龙王下雨也难灭三昧真火,孙悟空只能去请来观音菩萨降伏红孩儿,用玉净瓶的甘露熄灭了三昧真火,并派徒弟木叉(木吒)去向其父托塔天王借用三十六把天罡刀,藏在莲花台宝座中困住红孩儿。观音菩萨给红孩儿戴上五个金箍儿(乃金紧禁三箍之一),最终降伏了红孩儿,他便跟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做了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